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习作教学设计
聚散之时突显友情之珍贵 ——习作教学《一次特殊的郊游》
北城小学 朱维军
谢海燕 *** 设计意图:
“爱”就一个字,然而更多的时候,它像空气,像水分,像阳光,因为无处不在而被忽视,因为习以为常而遭漠然。有一天,当你发现它正在一点点消失,你恐慌,你窒息……你突然间感到爱对于你是多么重要!你想倾诉,想表达……作文课就是要要让他们感到有话想说,情动于衷而辞发。这样孩子们在习作时,才会下笔如有神。我们的学生不是没有生活,而是体验不够深刻。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说“悱愤”状态是启发教学的基础。本节课老师让学生在假想的失去中,一步步将学生带入伤心欲绝之境地。对于习惯了被照顾,被安慰的孩子来说,是“残酷”的,而这恰恰激发了写作的内驱力,找到这种难以抑制的感觉,唯有一吐为快,才能让心绪平静。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情景中想象,并体验、感悟、咀嚼生活,通过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真切的感受。
2、让学生品味友谊,懂得友情的珍贵。通过活动让学生真切感受友情无价。
课前准备:一份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邀请同学郊游,享受友情带给自己的快乐。
一、享受邀请的兴奋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完成一次特殊的活动,大家走进想象的世界,进入自己的内心深处。无论是苦是甜都值得你回味。我们即将去郊游,请同学邀请四个好朋友,(最多只有四个)把他们的名字写在纸上。(学生回忆往事并写下朋友名字。)
交流:
1、请你说说你选择了哪些朋友?你想到了什么?
2、当你写下朋友名字的时候的感受?(很幸福、兴奋)
3、谈谈即将带着这四个好朋友一起郊游的感受?
二、体验郊游的乐趣
现在就请你带上好朋友,进入国家A级风景区。天连水,水连天(水天一色)……请大家先闭上眼睛,插上想象的翅膀。仿佛来到了……现在请大家慢慢睁开眼进入风景区尽情的游玩去吧。(出示课件沙滩图、海浪声、海鸥的叫声。)
(给足学生时间,尽情想象,充分享受郊游快乐。)师:老师从大家脸上洋溢的神情,我知道大家以入情入境。谁来谈谈你的感受? 交流:(游览感受、心情。)(谈谈你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又做了些什么?)(让学生畅谈喜悦)
板书
(A
水天一色
兴奋)
设计意图:邀请同学郊游,这时学生脑海里会浮现一个个愉快、幸福的画面,陷入美妙的回忆,尽情的享受友情带给自己的快乐。悲喜之间更显友情之珍贵,为后面送别朋友的无奈、不安、心痛、乏味透顶,体会天上、地下的心情变化作好铺垫。第二环节:郊游中逐个送别,感受朋友分别的无奈与苦涩。
一、(送别第一个朋友)
高兴时,时光飞逝,很快我们结束了第一站的行程,就要进入2A级风景区,听说那里的景色更美,景色怡人,桃红柳绿、百花齐放。但你的手中只有4张票,你只能送别一位好朋友,请动笔在邀请名单上删除一位好朋友。
请你谈谈你让谁离开?送别好朋友的感受?你心里想说的话?(交流)
板书(2A
景色怡人
无奈)
二、(送别第二个朋友)
你的犹豫,你脸上的表情告诉了我,你们不开心。很对不起,我让大家为难,但这是规定,请你按规定去做。同学们,人生就是这样,当你左右为难之际,却往往又必须做出选择……很快我们结束第二站的旅游,请你再从邀请名单上删去一位好朋友……(交流你这次删去了谁?)
你随着导游小姐亲切、热情的介绍进入3 A级风景区,这里风光琦丽 ,山明水秀, 鸟语花香,也是很多同学期盼以久的旅游圣地。你终于如愿以尝了。
请谈谈你此时此刻你的内心感受? 板书
(3 A
风光琦丽
不安)
三、(送别第三个朋友)
结束这一行程,迎接你的是国家4 A风景区,景象万千,游人如云。但只能一个同学陪你了,这次你只能让谁离开?为什么?内心的感受?你觉得送别的只是一个朋友吗?
板书
(4 A
景象万千
心痛)
设计意图:逐个送别这是规则,也符合生活现实,朋友聚聚散散这是无法避免。当学生逐个送别第一第二第三个最要好的朋友时,无形中在触及学生内心深处的情弦,而且提升学生对友情的体会。割舍友情令人心碎!教师适时的点拨,使学生深切的知道友情的珍贵,应 2 好好珍惜。
四、(送别最后一个朋友)
你和你最好的朋友漫步其间,而现在更是春意盎然,游客们无不陶醉在春风的温馨之中,尽情地享受着春的气息。而你的心却在隐隐地作痛……随着人流我们很快又一次走到了十字路口,不!因为眼前只有一条路。迎接你是你梦寐以求,号称九州方圆一颗最为璀璨明珠的国家5A级风景区,(出示课件:梦幻般的圆明园图配古筝曲《高山流水》)
同学们,展现在你面前的是那富丽堂皇的历史名城,金碧辉煌的殿堂,亭台楼阁依山傍水,水榭长廊,参差有致,景色赏心悦目。让人仿佛臵身于梦幻般的世界。当然,只有你一人前去。请你尽快送别最后一位好朋友。请那起笔。
你为什么犹豫呢?
此时你的脑海中可能会闪现一个个画面?什么画面呢? 请你谈谈此刻站在入口处的心里感受?
师:同学们无论你的心情如何,即来之,则安之。现在就请大家结束这最后一站的旅程吧。
(你为什么这么快就结束了这一站的旅程呢?)交流:你的游览经历,你看到的景色如何?你的内心感受?你想说的话? 板书
(5A
璀璨明珠
乏味透顶)
设计意图:纵使眼前是你梦寐以求,号称九州方圆一颗最为璀璨明珠的国家5A级风景区。在你送别最后一个好朋友时。你的心情已经乏味透顶,但你的友情的激荡,友情之火熊熊燃烧。因此有些同学甚至选择放弃,去找寻已经远去的朋友。友情可贵,一旦失去,人如臵身孤岛;如心被掏空;或坠落大海,被大海所吞噬。此时的情绪无以言表,而又无法抑制。只须教师稍作引导,大家都会一吐为快、而且流露的都是肺腑之言。第三环节:动笔书写,流露自己心灵的友爱之声。
1、同学们请大家定一定神,和老师一起做个深呼吸。同学们这一切都只是想象,并没有发生。不论被邀请过的,还是没有被邀请过的,请大家都不要太在意。因为人生就是这样,当你左右为难之际,却又必须作出选择,同学之间更不能埋怨。多一些理解,理解他的选择和无奈。现在请拿起笔把刚才的那一幕,用你的笔把它写下来。可以从上课的第一分钟开始,可以从你邀请好朋友开始,也可以从第一个景点的游玩开始……把你最想表达的情绪流露出来。当然你也可以参照老师黑板上的板书构思或者写其中印象最深的一个环节。设计意图:教师除了抚慰学生的心绪,更是希望一石激起千层浪,激发习作的愿望就水到渠成了。学生写作的热情高涨,会挥笔疾书,写出了自己的心声,当作文成为孩子们的一种情感宣泄需求的时,就不会怕作文厌作文了,更不会在作文时无话可说了,而此时的作文就是他们心灵花朵的绽放。
2、指名读习作,(请大家放下笔,放松一下身体,让心平静下来。一边听一边找寻你内心那不曾被发现或者被你遗忘的部分。)随机交流、评价、指导习作。
设计意图:学生读习作激起情感的共鸣,甚至很多学生都会落泪,这时教师应顺势引导学生互相宽慰、体谅、鼓励。学生在友情的倾诉中,懂得了情与爱的珍贵,懂得了珍惜与感恩。习作是个体的创造性劳动,但如果恰当地进行合作交流,同样能激荡起思维和情感的波浪,正如泰戈尔说的“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
第四环节:感悟升华,点亮隐藏心中的友情之光。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仿佛经历了漫长的人生历程,品味了其中的味道,当我们渐渐平静时。这一切并没有发生,但已被你深深地品味了一番,如果这一历程、这一段文字可以有一个标题,你会给出什么题目呢?(交流)
板书
(友情无价
珍爱友情)
设计意图:经过情感的起起落落,朋友间的聚散分离,突显友情之珍贵。而此环节老师更希望学生的友情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第五环节:小结收尾,顿悟珍惜才能拥有。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体会了朋友相聚时的欢乐,也感受了朋友一个个离开后独自一人的孤独。你的心灵经受了这次的考验,老师相信你会更加珍惜身边的友情。当然也会因此使你收获更多的友情。记住珍惜才会拥有。
设计意图:寄与希望,珍惜生活,明白珍惜才会拥有。板书:
A
水天一色
兴奋
2A
景色怡人
无奈A
风光琦丽
不安
友情无价 珍爱友情A
景象万千
心痛
5A
璀璨明珠
乏味透顶
第2篇:习作教学设计
《记一次游戏——抢玩具》教学设计
枧坝镇枧坝小学:胡 敏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再现生活情景,培养学生作文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信心
2、通过对抢玩具这个动作进行分割讲解和剪切观察,让学生懂得将作文篇幅拉长的办法,把这个动作写具体。
3、让学生明白写活动的过程中,人物的心理活动也很重要。
4、作文题目自拟。教学重点:
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学难点:
让学生明白写活动的过程中,人物的心理活动 课时安排:
一 课 时
课前准备:
1、活动:变换左右手,比比谁的反应快。
2、文稿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活写作动机(分钟)
1、课前交流,拉近距离
2、热身小练习,为游戏作准备
二、进入游戏乐园,明确规则。(分钟)
1、谈话,进入“游戏乐园”(出示课件1:“游戏乐园----抢玩具”)
2、出示游戏规则,让生明确游戏事项。(出示课件2: ①、比赛双方面对面站立,双手交叉抱在胸前,同抢一块玩具。②、按老师发
出的口令“一!二!三!左手!就用左手抢”、“一!二!三!右手!就用右手抢”。③、先抢到者获胜,如果出错了手就算抢到了玩具也算失败。)
3、让生记规则。
4、师过渡语:你的记性真好,现在我们开始做游戏。
三、做游戏,观察并说出怎样抢玩具(分钟)
1、说活动前的心理活动
师:抢玩具马上就要开始了,再看看,觉得它还是一个玩具吗?是个宝贝呢。预备 ——一!二!三!打住)师:什么心情? 师:心跳多少?
师:除了心跳,还有什么感觉? ……
2、观察对手,说对手的神态
师:转过脸,看看你的对手,什么神态?猜一猜他什么心情?
3、师:预备------。一!二!三!(打住)教室里静得——把教室的氛围说出来。
4、观察并说抢玩具的情景 1)说大家一起抢玩具
我们大家一起抢,会有多少只手,声音怎么样?抢到的同学大概有什么表情,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请注意观察。师:一!二!三!左手!
学生抢玩具。
师:抢玩具的一霎那,教室里爆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有的…..有的…..有的…..你叫喊了没有? 你观察到了什么? 2)自己怎样抢玩具
指名赢的同学回答:你刚才是怎么抢玩具的?你的手像什么一样的伸出去抢的?你的心情怎样啊?鼓励胜不骄,败不馁。
指名输的同学回答:同上,你觉得输掉的原因是什么?鼓励胜败乃兵家常事。
3)说对手怎样抢玩具
指名赢的同学回答:你的对手是怎么抢的?他的脸色怎么样? 指名输的同学回答:同上 请把你的观察结果说下来
四、说游戏后的感受或启发(分钟)
五、重温游戏过程,整理习作思路。(分钟)
你觉得这个游戏——还想玩吗?让我们再来回忆一下刚才游戏的过程。出示课件3:
游戏前:规则?当时的环境?你的心情?想到些什么?对手什么神态,可能会想些什么?
游戏中:当时的环境?怎样抢的?声音怎么样?胜、负者的表情? 游戏后:有什么感受?懂得了什么?受到什么启发?
六、分组写后交流(分钟)
1、分组写。出示课件4,要求:①一刻不停的写。②不抬头——抬头思维就断了。③不说话(不会写的字写拼音或空着)
2、师点评
3、组内交流,整理,组长或者是组长推荐同学汇报,说的好的奖励。
七、回忆过程,整理成文(分钟)。
1、提纲引路
(出示课件5:听到消息,心情兴奋——明确规则,心中有数——参与其中,体验独特——比赛结束,畅谈感想)那么你觉得最精彩的部分应该是——参与其中,体验独特
2、指导写作方法(出示课件6)(1)有序——注意事情的先后顺序
(2)写具体生动——注意写出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以及自己的心理活动等,适当运用一些比喻夸张这样的修辞手法。
(3)详略得当——印象最深的精彩环节写详细,其他内容简单地写
(4)点面结合——注意整个班级情景和个别同学的具体表现相结合八、取好题目,总揽全文(分钟)。
一篇好的文章离不开一个好的题目,你能为这次作文取个什么题目呢?注意起的题目要管得住自己的作文。(课件出示8)抢玩具
一次有趣的游戏——抢玩具
一节有趣的课
记一次抢玩具比赛 一节特殊的作文课 胜败乃兵家常事 胜不骄,败不馁
九、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观察抢玩具,明天就会观察拔河、球赛,运动会上的比赛乃至奥运会比赛等,方法是一样的。希望大家今后注意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做个有心人。
第3篇:习作教学设计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指导学生仿写作文正是充分挖掘教材,提高小学生作文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对于文中出现的经典、精彩的语段,教师不仅要引领学生反复“咀嚼”外,还要巧妙地抓住这些语言学习的“练点”,指导学生进行仿写,充分凭借教材这个例子为学生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丰富学生的语感积淀下,训练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更利于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弹好随文仿写之曲。
现行教材每单元进行一次作文训练,因为相隔的时间长,学生练笔次数少,所以容易产生阅读教,学和写作相脱节,造成“讲课”、“作文”两张皮。为弥补不足,我们提倡随文抒写,所谓随文抒写,就是在课文教学时,教师根据课文
第4篇:习作教学设计
习作教学设计之一
内蒙古 丛智芳设计
一、布置观察,积累素材
学完《童年的发现》后,给学生较充裕的时间,用心去观察周围的人、事、物,看看自己有什么新的发现;用心去回忆自己脑海中积累的材料,想想自己曾有过什么样的发现。
二、激发兴趣,拓展思路
1.谈话导入,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如,可以这样说:著名的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牛顿因为发现苹果落地的秘密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因为发现了壶盖跳动的原因而发明了蒸汽机„„有多少发现,就给人带来多少惊喜。可见,发现是一个特别了不起的本领,谁掌握了这个本领,谁就有可能成为有本事的人!正值童年的你们,一定也有自己独特的、有趣的发现,想把你的发现告诉我们吗?
2.让学生自由说一说都发现了什么。学生可能说到日常生活中的发现。如,发现妈妈爱美
第5篇:习作教学设计
习作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习作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习作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通过组织秋游,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以及采集标本、积累写作素材的技能。
2.对照本组课文,学习状物的基本方法,写出秋天植物叶子的形状和色彩的变化。
3.通过写作,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
2、观察顺序和写作顺序相结合。
第三单元习作教学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利用周末到郊外秋游,明确到野外进行观察的目的、要求、方法,搜集常见的树叶标本。
2、查阅资料,了解秋天树叶色彩变
第6篇:习作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习作一
《我的建议》教学设计
山东聊城冠县实验小学
穆丹
教材分析:
春天来了,班级举行一次春游活动。去哪里好,把自己的建议写出来。看谁的理由充分。为了使大家更好地了解自己介绍的地方,还可以配上插图或附上以前去浏览时的照片。学习目标:
1、读懂“例文”《我的建议》,了解文中“建议”的材料选 择和安排。
2、读懂“习作要点讨论”,领悟关于为某件事情而提出“建 议”的一般写法。
3、根据习作要求,请同学们选出自己认为值得介绍的春游地 点,写出自己的建议。教学重难点:
1、理解习作的要求。
2、建议要讲清充分的理由。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同学们,春天来了,带着温暖的阳光来了,带着柔柔的春风来了,带着隆隆的春雷来了,带着绵绵的春雨来了。大家喜欢春天吗?(喜欢)为什么喜欢春天?
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赞美一
第7篇:习作教学设计
习作教学设计
之一
一、布置观察,积累素材
学完《童年的发现》后,给学生较充裕的时间,用心去观察周围的人、事、物,看看自己有什么新的发现;用心去回忆自己脑海中积累的材料,想想自己曾有过什么样的发现。
二、激发兴趣,拓展思路
1.谈话导入,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如,可以这样说:著名的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牛顿因为发现苹果落地的秘密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因为发现了壶盖跳动的原因而发明了蒸汽机有多少发现,就给人带来多少惊喜。可见,发现是一个特别了不起的本领,谁掌握了这个本领,谁就有可能成为有本事的人!正值童年的你们,一定也有自己独特的、有趣的发现,想把你的发现告诉我们吗?
2.让学生自由说一说都发现了什么。学生可能说到日常生活中的发现。如,发现妈妈爱美了,爸爸勤快了;发现马
第8篇:习作教学设计
写景习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会写一处景物。
2.能抓住景物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写。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抓住景物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写。
难点:把景点的美描绘出来,写得具体、生动。教学过程:
一、开荒种田
回顾本单元课文的内容,找出与本次习作相关的知识,从中借鉴写作方法,使学生的读写结合起来。
二、审时选种
引导学生弄清楚写作要求,明确写作方法。
三、耙田播种
引导学生选材,如何入手习作。
1.带领学生观察校园,记下校园里的景物特征,哪儿最美。
2.它的美表现在哪些地方?
3.哪些特点给人的印象最深?
4.讨论交流,确认习作材料。
四、浇水施肥
1.引导学生交流自己见过的美景,资料共享,扩大习作的信息量。
2.根据本次的习作特点进行指导习作方法:
(1)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2)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习作。
(3)写的时间要展开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