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义蚕童话故事
义蚕童话故事
在远古时候,有一个女孩和她的父亲在一起生活。他们养了一匹公马,女孩儿经常骑马玩耍。
一次,女孩的父亲出远门了,老长时间也没有回家。女孩十分想念父亲,就开玩笑地对公马说:“马啊,你要是能找回我的父亲,我一定给你做妻子。”那公马听了,点点头,挣断缰绳跑了。
公马昼夜不停地跑到女孩父亲的住地,用嘴叼起女孩父亲的衣角就往回拖。父亲见自己家的马千里迢迢跑到这里,又做出这样奇怪的动作,心想:莫非家中出了事?于是,骑上公马,飞快地往家赶。
马驮着女孩的父亲,昼夜不停地跑回家来。父亲问女孩:“出了什么事啊?”女孩笑笑说:“父亲,家里什么事也没有,是我一个人太寂寞了,就让马把你接回来了。”父亲也觉得丢下女儿一个人在家太孤单,就住下不走了。
父亲见那马懂人性,又惊又喜。就用上等的草料喂养它。可它不吃,一见了女孩的影儿就又蹦又跳又叫的。父亲觉得奇怪,就问女儿。女孩无奈,就把和马开玩笑的话告诉了父亲。父亲听了,叹声道:“这太丑了,千万别传嚷出去,你也别再出去玩了。”
于是,父亲就把那匹公马杀了,把皮剥下来,晒在院子里,准备等晒干了去卖。
女孩一个人在家待着,觉得没意思。出去,父亲又不让。于是,就把一腔的怨气全归在了马皮上。她气愤地用脚踢马皮,口里骂道:“全是因为你这该死的牲畜。还要人家做你的妻子,也不看看自个儿长的'什么模样!剥了你的皮,活该!”话音刚落,马皮突然从地上跃起,把女孩儿裹了个严严实实,顺着旋风飞走了。
马皮裹着女孩飞到一片茂密的桑树林里,现了马的原形,它向女孩求婚。女孩惊奇地问道:“你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怎么能死而复生?”马说:“我是天宫御马棚里的御马,因不服管束犯了天条,被贬下界。正在烦闷之时,碰巧你因挂念父亲以身相许,我这才振作起来,千里迢迢找回了你的父亲。不想你是个背信弃义的人,反让你的父亲加害于我。”女孩说:“人畜不同道,我怎么能和你做夫妻?”马说:“我是天上的马,高贵的马,有什么不可以?”女孩说:“你再高贵,也是牲畜。”马说:“人也罢,牲畜也吧,今生今世,我非你不娶。”女孩说:“我宁愿死去,也不肯嫁。”说着,扭身就走,马死拽着她不放,两个就在桑树林里扭打起来。偏巧赶上王母娘娘游山玩水路过这里,把他们的争吵听了个一清二楚,心想:他们一个非要娶,一个死不嫁,这要争到什么时候才算个完呀,我过去调解调解去。于是,就朝他俩走来。马一见王母娘娘来了,怕被她看破老底被处死,急忙又变成马皮,裹起女孩,把身子缩到一寸来长,躲到一个桑树叶底下去了。
王母娘娘走到近前不见了女孩和马,知道他们躲起来了,心想:我好心来劝架,你们反躲起来不见我,我叫你们永世现不了原形。她走到女孩儿和马跟前,掀开桑叶,假意地笑了笑,说:“我当什么哩,原来是个天虫啊。”王母娘娘在天宫也是个权威之神,经她金口玉言这么一封,马皮和女孩立时融为一体,变成了马头虫身。女孩觉得冤屈,就想诉说,一张嘴,吐出了一条银丝,却怎么也发不出声音来了。王母娘娘抻了抻女孩吐出来的那根银丝,又柔软又结实,就命侍女把女孩变成小东西带回天宫,让它吐丝,让织女用这丝织彩锦。因为王母娘娘封它为“天虫”,大伙儿也就跟着叫起“天虫”来。
“天虫”在天宫吐了好多好多的丝,最后,它实在爬不动了,就用最后的一点丝给自己做了一个茧,躺在里头睡着了。
也不知睡了多久,醒来后,觉得身体起了很大变化。茧黑洞洞的,什么也看不见。于是,它就把茧咬了一个小窗,钻出茧外,一看,自己长了一对很大的翅膀。它见仙女们都没在身边,就悄悄地飞出了天宫,向着大地飞来。
它飞呀飞呀,飞到了一处很熟悉的宅院前,一看,原来是它做女孩时住的地方。它飞进屋里,看到一个老人正在炕上哀呼,嘴里还不停地唤着它做女孩时的名字。它知道,这就是它的父亲了。于是,赶忙飞上他的肩膀,心里说:“我可怜的父亲,你苦命的女儿回来看你了,可惜你已经认不出你的女儿了。”谁知,心里这么一想,嘴里就说出来了。
老人一听有人对他说话,赶忙爬起来,问是谁?“天虫”拍拍翅膀,落在老人骨瘦如柴的手上,同父亲诉说了自己变成天虫的经过。老人听了,老泪横流,说:“孩子,是父亲害了你。直到现在,父亲才明白,所谓姻缘,其实是天缘,强成成不了,强拆拆不得。”天虫说:“这也是女儿的错,我不该不守诺言,引出祸端,致使自己变为异类。父亲,铸成的错已无法弥补了。女儿这次回来,一来想看看父亲,和父亲作最后的诀别,二来也想为天下百姓做一点儿好事。”
“孩子,你怎么说出这话来?”父亲惊问道。
“不瞒父亲说,我已有身孕,我产完卵后,就会立即死去。父亲可将我的后代分发给乡亲们,让他们好生喂养。它们长大后,能吐很多柔软的丝,那丝能织成漂亮的锦。”见父亲含泪点了点头,天虫又继续说:“我是从天宫里偷着跑出来的。王母娘娘知道后,一定要来追杀我的后代。我在天上的名字叫天虫,你们千万不要再管我的后代叫这个名字了。”说完,它赶紧飞到一块白布上,在那上面产了很多很多的卵,产完卵,便倒地身亡了。
老人见女儿的化身死了,悲痛欲绝,人们听到哭声都赶过来,老人就把女儿的经历及临终说过的话,全告诉了乡亲们。乡亲们望着油光发亮的卵,也都深信不疑,陪着掉下了伤心泪,为天虫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老人按照女儿的吩咐,把卵分发给了乡亲们。在乡亲们的精心喂养下,卵孵化成了幼虫,幼虫长成成虫,成虫果然吐出了银光闪闪的丝。乡亲们用这丝织成锦去卖钱,生活比从前富裕许多。
大家都念叨它的好处,可是,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有人说:“它虽然是我们这里的女孩,可是在天上成的虫子,叫天虫比较合适。”女孩的父亲说:“不行,我女儿说了,要是让王母娘娘知道了,是会来追杀的。”有人叹道:“唉,把人变成了虫子,连名字都不许叫,真是太惨了。”
大伙一听,觉得“惨”字特别符合它的命运,有人就建议说:“不能叫天虫,我们就把这两个字叠起来,发‘惨’音。这样,即说明了它的出身,又道出了它的命运,一字两不绝。”大伙儿一致赞同。
第2篇:叶圣陶经典童话故事《蚕和蚂蚁》
叶圣陶经典童话故事《蚕和蚂蚁》
沙,沙,沙,象秋天细雨的声音,所有的蚕都在那里吃桑叶。它们也不管桑叶是好是坏,只顾往下吞,好象它们生到世上来,只有吃桑叶一件大事。
不大一会儿,桑叶光了,只剩下一些脉络。蚕的灰白色的身体完全露出来,连成一个平面,在那里波动。养蚕的人来了,又盖上大批桑叶,撒撒撒的声音跟着响起来,并且更响了,象一阵秋风吹过,送来紧急的雨声。
蚕里有一条,蹲在竹器的边上,挺着胸,抬着头,不吃桑叶,并且一动也不动。它是要入眠吗?是吃得太饱吗?不,都不是,它是正在那里想。看它那副神气,伊然是个沉默深思的思想家。
不管什么事情,只要能想,到底会弄明白的。
它先想自己生在世上究竟为了什么,是不是专为吃桑叶这件大事。它查考祖先的历史,看它们的经历怎么样。祖先是吃够了桑叶做成茧,人们把茧扔到开水里,抽出丝来织成绸缎,做成华丽的衣裳。它明白了,蚕生到世上来,唯一的大事是做茧。吃桑叶并不是大事,只是一种手段,不吃桑叶就做不成茧,为做茧就得先吃桑叶。想到这里,它灰心极了,辛辛苦苦一辈子,原来是为那全不相干的“人”!它再不想吃桑叶了,只是挺着胸,抬着头,一动也不动地蹲在竹器边上。
又一批新桑叶盖到蚕身上,急雨似的声音又紧跟着响起来。只有它,连看都不看。
左近有个细微的声音招呼它:“朋友,又上新菜啦!怎么不吃啊?客气可就吃不着啦。”
它头也不回,自言自语地说:“你们只知道‘吃’,‘吃’!我饱得很,太饱了,不想吃!”
“你一定在什么地方吃了更好的东西吧?”话刚说完,来不及等答话,嘴早就顺着桑叶边缘一上一下地啃去了。
“更好的东西!你们就不能把‘吃’扔下,动动脑筋吗?我饱了,是因为厌恶,很深的厌恶!”
“你厌恶什么?”
“厌恶什么?厌恶工作。没有比工作更讨厌的了。从令以后,我决定不再工作。我刚编一个歌,唱给你听听。”它就唱起来:
什么叫工作!
没意思,没道理,什么也得不着,白费力气。
我们不要工作,看看天,望望地,一直到老死,乐得省力气。
但是跟它说话的那条蚕还没听完它的新歌,就爬到另一张桑叶的背面去了。其余的蚕全没留心有个朋友决心不吃桑叶的事。
什么叫工作!
没意思,没道理,……
它一边唱,一边爬,就到了竹器的外边。既然决定不再工作,何妨离开工作的地方呢?并且,那些糊里糊涂只知道吃的同伴,也实在叫人看着生气。它从木架上往下爬,恨不得赶紧离开,脚的移动就加快,不大工夫就爬到屋子外边的地面上。它站住,听听,听不见同伴吃桑叶的声音了,就挺起胸,抬起头,开始过那“看看天,望望地”的“不要工作”的日子。
忽然象针刺似的,它觉着尾巴那儿一阵痛,身体不由自主地扭动一下,连忙回头看,原来是一个蚂蚁。
那蚂蚁自言自语地说:“想不到还是活的。”
“你以为我是死的吗?”
“你象掉在地上的一节干树枝,我以为至少死了三天了。”
“你看我身体干瘦吗?”
“不错,你既然还活着,为什么这样干瘦呢?”
“你知道我决心不吃东西了吗?”
“你这是怎么啦?为什么想自杀,把自己饿死?”
“我厌恶工作。我看透了,吃东西只是为了工作,我不想再吃了。小朋友,我有个新编的歌,唱给你听听。”
蚂蚁听蚕有气没力地唱它的宣传歌,忍不住笑了,它说:“哪里来的怪思想!不要工作,这不等于不要生命,不要种族了吗?”
蚕呆呆地看了蚂蚁一眼,叹息着说:“生命和种族,我看也没什么意思。开水里煮,丝一条条地抽出去,想起这些事,我眼前就一团黑。”
“我从来没听见过这样的话,大概你工作太累,神经有点儿昏乱了。我们也有歌,唱给你听听,让你清醒一下吧。”“你们也有歌?”“有。我们都能唱。唱起歌来,象是精神开了花。”说着,蚂蚁就用触角一上一下地打着拍子,唱起歌来:
我们赞美工作,工作就是生命。
它给我们丰富的`报酬,它使我们热烈地高兴。
我们全群繁荣,我们个个欣幸。
工作!工作!
──我们永远的歌声。
蚂蚁唱完了,哈哈大笑,接着就仰起头,摇动着腿,跳起舞来。蚂蚁一边跳一边问:“我们的歌比你那倒霉的歌怎么样?你说谁有光明的前途?”
蚕猜想那小东西一定也是什么都不知道的,跟那些死守在竹器里吃桑叶的同伴一模一样,不然,就想不透它这一团高兴是哪儿来的。就问:“难道没有一锅开水等着你们吗?”
蚂蚁摇摇头说:“我们喜欢喝凉水,渴了,我们就到那边清水池子里去喝。”
“不是说这个。是说没有‘人’用开水煮你们抽丝吗?”
“什么叫‘人’?我不懂。”
蚕想解释,可是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停一会儿,它决定从另一个方面问:“难道你们的工作不是白做的吗?”
“你怎么问这个?”蚂蚁很惊奇,“世界上哪会有白做的工作!”
“我的意思正跟你相反,世界上哪会有不白做的工作!”
“你不信?去看看我们就明白了。我们的工作没有白做的,只要费一点儿力,就能对全群有贡献,给全群增福利。”
“我想不出来你说的那样的事,我只知道工作的结果是全群叫开水煮死。”
蚂蚁有些不耐烦,“顽固的先生,怎么跟你说你也明白不了,只有亲眼去看,你才知道我不是骗你。我现在有工作,还要去找吃的,不能陪你去,给你一封介绍信吧。”说着,伸出前腿,把介绍信交给蚕──介绍信上的字,要是人类,就得用很好的显微镜才能看见。
蚕接了介绍信,懒懒地说:“谢谢你。我反正不想工作,在这儿也没事做,去看看也好。”
它们分别了。蚂蚁匆匆地跑去,跑一段路,停一会儿,四外看看,换个方向,又匆匆地跑去。蚕懒洋洋地爬着,好象每个环节移动一点儿都要停好久似的。
蚕慢慢爬,爬,终于到了蚂蚁的国土。它把介绍信递给门前的守卫,就得到很热诚的招待。它们领着它去参观各种工作,运粮食,开道路,造房屋,管孩子,又领着它参观各种地方,隧道,礼堂,育儿室,储藏室。它好象到了另一个世界,看它们个个都有精神,卖力气,忙碌,可是也很愉快,真是工作就是它们的生命。最后,都看完了,它们开会招待它,大家合唱以前那个蚂蚁唱给它听的那个歌:
我们赞美工作,工作就是生命。
它给我们丰富的报酬,它使我们热烈地高兴。
我们全群繁荣,我们个个欣幸。
工作!工作!
──我们永远的歌声。
蚕细心听着,听到“工作!工作!──我们永远的歌声”那儿,眼泪忍不住掉下来。它这才相信,世界上真有不是白做的工作,蚂蚁们赞美工作确实有道理。
第3篇:蚕
《蚕姑娘》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观察、研究昆虫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看图介绍,导入新课。
1、(多媒体课件出示蚕的图片)这是什么?板书:蚕(强调平舌音)
2、谁见过蚕?能指着图来介绍一下吗?
3、从字形看,蚕是“天下一条虫”,那它究竟能发挥什么作用呢?
4、(出示文中蚕姑娘)你们喜欢这些可爱又有用的蚕宝宝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显示课题,读题)蚕姑娘。
二、练习检查,读通课文
1、按要求练读课文,(1)第一遍自己大声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号,圈出生字,并把生字多读几遍。(2)第二遍与同桌按自然段轮读,同时指出对方读得错误或不流利的地方,并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