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节选》阅读及答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1-28 08:37:5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阅读及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阅读及答案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兽有猱①,小而善缘,利爪。虎首痒,辄使猱爬搔之。不休,成穴,虎殊快②不觉也。猱徐取其脑啖之,而汰其余③以奉虎曰:“余偶有所获,腥不敢私,以献左右。”虎曰:“忠哉,猱也!爱我而忘其口腹。”啖已又弗觉也。久而虎脑空,痛发,迹猱,猱则已走避高木,虎跳踉大吼乃死。

——刘元卿《猱》

【注释】①猱náo:古书上说的一种猴。②殊快:很舒服。③汰其余:要扔掉的余渣。汰,扔掉。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必先苦其心志 苦 ②久而虎脑空,痛发,迹猱 迹

③虎首痒,辄使猱爬搔之 辄 ④猱则已走避高木 则

11.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余偶有所获,腥不敢私,以献左右。

12.甲文中的舜等人成就大业和乙文中的老虎被“啖”脑而死的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

13.两文阐述同一道理所运用的写各不相同,试作简要说明。(2分)

10.答案:①使……痛苦;②就;③追寻踪迹;④却。

评分:每小题0.5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1.答案:我偶尔得到一点食物,像生肉这类变得内心警觉、性格坚强、才能增强;乙文中的老虎沉湎于“瘙痒”及美言美食的享受。

评分:答对一项得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3.答案示例类美食(或美食)不敢私自享用,把它献给您。

评分:大意及关键词语翻译正确得2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2.答案:甲文中的`舜等人历经磨难而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或通过举例和道理论证),乙文运用借事寓理的写法(或通过讲述寓言故事的方法)。

第2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及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及答案

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小题1】孟子是 时期思想家,《孟子》是 家经典著作。(2分)

【小题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 ) 空乏其身( )

衡于虑( ) 而后喻( )

【小题3】唐代名臣魏徵认为:帝王心怀忧危,就能任贤受谏;心怀安乐,就会危及国家。这印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2分)

【小题4】《格言联璧》中有一联:“天欲祸人,先以微福骄之;天欲福人,先以微祸儆之。”文中“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一句表达的是上联的意思还是下联的意思?请用自己的话简单说明 。(3分)

【小题5】孟子认为“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和“ 行 拂乱其所为”能够增加人的才能。在生活条件日益优越的今天,你认为其中哪一点仍然是人们增加才能、有所成就的必要条件?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3分)

答案

【小题1】、战国.儒家

【小题2】田间,田地 使……受贫困之苦 通“横”,梗塞,不顺了解, 明白

【小题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小题4】是下联的意思。微祸给人带来内心的困苦和思想的梗塞,但能让人奋起而有所作为,这正是“福人”之处。

【小题5】略

解析【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孟子文学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牢记此类知识点。

【小题2】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小题3】此题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根据材料意思,把握关键句子即可。

【小题4】此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根据句子含义回答即可。

【小题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联系实际,结合本文,言之成理,言之成文即可。

第3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复习题及答案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复习题及答案

一、文学常识 本文节选自《孟子·告子下》

二、实词积累

(1)发:起,指被任用(2)畎亩:田间,田地(3)举:任用,选拔,这里是被选拔(4)筑:捣土用的杵(5)士:狱官(6)市:市井之间,市场(7)任:责任,担子(8)苦:使„..受苦(9)空乏:资财缺乏。这里是动词,使他受到贫困之苦(10)拂乱:拂,违背;乱,使混乱;拂乱,使做事不顺(11)所以:用这些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12)动:使心动(13)忍:使坚韧(14)曾:同“增”,增加(15)恒:常常(16)过:犯过失(17)衡:通“横”,梗塞,不顺(18作: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19)征:征验,表现(20)色:脸色(21)喻:了解(22)入:在里面,指国内(23)法家:坚守法度的大臣(24)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试题及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试题及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一、选择题:

1.选出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困于心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B.苦其心志 帝感其诚

C.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D.舜发于畎亩之中孔子云:“何陋之有?”

2.选出加点词义相同的一项 ( )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上使外将兵

B.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C.出则无敌国外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及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及答案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越王句践①反国,乃苦身焦思②,置胆③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稽之耻邪?(终灭吴) (节选自《史记》)

注:①句践:即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大败于会稽,被俘,释放回国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②焦思:焦虑思考。③胆:即胆囊,胆汁极苦。

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人恒过,然后能改( ) (2)行拂乱其所为( )

(3)征于色,发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及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及答案

课内阅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3)必先苦其心志( )

(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2.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舜发于畎亩之中(的')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到)

C.行拂乱其所为(他的)

D.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因而)

3.用现代汉语写出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节选》阅读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节选》阅读及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