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数学教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1)找一找田忌共有多少种比赛方法以及能够赢得齐王的方法。(2)分析这种方法为什么能够取胜齐王。
3、汇报研究分析结果。(1)谈一谈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找的。(2)你有什么发现?(田忌只有一种可以取胜齐王的方法。)
(3)分析:这种方法为什么能够取胜齐王?
小结:像同学们刚才这样,把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性一一找出来,并从中找到最好的方法,这是数学中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
4、想知道田忌赛马的故事结局吗? 师:田忌第一局比赛输了,正当他束手无策时,他的一个谋士,也就是出谋划策的人,叫孙膑,就像同学们刚才一样,为田忌一一分析各种策略的优缺点,最后找到了这唯一能够取胜的对策,最后,田忌以弱对强,反败为胜。
5、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发?
三、巩固发散
1、联系课开始的扑克牌游戏 同学的牌: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10、7、5 老师的牌:9、6、3 老师怎样出牌,能够确保自己一定取胜? 小结:在游戏中,能不能找到确保自己一定取胜的方法,非常重要。
2、P106——做一做 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和同学交流。
四、评价反馈
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第2篇:数学教案
长方体的认识(二)
教学目标
1.认识和掌握长方体的特征,理解长、宽、高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及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教师谈话:我们已学过一些几何图形,你们还记得是哪些吗?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2、出示下面的实物.
教师提问:这些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呢?
老师明确:以前学习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等都是平面上的图形,叫做平面图形.现在看到的这些图形都占有一定的空间,我们把它们叫做立体图形. 教师提问:在低年级时我们曾认识过长方体和正方体,谁能找出这些物体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
引入:这一单元我们要继续深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今天先学习对长方体的认识.(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二、学习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学生举例)
(一)认识长方体的面.
1、教师演示告诉学生什么是长方体的面,并让学生摸一摸.
2、让学生按照前、后、上、下、左、右的顺序,数一数长方体共有几个面.再观察每个面都是什么形状的.(板书:长方体有6个面,6个面都是长方形.)
3、提问:6个面中有没有不都是长方形的情况呢?
(板书: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4、提问:长方体的6个面还有什么特征呢?(板书: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5、总结特征:长方体有6个面,6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二)认识长方体的棱.
1、让学生摸一摸长方体两个面相交的地方,说明这叫长方体的棱.
2、让学生把直尺放在棱上,发现直尺平平的.说明棱是直的,是线段,可以度量.
3、提问:长方体有多少条棱?想一想,怎样数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引导学生把棱分成三组,也可用同一颜色把每组互相平行的棱标出来.数出每组各有4条棱,有3组,一共有12条棱.(板书:有12条棱)
4、让学生量一量每组中棱的长度,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板书:互相平行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
5、总结特征:有12条棱,互相平行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
(三)认识长方体的顶点.
1、让学生摸一摸长方体三个面相交的地方,说明这叫长方体的顶点.
2、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顶点.(按照一定的顺序数)
(板书:有8个顶点)
(四)总结长方体的特征.
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它有12条棱,8个顶点.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五)认识长、宽、高.
出示长方体框架,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
1、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怎样分组?每组棱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分3组,每组4条棱长度相等)
2、相交于一个顶点的棱有几条?它们的长度有什么特点?
(3条棱,3条棱的长度不相等.)
3、教师小结:由于有三组互相平行的棱,每组棱的长度相等,我们可以取相交于一个顶点的3条棱作代表,把相交于一个顶点的3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4、指导学生理解长、宽、高的概念.
可让学生把长方体横放、竖放、侧放,分别说出长、宽、高,使学生认识到长方体的形状和大小是由它的长、宽、高决定的.
(六)教学识图,发展空间观念.
1、让学生把长方体学具放在课桌左上角,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能看到几个面?
2、教师启发提问:怎样用图表示出来呢?可同时板书画图.
说明:虚线表示看不见的三条棱,并让学生指出长、宽、高,教师板书.
三、反馈练习.
1、按照教科书所给的图样,用硬纸做一个长方体,再量一量它的长、宽、高.
2、拿一个火柴盒,量一量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再说一说每个面的长和宽是多少?
3、看图说出下面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4、说出右面的物体是什么形状,并且说明:
①它的上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②它的右侧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③它的前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④它的下面和后面各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长方体的特征,那么在长方体的6个面中只能有两个面是正方形吗?如果其它的面也是正方形,那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同学们想一想,这是下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五、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面:长方体有6个面,6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棱: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有12条棱,互相平行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
顶点: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有8个顶点.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在线生日祝福网页——带有你名字的个性祝福】
【推荐】下载本网的快捷方式到桌面,以便下次使用。下载本文
教案搜索
范文推荐
【工作总结】 班主任 教师 办公室 财务 销售 【工作计划】 班主任 学校 教学 德育 班级 【工作报告】述职 述廉 社会实践 实习辞职 调查 【党团范文】入党申请书 入团 思想汇报 转正 【演 讲 稿】 技巧 竞聘 英语 节日 教师 爱岗敬业
上一篇:长方体的认识(三)下一篇:长方体的认识(一)
您可以将本页一键:
关于我们| 收藏本站 | 友情连接 |【欢迎投稿】
Copyright © 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06060663号|贵宾统计
第3篇:数学教案
数学教案
专题:数形结合思想。
教学目的:数形结合思想在高考试题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求解参数的取值范围,研究方程根的范围,解不等式
教学难点: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实际是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代数问题几何
化,几何问题代数化。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一前边学习过的函数图象的复习。
二例题讲解:
(1)若关于x的不等式xm2x1 在上恒成立,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
1xy1(2)设实数x,y满足xy1则点(x,y)不在区域1xy122
内的概率是()
A
14B12C2D 18
第4篇:数学教案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通过一次函数的图像进一步体会函数的概念,体会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内在函数;
(2)能够综合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二.知识库
1.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可以看作是:当一次函数值大于(或小于)0时,求自变量相应的取值范围.
2.解关于x的不等式kx+b>mx+n可以转化为:
(1)当自变量x取何值时,直线y=(k-m)x+b-n上的点在x轴的上方.
或(2)求当x取何值时,直线y=kx+b上的点在直线y=mx+n上相应的点的上方.(不等号为“
例:用画图象的方法解不等式2x+1>3x+4 分析:(1)可将不等式化为-x-3>0,作出直线y=-x-3,然后观察:自变量x取何值时,图象上的点在x轴上方?
或(2)画出直线y=2x+1与y=3
第5篇: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想像能力。重点难点
弄懂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的算理并能正 确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教学准备 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1)课件显示,3只小鸟从窝里飞起的画面。问:窝里有几只小鸟?用几表示?板书:3 飞走了几只?用几表示?板书:3 还剩几只小鸟?怎样列式?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3-3=0表示什么意思?(窝里原来有3只小鸟,飞走了3只,窝里现在一只也没有了,用0表示)
(2)同桌举几个等于0的例子(如:桌上有5个苹果,吃掉了5个,桌上一个也没有了,用0表示,算式是5-5=0)(3)课件显示青蛙图
先让学生观察,说图意,老师引导:
左边荷叶上有几只青蛙,右边荷叶上有几只?两片荷叶上一共有几只?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教师一一板书:4+0=4(4
第6篇:数学教案
《十几减9》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教科书第二单元《20以内退位减法》,第10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什么是退位减法。
2.使学生知道可以用多种方法计算十几减9,能正确计算十几减 9的式题。
3.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理解计算十几减9 的算理,掌握计算的方法。
4.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探究意识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具:主题图、例题1课件、数位背景图
教学重点:用“破十法”计算十几减9的算理与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用“破十法”计算十几减9 的算理。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做好铺垫
教师: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第二单元。(板书单元课题:20以内的 减法)也就是十几减几。你能说个十几减几的算式吗?(指名回答)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15-3= 18-9= 17-4= 16-8= 18-6
第7篇:数学教案
一、活动目标:
1、初步建立数字5的分合概念,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初步学习运用数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能主动快乐地参加操作活动。
二、活动准备:
指偶数字
5、范例图示、数字9个、人手一份苹果特征图、铅笔、人手一份1——4的数字卡。区域操作材料(每个区域材料有25个左右):有分合式的花朵、有分合式的小树、没有颜色的蝴蝶、四种水果(桃子 草莓苹果西瓜)区域标记图 人手一把钥匙奖励粘纸
三、活动过程:
1、出示指偶数字5,引起兴趣。
每个幼儿(幼儿食品)说一句完整的话表示欢迎数字宝宝5,如:我愿意送数字宝宝(宝宝食品)5个玩具„„(请幼儿不要多说或少说数字)
2、看图找特征幼儿探索5的分合观察图片找出不同的地方,知道用标记来表示。
幼儿自己用数字表示出不同特征的苹果,找出数字间的规律:有整体关系,顺数和
第8篇:数学教案
数学教案
8和9的认识
教学目的:
1、熟练数出8和9,会正确读写,并能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正确读写8和9 教学准备:挂图、生备学具,点子图
思维训练点:训练学生有序思维的初步形成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挂图: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小组互相说说?然后派代表汇报 图上有哪些东西是8个? 有哪些东西可以用9来表示?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8和9 板书课题:8和9的认识
二、新授
1、动手操作
这幅图上的点子表示8 你能拿出表示8的学具吗?
请自己摆一个喜欢的图形,你知道8是怎样来的吗? 那8个再拨上1个是几?
师出示计数器演示7加1等于8 请你拿出表示9的学具并摆一个图形 师出示点子图92、出示尺子图
8在谁的后面?7的前面是几? 9的前面是几?7的后面是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