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溪居》柳宗元唐诗鉴赏
《溪居》柳宗元唐诗鉴赏
溪 居
柳宗元
久为簪组累,
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
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
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
长歌楚天碧。
柳宗元诗鉴赏
元和五年( 810 ),柳宗元在零陵西南游览时,发现了曾为冉氏所居的冉溪,因喜其风景秀美,便迁居此地,并改名为愚溪。
这首诗写他迁居愚溪后的生活。诗的大意是说:
我长久为做官所羁累,幸亏有机会贬谪到这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中来,使我如释重负闲居无事,便与农田菜圃为邻,有时就如同一个山林隐逸之士。清晨,踏着露水去耕地除草;偶尔荡起小舟,纵情山水,直到天黑才归来。独往独来,碰不到别人,仰望碧空蓝天,放声歌唱。
此诗表面上看似只写溪居生活的闲适,然而字里行间隐含着孤独的忧愤。如开头二句,诗意突兀,耐人寻味。贬官本是不如意的事,诗人却以反意落笔,说什么久为做官所“累”,而为这次贬窜南荒为“幸”,实际上包含着辛酸的`苦笑。“闲依”、“偶似”相对,也有强调闲适的意味,“闲依”包含着投闲置散的无聊,“ 偶似”说明他并不真正具有隐士的淡泊、闲适。“来往不逢人”句,看似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但毕竟也太孤独了。这里也透露出诗人是强作闲适。这首诗的韵味也就在这些地方。沈德潜说,“愚溪诸咏,处连蹇困厄之境,发清夷淡泊之音,不怨而怨,怨而不怨,行间言外,时或遇之。”(《唐诗别裁》卷四)此段议论颇有见地。
第2篇:柳宗元《溪居》鉴赏
柳宗元《溪居》鉴赏
《溪居》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原文: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溪居》赏析:
公元810年(唐元和五年),柳宗元在零陵西南游览时,发现了曾为冉氏所居的冉溪,因爱其风景秀丽,便迁居是地,并改名为愚溪。
这首诗写他迁居愚溪后的生活。诗的大意是说:我久为做官所羁累,幸好有机会贬谪到这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中来,解除了我的'无穷烦恼。闲居无事,便与农田菜圃为邻,有时就仿佛是个山林隐逸之士。清晨,踏着露水去耕地除草;有时荡起小舟,去游山玩水,直到天黑才归来。独往独来,碰不到别人,仰望碧空蓝天,放声歌唱。
这首诗表面上似乎写溪居生活的闲适,然而字里行间隐含着孤独的忧愤。如开首二句,诗意突兀,耐人寻味。贬官本是不如意的事,诗人却以反意着笔,说什么久为做官所“累”,而为这次贬窜南荒为“幸”,实际上是含着痛苦的笑。“闲依”、“偶似”相对,也有强调闲适的意味,“闲依”包含着投闲置散的无聊,“偶似”说明他并不真正具有隐士的淡泊、闲适,“来往不逢人”句,看似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但毕竟也太孤独了。这里也透露出诗人是强作闲适。这首诗的韵味也就在这些地方。沈德潜说,“愚溪诸咏,处连蹇困厄之境,发清夷淡泊之音,不怨而怨,怨而不怨,行间言外,时或遇之。”(《唐诗别裁》卷四)这段议论是很有见地的。
第3篇:诗歌鉴赏柳宗元溪居
诗歌鉴赏柳宗元溪居
《溪居》柳宗元
久为簪组束,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释]
1、簪组:这里是做官的意思。
2、南夷:这里指当时南方的少数民族地区。
3、滴:流放。
4、夜榜:夜航。
5、楚天:永州古属楚地。
[评析]
这首诗是柳宗元贬官永州居处冉溪之畔时的作品。全诗写谪居佳境,苟得自由,独往独来,偷安自幸。前四句叙述到这里的原因和自己的`行径。后四句叙述自己早晚的行动。首尾四句隐含有牢骚之意。
“闲依农圃邻”、有“采菊东篱下”之概;“晓耕翻露草”,有“晨兴理荒废”之风。沈德潜评说:“愚溪诸咏,处连蹇困厄之境,发清夷淡泊之音,不怨而怨,怨而不怨,行间言外,时或遇之。”(《唐诗别裁集》卷四)这是很有见地的。
第4篇:柳宗元的《溪居》的鉴赏
柳宗元的《溪居》的鉴赏
【作品简介】
《溪居》由柳宗元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首诗是柳宗元贬官永州居处冉溪之畔时的作品。全诗写谪居佳境,苟得自由,独往独来,偷安自幸。前四句叙述到这里的原因和自己的行径。后四句叙述自己早晚的行动。首尾四句隐含有牢骚之意。 “闲依农圃邻”、有“采菊东篱下”之概;“晓耕翻露草”,有“晨兴理荒废”之风。沈德潜评说:“愚溪诸咏,处连蹇困厄之境,发清夷淡泊之音,不怨而怨,怨而不怨,行间言外,时或遇之。”(《唐诗别裁集》卷四)这是很有见地的。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其诗多抒写抑郁悲愤、思乡怀友之情,幽峭峻郁,自成一路。最为世人称道者,是那些清深意远、疏淡峻洁的山水闲适之作。 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