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郁离子云梦田原文附译文
郁离子云梦田原文附译文
一、原文:
楚王好安陵君,安陵君用事,景睢邀江乙,使言于安陵君曰:“楚国多贫民,请以云梦之田贷之耕以食,无使失所。”安陵君言于王而许之。他日,见景子,问其入之数。景子曰:“无之。”安陵君愕曰:“吾以子为利于王而言焉,乃以与人而为恩乎?”景睢失色而退,语其人曰国危矣志利而忘民危之道也。
(【明】刘基 选自《郁离子》)
【注释】①用事,旧指当权。
二、翻译:
楚宣王喜欢安陵君,安陵君执政当权,景睢邀请江乙,让他向安陵君进谏说:“楚国有很多贫民,请求楚王把云梦一带的田地租借给他们耕种,解决吃饭问题,不要使他们无家可归。”安陵君向楚宣王说了,楚宣王同意了他的'请求。后来,安陵君见到了景睢,便问他租田的收入的有多少,景睢说:“没有收入。”安陵君惊讶地说:“我以为你是为楚王谋利才说了这件事,你竟然把田送给百姓以达到施恩的目的吗?”景睢面容失色地退了回来,并告诉手下人说:“国家危险了!执政者只想追求利益,却忘记了百姓,这是走向灭亡的做法啊。”
第2篇:郁离子原文翻译
郁离子原文翻译
郑之鄙人学为盖,三年艺成而大旱,盖无所用,乃弃而学为秸槔。又三年艺成而大雨,桔槔又无所用,则又还为盖焉。未几而盗起,民尽改戎服,鲜有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
(郁离子见而嗟之曰庑郁离子》)
阅读训练
1.解释加点字在文中的含义。
(1)未几而盗起 (2)鲜有用盖者
(3)人谓之宜泄水以树黍 (4)计其获则偿所歉而赢焉
2.解释下面句子中“为”的含义
(1)然老与少非人之所能为也 (2)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3)炮台悉为夷据《三元里抗英》 (4)为其来也《晏子使楚》
3.翻译句子。
未几而盗起,民尽该戎服,鲜有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
4.郑之鄙人无论是学习为盖,还是学习为桔槔,结果都没有派上用场。直至想学为兵,又已经老矣,从中可以得到什么道理?
5.粤地那个善于耕作的农民与郑之鄙人有何不同之处?
6、上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1.(1)不久。 (2)少。 (3)种植、栽培。 (4)抵偿、偿还。
2.(1)做 (2)向 (3)被 (4)当
3.不久,盗贼四起,人们都改穿军服,很少有用雨具的.。他又想学做兵器,可是自己已经老了。
4.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着眼于长远考虑.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否则会——事无成。
5.郑之鄙人只从眼前利益出发,结果连续失败;粤地农民做事坚持始终,结果不仅能抵偿往年的歉收,还能有些赢余。
6、防患于未然。
释
1.之:助词
2.鄙:边远地方
3.盖:雨具
4. 桔槔:亦作“桔皋”,井上汲水的工具
5.戎服:这里是指穿军装
6.鲜:很少,极少
7.殆:大概:差不多
8.盗:对反叛者的贬称
9.兵:兵器
10.赢:有余利
11.旱斯具舟热斯具裘:干旱时准备船只,夏天准备冬天穿的衣服,指事先做好准备。具:准备
12.弗:不
13.偿:补偿
14.未几:不久
15.“而”仍其旧:顺接[1]
16.为:做,制作
译文
郑国一个边远地带的人(或说是乡下人)学制作雨具,三年后学会了但碰上大旱,他做的雨具没有用处。他就放弃雨具改学桔槔(打水的用具),三年后学会了却又碰上大雨,又没有用处了。于是他就回头又重做雨具。不久盗贼兴起,人们都穿军装,(军装能挡雨)很少有使用雨具的人。他又想学制作兵器,可他老了,不行了。
(郁离子知道此事后,说道:“人生有很多事常不是人为可以决定的,全由老天爷说了算。不过,虽是天定的,但学习哪种技术,应是自家决定的,那个乡下人之所以弄到这个结果,他自己是有责任的。)
越国有一个善于搞农业的人,垦荒造田种水稻,但是三年都遇上水灾。有人对他说应排水后改种黍米,他不听从,仍然干他原来的活。干旱连续三年。他算了一下收获,已补偿了以前的欠收还有赢余呢。因此说:“天旱要准备船只,天热要准备裘军服。真是世间的名言啊。”
启示
凡事要注意两个方面。一、贵在坚持,持之以恒,一定会有收获;二、凡事须防患于未然,就是“旱斯具舟,热斯具裘”。
第3篇:《郁离子》阅读答案及译文
《郁离子》阅读答案及译文
在学习、工作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所涉及的内容可能只是某一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或某一知识点中的一部分内容,在我们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郁离子》阅读答案及译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商陵君豢“龙”有献陵鲤于商陵君者,以为龙焉。商陵君大悦,问其食,曰蚁。商陵君使豢而扰之。或曰:“是陵鲤也,非龙也。”商陵君怒,笞之。于是左右皆惧,莫敢言非龙者。遂从而神之。商陵君观龙,龙卷曲如丸,倏而伸。左右皆佯惊,称龙之神。商陵君又大悦。徙居之宫中,夜穴甓而逝。左右走报曰:“龙用壮,今果穿石去矣!”商陵君视其迹,则悼惜不已,乃养螘以伺,冀其复来也。无何,天大雨震电,真龙出焉。商陵君谓豢龙来,
第4篇:《郁离子》阅读答案及译文
《郁离子》阅读答案及译文
商陵君豢“龙”有献陵鲤于商陵君者,以为龙焉。商陵君大悦,问其食,曰蚁。商陵君使豢而扰之。或曰:“是陵鲤也,非龙也。”商陵君怒,笞之。于是左右皆惧,莫敢言非龙者。遂从而神之。商陵君观龙,龙卷曲如丸,倏而伸。左右皆佯惊,称龙之神。商陵君又大悦。徙居之宫中,夜穴甓而逝。左右走报曰:“龙用壮,今果穿石去矣!”商陵君视其迹,则悼惜不已,乃养螘以伺,冀其复来也。 无何,天大雨震电,真龙出焉。商陵君谓豢龙来,矢螘以邀之。龙怒,震其宫,商陵君死。
(选自刘基《郁离子》)
【注释】
1、陵鲤:2、扰:驯服、安抚 3、抶:鞭打4.于:给 5.以:认为 6.为:是 7.食:名词用作动词,吃什么8.或:有人9.是:这10.遂:于是11.从:服从12.神:以......为神13.佯:假装14.已: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