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诗两绝句(陈与义) 的阅读答案附赏析总结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1-28 08:36:5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寻诗两绝句(陈与义) 的阅读答案附赏析总结

寻诗两绝句(陈与义) 的阅读答案附赏析总结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与知识的活动。它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视觉材料主要是文字和图片,也包括符号、公式、图表等。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寻诗两绝句(陈与义) 的阅读答案附赏析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居士:指文人雅士。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1)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2)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4、(1)①艳丽 ②清幽

①园花经雨百般红描写的是雨后园林的美景,一场雨后,园中姹紫嫣红,色彩艳丽。

②乔木峥蝾明月中描写的是月夜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树木高耸峭拔,意境清幽。

(2)①行为洒脱 ②情趣高雅

①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依,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

②亭角寻诗满抽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

作者: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杜甫,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诗意】

楚酒使人倦怠,我接连醉了三天,谁料到春雨过后鲜花竟红遍满园。可惜没有人能画出我惆怅的影象,在亭角寻觅诗句却只有清风把两袖涨满。

请不要嘲笑我好酒贪杯,苦恼中只有它能催我入睡。醒来时推门走去寻觅诗句,伴着明月在高耸的大树间徘徊。

【赏析】

这两首绝句,是陈与义自述其创作情状的,格调轻松,语句诙谐。

第一首绝句中,作者畅饮了楚地的美酒,酣醉三日不醒,此时小园里的花儿,经历了雨水的洗拂,洗出了分外明艳的红色。此际销魂,诗思泉涌,一句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是自嘲,亦是自诩。看吧,一位宿酲初醒,便尔寻诗的诗人,此时面对满园的春色,正站在小园亭中的一角,一面欣赏着这美丽的风景,一面在苦思冥想,搜寻着最能够表现这自然美景的诗句。一阵清风吹过,诗人的袍袖被风吹得鼓了起来,这满袖的清风,不正是诗人的`诗思最好的凭借吗?

第二首绝句中,作者强调了美酒的作用。他说,我就爱喝点酒,拿着葫芦瓢悠哉游哉,你们可不要笑我。侬,是我的自称。酒这个东西,在忧愁之时,能让你酣然大睡,其功至高至奇,切切不可轻忽。大抵诗思愁郁之时,智慧否塞,难有新意,不如以酒浇愁,先大醉一场,待到从醉中醒来,头脑分外清明,推门出去,找寻那逝去的诗思,抬头兀地看见满院的乔木,在明月的映照下,呈现出各种峥嵘的姿态。此时物与情会,景与境偕,诗思的泉涌,也正在这明月下、树影间。

文学创作有其自身的规律,然而创作灵感的来临,有时确实需要外物的引动。正所谓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文心雕龙物色》),陈与义在这两首绝句中描写了自己的创作经验,带有浓厚的个人情感体验的色彩,亦可见出作者倜傥佻达的个性。

第2篇:陈与义《寻诗两绝句》阅读答案

陈与义《寻诗两绝句》阅读答案

现如今,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得不用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得与失,并对今后的学习做出调整。那么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陈与义《寻诗两绝句》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陈与义《寻诗两绝句》阅读答案1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 ①居士:指文人雅士。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1)“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

(2)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4分)

答:

[答案] 21.(1)①艳丽 ②清幽

①“园花经雨百般红”描写的是雨后园林的美景,一场雨后,园中姹紫嫣红,色彩艳丽。②“乔木峥嵘明月中”描写的是月夜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树木高耸峭拔,意境清幽。

(2)①行为洒脱 ②情趣高雅

①“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

②“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

[解析] 21.(1)本题考查对诗句意境的感知能力。两诗中所描写的景物,一是雨后园花的姹紫嫣红,一是月夜中树木高耸峥嵘,都具体地表达出诗人感受到的情味。答题的格式是“意境+句意+归纳”。

(2)本题考查分析诗歌中人物形象的能力。答题时,要读懂诗歌内容,从一些关键词语入手,见微知著,注意准确理解题干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人物形象。

陈与义《寻诗两绝句》阅读答案2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居士:指文人雅士。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1)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2)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4.(1)①艳丽 ②清幽

①园花经雨百般红描写的是雨后园林的美景,一场雨后,园中姹紫嫣红,色彩艳丽。

②乔木峥蝾明月中描写的是月夜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树木高耸峭拔,意境清幽。

(2)①行为洒脱 ②情趣高雅

①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依,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

②亭角寻诗满抽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

作者: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杜甫,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诗意】

楚酒使人倦怠,我接连醉了三天,谁料到春雨过后鲜花竟红遍满园。可惜没有人能画出我惆怅的影象,在亭角寻觅诗句却只有清风把两袖涨满。

请不要嘲笑我好酒贪杯,苦恼中只有它能催我入睡。醒来时推门走去寻觅诗句,伴着明月在高耸的大树间徘徊。

【赏析】

这两首绝句,是陈与义自述其创作情状的,格调轻松,语句诙谐。

第一首绝句中,作者畅饮了楚地的美酒,酣醉三日不醒,此时小园里的花儿,经历了雨水的洗拂,洗出了分外明艳的红色。此际销魂,诗思泉涌,一句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是自嘲,亦是自诩。看吧,一位宿酲初醒,便尔寻诗的诗人,此时面对满园的春色,正站在小园亭中的一角,一面欣赏着这美丽的风景,一面在苦思冥想,搜寻着最能够表现这自然美景的诗句。一阵清风吹过,诗人的`袍袖被风吹得鼓了起来,这满袖的清风,不正是诗人的诗思最好的凭借吗?

第二首绝句中,作者强调了美酒的作用。他说,我就爱喝点酒,拿着葫芦瓢悠哉游哉,你们可不要笑我。侬,是我的自称。酒这个东西,在忧愁之时,能让你酣然大睡,其功至高至奇,切切不可轻忽。大抵诗思愁郁之时,智慧否塞,难有新意,不如以酒浇愁,先大醉一场,待到从醉中醒来,头脑分外清明,推门出去,找寻那逝去的诗思,抬头兀地看见满院的乔木,在明月的映照下,呈现出各种峥嵘的姿态。此时物与情会,景与境偕,诗思的泉涌,也正在这明月下、树影间。

文学创作有其自身的规律,然而创作灵感的来临,有时确实需要外物的引动。正所谓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文心雕龙物色》),陈与义在这两首绝句中描写了自己的创作经验,带有浓厚的个人情感体验的色彩,亦可见出作者倜傥佻达的个性。

陈与义《寻诗两绝句》阅读答案3

【原文】: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释】: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居士:指文人雅士。2、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翻译】

楚酒使人倦怠,我接连醉了三天,谁料到春雨过后鲜花竟红遍满园。可惜没有人能画出我惆怅的影象,在亭角寻觅诗句却只有清风把两袖涨满。

请不要嘲笑我好酒贪杯,苦恼中只有它能催我入睡。醒来时推门走去寻觅诗句,伴着明月在高耸的大树间徘徊。

【赏析】

这两首绝句,是陈与义自述其创作情状的,格调轻松,语句诙谐。

第一首绝句中,作者畅饮了楚地的美酒,酣醉三日不醒,此时小园里的花儿,经历了雨水的洗拂,洗出了分外明艳的红色。此际销魂,诗思泉涌,一句“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是自嘲,亦是自诩。看吧,一位宿酲初醒,便尔寻诗的诗人,此时面对满园的春色,正站在小园亭中的一角,一面欣赏着这美丽的风景,一面在苦思冥想,搜寻着最能够表现这自然美景的诗句。一阵清风吹过,诗人的袍袖被风吹得鼓了起来,这满袖的清风,不正是诗人的诗思最好的凭借吗?

第二首绝句中,作者强调了美酒的作用。他说,我就爱喝点酒,拿着葫芦瓢悠哉游哉,你们可不要笑我。“侬”,是“我”的自称。酒这个东西,在忧愁之时,能让你酣然大睡,其功至高至奇,切切不可轻忽。大抵诗思愁郁之时,智慧否塞,难有新意,不如以酒浇愁,先大醉一场,待到从醉中醒来,头脑分外清明,推门出去,找寻那逝去的诗思,抬头兀地看见满院的乔木,在明月的映照下,呈现出各种峥嵘的姿态。此时物与情会,景与境偕,诗思的泉涌,也正在这明月下、树影间。古诗百科独家首发

文学创作有其自身的规律,然而创作灵感的来临,有时确实需要外物的引动。正所谓“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文心雕龙·物色》),陈与义在这两首绝句中描写了自己的创作经验,带有浓厚的个人情感体验的色彩,亦可见出作者倜傥佻达的个性。

【阅读训练】:

1、“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中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2、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①艳丽②清幽

①“园花经雨百般红”描写的是雨后园林的'美景,一场雨后,园中姹紫嫣红,色彩艳丽

②“乔木峥嵘明月中”描写的是月夜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树木高耸峭拔,意境清幽。

试题解析:此题分析“景物形象”。分析两句诗描写景色的特点时,需要抓住原诗中的“园花”“雨”“乔木”“明月”等意象具体解说,还要注意诗句中描绘的园花“百般红”,即色彩艳丽的特点,乔木“峥嵘”,即高耸峭拔的特点。

2、①行为洒脱②情趣高雅

①“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

②“亭

试题解析:此题分析“人物形象”。首先注意诗下的注释,这两首诗下面有对“居士,指文人雅士”的解释,我们可初步判断出“陈居士”的形象特点;然后抓住对形象的描写手法,来分析人物的特征。两首诗中对“陈居士”动作、神态描写的具体词句主要有“楚酒困人三日醉”“亭角寻诗满袖风”“爱把山瓢莫笑侬”“醒来推户寻诗去”,由此我们便可准确判断出“陈居士”的形象特点。

第3篇:陈与义《寻诗两绝句》原文翻译及赏析

陈与义《寻诗两绝句》原文翻译及赏析

陈与义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诗尊杜甫,也推崇苏轼、黄庭坚和陈师道,号为“诗俊”,与“词俊”朱敦儒和“文俊”富直柔同列洛中八俊。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139年1月1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他的诗词与解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翻译:

楚酒使人倦怠,我接连醉了三天,谁料到春雨过后鲜花竟红遍满园。可惜没有人能画出我惆怅的影象,在亭角寻觅诗句却只有清风把两袖涨满。

请不要嘲笑我好酒贪杯,苦恼中只有它能催我入睡。醒来时推门走去寻觅诗句,伴着明月在高耸的大树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寻诗两绝句》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寻诗两绝句》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陈与义《寻诗两绝句》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 居士:指文人雅士。2.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1“园花经雨百般红。乔木峥嵘明月中 ”两句所描写的景色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2.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

1、①艳丽②清幽

①“园花经雨百般红”描写的是雨后园林的美景,一场雨后,园中姹紫焉红,色彩艳丽。

②“乔木峥嵘明月中”描写的是月夜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树木高耸峭拔,意境清幽。

2、①行为洒脱②情趣高雅

①“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依”,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

②“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陈与义《春寒》阅读答案附赏析

陈与义《春寒》阅读答案附赏析

现如今,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快速地掌握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陈与义《春寒》阅读答案附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陈与义《春寒》阅读答案附赏析1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注】此诗作于南宋高宗建炎三年二月,当时南宋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作者几经逃难,避乱于岳州(今湖南岳阳),借居于郡守后园的君子亭,自称“园公”。

巴陵:即今湖南岳阳市。

风:这里泛指风雨。

未了:没有完结。

怯:害怕。

园公:指陈与义。北宋“靖康之难”时,诗人避兵到巴陵,借居在一个小园里,自号园公。诗人自注:“借居小园,遂自号园公。”

不惜:毫不可惜。

1、本诗第二句中的“怯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寻诗两绝句原文译文

寻诗两绝句原文译文

寻诗两绝句是南宋诗人陈与义创作的作品。这两首诗所描写的景色特点各有不同。全诗写出了一个行为洒脱、情趣高雅的“陈居士”形象。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寻诗两绝句的原文与译文,欢迎阅读与分享。

【原文】

其一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

其二

爱把山瓢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译文】

其一

楚酒使人倦怠,我接连醉了三天,谁料到春雨过后鲜花竟红遍满园。可惜没有人能画出我惆怅的影象,在亭角寻觅诗句却只有清风把两袖涨满。

其二

请不要嘲笑我好酒贪杯,苦恼中只有它能催我入睡。醒来时推门走去寻觅诗句,伴着明月在高耸的大树间徘徊。

【赏析】

这两首绝句,是陈与义自述其创作情状的,格调轻松,语句诙谐。

其一

第一首绝句中,作者畅饮了楚地的美酒,酣醉三日不醒,此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寻诗两绝句原文翻译

寻诗两绝句原文翻译

这两首绝句,是陈与义自述其创作情状的,格调轻松,语句诙谐。寻诗两绝句是南宋诗人陈与义创作的作品。小编整理的寻诗两绝句原文翻译,希望大家喜欢。

寻诗两绝句原文: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寻诗两绝句原文翻译

其一【译文】楚酒使人倦怠,我接连醉了三天,谁料到春雨过后鲜花竟红遍满园。可惜没有人能画出我惆怅的影象,在亭角寻觅诗句却只有清风把两袖涨满。【注释】①楚酒:楚地产的酒。唐皇甫冉《送从弟豫贬远州》:“忧来沽楚酒,玄鬓莫凝霜。”困人:使人倦怠。②陈居士:陈与义自称。古有德才而不仕者称居士。③亭角句:谓苦寻诗句却无所获。觅得佳句便写下来放在衣袖中,既然“满袖风”,自然没有诗句了。其二【译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陈与义《临江仙》赏析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政和三年(1113)进士,累迁太常博士。绍兴年间,历任兵部员外郎、迁中书舍人,出知湖州,擢翰林学士、知制诰。七年,拜参知政事,明年以疾卒,年四十九。《宋史》有传。长于诗,创简斋体。方回认为与义继黄庭坚、陈师道之后,并为江西派之三宗。有《简斋集》十卷,《无往词》一卷。

●临江仙

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馀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词作鉴赏

这首《临江仙》词大概是在高宗绍兴五年(1135)年或六年(1136)年陈与义退居青墩镇僧舍时所作,当时作者四十六或四十七岁。陈与义是洛阳人,他追忆起二十多年前的洛阳中旧游,那时是徽宗政和年间,当时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寻诗两绝句(陈与义) 的阅读答案附赏析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寻诗两绝句(陈与义) 的阅读答案附赏析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