第1篇:蚕姑娘
2、蚕姑娘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观察、研究昆虫的兴趣。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教学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课时安排:
3课时
第1课时(总第16 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蚕生长的整个过程及生长过程的几次变化。
2.会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蚕卵、桑叶、衣裳、又白又嫩、渐渐、又白又胖、新房、茧子、一声不响”等词语的意思。
3.会仿照例句用“渐渐”写话。
4.能通过整理排列错乱的句子,了解蚕的生长过程 教具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蚕”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用处? 揭题:教学“蚕”,想一想,为什么叫它蚕姑娘呢?] 出示一块丝巾,这块丝巾漂亮吗?用手摸摸有什么感觉?谁知道这块又软又滑的丝巾是用什么织成的?
2.出示课题:
12、蚕姑娘
教学生字“蚕”,读准字音。“娘”读轻声。一般叫年轻的没有结婚的女子称为“姑娘”。3.你知道关于蚕姑娘哪些知识?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1)仔细观察课文中的插图,说说你看懂了什么?
(2)[圈出生字]读准字音,给课文自然段标上序号。
三、再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由读课文,课文中讲了蚕姑娘一些什么事? 2.反馈自学情况。
正音:卵、床、裳、嫩 疏通词语掌握情况。
桑叶:(用图或实物讲解)。
蚕卵:蚕蛾产下的子。
蚕床:指养蚕的用具,如竹匾等(指看书上插图)。
蚕山:(看实物或图)供蚕吐丝做茧的一束束草秆子或麦秸秆子,上尖下宽,所以叫蚕山。
蛾:(看图)蚕的成虫。
从此:从这时起。
3.分自然段读课文。4.自学生字。
出示生字:蚕
姑娘
桑
旧
换
胖
盖
响(1)认读生字新词。(2)给生字扩词找朋友。
四、课堂作业:抄写生字。
第2课时(总第17 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1—5自然段,了解蚕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变化,能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说说蚕的变化。理解“蚕床、渐渐”等词的意思。
2、正确朗读课文。
3、会仿照句子用“渐渐”写一句话。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1、认读生字新词。
2、完成课后第一题,按要求写笔画。
二、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这一段,说这一段主要讲什么。理解“蚕卵”,(蚕姑娘产下的卵)。
2、齐读这一段,读了这段后,你知道了哪些知识?你是从哪里读懂的?(春天,从蚕卵里钻出来。)
三、学习课文的第2—5自然段。
1、蚕姑娘是怎样的呢?请你读读课文2—5自然段。
读完后用“____________”的蚕姑娘来说一说,还可以“AABB”的蚕姑娘,或蚕姑娘是“ ________________ ”来说一说。
2、蚕姑娘真奇怪,为什么有的说是又黑又小,有的说是又白又胖的呢?
3、课文中哪段写又黑又小的黄姑娘,哪段写又黄又瘦的白姑娘,哪段又是写又白又嫩—又白又胖,又白又胖—又白又亮的蚕姑娘?指名读,共换了几次衣服?(四次)。[蚕不吃不动,这种睡叫“眠”我们叫它头眠、二眠、三眠、大眠]
4、学习第一次换衣服。
⑴自由读课文,又黑又小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后做了些什么?用波浪线划出表示动作的词。
⑵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说说蚕的变化。
⑶质疑问难,理解“蚕床”等词的意思。[蚕床就是蚕匾](说—问—读)⑷指导朗读。
5、学习第二次换衣服。⑴按上面的方法自学。⑵交流。
6、学习第三、四次换衣服。
⑴自由读4、5段,找一找哪些句子在写法上与前两段不同,划出 教学过程 来。
⑵理解“渐渐长胖”和“渐渐长亮”中的“渐渐”是什么意思?可以用什么词语来代替? ⑶齐读4、5自然段。
7、有感情地朗读2—5自然段。
四、课堂作业。
1、完成课堂作业第三题。
2、用“渐渐”写一句话。(完成课后第4题)
教后记: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蚕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变化,能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说说蚕的变化
第3课时(总第18 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6、7自然段,进一步了解蚕的整个生长过程。
2、朗读课文。
3、知道“穿、新、嫩、瘦、吞”等词的反义词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穿--()新--()嫩--()瘦--()黑--()晴--()
2、我们知道蚕姑娘在蚕床上经过四次睡眠,身体渐渐发亮,那么睡了四次的蚕姑娘还会发生些什么变化呢?
二、学习第6段。
1、看课件后读课文,思考:蚕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重点理解“蚕山”,“盖间新房”。⑴看课件理解“蚕山”。
⑵在课件的画面中找找,哪些是蚕姑娘盖的新房?蚕姑娘的新房 是用什么盖的?“盖间新房”究竟是指什么?
3、指导朗读,重点读好“成了、成了”。
三、学习第7段。
1、字句:茧子里头的蚕姑娘,一声也不响,过了好几天,茧子开了窗。“开了窗”是什么意思?“天窗”在哪儿?
2、看图:说说蛾姑娘在干什么?(产卵)告诉学生:蛾姑娘把卵产 在蚕纸上,产完卵就死去了。
3、指导朗读,“变了、变了”作重点指导。
四、朗读全文。[总结全文]
1、说说蚕的生长过程。
2、总结:蚕儿是个宝,蚕结的茧,可以缫丝,织绸。我国栽桑养蚕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早在两千年以前,我国的丝绸就已卖到国外,丝绸是我国的骄傲。
3、完成课后作业题。
板书:
2、蚕姑娘 ABAC 卵 又黑又小
蛾 又白又胖
茧 又黄又瘦
第2篇:蚕姑娘作文
蚕姑娘作文
在动物王国里,有一条美丽可爱的蚕姑娘,她的皮肤又白又嫩,身材修长,可讨人喜欢了。可是,她却很贪玩,整天想着跟朋友去外面玩耍。
一天,她又想出去玩了,可是没人陪她玩,她只好孤单单地一个人在路上闲逛。一只鸽子从她头顶上飞过,蚕姑娘喜出望外,急忙仰起头来大声喊到:“鸽子姐姐,你能下来陪我玩玩吗?我正闲得无聊呢!”鸽子摇摇头说:“不行啊!我这里还有一封紧急信件要送到主人手里去!”说完,就拍着翅膀“嗖”地一声飞走了。
蚕姑娘垂头丧气地往前走去,忽然,从前方传来一阵“汪汪”的叫声,蚕姑娘抬头一看,原来是一只小黄狗正懒洋洋地趴在门口。听说小黄狗平时最爱贪玩了,于是,蚕姑娘兴高采烈地朝小黄狗家爬去,还没走到跟前,她就迫不及待地问:“喂!小黄狗,你能陪我玩一会儿吗?”“不行啊!我的主人到集市上买东西去了,我不能离开我的工作岗位呀!你去找别人玩吧。”小黄狗说。
蚕姑娘离开了小黄狗,一个人闷闷不乐地走着,不知不觉地来到了小猫家,她发现小猫正一动不动地趴在洞口。蚕姑娘又有了新的.希望,她赶紧爬上前去,拉住小猫的手撒娇地说:“小猫哥哥,你陪我我出去玩一会儿吧!”小猫赶紧把食指竖在嘴前悄声说:“嘘,别出声!一只狡猾的贼老鼠正想出来作案,看见我在这儿,又急忙缩回老巢去了,我在这已经等候多时了,我今天非把它捉拿归案不可!实在不好意思,改天有空了我再陪你玩吧!”
蚕姑娘在外面转了一圈,也没有找到一个愿意跟她玩的人。回到家,她苦恼地说:“为什么鸽子、小狗、小猫都不愿意陪我玩呢?”姐姐走过来语重心长地说:“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工作,只有工作着生活才觉得充实,活着就应该为社会做一些贡献。你整天那么游手好闲的可不好,你也应该找份工作了!”“可我能做什么呢?”蚕姑娘一脸无奈地说。“你可以吐丝结茧呀,这可是我们蚕族的拿手好戏。”姐姐自豪地说,“人们可喜欢穿用我们吐出的丝作成的丝绸衣服了!”“哦,怪不得你整天在不停地吐丝,原来也是在为社会做贡献啊!”蚕姑娘恍然大悟地说。说完,她就和姐姐一起一丝不苟地吐起丝来。
吐呀吐,蚕姑娘仿佛看见了人们正用她吐的丝做着精美的丝绸衣服呢!
第3篇:《蚕姑娘》说课稿
《蚕姑娘》说课稿
第一课时安排初读课文,学习生字,了解一些关于蚕的知识,了解蚕经历了“卵——蚕——茧——蛾”四个阶段,学习第一自然段。
一、复习导入:
昨天的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蚕姑娘一课,同学们交流了通过各种方法了解到的蚕的知识,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还了解到蚕姑娘一共要经历四个阶段的变化:卵——蚕——茧——蛾。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蚕结茧前的生长变化过程。
二、学文:
1、师:蚕姑娘一共变了几次?
(一)指导学习第一次变化(第2自然段)(课件出示“蚕生长过程的学习表格”)
蚕眠的次数原来的模样成长的过程醒后的模样
第一次又瘦又小吃睡脱醒变黄姑娘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2、师:我们先来看看她的第一次变化吧!请大家轻声读第二自然段,想想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
生:有两句话。
3、师:读书,就要好好地读,读通,读懂,有耐心地
第4篇:蚕姑娘说课稿
蚕姑娘说课稿
《蚕姑娘》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形象地描写了蚕由“蚕卵→蚕→蛹”的生长变化过程的相关知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蚕姑娘说课稿,欢迎来参考!
一、说教材
《蚕姑娘》这篇课文形象地描写了蚕由“蚕卵→蚕→蛹”的生长变化过程的相关知识:从蚕卵里孵化出来,四次蚕眠,蜕皮,上蚕山,吐丝结茧,变成蛾。
全文结构方式基本相同,清晰醒目,前后贯通,易于学生阅读把握。特别是文章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和惟妙惟肖的插图,传达了有如孩子般的喜爱之情。如此充满情趣的课文,孩子们乐学、爱学。
1。课题分析
题目是文章的窗口,抓住题目,就能引领出整篇文章的思路。课题为什么称蚕为姑娘,它含有亲切的意味。把蚕看成美丽能干的姑娘,表达了作者对蚕的喜爱之情。这样的课题也告诉了我们,文章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来
第5篇:《蚕姑娘》教案设计
《蚕姑娘》教案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10个生字(读准音、认清形、记住意、写美观),4个只识字;
2.读通课文,了解蚕生长的自然常识;
3.熟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蚕生长的不容易,以及它对人类的贡献,所谓“春蚕到死丝方尽”。
教学用具:生字卡片、课外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人,解读课题
认识“蚕”(出示图片)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认读生字词;
2.指名读,指导正音;
3.齐读生字词(词语分类),齐读古诗。
蚕姑娘又黑又小换上
蚕卵又黄又瘦旧衣裳
蚕叶又白又嫩漂亮
蚕床又白又胖
蚕茧
盖新房
蛾姑娘
4.分段读课文
三.解读课文,读通课文
1.自读课文,理清条理——“蚕卵、蚕、蚕茧、蛾”怎样排序?
2.引读全文:蚕卵——1自然段
蚕——2-5自然段
蚕茧——6自然段
蛾——7自然段
3.读通全文——认清蚕各
第6篇:2蚕姑娘
2、蚕姑娘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观察、研究昆虫的兴趣。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教学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铺陈渲染 激起兴趣
1、课件出示“蚕”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用处?
揭题:教学“蚕”,想一想,为什么叫它蚕姑娘呢?]
出示一块丝巾,这块丝巾漂亮吗?用手摸摸有什么感觉?谁知道这块又软又滑的丝巾是用什么织成的?
2、出示课题:
12、蚕姑娘
教学生字“蚕”,读准字音。
3、你知道关于蚕姑娘哪些知识?
二、情境体验 认知发现
1、听课文录音,课文中讲了蚕姑娘一些什么事?
第7篇:《蚕姑娘》教案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10个生字(读准音、认清形、记住意、写美观),4个只识字;
2.读通课文,了解蚕生长的自然常识;
3.熟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蚕生长的不容易,以及它对人类的贡献,所谓“春蚕到死丝方尽”。
教学用具:生字卡片、课外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人,解读课题
认识“蚕”(出示图片)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认读生字词;
2.指名读,指导正音;
3.齐读生字词(词语分类),齐读古诗。
蚕姑娘又黑又小换上
蚕卵又黄又瘦旧衣裳
蚕叶又白又嫩漂亮
蚕床又白又胖
蚕茧
盖新房
蛾姑娘
4.分段读课文
三.解读课文,读通课文
1.自读课文,理清条理——“蚕卵、蚕、蚕茧、蛾”怎样排序?
2.引读全文:蚕卵——1自然段
蚕——2-5自然段
蚕茧——6自然段
蛾——7自然段
3.读通全文——认清蚕各个生长时期的身体特
第8篇:《蚕姑娘》说课稿
《蚕姑娘》说课稿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蚕姑娘》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蚕姑娘》说课稿1
一、 说教材
1、 教材简析
《蚕姑娘》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春光篇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形象地介绍了蚕孵化出来后生长、结茧、由蛹变成蛾的过程。课文共有七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了春暖是蚕从蚕卵里孵化出来,第二至五自然段分别介绍了四次蚕眠蜕皮的情况,具体地写出了这一过程中蚕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第六至七自然段写了蚕吐丝结茧,最后变成蛾的情况。
2、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
第9篇:蚕姑娘作文三篇
蚕姑娘作文三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蚕姑娘作文3篇,欢迎大家分享。
蚕姑娘作文 篇1
一天早上,天空一碧如洗,蚕姑娘在绿油油的草地上散步。它边走边想:“我该给妈妈准备什么样的礼物?”
它走着走着见到了鸽子,他就说:“鸽子哥哥,今天是我妈妈的生日,我该送给我妈妈什么样的礼物呢?”鸽子说:“你可以送你妈妈一些水果。”蚕姑娘听后,有礼貌的说,“对不起,我妈妈不喜欢吃水果,再见。”
蚕姑娘又见到了蹦蹦跳跳的小狗,蚕姑娘迎上去问小狗,“小狗小狗,今天是我妈妈的生日,我该送我妈妈什么样的礼物呢?‘’小狗说:“你可以送你妈妈一根骨头。”蚕姑娘说:“对不起,我妈妈不喜欢吃骨
第10篇:蚕姑娘的作文
蚕姑娘的作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蚕姑娘的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蚕姑娘的作文1
今天的天气真好,蚕姑娘到外面去玩.忽然她看到一只洁白的、瘦瘦的信鸽,飞在蓝蓝的天空中.蚕姑娘就大声地问:“鸽子姐姐,你能下来和我一起玩吗?”那只信鸽眼睛眨了一下,耸耸肩膀说:“不行,我正忙着为人们送信呢.”“那我也有这样的本领吗?”蚕姑娘说.鸽子沉思片刻,说:“噢,你不行,但你可以吐出丝来,人们可以用你的丝织成衣裳.”“原来是这样,谢谢你,鸽子姐姐.”
蚕姑娘走了一段路后,碰到了一条大黄狗.:“黄狗哥哥,你能不能和我一起玩啊!”大黄狗愣了一下,说:“不行,不行,主人让我看着家门呐.”“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