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路的经典散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1-30 08:32:1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回家的路散文

回家的路散文

回趟老家也是匆匆的来,又匆匆的走,虽然是那么的不忍离去不舍离开,可是还是走了,因为我们已经长大,有了自己的家。无论如何,老家总是自己的根,那里有自己的祖祖辈辈,父母和兄弟姐妹,永远也不能忘了我来自那里,那里有我永远不能忘的根。

看着一张张熟悉而陌生的脸,感觉一切都不再是从前的样子,感慨时光易逝韶华易去,岁月都在每个人的脸上刻下深深的印记,我们都不再年轻,父辈都已老去,有些已经离开了我们,而我们面对时光的流失又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在有限的日子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孝顺他们,使他们过得开心也就是最大的孝顺吧。

回老家已是物是人非,感觉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儿时的伙伴昔日的同窗都已是各自天涯,真的'是感慨时间都去哪里了,我们都找不到回家的路了。似乎我们已经不属于这里,因为我们会有自己的生活,但是无论你在哪里,也无论在什么时间,我们都有自己的根连着,那里永远有自己割舍不断的亲情。

生活还在继续,我们都在为明天而奔波,相信在明天我们会有新的收获,在新的一年里每个人都可以心想事成梦想成真。

第2篇:散文:回家的路

散文:回家的路

回乡的路,严格意义上是回外婆老屋的路。外婆走了13年,但老屋还在。在祁连山下的一个小村庄里,老屋如同飘拂着灰发、眼神沉默坚定的外婆那样,一直矗立在那里。在回外外婆老屋的路上,留下了我们太多的记忆。在以前没有公路、更没有公交车的年代,去一趟外婆的乡下,要走四五个小时。我们那时都还小,但都必须帮助家里大人做事。哥哥小时候,总是要去帮外婆从屋后的树林里,扫一些树叶给外婆当柴烧。记得外公讲起,他们那个时候也会拾柴草、牲畜粪便当柴火烧饭。粮食不够吃时,便随他的母亲一起,去乡下捡拾生产队在地边地角漏掉的红薯,以补充饥荒。每次拾荒回来,脚掌上都会打好几个血泡,疼得钻心。为赶几十里土路,常常天不亮起身,走得精疲力尽,累得不行时就在路边歇息。最恐惧的是晚上夜路,常常从路边不远处的树林里,传来大鸟凄厉的叫声,那声音总让人毛骨悚然。外公当过民勤教师,后来也不知道什么原因也就不当了。腊月里,外公给生产队拉煤块,场河滩的冰凌道子割破脚血流了一路。也不知最终怎样拐着脚、拉着煤块拖着板车又走了几十里。许多年里,山里人肩挑背驮、翻山越岭,进趟城好比登天。也常有下乡收猪崽的卡车,在狭窄不平的山垭处翻车,连人带几十头猪一起栽到路下.....路变得如此好走后,有时候不知为什么,我们反倒常常忆起过去年代路上的艰辛。每走在回乡下老屋的路上,我都在用目光努力搜寻当年的小路,却已经找不到了。家乡巨变,新生活已如路边的杨柳、花草,摇曳着迷人的风景。白墙红瓦的一栋栋房屋,如盛开在青山绿野里的白蔷薇。最令人震撼的是在党的政策下,正在崛起一座现代化的扶贫小区。这几年,家乡的政府做了重大决策,将六坝开发区的荒滩余地开发建设,将十个乡镇的易地扶贫搬迁的农民落户到这片“山清水秀”的地方,集中安置几百户。又开垦建设出孵化园、西部药都、企业工厂等,让那些原本生活在“发展容量不足、产业无法配套、自然条件恶劣、一方水土难以养活-方人”的打工人,易地搬迁到“统一规划,集中安置”的六坝工业园区,同时集约配套发展各类产业和服务业,从而实现搬迁户安居乐业,稳定脱贫。这无疑是一项扶贫富民的大举措,好的政策资源是人民的福祉啊!试想,荒滩变绿洲,谈何容易?这需要决策者怎样的决心和勇气?怎样的韬略和实干精神?但是,在新时代的引领下,梦想已经变为现实了。

看着改革发展带来的大变化,环望山清水美的家园,我便有深深的感慨:虽然外婆、外公都去世了,但他们的老屋,却一直在我的情感深处,回荡着一种特别的气息,思念、依恋、伤心、温暖...仿佛总有一个声音,在呼唤我回老屋看看,仿佛总有一只手,牵拉着我走回乡下的老屋。每每回乡下的老屋,我都在努力辨认曾经的来路和去路,我都在回忆路上过往的岁月。回乡下老屋的路,成为我心中情分最深重的路。由此,路边发生的一切都时时在牵动着我的心,这也是小时候在这里留下的足迹甚多的缘故吧。现在,路边崛起的苗木花草,无疑将成为我回乡路上最壮美的风景。

这些年,我国改革开放最辉煌壮丽的景色之一,便是 遍及城乡、四通八达的公路了!省道国道高速路,路面越来越宽,等级越来越高。即使再偏远的山村也有硬化的乡村路。加上铁路的快车、动车、高铁,一个崭新壮美的“路网”让世界震惊,把中国带进全速发展时期。现在自驾车不到半个小时就到了老家了,一条壮美的国道227线,一直通到老百姓致富的心里深处。

如今,一张张纯朴的笑脸,一条条平坦的柏油路,一座座功能齐全的客货运站,一幅幅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流动场景如同优美的诗画,折射出我县交通跨越式发展和翻天覆地的变化,铸就了民乐交通改革发展的一座又一座丰碑,使党和政府与百姓的心息息相通,这也是我县交通事业里程碑跨越式发展大戏中的一幕。

行走在民乐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一条条高速国省干线如火如荼、井然有序建设,一条条县乡道路宽阔笔直、平坦畅通,一条条村组道路纵横交错、连环成网,一条条产业旅游道路承载希望、延伸未来……

网友对“散文:回家的路”评价:上下文过渡自然,条理清晰。

第3篇:散文:回家的路

散文:回家的路

自那年离家上学,故乡只有冬夏,再无春秋。自学校离开参加工作的那天,故乡的春夏秋冬似乎也越来越模糊。

熟悉的路,熟悉的味道却不再有熟悉的人。离家几年回不去的是曾经青春年少的痴狂,回不去的是那双坚实的臂膀已显得笨拙,回不去的是那群儿时一起嘻嘻哈哈的伙伴已经各奔东西。似乎故乡的路越来越远,回去的梦越来越模糊。回去的路已不再有那熟悉的面孔。

回去的路,遇到的人似乎也已不认识这个外来的人,我是喜是悲。回家成为了我们的期希和恐惧,期待去看看那双鬓斑白的父母,他们是否安康;期待那多年未见的人能出现,期待那个曾经向你许诺的人还能在相似的路口等着你的归来。害怕的是回去看到的是父母那衰老的容颜;恐惧的是此次回去又是一个人,父母眼里的失望;恐惧的是回去我身无所有,物是人非。

自离家的那天,由故乡的主人变为了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踏上回家的路散文

踏上回家的路散文

我即将启程,带着迫切的期盼,在槐花飘香的季节里,踏上回家的路程。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到了月末。我已经准备好,在即将到来的五月,回到那阔别已久的故乡。故乡的路依旧是那样古老而沧桑,而此刻的我却已不再是离开故乡时的模样,一张年轻呆却的脸庞尽显着这些年来的风霜。如今我已经准备好,等待着那列开往家乡的列车。

下午的16:05分,在经过漫长的等候中,1506次列车终于缓缓地开出了车站。我坐在第12节车厢中,急于回家的心情,让我觉得每分每秒都是那么的漫长。车厢的空调是开着的,南方的四月已经很热了,大家早就穿起了短袖的T恤衫。一开始上车的我还是觉得很热,但渐渐地,随着列车一站一站的靠近北方,那丝丝的凉意竟也让我浑身起了鸡皮疙瘩。可是长袖的衣服都放在行李箱了,而行李箱放在了车厢上方的行李架上,如果要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回家的路现代散文

回家的路现代散文

人到中年的我,爬山涉水走过很多的路,有宽阔的马路,有羊肠小路,还有崎岖山路……而最让我入木三分的,还是,那条回家的路。

在距江华县城南三公里的地方,有一个百家尾村,那就是我的老家。

儿时,虽然随在外工作的父亲生活在江永,但是回老家的次数还是很多,尤其是过年必回无疑,因为家有年迈的奶奶。

听奶奶说,相传很久以前,老家是一个山清水秀、地肥水美的村庄,有百多户人家,小伙子们高大如松,姑娘们美貌似花,因此成了远近闻名的“百家美”村。十八九岁的姑娘与外村的小伙子总是一见钟情,而本村的小伙子相亲却总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据说,是天上的仙姑们眼红那些外村的姑娘看上村里英俊高大的小伙子,便从中捣乱,使相亲烟消云散。年复一年,村里女人少了,光棍多了,有的人家甚至还断了香火,人口逐渐变得稀少起来,从此,“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回家的路情感散文

古历十月初一,按照我国的传统习俗,是给已故的亲人送寒衣的日子。

还有一件喜事,老公的弟弟今天买了一辆小车。我和老公商量,这个礼拜天一同回家给孩子的爷爷、奶奶扫墓,也顺便给弟弟贺车。

我们坐上朋友的车,从华亭到安口新庄子后转道去大坪村老庄后,又沿着新建的“村村通”混凝土路上山,汽车在弯弯曲曲的盘山大道飞速前行,半小时就到了家门口。下车后我回头望着这条盘山道路深有感触,思绪万千。30年了,提起回家,我都纠结无奈,也是我最头疼的事。不是说我嫌弃农村,而是回家的路太遥远,太崎岖,远的让人望而生畏。

老公的老家在安口镇大坪村,位于华亭县以南。这里四面环山,山恋起伏。道路崎岖,交通不便。孩子小的时候,每次回家,老公背着儿子,我提着给公公婆婆买的烟酒糖茶,衣物食品,一家三口艰难的行径在蜿蜒崎岖的乡间小道,一路风景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回家的路的经典散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回家的路的经典散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