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中国寓言故事教学设计
《中国寓言故事》阅读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互相推荐寓言故事,从活动中认识更多的寓言课外书; 2.调动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并进一步形成寓言的阅读习惯; 3.通过指导,提高学生的寓言阅读能力。教学重难点:
调动学生阅读寓言兴趣,并形成寓言阅读习惯。通过指导,提高学生的寓言阅读能力。课前准备:
1.寓言故事课件。
2.学生各自准备最喜欢的寓言故事,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记熟。3.课外阅读小册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激起学习欲望
同学们,今天我们再次上课外阅读课,主要是交流我们所阅读过的寓言,开展一次寓言故事交流会。(师板书课题:寓言故事交流会)
(二)复习《寓言两则》寓意,介绍出处 1.提问:什么是寓言呢?
2.介绍出处:我们刚学完的《寓言两则》,它们都是我国古典名著中的名篇。《纪昌学射》出自《列子·汤问》;《扁鹊治病》出自《韩非子》。
3.过渡:其实,我们的世界还拥有很多的寓言故事,相信你一定看过不少。
(三)班内互相推荐寓言故事交流活动
课前,同学们都已经把你最喜欢的寓言故事收录到《课外阅读小册子》中,今天我们就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交流吧。
1.提出小组交流要求。小组交流要求:
A.小推荐,讲一讲:把你想说的寓言故事,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并自己说出故事中的道理,或者考考同组同学你的故事说明的道理;
B.演一演,评一评:同组同学可以帮帮忙,演一演故事,提一提意见,为全班汇报表演做好准备。
2.小组交流。教师巡视,给予指导,让孩子更完整地发言。
(指导方向:推荐的时候还要具体说明书的来源、作者等资料,而评论的时
候应该有针对性一点。)
3.提出班内交流要求,激发求知欲望。
老师刚才在你们中间巡视了一周,听了部分同学的推荐发言。发现同学们口才越来越棒了,课外书帮了你不少的忙;而且大家都作了很充分的准备,所以都把故事讲得十分生动。接下来,我们全班交流分享吧。先看看我们的分享目标吧:
4.班内交流:
小推荐:每组派一名同学当代表讲故事,注意要把寓言故事说清楚,有准备的小组,同组同学还可以帮忙演一演;
5.方法教给:好书浩如烟海,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阅读理解寓言故事呢?(先让学生说,再出示课件)
课前,老师也准备了一些好方法小锦囊要送给同学们,快来瞧瞧看。寓言故事阅读方法小锦囊:
A、应该边读边思考,边读边画出关键词句,帮助自己理解;
B、大部分寓言都分为故事和教训两部分,教训就是寓言故事的寓意; C、寓言的寓意,多半藏在角色的对话中,或者作者在篇末有所说明; D、能够举一反三,联系生活实际,深入体会它的深刻道理。3.推荐一则寓言过渡:
(五)总结
通过这次交流,同学们收获可真不少,不但听到那么多精彩的寓言故事,还了解了不少寓言故事书,更学到了寓言故事阅读的好方法。其实,一篇好的文章,一个好的故事,一本好的课外书,不仅能拓宽我们的阅读视野,而且能陶冶我们的性情,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所以我们说──阅读,爱读,多读,反复读。
第2篇:中国寓言故事教学设计范文
中国寓言故事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寓言故事教学设计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国寓言故事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寓言故事,领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2、在阅读中学会阅读方法,潜移默化地接受阅读方法的训练
3、感受寓言故事的乐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
在阅读中学会阅读方法,领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在横向比较阅读中发现寓言故事的基本特点。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
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走进寓言,寓言通常以简洁有趣的故事呈现,隐含着作者对人生的观察和体验,现在就开启我们今天的寓言之旅。
二、 在阅读中探究寓意
(一)《狼和小羊》
1、 师: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音、读通句子、难度的地方多读几遍,同时思考狼和小羊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2、 眼脑直映训练检查自学情况。
小组开火车作答。通过眼脑直映闪视训练提高训孩子的眼球运用能力,阅读流畅性和灵活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3、 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狼和小羊之间发生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根据提示填空:___想吃____,故意_____,结果__________。同时帮助学生理解“找碴儿”等难等生僻的词语,使其领会羊和凶恶的狼讲道理是没有用的。
4、 提问:读了这则寓言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借用伊索的话总结:存心要干凶恶残酷的坏事情,那是很容易找到借口的。
(二)《谁的本领大》
1、 带领学生用线式阅读的方法阅读故事。边读边思考:《谁的本领大》讲了什么故事?
2、 创设情境“挑战智慧之王”——根据提示填空:故事讲了______和______比本领的事,他们共比了______次,第一次比________,____的本领大。第二次比__________,______的本领大。帮助理解故事内容。
3、 小组分角色朗读故事,讨论读了这则故事的想法。
4、 指名角色朗读。
5、 交流反馈讨论结果。
总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本领,要正确的认识自己和看待他人。
(三)《驮盐的驴子》
1、自由朗读故事,思考故事内容以及读后对故事的想法。
2、指明反馈
总结: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自己害了自己。
三、 感受寓言故事的基本特点
师:小朋友,通过这节课对以上三个寓言的阅读学习,你们有什么感受?
总结:
寓言大都通过简短的故事呈现出来,有一定的趣味性并且能使我们领悟深刻的道理。
中国寓言故事教学设计2
教材内容:
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四册27课寓言两则
教材分析:
《揠苗助长》是小学语文第四册中第七组的一篇寓言故事。该故事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热切盼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思来想去,最终想出了一个帮助禾苗生长的.方法,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最后导致禾苗都枯死。通过这则寓言,让学生明白,无论做什么事不能急于求成,要遵从事物的规律,否则就要受到惩罚。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理解词语。理解寓言含义,回答课后问题。
2、能正确流利的读课文,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教育学生做事不要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侥幸心理,做事要老老实实,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
教学重、难点:
读懂词句,理解寓意,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教学方法:
1、学生自主学习生字。
2、通过学习课文感悟其中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一则寓言故事,还记得吗?
生:坐井观天
师: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生:故事告诉我们看事物要全面,不要片面看事物。
师:今天我们学习27课寓言故事两则中的揠苗助长。
出示:“寓”是寄托的意思。“言”是话,比喻故事,寓言就是以比喻的手法讲一个有趣的故事,用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启发。寓言是借故事来说明道理的一种文章。
二、 自主学习
1、 出示自学要求:
自学要求:
(1)轻声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标出自然段序号。
(2)读课文,说说这则寓言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学生自学
3、检查生字掌握
(1)会读的字(多种方式进行认读)
yù yà jiāo chuǎn jié
寓 揠 焦 喘截
(2)读一读(出示词语,小组展示认读)
揠苗助长 总是 终于 累坏
筋疲力尽 非常 枯死
4、指导书写
出示 焦费 望算
(1)学生观察
(2)交流识记方法
(3)学生书写,教师指导。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过渡: 这真是个有意思的故事,农夫费了很大的劲去拔苗,为什么禾苗枯死了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学习故事。
1、出示自主学习合作 合作探究
(1)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那个人觉得禾苗长得太慢?
(2)他想出办法了吗? 他想的是什么办法?
(3)结果怎么样?禾苗真得长高了吗?
2、学生自学合作交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合作交流)
3、汇报
师:禾苗真的一点也没长高了吗?从哪个词看出来的?为什么?
生: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师:你有过焦急的时候吗?做一做,你能用焦急的语气读读吗?
生:学生表演,多种方式读。
师:农夫是这样急不可待,觉得禾苗一点也没有长,于是,他开始想办法,是什么办法呢?
生: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累的筋疲力尽。(多让学生读进行体会)
师:他拔完禾苗累的筋疲力尽,摸着额头上的汗,心情怎么样?他是怎么说的?
生: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多读,指导学生读出累并且高兴地语气)
师:禾苗真的长高一大截吗?
生:没有,枯死了。
师:现在你知道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了吧!
生:揠苗助长就是拔禾苗帮助他长高。
师:通过学习你知道了什么道理?
生:违反了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误了大事!
小结:小朋友,其实我们做很多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如果太着急,违反了事情的发展规律,反而不会有好的结果。
四、拓展延伸
1、把课文中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2、中国有许多流传千古的寓言,每一则寓言都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让我们动手去找一找、读一读吧! (出示刻舟求剑、盲人摸象、掩耳盗铃、画龙点睛的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的内容猜猜语言故事的名称。讲一讲故事。)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从朗读入手,让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寓意。在朗读方我采用了,多种朗读方式,如分组、小组、同桌等多 种形式。
第3篇:中国寓言故事
中国寓言故事《亡羊补牢》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亡羊补牢》这篇寓言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有一个牧羊人,他白天放羊时,发现羊少了一只,原来是因为用柴草和木桩围成的羊圈破了一个洞,狼钻了进去,叼走了一只羊。邻居劝他把羊圈修一下,他却说:“反正羊都丢了,所以羊圈也就不用补了。”第二天,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破损的羊圈钻进去叼走了一只羊。这个牧羊人很后悔没有听从邻居的劝告,于是他把羊圈补的牢牢实实的。从此,他再也没有丢过羊了。
这篇故事虽然很短,但是教育意义却很大。教育我们做错了事,要及时改正,要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吃一堑长一智,避免以后再犯类似的故事。
读了这篇寓言故事,我想到了自己存在的缺点。妈妈经常提醒我,我却不当回事。自己现在已经知道了这些错误的严重性,我下定决心从现在做起,改掉这些缺点和错误。即便做
第4篇:中国寓言故事
中国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寓言的故事情节设置的好坏关系到寓言的未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国寓言故事集,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国寓言故事1
鸽与秋果
从前,有一对鸽子,同住在一个巢中,相依为命地过着快乐的生活。
在一个金色的秋收季节,树上的果子都熟透了。它俩共同采集了满满的一巢。过了一段时间,果子风干了,渐渐缩少到只剩半巢了。
雄鸽子气愤地斥责雌鸽子说:“别吃了!当初采集果子的时候是多么辛勤劳苦,现在你独自大吃,只剩下一半了!”
雌鸽觉得受了委屈,就分辩说:“我根本没有独自大吃,是果子自己减少了。”
雄鸽不信,又气又恨地说:“不是你独自大吃,那果子为什么会自己变少呢?”说完,便用嘴把雌鸽啄死
第5篇:中国寓言故事
中国寓言故事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寓言故事吧,寓言的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植物等。寓言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情节高度凝练的故事中得到揭示。你知道有哪些广为流传的寓言故事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国寓言故事,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国寓言故事1
小马过河
小马和他的妈妈住在绿草茵茵的十分美丽的小河边。除了妈妈过河给河对岸的村子送粮食的时候,他总是跟随在妈妈的身边寸步不离。
他过的'很快乐,时光飞快地过去了。
有一天,妈妈把小马叫到身边说:“小马,你已经长大了,可以帮妈妈做事了。今天你把这袋粮食送到河对岸的村子里去吧。”
小马非常高兴地答应了。他驮着粮食飞快地来到了小河边。可是河上没有桥,只能自己淌过去。可又不知道河水有多深呢?犹豫中的小马一抬
第6篇:中国寓言故事
中国寓言故事
中国的寓言故事有哪些呢?中国的寓言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发呢?
中国寓言故事:鲍君神
有一个人到野地里去打柴,在经过一片沼泽地的时候,意外地得到了一只麋鹿。他非常高兴,但没有立即把麋鹿带回家去,而是找了棵树,将麋鹿拴在那里,打算忙完了活计再去牵麋鹿。
碰巧,有10多辆经商的车子从这片沼泽地经过。车上的人看见树旁拴着一只麋鹿,周围一个人也没有。于是,他们走过去把麋鹿牵走了。没走多远,这些人觉得自己不劳而获太不像话,就从车上拿了一条备在路上吃的干咸鱼放在拴麋鹿的地方以作补偿,然后心安理得地离开了这个地方。
过了半晌,打柴的人来取他拴着的那头麋鹿,可是树旁的麋鹿不见了,却有一条大干咸鱼放在拴麋鹿的地方。他觉得太奇怪了。看看四周,不见一个人影。这一片沼泽地中也没有人走的道路,这干咸鱼是从哪里来的呢?就
第7篇:中国寓言故事
导语:寓言故事是蕴含深刻道理的小故事,那么中国有哪些经典的寓言故事呢?一起来读读吧!
中国寓言故事精选【1】
从前,有一只小黄莺,她的歌唱得很好听,但是她的胆子很小,从来不敢在外人面前开口唱歌。
小黄莺唱歌有一年夏天,森林里举行唱歌比赛,小松鼠来邀请小黄莺参加比赛,但是小黄莺说:“我不敢去。”妈妈说:“没关系,你大胆地去吧。”于是小黄莺也来到了比赛现场。可是她的胆子太小了,一直等到最后一个才走上台去,她的声音也很小,没唱几句就害怕得飞走了。
小黄莺飞啊飞啊,路上遇到了调皮的小鹦鹉。小鹦鹉说:“小黄莺,胆子真小,不敢唱歌,真不害臊!”
小黄莺继续往前飞,又遇到了多嘴的小麻雀。小麻雀说:“小黄莺,胆子真小,半途逃走,真没礼貌!”
小黄莺哭着飞回了家,妈妈知道后,对她说:“不要紧,只要你多加练习,你的胆子会变大
第8篇:中国寓言故事
中国寓言故事
中国寓言故事1
今天,我读完了《中国寓言故事》。这本书可好看了,里面的每个故事,都生动有趣。每一页里都有精美的插图和一些简要的文字。这些寓言故事不仅让我领会了它们背后的含义,还让我享受到了像一幕幕精彩的动画般的彩图。
中国寓言故事2
懒惰的老鼠公主
老鼠国王有一个小女儿,国王可喜欢它了。
小老鼠们偷了好多花生,蚕豆,给老鼠公主吃。可老鼠公主一脚就把它们踢得老远,说:“这些东西硬邦邦的,我的牙都咬酸了!”
老鼠国王赶紧命令小老鼠们:“快换些软的食物来!”
小老鼠们只好偷来面包,蛋糕,绿豆糕......老鼠公主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线。
过了几天,老鼠公主又对老鼠国王说:“爸爸,蛋糕,面包还得用牙齿咬,累死了,最好吃饭的时候,连嘴巴都不用动。”
老鼠国王又命令小老鼠们去偷糖果,老鼠公主乐得跳起了老鼠舞。
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