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故乡的叹息-散文欣赏
故乡的叹息-散文欣赏
苍龙山真的老了,这由不得我不相信。远远望去,苍龙山到处裸露着伤痕,布满光秃秃地荒坡,雄风尽褪,听不到绿色的脉动。
二十年前,苍龙山仿佛绿色的屏风,摆动着苍青的躯体,紧紧地庇护着故乡,龙头昂首阔步,龙尾余韵飘逸。老村就在就趟在它的怀抱中,村民呼吸着它的气息。年幼的我们钻进密林,总是找不到回家的路,灯笼火把照亮父老乡亲的呼唤。
悠悠的回忆,让我永远沉醉。
在我眼里,苍龙山永远是青春的,充满蓬勃生机和神秘,永远是条苍劲的,古木林立,苍翠蔽日,数十里外仍见它扭腰轻舞。拥抱千年古树,常常成为我们向往的另类诠释。
夜风习习,涛声悠悠,儿时的我们夜夜枕着童话而眠。
农业学什么的那些年,苍龙山上突然疯狂起来,古木纷纷扑地,绿草片片根除。整整十里长的古老苍龙徒余斑斑伤痕,永不愈合。时值春天,我只知道春天是苍龙山活力四射的季节,是苍龙山接受万物洗礼和腾飞的季节,却怎么也想不到苍龙山会在春天里衰老,而且一蹶不振。那参天古木呵,那青青绿草呵,那古老的屏风呵!
苍龙就这样突然衰老,无声地呻吟着。向来悠静的故乡一夜之间喧嚣起来,呜咽起来。
我再也没有迷过路,灯笼火把成为梦中遥远的呼唤。
苍龙山终于跌落在故乡脊梁,遍体鳞伤,刺痛着日月,刺痛着我的双目。从此,雨季频频光顾,电闪雷鸣中,苍龙山痛苦地扭动着被鞭策的躯体,寸寸血肉被洪水蚕食和鲸吞。苍龙山无力地葡匐着,连哀叹声也被呼啸的风雨卷走,卷走。
老村的人忽然意识到什么,可是苍龙山经已老去,裸露着瘦嶙嶙的脊骨。年年春雨贵如油,而油也徒然地流过,只有旧梦不灭。
而梦,那么悠远,那么飘渺。
树芽不愿意长大。村口,一棵侥幸的千年古樟孤零零地立在风中诉说。
树芽都是饿死的。苍龙山无力地摇头。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故乡忧郁地叹息。
破碎的记忆
那是怎样的触目惊心!
桥身坍塌,桥头桥尾滑坡,仿佛两只残臂地无可奈何地互相伸向遥远的对方,乱石纵横交错,河水哀哀地踩过。
望着空荡荡地的凹陷,我努力地把它续成一个圆圆的梦。
断桥原是是座古老的石拱桥,一律由两米来长四四方方的青麻石板精工铺砌而成,那石板平整光滑,足见当初祖先的智慧和艰辛,桥拱半园形,倒映水中,桥身与倒影浑然而成三五夜的明月或中天丽日。
然而,美丽的石拱桥终于沦落为名副其实的断桥,残桥。
河东河西仅一水相隔,人们只能涉河而过,只能空对那远古的.梦,再也无法悠悠地栖身在桥墩上了。
桥侧原有棵千年古樟树,独木成林,古桥古樟相映成趣。可惜,一把火将古樟几乎化为乌有,只剩下一截焦炭似的空心断桩,空洞洞地虚张着嘴。
它想诉说些什么呢?
我不知道古树有没有灵气,但清楚遗恨就像刀子般插在村民胸中。
昔日的石拱桥真的很古老,周身缠绕着爬山虎,更显得古扑。爬山虎青翠俗滴,无数手臂悬在空中,似乎在捞取着水中月,又似乎以水为镜,要梳理打扮古桥。古樟守护着古桥,参天耸立,浓荫蔽日,硬是从炎炎烈日中抢得一席阴凉,桥石自然成了天然的凉凳。这里是夏日里村人劳动之余最理想的避暑胜地,栖身桥板上,享受着荫凉,男女老幼都曾留下无限的清甜的回忆。
古桥是被洪水冲塌的,洪水是从十里苍龙山开始撒野的,苍龙山是村人亲手摧残的,桥旁的古樟是被村人亲手烧毁的。
河水哀哀地扎过,忧忧地流进梦里,穿梦而去。
村口,风中雨中,古桥和古樟就这样破碎着,遗恨绵绵。
后来,有专家寻到这里来,说这桥是一座颇有考古价值的单孔石拱桥,这古樟是具有千年文明的象征物,可惜呀可惜,塌的塌了,倒的倒了,烧的烧了
徒留千古遗恨!
第2篇:故乡散文欣赏
故乡散文欣赏
夕阳斜下,西风渐紧。掩不住多少情怀,挡不住枝上莺歌。盖不住人间情仇。
日相思,夜相思,催人泪,泪催人。岁岁年年,年年岁岁。几回落花,几回泪?
日清冷,夜清冷,惊魂梦,梦惊魂。朝朝暮暮,暮暮朝朝。几番思绪,几番梦?
故乡的叶落了,秋就乘着落叶来了。秋来了,人就随着秋瘦了。随着秋愁了。但金黄的落叶没有哀愁,它懂得如何在秋风中安慰自己,它知道,自己的沉睡是为了新的醒来。
那一刻,我的心微微一颤,仿佛众多纷纷下落的叶子中的一枚。
故乡,远方熟悉有陌生的名字,童年的身影,成长的艰辛,离别的乡愁。都在这小小的两个字中。
故乡那寂静的山一偶,黯然涌起层层的烟岚,似飘逸的秋雨,似苦味的醇厚的酒重,迎风四溢……于是间风也潇洒,爱也真诚,于是燃起的激情伴着星韵冉冉地飞天……
故乡的人,故乡的树,故乡那独特的味道,在你感到忧伤,感到傍徨,故乡是一个宁静、安详的港湾。
故乡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怀。
故乡有一份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的感情。
我看到了故乡,看到了老家身后那棵生生不息的老树,看到了炊烟因为游子的`归来而晃动。对于远走他乡的脚,对于飞上天空的翅膀,炊烟是永不能扯断的绳子。就像路口的大树,它的枝干指着许多的路,而起点只有一个,终点也只有一个,每个离开村子的人,都带走了一片绿叶,却留下一条根。
我看到了故乡的山丘,看到石头在山丘上,和花朵一起争着绽放;看到那饱经风霜的碉塔屹立在山丘之上,和云一起争着飘荡。看到那百年前在栽下的榕树,和微风一起摇荡的岁月的烟尘。
我看到了家的屋檐,冬天时哇哇作响,夏天时絮满鸟鸣;青阶上留下那日复一日的,年复一年留下的脚印;青砖红瓦常常被看作是穷日子里的火种。守着屋檐上下翻飞的燕子,总是那么和谐地与村户人家过着日子。时时刻刻缠绕着那颗在路上的心,就是这个屋檐与青砖墙。
我看到了母亲,那鬓边银白的头发,在那个我童年的时候,起早摸黑的辛勤的劳作。肩上承载了两颗孩子的心,艰辛的一路走来。腰被压曲了,也咬上牙,挺了过来。
我看见那醸发着田园气味的田间,瘦小的孩童,戴着草帽,慢慢地在田间挪动,看见他们在山丘上费力的砍着山上的木柴。
叶落归根,思乡情切。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去争取财富,却很少有时间享受;我们有越来越大的房子,但却越来越少地住在家里;征服了外面的世界,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却一无所知。
远行的人,是什么声音使你隐姓埋名?是什么风向将你吹往他乡?秋天就是这样,把叶子纷纷抖落,把人的思念纷纷挂上枝头。是该回去了,去看看那棵生下我、让我因成长而绿又让我因成熟而黄的大树。一层层落叶铺在回家的路上,远方的你可知?
这个世界,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能带走人的不是道路。岁月无法伸出一只手,替你抓住过往的云。如果一切还能重新拾捡回来,我要点燃它,放到心里,一辈子不忘回家的路。人生的天空永远不会是晴空万里,人不能左右天气,但能左右自己的心情。
天冷了,树的叶子落下来,树离我很近。在平常、平凡、平淡的淡淡人生中,让自己的生命鸣唱出最美妙动听的天籁之音,那是生命多么珍贵的闪耀啊!
天冷了,叶子落下来,掩盖了一切。可是大风一直在刮,把故乡周围的尘土刮了个干净。我小小的故乡正在被秋天所包裹。回家的路在前方!
第3篇:故乡-散文欣赏
故乡-散文欣赏
月依旧不圆,但也足以满足视觉的享受。小时候,看着月亮,在门口的那个电线杆下,正好可以透过几个参差的枝桠,倒也平添几许闲愁,也无非是矫揉造作,为赋新词强说愁罢了。这种感觉在去年过年时已经荡然无存,迫于高考和很多事情,看着弯弯的月亮也是短叹一声,埋下头便告诉自己要坚强乐观,再抬头时,嘴角上也就硬生生的挤出了生涩的浅笑,还是那些斑驳的树影,心中却是满满的忐忑和不安。因为知道再回来也许就是高考之后了,到底应该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回来确实很值得思忖。毕竟几十年前,这个家门里出了当时为数不多的大学生。高考出了点严重的失误,还好,高考成绩不算是惨不忍睹,还算说得过去,也就很勉强的去了大学。而今,再看弯弯的月亮,没有了矫情,没有了忐忑,谈不上踌躇满志,有了点未来的打算,也只是这些而已。至于明年回
第4篇:故乡散文欣赏
故乡散文欣赏
我的故乡在一个古老而宁静的小镇——板桥镇。小镇的街道从老拱桥一直延伸到新拱桥,步行大约20分钟就能穿越小镇。所谓新老拱桥,只是一种相对的叫法,新也新了一两百年了,老也不过几百年的春秋,对于历史长河而言,都是一瞬。小镇的房屋分立两侧,中间是用条石砌成的阳沟,其功能是小镇的排水系统,两侧房屋的屋面一直伸展到中间,这种建筑称做街檐,也称廊道,它为街上的行人遮风挡雨,而小镇的居民则有同在一个屋檐下的认同感,彼此睦邻友好,过着和谐而平静的生活。每逢下雨天,小青瓦屋面的雨水便注入阳沟之中,将其冲洗得干干净净。小镇民风淳朴,居民勤劳善良,习惯早起。清晨,除了生火做饭,也把门口的街面打扫一遍。小镇虽然古老,街道却非常清洁。
小镇大概与佛有缘,五座庙宇依次镶嵌在小镇上。它们分别是张王庙、雨王庙、江兴庙
第5篇:散文欣赏:故乡
散文欣赏:故乡
近来,翻书时偶读到杜甫的一句“落月满屋梁”,竟一下子勾起了乡村的念想,想起了老屋,一时触了心酸,眼里竟滚出泪来。
想想自己也真是不孝。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可我从小到大,总有着那么多触手不及的梦想,要舍了庄子,出外去漂泊,把年愈古稀的父母独独地留在了乡村。
记得当初离家的时候,父母都到村路上相送。父亲心里不好受,先转身苦着脸回去了,我永远记得他那个消瘦苍老,离去的背影。我们上了车子要走了,母亲竟扑到车窗上,老泪纵横。哽咽着说,出去也买个手机,没事多往家打电话。并说,在外面,你俩别吵架。我一个劲地猛点头,把头埋在车座里,痛哭流涕。
一次往故乡打电话,母亲总是那句话:咋才来电话呢?咋这么长时间没打电话呢?我总是不以为然,说:没啥事儿。可父母却并不是希望着我在外面干出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
第6篇:回望故乡-散文欣赏
回望故乡-散文欣赏
家乡,就像一亩田地,在这片土地上我们都曾广身赤脚地莳弄我们的童年。土地上的棵苗,是泪在成长;土地上的稗草,是笑在荡漾。我想这片贫瘠的土地本是装不下我们甜美的梦的,可我们焉然于此地种下我们快乐的童年。我们不是不曾把自己的想象于这片土地上衡量,只是从不知怎样把忧虑锁上眉头。每天我们都在家乡的土地上奔跑,跑进黄昏、跑进黑夜、跑进梦里。这无知造就的开始注定会以快乐为结局。
其实每天我们都在吞吐快乐,却从未曾咀嚼出快乐的味道。这幼稚的年代我们看的到自己的弱小,所以我们都渴望长大,像大人一样肩负起自己人生的重担。拥有那眉间的烦恼、悒郁的眼神,懂得欣赏、懂得品味。只是在这幼稚当理智的年代,在这希望渺茫的年代,是家乡,挺起胸膛,将我们的理想牢牢守望。我们总在哭声中发现自己忽然间长大,总在笑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