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读《勤奋自学成大器》有感作文
读《勤奋自学成大器》有感作文
《勤奋自学成大器》向我们介绍了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自学成才的故事,我读了他受了很大的教育,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做人上。这段时间一直在学写作文,这篇文章中的很多叙述技巧、重点字词句的的运用对我很都有很大的借鉴。
华罗庚学习又勤快又认真。有一次客人问笔价钱的时候,他却说了自己演算完的数字。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父亲的.不支持,华罗庚被迫辍学。但是他没有放弃,他顽强的向命运挑战。我在想,我的学习条件比他优越的太多了,爸爸妈妈不仅每天辛苦上班赚钱给了我很大的物质支持。每天上班回来还苦口婆心的让我好好写作业。但是我的成绩却没有华罗庚好,很是惭愧。
寒冬腊月,他仍然看书写字到深夜,手脚冻得冰冷发僵都全然不顾;酷暑季节,屋子里热得像蒸笼,他依旧挥汗如雨的读书,不停地演算。他用5年的时间自学了高中的三年和大学的全部的数学课程。当这几个数字浮现在我眼前时,我特别的诧异,他用心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他的成就也来自于他的勤奋刻苦。而我呢?我的学习时间连他的一半都不到。在他19岁的时候就敢于指出苏家驹教授的错误。
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相信只要你就努力了,不管你条件好不好,你都会获得成功。
第2篇:1、勤奋自学成大器
1、勤奋自学成大器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中重点词句的理解,感悟到华罗庚勤奋自学的可贵精神,有了这种精神,使他成为我国的数学大师。
2、了解抓重点段学懂课文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练习写一段话。教学重点:
继续巩固边默读边思考的习惯,能说出华罗庚在自学的道路上遇到了那些艰难困苦,他是如何克服的。教学难点:
理解中心句“自学是艰难的,华罗庚却以顽强的毅力沿着这条崎岖小路向山顶攀登。”
教学过程:
一、感知全文,理清思路(1)审题:
勤奋:勤苦、刻苦的意思; 大器:大有作为的人。
勤奋自学成大器:意思是经过刻苦自学而成了大有作为的人。
这个人是谁呢?(华罗庚,简介华罗庚-一一见教参中的“学习资料”)(2)默读全文
要求:课文写了有关大数学家华罗庚的什么故事?(勤奋自学的故事)围绕这个故事又写了哪些内容?重点写了什么内容?(读后讨论,明确:写了华罗庚为什么要自学,他是怎样勤奋自学的,自学的结果又怎样,重点是如何写华罗庚勤奋学习的,先找出重点段:课文的第10——12节,再找出勤奋自学的结果:课文的13——14小节,最后讨论课文的1——9小节写了什么内容?华罗庚十岁岁时因专门演算数学题而气走一位买笔的顾客,遭到父亲的责备。全文分三段。)
二、学习重点段。(可以自学,也可以小组学习)学习要求:一读,读第10节
二划,照要求划出有关句子,圈出有关词语;三议(想),这些词句是怎样表现华罗庚“勤奋自学”的精神的? 华罗庚勤奋自学精神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分别划出有关句子,圈出有关词语。
(1)抓紧时间自学:(2)专心致志自学:(3)克服困难自学:(4)坚持不懈自学: 自学(或小组学习)后交流反馈,按上述要求,先划出有关句子,圈出有关词语,着重讨论这些词句是怎样表现华罗庚勤奋自学精神的。如:(1)抓紧时间自学。句子:通常,等买完货的顾客一走,他就埋头看书和演算。(词语:“一„„就„„”)夜幕降临了,他给小店上了门板胡乱吃几口饭就赶忙点起小油灯,继续演算起数学来。(词语:赶忙、继续攻读)(2)专心致志自学。
句子:入迷时,鼻涕流下来,他也不知道,还在不停地算,不停地写。(词语:不知道 不停地 不停地)
(3)克服困难自学。
句子:没有纸,他就用包棉花的废纸写字、算题。(用废纸)寒冬腊月,他仍然看书写字到深夜,手脚冻得冰冷发僵都全然不顾。(词语:仍然 全然不顾)。
酷暑季节,屋子里热得像蒸笼,他依旧挥汗如雨地读书,不停地演算。(词语:依旧 挥汗如雨)(4)坚持不懈自学。
句子:失学后,他一年四季每天坚持自学10个小时以上,有时候,一天只睡4个小时。(词语;一年四季10个小时4个小时)就这样,他一边在小店里干活,一边刻苦地顽强地向命运挑战。(词语:一边„„一边„„)
三、讨论第一段写的小故事,想想这部分内容与表达文章中心有什么关系?(明确:这部分内容是全文有机的组成部分,因为全文中心是表达华罗庚“勤奋自学”的精神,而这部分内容是写他10岁时就在自学数学,而且学得那么投入,那么专心一致。)
四、练习把一句话写具体(见“说写双通道”)。
五、拓展阅读。
板书:
1、勤奋自学成大器
抓紧时间自学: 一„„就„„ 赶忙 继续攻读 专心致志自学: 不知道 不停地 不停地
克服困难自学: 用废纸 仍然 全然不顾 依旧 挥汗如雨
坚持不懈自学: 一年四季 10个小时 4个小时 一边„„一边„„
第3篇:1.勤奋自学成大器
五年级(下)语文基准教案
2010上半年(小高 学科副组长 宋浩然
小高 张敏)
2011上半年适调(小高 副教导主任 裘文蕾)
2012上半年再适调(小高 学科副组长 宋浩然
小高 王广瑞)2013上半年再试调(中高 教导主任 杨颖晖
小高
蔡惠芳)
2014上半年再适调(小高 学科组长 周逸倩 小高
张慧)
1.勤奋自学成大器
一.预习要求
1、初读课文,标小节号,共14小节
2、再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对于不理解的词语查查字典。
3、三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地方,做好记号或写几个词,打个“?”。
4、多渠道收集资料——了解华罗庚。二.课堂教学 【教学目标】
1.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全然不顾、挥汗如雨”等词语的意思。通过抓关键词,了解华罗庚是如何勤奋自学的,进而感悟课文,知道他数学上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勤
第4篇:《勤奋自学成大器》教学设计
《勤奋自学成大器》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勤奋自学成大器》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材分析
《勤奋自学成大器》是新教材第十册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记叙了华罗庚不怕艰难,勤奋自学,终于成为我国数学大师的故事,赞扬了他勤奋刻苦的自学精神,同时也告诉我们:只要勤奋,自学也能成大器。课文是从三个阶段来记叙华罗庚自学成才的故事的:幼年的华罗庚就爱埋头琢磨数学题,失学后的华罗庚通过自学,掌握了高中三年和大学的全部数学课程,19岁的华罗庚发表论文,震惊中国数学界。
二、学情分析
进入五年级第二学期,在通常情况下,学生学习一篇课文,大部分内容是可以自己读懂,或者借助工具
第5篇:1 勤奋自学成大器(推荐)
1、勤奋自学成大器
教学目标:
1、知道华罗庚能成为我国著名的数学大师,是跟他从小具有勤奋、刻苦自学的精神分不开的。
2、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句,从中领悟华罗庚在自学道路上,尽力克服艰难困苦的顽强精神。
3、补充适当内容,将“华罗庚琢磨起数学题来不免显得‘呆头呆脑’”这句话写具体。
4、默读课文,注意有一定的速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8节,体会这部分内容与表达文章中心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读、分析关键词句,了解华罗庚是如何勤奋自学的,进而感悟课文,知道他数学上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勤奋自学的结果。
2、补充适当内容,将“华罗庚琢磨起数学题来不免显得呆头呆脑”这句话写具体。
预习要求:
1、读课文,理解“琢磨、全然不顾、挥汗如雨”的意思。
2、“ 成大器”是什么意思?华罗庚是怎样“勤奋自学”的?请你带着问题,较快
第6篇:《勤奋自学成大器》说课稿课件
《勤奋自学成大器》说课稿课件
通过对文本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勤奋”的教育,让学生在小学最后一个阶段的学习中,真正懂得勤奋学习的重要,并能将意识真正落实在行动中。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勤奋自学成大器》说课稿课件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参考学习!
《勤奋自学成大器》说课稿课件
一、教材分析
《勤奋自学成大器》是新教材第十册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记叙了华罗庚不怕艰难,勤奋自学,终于成为我国数学大师的故事,赞扬了他勤奋刻苦的自学精神,同时也告诉我们:只要勤奋,自学也能成大器。课文是从三个阶段来记叙华罗庚自学成才的故事的:幼年的华罗庚就爱埋头琢磨数学题,失学后的华罗庚通过自学,掌握了高中三年和大学的全部数学课程,19岁的华罗庚发表论文,震惊中国数学界。
二、学情分析
进入五年级第二学期,在通常情
第7篇:《勤奋自学成大器》说课稿范文
《勤奋自学成大器》说课稿范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勤奋自学成大器》说课稿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材分析
《勤奋自学成大器》是新教材第十册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记叙了华罗庚不怕艰难,勤奋自学,终于成为我国数学大师的故事,赞扬了他勤奋刻苦的自学精神,同时也告诉我们:只要勤奋,自学也能成大器。课文是从三个阶段来记叙华罗庚自学成才的故事的:幼年的华罗庚就爱埋头琢磨数学题,失学后的华罗庚通过自学,掌握了高中三年和大学的全部数学课程,19岁的华罗庚发表论文,震惊中国数学界。
二、学情分析
进入五年级第二学期,在通常情况下,学生学习一篇课文,大部分内容是可以自己读懂
第8篇:勤奋自学成大器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文中字词,积累9个词语。联系上下文重点理解“全然不顾、挥汗如雨”等词语的意思。
2、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把“华罗庚琢磨起数学来不免显得‘呆头呆脑’。”这句话写具体,从中领悟华罗庚在自学道路上,尽力克服艰难困苦的顽强精神。
3、知道华罗庚能成为我国著名的数学大师,是与他从小具有勤奋、刻苦自学的精神分不开的。
2.教学重点/难点
1、积累9个词语。联系上下文重点理解“全然不顾、挥汗如雨”等词语的意思,按要求把“华罗庚琢磨起数学来不免显得‘呆头呆脑’。”这句话写具体。
2、学习课文第11节,通过默读、分析关键词句,了解华罗庚是如何勤奋自学的,进而感悟课文,知道他数学上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勤奋自学的结果。
3.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
2、
第9篇:《勤奋自学成大器》的语文说课稿
《勤奋自学成大器》的语文说课稿(共8篇)由网友 “yuandx” 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勤奋自学成大器》的语文说课稿,希望您能喜欢!
篇1:勤奋自学成大器
勤奋自学成大器
在鱼米之香的江苏太湖西北,坐落着一个名叫金坛的小县城。城里有家只有一间门面的小杂货铺。这天,天空中飘着鹅毛大雪。柜台上,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正埋着头写个不停。一位顾客走进店门,一边抖落身上的雪花,一边问:“多少钱一支笔?”
孩子头也不抬,脱口而出:“853729!”
“多少钱?”
“853729!”
顾客诧异地问道:“一支笔怎么值这么多钱?”
坐在柜台后面的孩子的父亲听见了,赶忙走出来招呼客人。可是,那位顾客一气之下竟扭头走了。原来,孩子回答的是他正在演算的一道数学题的答案,而不是顾客问的价钱。父亲火冒三丈,从儿子手里夺过书,大声训
第10篇:《勤奋自学成大器》的语文说课稿
《勤奋自学成大器》的语文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勤奋自学成大器》是新教材第十册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记叙了华罗庚不怕艰难,勤奋自学,终于成为我国数学大师的故事,赞扬了他勤奋刻苦的自学精神,同时也告诉我们:只要勤奋,自学也能成大器。课文是从三个阶段来记叙华罗庚自学成才的故事的:幼年的华罗庚就爱埋头琢磨数学题,失学后的华罗庚通过自学,掌握了高中三年和大学的全部数学课程,19岁的华罗庚发表论文,震惊中国数学界。
二、学情分析
进入五年级第二学期,在通常情况下,学生学习一篇课文,大部分内容是可以自己读懂,或者借助工具书,或者通过小组合作,同学之间相互启发能够读懂。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尽力将“自主阅读”落到实处,真正做到“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故进一步提高学生默读课文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本学期,通过文本的学习,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