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写夏天的名家散文
写夏天的名家散文
夏日的黄昏,淅淅沥沥的小雨四处飞洒,带着清新明快的旋律,含情脉脉的音韵,把人引入遐想的意境。
写夏天的名家散文篇1:《荷花心缘》
我爱荷,她扎根民间,美得从容大度,美得雍容华贵,从不盛气凌人。荷开放在春花之后,不与群芳争艳。她自有几分自信,只要有一泓清水,一抔黑土,就可以挺立娉婷身姿,于山乡村落间,绽放她的芬芳蓓蕾,散发她的一抹清香。莲叶捧珠摇碎玉,雨荷含露散幽香,见过盛开的夏荷,深深地为她的美与高雅的气质所折服,觉得那朝阳映日的花瓣骨朵,其实就是我今生的牵挂。
? 好一个不卑不亢的花之君子,淑雅娴静。荷用她的纯洁端庄感化众生,她的美包含着另一种庄严。生于浊世,却自幼十分清高;落于风尘,却仍有几许矜持。想想观世音的莲花座,与佛家的莲宗,荷与佛有着不解的渊源。但荷却不安逸于极乐的世界,她沐浴绵绵法雨,聆听梵音,而后跻身尘世,普渡众生,既有超然世外的达观,更有悲悯苍生的情怀。
“荷深风水阔,雨过清香发”,夏荷不以屈居于山野村陌而吝啬她的芬芳,她的几缕清香,随着悠悠清风,飘进了寻常百姓家。我爱荷!她的美在于她的博爱与仁兹,她昭然令人心悦诚服的大家风范,是人间游子的精神寄托。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荷叶罗裙,人面荷花,她的美总是撼人心魄。何况,在美丽娇羞的花朵下面,还隐藏着藕断丝连的生死恋情,那娇艳的朝天微笑的花朵,是执手不语的无言真爱,是历经风雨的从容笑靥,是坦然面对的淡淡容颜。这样的美是沁人心脾的人性化的人间恩爱,千丝万缕,风情万种,真是美得执著缠绵,美得激情奔放,美得让人魂牵梦萦!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藕花别样红”。对荷的钟爱时日久矣。
写夏天的名家散文篇2:《夏日赏荷》
荷花,一个富含诗意的名字,古往今来,世人对莲花都是情有独钟的,想起它,就会把人带入一种空灵圣洁的境界。在文人墨客的笔下,荷花得到了升华,在世人的心里,它不仅仅是可以欣赏的花,也不仅仅是食用的材,更是高贵、端庄、圣洁的象征。
盛夏时节,,三两好友相邀,去那莲花盛开的地方,连日劳作的疲惫烟消云散,当一片片争奇斗艳的景象映入眼帘,即使是压抑的心情也顿觉心旷神怡起来。
我的家乡在四川,虽说是一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地方,,但地貌环境却不及江南的开阔,莲花苑虽不及万里先生笔下的西湖三百里那样来的壮观,在四周苍翠的映衬下,却也别有洞天。天依然是那么的蓝,阔达碧绿的荷叶层层叠叠,活脱脱的像一把把小伞铺展开来,在热情的阳光下,在轻柔的微风中,翩然起舞,不停的摇曳,摇曳。
盛夏时节,是莲的世界,也是观荷的大好时节,站在高处眺望,满塘的荷花星星点点,白的,红的,粉的,一片碧波中,姹紫嫣红把美丽尽情渲染。人们三三两两,或信步游动着,或静静的伫立着,眼睛盯著,相机拍着,个个显得神采飞扬。孩子们在荷塘边嬉戏着,舞动着小手,跳跃着……,看,争绮斗艳的花儿们形态万千,有的长势特好,孑然一身,孤傲的高高在上,有的从碧油油的荷叶里时不时探出头来,活像一个个含羞的姑娘在闪躲遮掩,羞涩的偷望着她倾慕许久的心上人似的。看着躲在莲叶下粉红硕大的花骨朵,不由得想起那句脍炙人口的诗:“犹抱琵琶半遮面”。娇洁的荷花在碧绿的`荷叶映衬下 ,显得是那么的娇艳欲滴,却也冰清玉洁。荷叶上晶莹剔透的露珠在阳光的照耀下,映射出钻石般璀璨的光芒,不知道这醉人的芳姿迷倒过多少文人墨客。看着眼前的美景,迷醉过后终于明白,为什么说红花还须绿叶扶的道理了!也正是这些厚道低调的绿叶的映衬,方显出你那灵性的圣洁,含蓄的高雅。你端庄中带着几分妩媚,让人有了几分冲动,多想俯下身去,与你近距离的促膝,与你喃喃细语。恨不能化作一朵并蹄莲,置身其中,轻轻的把你亲吻,与你长相厮守。你若即若离,依旧淡定的舞动着那翠绿的小伞,在微风的轻抚下摇曳,摇曳。
见过无数的花种,却没有哪一种花能够像荷花那样磬人心脾,它质朴中散发感人的亲和力慰藉着每一颗纠结的心灵。用它那高洁的品抚慰着从丑恶走来的每一道伤痕,擦拭着那被玷污的一个个灵魂!满塘圣洁极致的荷花啊,难道你们真的就是传说中神的化身?
不情愿的走在回家的路上,一幕幕荷花的水墨丹青在脑海中不停的游离,到了今天才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文人墨客把你赞美,为什么芸芸众生把你捧为神的化身,无法运用言辞去形容你的绝美绝伦,只能够说,进入你的灵性境界,就是至乐至美!一阵阵微风轻轻轻轻吹过,阵阵清香袭来,满塘的荷花不停的摇曳,摇曳……!( 文章阅读网:
写夏天的名家散文篇3:《夏之绝句》
春天,像一篇巨制的骈俪文;而夏天,像一首绝句。
已有许久,未曾去关心蝉音。耳朵忙着听车声,听综艺节目的敲打声,听售票小姐不耐烦的声音,听朋友的附在耳朵旁,低低哑哑的秘密声……应该找一条清澈洁净的河水洗洗我的耳朵,因为我听不见蝉声。
于是,夏天什么时候跨了槛进来我并不知道,直到那天上文学史课的时候,突然四面楚歌、鸣金击鼓一般,所有的蝉都同时叫了起来,把我吓了一跳。我提笔的手势搁浅在空中,无法评点眼前这看不见、摸不到的一卷声音!多惊讶!把我整个心思都吸了过去,就像铁砂冲向磁铁那样。但当我屏气凝神正听得起劲的时候,又突然,不约而同地全都住了嘴,这蝉,又吓我一跳!就像一条绳子,蝉声把我的心扎捆得紧紧的,突然在毫无警告的情况下松了绑,于是我的一颗心就毫无准备地散了开来,如奋力跃向天空的浪头,不小心跌向沙滩!
夏天什么时候跨了门槛进来我竟不知道!
是一扇有树叶的窗,圆圆扁扁的小叶子像门帘上的花鸟画,当然更活泼些。风一泼过来,它们就“刷”地一声晃荡起来,我似乎还听见嘻嘻哈哈的笑声,多像一群小顽童在比赛荡秋千!风是幕后工作者,负责把它们推向天空,而蝉是啦啦队,在枝头努力叫闹。没有裁判。
我不禁想起童年,我的童年。因为这些愉快的音符太像一卷录音带,让我把童年的声音又一一捡回来。
首先捡的是蝉声。
那时,最兴奋的事不是听蝉是捉蝉。小孩子总喜欢把令他好奇的东西都一一放手掌中赏玩一番,我也不例外。念小学时,上课分上下午班,这是一二年级的小朋友才有的优待,可见我那时还小。上学时有四条路可以走,其中一条沿着河,岸边高树浓阴,常常遮掉半个天空。虽然附近也有田园农舍,可是人迹罕至,对我们而言,真是又远又幽深,让人觉得怕怕的。然而,一星期总有好多趟,是从那儿经过的,尤其是夏天。轮到下午班的时候,我们总会呼朋引伴地一起走那条路,没有别的目的,只为了捉蝉。
捉得住蝉,却捉不住蝉音。
夏乃声音的季节,有雨打,有雷声、蛙声、鸟鸣及蝉唱。蝉声足以代表夏,故夏天像一首绝句。
绝句该吟该诵,或添几个衬字歌唱一番。蝉是大自然的一队合唱团;以优美的音色,明朗的节律,吟诵着一首绝句,这绝句不在唐诗选,不在宋诗集,不是王维的也不是李白的,是蝉对季节的感触,是它们对仲夏有共同的情感,而写成的一首抒情诗。诗中自有其生命情调,有点近乎自然派的朴质,又有些旷远飘逸,更多的时候,尤其当它们不约而同地收住声音时,我觉得它们胸臆之中,似乎有许多豪情悲壮的故事要讲。也许,是一首抒情的边塞诗。
晨间听蝉,想其高洁。蝉该是有翅族中的隐士吧!高踞树梢,餐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之中分外轻逸,似远似近,又似有似无。一段蝉唱之后,自己的心灵也跟着透明澄净起来,有一种“何处惹尘埃”的了悟。蝉亦是禅。
午后也有蝉,但喧嚣了点。像一群游吟诗人,不期然地相遇在树阴下,闲散地歇它们的脚。拉拉杂杂地,他们谈天探询,问候季节,倒没有人想作诗,于是声浪阵阵,缺乏韵律也没有押韵,他们也交换流浪的方向,但并不热心,因为“流浪“其实并没有方向。
我喜欢一面听蝉一面散步,在黄昏。走进蝉声的世界时,正如欣赏一场音乐演唱会一般,如果懂得去听的话。有时候我们抱怨世界愈来愈丑了,现代文明的噪音太多了,其实在一滩浊流之中,何尝没有一潭清泉?在机器声交织的音图里,也有所谓的“天籁”。我们只是太忙罢了,忙得与美的事物擦身而过都不知不觉。也太专注于自己,生活的镜头只摄取自我喜怒哀乐的大特写,其他种种,都是一派模胡的背景。如果能退后一步看看四周,也许我们会发觉整个图案都变了。变的不是图案本身,而是我们的视野。所以,偶尔放慢脚步,让眼眸以最大的可能性把天地随意浏览一番,我们将恍然大悟;世界还是时时在装扮着自己。而有什么比一面散步一面听蝉更让人心旷神怡?听听亲朋好友的倾诉,这是我们常有的经验。聆听万物的倾诉,对我们而言,亦非难事,不是吗?
聆听,也是艺术。大自然的宽阔是最佳的音响设备。想象那一队一队的雄蝉敛翅踞在不同树梢端,像交响乐团的团员各自站在舞台一般。只要有只蝉起个音,接着声音就纷纷出了笼。它们各以最美的音色献给你,字字都是真心话,句句来自丹田。它们有鲜明的节奏感,不同的韵律表示不同的心情。它们有时合唱有时齐唱,也有独唱,包括和音,高低分明。它们不需要指挥也无需歌谱,它们是天生的歌者。歌声如行云如流水,让人了却忧虑,悠游其中。又如澎涛又如骇浪,拍打着你心底沉淀的情绪,顷刻间,你便觉得那蝉声宛如狂浪淘沙般地攫走了你紧紧扯住在手里的轻愁。蝉声亦有甜美温柔如夜的语言的时候,那该是情歌吧!总是一句三叠,像那倾吐不尽的缠绵。而蝉声的急促,在最高涨的音符处突地戛然而止,更像一篇锦绣文章被猛然撕裂,散落一地的铿锵字句,掷地如金石声,而后寂寂寥寥成了断简残编,徒留给人一些怅惘,一些感伤。何尝不是生命之歌?蝉声。
而每年每年,蝉声依旧,依旧像一首绝句,平平仄仄平。
第2篇:有关写夏天名家散文
有关写夏天名家散文
夏天热乎乎的,人们的心也由此变热。每一个互相鼓励的眼神,每一阵小小的风,每一个关心的问候,都可以点燃一朵小小的火花。
有关写夏天名家散文:梁衡的《夏感》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好象炉子上的一锅泠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的长墙。轻飞慢舞的 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的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 涌着一艘艘的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 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
夏天的色彩是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 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花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 交替的旺季。
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 起晚睡已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 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溶溶,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金黄的夏季.
有关写夏天名家散文:池莉《武汉的夏天》
武汉夏天的热,好像尽人皆知。到底有多热?热到什么程度?热得有多么难受?武汉人倒没有外地人表达得传神。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问我:现在武汉的夏天热吧?我答:热。于光远先生说:热得怎样?我答:摄氏42度的高温连续几个星期。
于光远先生笑着摇头,讲述了这么一段往事:1956年的夏天,于光远先生应邀去武汉作报告。武汉三镇,数武昌凉快一些,有偌大的东湖,有几十所大专院校,校园都搞绿化,因此武昌比汉口汉阳都要凉快。报告就安排在武昌讲。那个时候,大礼堂一般都没有空调设备,电扇也不多,吹出来的还是热风,所以报告就安排在室外进行。到了作报告的时候,于光远先生一看,是在东湖的游泳池里。于光远先生坐在游泳池边沿讲话,听报告的人黑压压一片,都站在游泳池里。听的人倒不错,唯独热坏了于光远先生一个人。于光远先生走遍天南海北,如今已八十多岁,所经历的最热也就是武汉的这一次了。
另一个朋友,北方人,大夏天不幸被派到武汉出公差。临行前害怕武汉的热,找到武汉人打听,去了武汉住哪里比较凉快?人告诉他如果是出公差住不起大饭店,最好就住长江边的招待所,江边总是比较凉快的。朋友来到武汉,果然就寻到长江边上的一家招待所住宿。到了晚上,又热又闷,人躺下不一刻,草席上就是一个人的印迹,汗水洇的。电扇打开,热风烫面,只好关掉,一夜辗转,痛苦难当。
第二天的晚上,朋友困极累极,来到长江边上,只见江边坐满了乘凉的人,他也试着坐坐,不行,依然是热得要命,且还有蚊虫叮咬。万般无奈,朋友急中生智:到长江里头去睡。朋友寻来一段绳索,再连接上自己的皮带,一头系在江岸的铁锚上,一头套住自己的脖子,人就坐进江水里,在水面露出鼻孔呼吸,这样才迷迷糊糊地得以打几个盹。天亮之后,朋友不顾一切,仓促北逃。
从此,一提起武汉的夏天,有如谈虎,必然色变。他这一辈子,无论如何,是绝对不会在夏天来武汉的了。
有关写夏天名家散文:三毛《夏》
春天,像一篇巨制的骈俪文;而夏天,像一首绝句.
已有许久,未曾去关心蝉音.耳朵忙着听车声,听综艺节目的敲打声,听售票小姐不耐烦的声音,听朋友的附在耳朵旁,低低哑哑的秘密声……应该找一条清澈洁净的河水洗洗我的耳朵,因为我听不见蝉声.
于是,夏天什么时候跨了槛进来我并不知道,直到那天上文学史课的时候,突然四面楚歌、鸣金击鼓一般,所有的蝉都同时叫了起来,把我吓了一跳.我提笔的手势搁浅在空中,无法评点眼前这看不见、摸不到的一卷声音!多惊讶!把我整个心思都吸了过去,就像铁砂冲向磁铁那样.但当我屏气凝神正听得起劲的时候,又突然,不约而同地全都住了嘴,这蝉,又吓我一跳!就像一条绳子,蝉声把我的心扎捆得紧紧的,突然在毫无警告的情况下松了绑,于是我的一颗心就毫无准备地散了开来,如奋力跃向天空的浪头,不小心跌向沙滩!
夏天什么时候跨了门槛进来我竟不知道!
是一扇有树叶的窗,圆圆扁扁的小叶子像门帘上的花鸟画,当然更活泼些.风一泼过来,它们就“刷”地一声晃荡起来,我似乎还听见嘻嘻哈哈的笑声,多像一群小顽童在比赛荡秋千!风是幕后工作者,负责把它们推向天空,而蝉是啦啦队,在枝头努力叫闹.没有裁判.
我不禁想起童年,我的童年.因为这些愉快的音符太像一卷录音带,让我把童年的声音又一一捡回来.
首先捡的是蝉声.
那时,最兴奋的事不是听蝉是捉蝉.小孩子总喜欢把令他好奇的东西都一一放手掌中赏玩一番,我也不例外.念小学时,上课分上下午班,这是一二年级的小朋友才有的优待,可见我那时还小.上学时有四条路可以走,其中一条沿着河,岸边高树浓阴,常常遮掉半个天空.虽然附近也有田园农舍,可是人迹罕至,对我们而言,真是又远又幽深,让人觉得怕怕的.然而,一星期总有好多趟,是从那儿经过的,尤其是夏天.轮到下午班的时候,我们总会呼朋引伴地一起走那条路,没有别的目的,只为了捉蝉.
捉得住蝉,却捉不住蝉音.
夏乃声音的季节,有雨打,有雷声、蛙声、鸟鸣及蝉唱.蝉声足以代表夏,故夏天像一首绝句.
绝句该吟该诵,或添几个衬字歌唱一番.蝉是大自然的一队合唱团;以优美的音色,明朗的节律,吟诵着一首绝句,这绝句不在唐诗选,不在宋诗集,不是王维的也不是李白的,是蝉对季节的感触,是它们对仲夏有共同的情感,而写成的一首抒情诗.诗中自有其生命情调,有点近乎自然派的朴质,又有些旷远飘逸,更多的时候,尤其当它们不约而同地收住声音时,我觉得它们胸臆之中,似乎有许多豪情悲壮的故事要讲.也许,是一首抒情的边塞诗.
晨间听蝉,想其高洁.蝉该是有翅族中的隐士吧!高踞树梢,餐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之中分外轻逸,似远似近,又似有似无.一段蝉唱之后,自己的'心灵也跟着透明澄净起来,有一种“何处惹尘埃”的了悟.蝉亦是禅.
午后也有蝉,但喧嚣了点.像一群游吟诗人,不期然地相遇在树阴下,闲散地歇它们的脚.拉拉杂杂地,他们谈天探询,问候季节,倒没有人想作诗,于是声浪阵阵,缺乏韵律也没有押韵,他们也交换流浪的方向,但并不热心,因为“流浪“其实并没有方向.
我喜欢一面听蝉一面散步,在黄昏.走进蝉声的世界时,正如欣赏一场音乐演唱会一般,如果懂得去听的话.有时候我们抱怨世界愈来愈丑了,现代文明的噪音太多了,其实在一滩浊流之中,何尝没有一潭清泉?在机器声交织的音图里,也有所谓的“天籁”.我们只是太忙罢了,忙得与美的事物擦身而过都不知不觉.也太专注于自己,生活的镜头只摄取自我喜怒哀乐的大特写,其他种种,都是一派模胡的背景.如果能退后一步看看四周,也许我们会发觉整个图案都变了.变的不是图案本身,而是我们的视野.所以,偶尔放慢脚步,让眼眸以最大的可能性把天地随意浏览一番,我们将恍然大悟;世界还是时时在装扮着自己.而有什么比一面散步一面听蝉更让人心旷神怡?听听亲朋好友的倾诉,这是我们常有的经验.聆听万物的倾诉,对我们而言,亦非难事,不是吗?
聆听,也是艺术.大自然的宽阔是最佳的音响设备.想象那一队一队的雄蝉敛翅踞在不同树梢端,像交响乐团的团员各自站在舞台一般.只要有只蝉起个音,接着声音就纷纷出了笼.它们各以最美的音色献给你,字字都是真心话,句句来自丹田.它们有鲜明的节奏感,不同的韵律表示不同的心情.它们有时合唱有时齐唱,也有独唱,包括和音,高低分明.它们不需要指挥也无需歌谱,它们是天生的歌者.歌声如行云如流水,让人了却忧虑,悠游其中.又如澎涛又如骇浪,拍打着你心底沉淀的情绪,顷刻间,你便觉得那蝉声宛如狂浪淘沙般地攫走了你紧紧扯住在手里的轻愁.蝉声亦有甜美温柔如夜的语言的时候,那该是情歌吧!总是一句三叠,像那倾吐不尽的缠绵.而蝉声的急促,在最高涨的音符处突地戛然而止,更像一篇锦绣文章被猛然撕裂,散落一地的铿锵字句,掷地如金石声,而后寂寂寥寥成了断简残编,徒留给人一些怅惘,一些感伤.何尝不是生命之歌?蝉声.
而每年每年,蝉声依旧,依旧像一首绝句,平平仄仄平.
第3篇:描写夏天的名家散文
描写夏天的名家散文
夏天来了,草木也长得特别茂盛,枝繁叶茂的大树为人们撑起了一片浓浓的绿荫。狗躲在阴凉处,伸出长长的舌头,大口地喘着粗气。鱼儿也急忙露出了水面,吐着气泡。池塘里面开满了荷花,它们在池塘里竞相开放,飘出一股淡淡的清香。
描写夏天的名家散文1:《映日荷花别样红——新都桂湖游记》钟树梁
新都桂湖,几百年来静静地躺在成都平原上。它不是雄奇壮丽的大自然的山水,只是人工造成的一片平湖。它也不与剑阁争雄,峨眉竞秀。但是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情趣;有着自己的一段并不平静的历史和丰富多姿的景色。
我想,如果坐在飞机上俯瞰成都平原,在那苍苍茫茫、青绿万顷的麦浪或秋波中,有一颗浮动着的晶莹耀眼的明珠,——如果在荷花盛开的时节,则是一块璀璨的红宝石,光彩夺目;又好象是谁在光滑如玉的青绿缎面上精工绣成的一朵连枝
第4篇:名家散文写乡情
名家散文写乡情
乡情是一支清远的笛,悠扬而深远,乡情是一个古老的童话,美丽而动人;乡情是一坛陈年老酒,清香而醇厚。
乡情
一跳清清的河流,夹在两山秀丽之中,河岸上栖息这我的父老乡亲。生活在这片宁静甜润的热土中,我感受到无限的快乐和幸福。
清晨,我早早的起来了,爬上披着绿衣的小山,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将自己融入大自然的美景中。过了一会儿,东边的大海升起了耀眼的红日,光芒照在山头,把山头染得通红。太阳渐渐升高,很快的照亮了家乡的每一个角落,赶跑了花丛中沉睡一夜的露珠。人间万物号相同是苏醒过来,整个家乡霎时活跃起来。山间,田埂上,到处都有早起劳作得身影,汗水洒在天地里,过是收获在秋天的季节里。
匆匆的,人们刚播下春的种子,似乎还没来得及清点,热闹的夏天已来临了。
夏天虽然热,但有白云为我遮挡阳光,有高大得榕树为我
第5篇:名家写雪散文
名家写雪散文
导语:雪是纯洁的,正像我们人类纯洁的心灵一样,让我们看到了大真,大善,大美。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名家写雪散文,欢迎借鉴!
雪
雪满山野,总令我想起国画里的留白。王摩诘画山而不见云,齐白石画虾而不见水,那留出的空白,便是云,是水。与西画比起来,国画手法最简洁,而意韵却最丰厚。每当雪至,五色杂陈的世界只剩下黑白两色,山川大地便成了落笔简约的国画,环境纯粹了许多,心灵也就跟着纯粹了许多。
所以,雪来的时候,我的心中总是充盈着几许淡淡的欢愉。倘在山中,那感觉就更好。黎明于客舍醒来,心中纳罕天缘何亮得这般早,披衣行至院中,发现大雪早巳没膝。呼啸了一夜的北风不知何时戛然而止,空气清爽如琼浆,天气温静如睡熟的少女,崖上翠柯、溪上板桥、无一不穿上白袍,只有檐上麻雀,傻兮兮地挺立着,黑得可爱。
于是,柳宗
第6篇:名家写花散文
名家写花散文
那盛开的花朵儿,不正像一张张美丽可爱的脸儿吗?
我最喜欢的一种花
牡丹国色天香,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兰花清新飘逸,美人蕉热情奔放……然而在众多花儿中,我却对百合花情有独钟。它总是那样淡淡的,安安静静地展现着让人无法抗拒的美。
百合花常见的有白色和粉色,白色代表着纯洁和善良,粉色代表着爱情百年好合。
百合花的叶子是深绿色的,就像是一双手,怀里抱着熟睡的花蕾。这个顽皮的小花蕾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想露出它那可爱的小脸蛋。没过几天,一朵朵美丽的百合花开了,绽放的百合花像喇叭一样美。那披针形的花瓣在露水的洗礼下,焕发出圣洁的光芒。
百合花穿上了一身雪白的连衣裙,让微风徐徐吹过,这时,一阵清香扑鼻而来,让人陶醉其中……
白色的百合花,犹如一位技艺高超的大师用汉白玉雕刻而成,又好似晶莹剔透的水晶花。花蕾是金黄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