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运用 2(第2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1-30 08:29:3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积累运用 2(第2课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积累运用 2

一、教学目标:

1、积累12条成语,能熟读成诵

2、阅读故事《绿手指》,能复述故事,明白故事道理。

3、参加集体讨论,意思能表达清楚,能与别人合作讨论交流,扮演不同的角 色,适时适当提出自己的看法。

4、能具体、有条理地记下发生在熟悉的人的身上的一件事。

二、教学时数:(4课时)

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记下的成语和熟悉的人的材料。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完成读读背背。

1、复习学习过的成语,背一背

2、出示练习的成语,明确要求:比一比,谁用最少的时间把它们记下来

3、学生自由读成语,试着理解成语的意思,背诵。

4、比赛背诵成语

5、交流其他成语,指名学生写到黑板上。

〈二〉、阅读故事,理解内容。

1、独立阅读短文,借助工具书查词查字,理解短文内容。

2、分小组学习,先读短文再说说“绿手指”的含义,教师巡视辅导。

3、小组派代表说说对“绿手指”的理解。

4、讨论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5、交流阅读后的感受和收获。

〈三〉、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谈话兴趣

1、教师谈自己购书的经历。

3、 导入话题:如何购书?

〈二〉、回忆购书活动,拓展话题。

1、回忆以前的购书经历,说说自己在活动中做了什么,有何感受?

2、同桌交流、增加购书经验。

〈三〉、小组内讨论:

1、 如何扮演各种角色

2、 在形成一个方案的基础上小组进行演练。

〈四〉、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比赛。

〈五〉、全班同学评议,给予肯定与鼓励。

〈六〉、课堂小结

1、 交流购书心得。

2、 作业:自己去体验购书。

第2篇:积累运用四(2)教学设计

积累运用四(2)教学设计

积累运用四(2)

1、背诵古诗《夜书所见》,并在读背中有所感悟。

2、阅读短文,明白其解释的道理。

3、交流健康小常识,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4、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或想象,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一、设情景

前几天,一位低年级的小同学在下课玩耍的时突然流起鼻血,有的同学告诉他“用纸塞住。”有的`同学则说“把头仰起来,让血倒流。”这些同学的建议可行吗?为什么?如果当时你在旁边,会帮助他采取一些什么措施?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引出课题看来,掌握一些健康小常识还挺关用。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介绍你所了解的一些健康小常识。

二、分组交流

1、为了让每一位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我们现在小组内进行介绍。注意要把话说清楚,说明白。别人在说话时要注意听,不清楚的地方可以提问,认为有一楼的可以补充,有不同意见的还可以讨论。

2、组长带领组员把刚才大家介绍的健康小常识进行汇总,推选一名同学做代表想全班做介绍。

三、交流

1、各族代表进行介绍,教师引导全体学生注意倾听,鼓励学生进行补充、提问及讨论。

2、提问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有关健康方面的问题,向别人请教。

1.教师总结

(1)对学生厅、说两方面的表现情况进行总结,提出希望。

(2)结束语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财富,是无价之宝。健康的金钥匙就在我们自己手中。愿我们每个人都拥有更多的健康常识,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第3篇:积累运用四2教学设计

积累运用四2教学设计(锦集15篇)由网友 “圈圈” 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积累运用四2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篇1:积累运用四2教学设计

1、背诵古诗《夜书所见》,并在读背中有所感悟。

2、阅读短文,明白其解释的道理。

3、交流健康小常识,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4、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或想象,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一、设情景

前几天,一位低年级的小同学在下课玩耍的时突然流起鼻血,有的同学告诉他“用纸塞住。”有的同学则说“把头仰起来,让血倒流。”这些同学的建议可行吗?为什么?如果当时你在旁边,会帮助他采取一些什么措施?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引出课题看来,掌握一些健康小常识还挺关用。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介绍你所了解的一些健康小常识。

二、分组交流

1、为了让每一位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我们现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积累运用2(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作者:qijiagnag@126.com

一、教学目标:

1、积累12条成语,能熟读成诵

2、阅读故事《绿手指》,能复述故事,明白故事道理。

3、参加集体讨论,意思能表达清楚,能与别人合作讨论交流,扮演不同的角 色,适时适当提出自己的看法。

4、能具体、有条理地记下发生在熟悉的人的身上的一件事。

二、教学时数:(5课时)

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记下的成语和熟悉的人的材料。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完成读读背背。

1、复习学习过的成语,背一背

2、出示练习的成语,明确要求:比一比,谁用最少的时间把它们记下来

3、学生自由读成语,试着理解成语的意思,背诵。

4、比赛背诵成语

5、交流其他成语,指名学生写到黑板上。

〈二〉、阅读故事,理解内容。

1、独立阅读短文,借助工具书查词查字,理解短文内容。

2、分小组学习,先读短文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海燕(第2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语文教案(语文版)

总第四课时授课人:罗会荣

课题 海燕 作者

教学过程

第2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细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构思特点。

1、标出段序,想一想:作者在文中那些地方是写“海燕”的?

(明确):8-13段。8、9段分别描写大海洋面和天空之美,交代海燕飞翔的环境。10-13段,具体描写了一幅海上飞燕图(飞舞,休憩)

2、思考讨论:作者还用了大量笔墨描写了哪些内容?它们是怎样联系,来表现主题的?

(明确):开头部分(1-4段),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描写了家乡的小燕子,表现对家乡小燕子的喜爱,从而寄托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文章在5-7段,承上启下(过渡),把眼前看到的小燕子,和家乡的小燕子自然地联系起来,点明了主题--游子思乡。

文章在最后两段(14-15段),再一次把海上的燕子与家乡的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五彩池》第2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崔坤祥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四自然段。

2、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其成因。

3、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

4、学习课文按一定顺序记叙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其成因。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

2、学习课文按一定顺序记叙的方法。

教法及教具:1、《五彩池》课件;

2、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法;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激趣揭题

小朋友们,我们都知道,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可是在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的水却有着几种不同的颜色,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坐上火车一起去看一看。

1、播放《五彩池》课件,提问:大家看看,这是什么地方?

2、老师提问:看到这幅神奇的五彩池,你最想知道什么?(学生大胆提问)

3、好,那么就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捉迷藏》第2课时教学设计

《捉迷藏》第2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事情发展顺序组句成段的叙述方式,初步学会按事情发展顺序理清句序;

2.感受李四光专心致志地进行科学研究的精神;

3.初步培养学生抓住关键词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方式。

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①直接出示课题,读题。

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一自然段,你们知道了什么?

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李四光 研究石头 著名的地质学家

追问:从看看石头的颜色、掂掂石头的重量就知道石头的下面有没有矿藏,这说明了什么?

他研究起石头来,会把什么事情都忘了。课文里是忘了什么?(李四光忘记了和女儿玩捉迷藏的游戏。)

2.学习第二自然段:

①轻声读课文地二自然段,读后标一标,这段共有几句话。

②指名按句读(提示:注意句子之间的'顺序)。

③把下列句子按课文内容重新排列(出示课件)

( )玲玲藏在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田忌赛马》第2课时教学设计

《田忌赛马》第2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一)联系实际,理解课文。

从田忌两次赛马转败为胜的事情中,使学生懂得遇事要细致观察,认真思考,采用恰当的方法才能取胜,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二)熟读课文,分析内容。

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说出各段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课文。

(三)学懂课文,掌握生字。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扫兴、挖苦、垂头丧气、胸有成竹、疑惑、轻蔑、转败为胜、目瞪口呆”等词语。

词语注释——

扫兴:正当高兴时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而兴致低落。

垂头丧气:形容失望的神情。在课文中是写田忌缺乏再赛的信心。

挖苦:用尖酸刻薄的话讥笑人。在课文中是说田忌此时连好朋友的诚挚帮助都错误地理解了。

疑惑:怀疑不解的意思。

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主意,有打算。在课文中,是说孙膑经过对主客观情况的分析,已有转败为胜的策略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积累运用 2(第2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积累运用 2(第2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