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陈情表》文言知识归纳(苏教版高二必修备课资料)
一、通假字
夙遭闵凶 (通“悯”,怜悯)
零丁孤苦 (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常在床蓐(通“褥”草席)
四十有四(通“又”)
二、古今异义
古义今义
九岁不行不能走路不能走路
举臣秀才
孤苦零丁,至于成立 成人自立(组织,机构)正式建立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报答向上级报告或刊登在报纸上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申诉,诉说 说给别人听,让人知道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辛酸,苦楚 身心劳苦
臣欲奉诏奔驰赶快向前,奔走效力很快的跑
拜臣郎中上书部的属官中医医生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数量少
岂敢盘桓犹疑不决的样子 在一个地方来回走;逗留
除臣洗马太子的属官 清洗马匹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进退两难狼和狈
寻蒙国恩不久 寻找
三、词类活用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臣具以表闻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知道
且臣少仕伪朝名词作动词,做官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名词作状语,一天天的
夙遭闵凶形容词作名词,忧患不幸的事
臣之进退动词作名词,是否出来做官之事
举臣秀才名词作动词,做秀才,为秀才
举臣孝廉名词作动词,做孝廉,为孝廉
猥以微贱形容词作名词,微贱的身份
沐浴清化形容词作名词,清明的政治教化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名词作状语,像犬马一样
凡在故老形容词作名词,年老之人
四、一词多义
以
臣以险衅连词,因为
猥以微贱介词,凭借
臣具以表闻介词,用
谨拜表以闻连词,表目的
伏维圣朝以孝治天下介词,用
臣以供养无主连词,因为
于
急于星火介词,比
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介词,对向
之
外无期工强近之亲助词,的
臣之进退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少
少多疾病年岁小
解鞍少驻初程稍稍
少仕伪朝年青时
一时多少豪杰多少
志
舅夺母志志向
听臣微志愿望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做标记
寻向所志标志
应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照料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回答
婴
夙婴疾病缠绕,被缠绕
举婴,欲投之河婴孩
矜
犹蒙矜育怜惜
不矜名节自夸
鉏耰棘矜矛、戟等武器的柄
悯
夙遭闵凶通“悯”,可忧患的事
悯臣孤弱怜惜,悲痛
薄
门衰祚薄浅薄
日薄西山迫近,靠近
厚古薄今轻视,看不起
期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一定的期限
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约定,约会
良剑期乎断希望,要求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一周年,一整月)此指穿一周年孝服的人
疾
而刘夙婴疾病病(一般的生病)
凡牧民者必知其疾痛苦,疾苦
寡人有疾,寡人好货缺点,毛病
吾疾贫富之不均,今为汝均之厌恶,憎恶
疾风知劲草迅猛,急速
嫉恶如仇厌恶,憎恶
除
除臣洗马授予官职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
攘除奸凶除掉
五、文言句式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判断句式
今臣亡国贱俘判断句式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判断句式
急于星火介宾后置
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介宾后置
而刘夙婴疾病被动句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固定句式,“无以”,没有用来……的方法
第2篇:多情的《陈情表》 备课资料(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陈情表》是李密写给晋武帝的一份公文,也是我国古代散文中的一篇“奇文”。字字生情,句句含情,《陈情》之情,耐人寻“情”。
一、倾苦情。文章开篇陈述的是作者不幸的命运:孩提时代,父丧母嫁,失怙失恃;成长时代,体弱多病,零丁孤苦;成人之后,无亲无戚,晚有儿息;如今现实,祖母卧病,侍药难离。“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一句话浓缩了李密祖孙二人凄苦相依的命运,也表露了他沧桑过后的人生感慨。苦情动心,真诚感人。
二、说难情。首先是进退两难。一方面是推孝廉,举秀才,拜郎中,除洗马。四次征召,先地方,后朝廷。国恩难报,君情难违。另一方面,祖母供养无主,疾病日重。养恩难忘,亲情难舍。其次是强人所难。在辞不赴命,辞不就职之后,作者等来的是诏书的责备、郡县的逼迫、州司的催追。在申诉不被允许的情况下,“臣之进退,实为狼狈”。无奈的话语中,含蓄地表达了对“圣朝”统治者强人所难的不满之情。
三、消疑情。“少仕伪朝”,屡召不应,难免让晋朝统治者产生怀疑。是贪恋旧朝,“忠臣不事二君”,还是疑虑“圣朝”,顾虑重重?无论两种想法的哪一种得到证实,都可能给李密带来杀身之祸。旧朝时,“本图宦达,不矜名节”,新朝时,“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对比中,表明了李密的立场,流露了李密的感恩之心,更消除了晋朝统治者心中的郁结。接下来,祖孙二人“更相为命”的苦情的再次强调,既顺应了晋朝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纲领,又委婉地告诉了晋武帝侍奉祖母是他“不仕”的唯一原因。
四、表忠情。先有“非臣陨首所能上报”的感触,后有先尽孝后尽忠的承诺,终有“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的誓言。忠君之情,溢于言表;感君之恩,动人心魄。
《陈情》如此“多情”,也就难怪晋武帝会做出“停诏,允其不仕”的决定,也就难怪千古文人赞叹之声声声不已了。
曲明城
第3篇:《陈情表》 资料 (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一、基础知识
1、选自南朝梁萧统编选《文选》。李密:字令伯,一名虔,西晋文学家
2、表: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陈述某种意见或事情,多用于臣向君陈情谢贺,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二、一词多义
1、行:
①行年四岁(动词,经历)
②九岁不行(动词,走路)
2、矜:
①犹蒙矜育(动词,怜惜)
②不矜名节(动词,夸耀)
③愿陛下矜悯愚诚(动词,怜悯)
3、至:
①至微至陋(副词,极其)
②无以至今日(动词,到达)
4、以
①臣以险衅(连词,因为)
②臣以供养无主(连词,因为)
③谨拜表以闻(连词,相当于“而”)
④猥以微贱(介词,凭)
⑤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介词,用)
⑥臣具以表闻(介词,用)
5、见:
①慈父见背(我)
②二州牧所见明知(动词,看见)
6、亲:
①躬亲抚养(代词,亲自)
②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名词,亲戚)
7、日:
①日薄西山(名词,太阳)
第4篇:《陈情表》之虚--对《陈情表》的质疑(高二必修备课资料)
《忠则《出师》,孝则《陈情》,陈情表,历称千古至文,未曾为世人所非议。《古文观止》评之曰:“历叙情事,俱从天真写出。无一字虚言驾饰。”“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故得“晋武览表,嘉其诚款,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祖母奉膳。”
今重思《陈情》之表,“无一字虚言驾饰”,实为后人之谬也。
观二段之首:“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即为“虚”之始也。李密乃蜀之旧臣,尚念蜀帝之恩泽,岂能置旧情于不顾,转而奉晋,乐不可支?众知李密为忠贞之士,不念旧土,以新朝之官职,废旧职之郎署,实非李密之所愿也。故“圣朝”即谦恭之辞,深望得晋帝之欢心,方可使晋帝宽之恕之,并非出于内心,故为虚之一也。
另观三段之中:“本图宦达,不矜名节”,此为“虚”之甚也。李密奉蜀之忠心,路人皆知,并非世俗之人;而在《陈情》之中,自贬为贪求功名之举,以显
第5篇:文言句式 备课资料(高三必修五)
文言句式 备课资料(高三必修五)(集锦9篇)由网友 “啦啦啦咕咕” 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文言句式 备课资料(高三必修五),希望大家能够受用!
篇1:文言句式 备课资料(高三必修五)
文言句式 备课资料(苏教版高三必修五)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者”等形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句数在3句以上)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
②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③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④噌普撸周景王之无射也。
⑤七略四库,天子之书。
⑥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⑦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