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中学生篮球训练的原则特点及力量训练方法论文
中学生篮球训练的原则特点及力量训练方法论文
体育教学的改革,要求中学篮球教学重视学生的基本功训练,体能是竞技能力的组成部分,是运动员各种能力的综合,关系到中学生篮球运动技能水平,是运动员最基本的运动能力,通过中学生篮球队员的体能训练,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一、中学生篮球训练的原则和特点
处于青春发育期的高中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是主要任务,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参加篮球训练。参加训练的高中学生,年龄相差大,运动水平不齐,训练条件差,队员流动频繁。高中学生参加篮球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完成中学生各种竞赛,向篮球专业队和高校篮球队输送人才。高中学生篮球队的教学训练必须依据学生的身体发育规律,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处理好学习与训练的关系,促进篮球技术水平的提高。
1.加强思想教育
高中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严重,喜欢突出自己,不符合篮球运动的集体性。高中体育篮球教学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正确理解篮球运动的特点,让学生明白打球的意义,怎样做一个优秀的球员。了解篮球运动的历史,及著名球员的故事,组织队员观看比赛,观察比赛中精练的技术动作,培养学生篮球运动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树立敢于拼搏、遵守纪律、勇于进取的思想,从全局出发的整体意识。对于比赛中暴露出来的思想弱点,及时教育和制止,因势利导,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篮球教练员要多和学员沟通,严格的纪律是胜利的保障。
2.明确量化指标
提高篮球运动水平,必须加强篮球训练的科学性,用技术量化指标衡量训练效果,缩短人才培养周期,延长人才运动年限,提高训练的实效性。高中学生篮球训练时间短,在课余时间进行,训练次数不多,不能照搬专业队的训练模式,练习方法和技术组合的练习要依据高中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和接受理解能力,明确量化指标,采取少而精的练习手段,在有限时间内,取得最佳训练效果。具体的量化指标为高中学生的训练指定了目标要求,训练更加自觉和认真。为了完成规定的指标,中学生的积极性都主动调动起来,训练按计划进行,提高了训练的科学性,随时检验计划的完成情况,促进了学生篮球技术水平的提高。
3.基本技术动作训练要规范
技术是篮球比赛的基础,高中学生可塑性大,模仿能力强,动作容易掌握,但缺乏稳定性,篮球技术训练要从实际出发,重视技术动作的规范化,提高动作的灵活性,把单一技术训练与其他技术相结合,面对难度较大的动作,教练要在讲解的基础上分解练习,多次重复后再综合训练,使动作更加规范化。
4.加强整体战术训练
组织学生参加篮球比赛,培养他们的战术意识。篮球比赛中队员之间要相互协同,相互配合,篮球技术通过一定的战术发挥出来,利用全队的.优势,发挥整体水平,通过比赛,提高他们正确比赛情况的能力,队员之间默契配合,提高应变能力,在训练中,加强战术的运用训练,增强配合意识,讲解篮球比赛的理论知识,反复实践,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二、篮球队员的力量训练策略
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性的攻守对抗活动,是高度与速度、身体与技术、进攻与防守、智力与技术相结合的高强度运动。运动员要有协调熟练的技术和良好的身体素质,协调性、灵敏性好,弹跳力强,加强篮球队员的力量训练至关重要。
1.踝关节训练
篮球比赛中急起急停、高速变向、抢篮板球等技术动作的完成是从脚步开始的,完成这些动作,踝关节需要承受巨大的负荷,加强踝关节的力量训练可以减少运动员损伤,提高技术水平,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训练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增强关节的稳定性,通过柔韧性练习增加关节和肌肉的伸缩性,提高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有针对性地加强踝关节的肌肉力量练习,减少和预防踝关节损伤。如,肩负扛铃原地提踵,跳绳等。踝关节柔韧性直接影响动作的质量,增加踝关节柔韧性训练,提高对抗肌之间的协调性,踝关节的灵活性影响队员起跳时的应变能力,训练踝关节,预防在跑跳中踝关节肌肉韧带受伤,队员的跑跳能力大幅度提高。篮球队员的踝关节训练是一项系统任务,依据队员的特点,循序渐进,提高队员的身体力量,尽可能减少运动损伤,掌握踝关节损伤的处理方法和现场急救措施,保证训练顺利进行。
2.上肢力量训练
篮球运动趣味性强,通过运动和比赛培养学生的机智灵敏、速度力量、耐力和抉择能力,健康身体,改善体形,提高应变能力。手臂、手腕、手指的力量直接影响篮球运动中传接球、投篮和强打球技术,中学生篮球队员要掌握更高的篮球技术。训练上肢力量是基础,例如,举杠铃活动,练习各种抓举动作,杠铃重量逐渐增大,引体向上运动也是锻炼上肢力量的有效方法。
3.下肢力量训练
下肢力量的训练目的是提高中学生篮球运动员的弹跳力。弹跳力的决定因素是爆发力的大小。根据中学生队员的肌肉和骨骼特点,以训练速度力量为主,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突出训练的动力性,例如,跳绳运动、跳深运动、跑跳手触篮板、负重练习等,安排适宜的训练负荷,训练时间不宜过长,训练运动速度和动作的连续性。
总之,篮球运动是群众性的体育项目,深得高中学生的喜爱,篮球队属于一个有组织的集体,成员之间相互联系,团结协作,荣辱与共,通过训练提高篮球队员的身体素质,培养团队精神。
【参考文献】
[1]唐煜章.现代篮球训练方法新探,人民体育出版 2011
[2]田麦久.运动训练学,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
[3]曹兵.篮球运动员力量素质初探,山东体育科技 2000
第2篇:篮球运动员力量训练方法综述
篮球运动员力量训练方法综述
作者:史汉超
摘要:通过对篮球运动员力量训练中指导原则、训练计划的安排、手段与方法,找出发展弹跳力、发展小腿肌群力量、发展腰腹部肌群的力量、发展手指、手腕、手臂肌群的力量以及力量素质训练方法,为篮球的科学训练提供理论参考。关键词: 篮球运动员;力量训练
前言:
力量训练是篮球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动员提高专项技能的基础。根据专项运动的要求,篮球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应注重弹跳力、腰背部肌肉力量、小腿肌群力量和手臂、手腕、手指力量的发展。本文根据现有文献资料,对篮球运动员进行力量训练的指导原则、训练计划的安排、手段方法、时间特征,以及力量与耐力训练组合效应进行文献综述,以期更好地为训练实践服务。
一、篮球运动员力量训练计划的制定与安排及训练中应注意的事项(一)运动员力量训练计划的安排
富有成效的力量训练,要求力量训练计划真正能控制训练质量。(1)安全性:提供最安全的训练方法让运动员采用;(2)全体参与性;(3)循序渐进超负荷训练:允许每个运动员按照自己的速度进行循序渐进的练习,鼓励他们平衡地取得进步。(二)力量训练中应注意的事项
(1)以负重为主,轻器械为辅,对大小肌肉进行全面的训练。
(2)注意绝对力量和爆发力量并重。以举杠铃为例, ①发展爆发力量:以自己能负担的最大重量进行训练,采用的重量以能重复3~5 次即感疲劳为宜,休息2 min 再做,重复次数递减。②发展绝对力量:以比自己能负担的最大重量轻一些的重量,每组多次重复训练。采用的重量以能重复10 次即感到疲劳为宜。休息2~3 min 再做。③发展力量耐久力: 以较轻的重量,多次重复。
二、篮球运动员力量训练内容(一)发展弹跳力
篮球运动员最重要的基本能力是良好的弹跳力。弹跳力对于阻拦、防守、抢篮板球、跳投、跑投、补篮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向上的弹跳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臀部、腿部、腰部的力量。通常,运动员这些部位的肌肉力量强大,其弹跳力就好。实践证明,采用杠铃训练能大大增强这些部位的肌肉力量从而提高弹跳力。
1.肩负杠铃作半蹲或全蹲,一般为最大负荷量的80 %左右,重复350 %的杠铃,在软地或垫毯上作半蹲跳8 —12 次×4 —6 组。跳起要快,脚腕要绷直。
3.肩负最大负荷量40 —50 %的杠铃做弓箭步交换腿跳。
4.肩负最大负荷量的50 —100 %的杠铃,左、右腿轮换在前做弓箭步练习。5.徒手或负重(身穿加重背心或腿绑沙袋),做单腿深蹲起。(交换腿 做)6.徒手或负重(与练习五同)做单足或双足的各种连续多级跳。7.跳深或负重(与练习五同)跳深,负荷量6 —10kg。(二)发展小腿肌群力量
1.在垫子上或沙坑里连续做两足交换跳和双足向上跳。(左足跳50 次、右足跳50 次、双足直膝向上跳50 次)2.负重和不负重的跳绳,特别是直膝“双摇”跳和“三摇”跳。3.徒手肩负不超过最大力量60 —80 %重量的杠铃做提踵练习。4.单手或双手原地连续跳起摸篮板。(10 次×3 —4 组)(三)发展腰腹部肌群的力量
人体在向上下、左右、前后各个方向运动时,所有的力量都要经过腰腹来传动;人体在运动时总是通过腰腹力量来控制、调节身体重心。腰腹肌群力量的强弱,直接影响到跑、跳、投转、翻、停等所有动作的质量。
1.仰卧斜板(头低脚高)起坐;仰卧曲膝起坐;仰卧作“元宝”收腹折体,双手要碰着脚背;仰卧双手握住同伴的双踝收腹举腿,同伴双手用力将练习者举起的腿推下;“俯卧两头翘”,尽量出背弓。
2.纵向俯卧跳马一端,下肢悬于马下,做向上举腿成反弓练习。3.肋木架上或单杠,双臂悬挂作收腹举腿折体。
4.宽握轻杠铃做直臂直膝抓举;40 —50kg 杠铃做高立抓举(箭步抓)。5.肩负杠铃做体前屈起(不准弓腰起);肩负杠铃做向左向右转体,两脚平行开立 稍宽于肩,直膝,转体时脚掌不能转动。
6.向头后抛掷实心球。
7.连续“蛙跳”;原地左右分腿跳;跳起后分腿前举,双手拍击双脚背。(四)发展手指、手腕、手臂肌群的力量
手指、手腕、手臂肌群的力量和灵活性,直接关系着投篮、传接球、抢打球技术动作的掌握和运用的效果,必须安排专门的练习来发展手指、手腕和手臂肌群的力量和灵活性。
1.空手用力张握,要求高速率,15”至30”;张开手指,用力正扣手腕,高速率,15”至30”。
2.对墙指撑推离墙双手击掌。
3.两人各紧握接力棒一端,做相对抗的捻转接力棒。
4.传实心球。
5.正握轻杠铃做翻腕练习。
6.抓接铅球,手指和掌心向下抓住铅球,在曲肘上提球的过程中松手,在球下落时由另一只手抓接住球。
三、力量素质训练方法(一)重复训练法: 将某一专项练习动作重复数次,然后进行足够的休息(积极性休息或消极性休息),休息后再次重复这一练习,直到规定的组数。(二)变换训练法: 选取发展相互对抗的肌群或身体不同部位的两个或更多的练习作为一组合,运动员在完成
第3篇:高校篮球教学模式及训练方法论文
高校篮球教学模式及训练方法论文
篮球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当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广大高校大学生的喜爱,但是目前高校篮球教学模式和训练方法过于单一和老旧,影响篮球教学综合质量。针对当前篮球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增加师生互动,通过增加实践教学,利用意识训练法,有效实现篮球教学模式的转变,在创新训练方法的条件下,促使高校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1高校篮球教学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篮球运动项目不断完善,并逐渐发展成为世界关注度最高的大球运动,像美国NBA、中国CBA受到我国众多篮球爱好者的热爱。篮球运动过程中运动强度比较大,包含的运动形式也很多,比如弹跳、投、跑等动作,学生们在学习篮球运动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自身身体素质。篮球运动还是一项重要的娱乐项目,学生们通过校内篮球比赛,实现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