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哮喘发作的正确急救方法
哮喘发作的正确急救方法
哮喘发作时,应该采取什么正确的急救方式呢?下面本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哮喘发作的正确急救方法,仅供参考。
随着喊声,一个神色紧张的中年男子在几个人的簇拥下,背着一位老人冲进了抢救室。只见这位老人面色青紫,鼻孔溢出粉红色泡沫痰,值班的医生进一步检查发现,他的呼吸和心跳都已经停止。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抢救,这位老年患者的心电图始终都显示为一条直线。医生随即宣布老人临床死亡。
在悲痛欲绝的家人断断续续的哭诉中,医生得知,这位老人今年70多岁,患高血压、冠心病已有20余年。当天凌晨,老人在睡梦中突然不停地咳嗽,并伴气急、呼吸困难,浑身大汗淋漓,鼻孔有粉红色的泡沫痰状液体不断往外流,口唇及指(趾)端发绀。见此情形,家里人当时都惊呆了。
随即,大家就急急忙忙想办法应对:有的打电话给医院,有的找衣物准备送医院,老人的儿子忙乱地将他从4楼往下背,放到车上的时候,老人就已不省人事,但还是一副咧嘴呼吸的`样子。
综合家属介绍的病史和辅助检查,以及老人心脏扩大、下肢水肿等临床表现,医生做出了最后的诊断:老人是心源性哮喘急性发作,而家人的救治不当是造成老人过世的主要原因,而且问题就出在儿子的“背”上。也就是说,老人是死在了儿子的背上。
心源性哮喘常见于左心衰竭,发作时的症状与支气管哮喘颇为相似。多见于老年人。发病的原因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或慢性肾炎等,发作以夜间阵发性多见。
哮喘发作时,患者的机体极度缺氧,呼吸肌最大限度地工作,以吸入更多的氧气和更多地排除肺内的残余气体来缓解体内重要器官的缺氧。如果此时急急忙忙地背送患者,使患者的胸腹部受到压迫,限制了患者胸腹式呼吸,从而加重机体缺氧,致使患者呼吸衰竭,心跳骤停。
这位老人正是心源性哮喘急性发作时,被家属从4楼背下乘车就医,这一不当的急救转移行为,正是其死亡的重要原因,实在令人痛心和惋惜。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个惨痛的教训也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当你或家人心源性哮喘发作时,应注意以下要点:
哮喘发作时,患者自身保持情绪的稳定和室内空气的流通湿润,是抢救成功的基础。紊乱无章,紧张躁动,反而会导致缺氧加重。应尽量保持镇定,严禁过多搬动。
哮喘发作时,患者立即采取半坐卧位或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流向心脏的血量,减轻心脏负荷。
哮喘发作时,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0.5毫克或硝酸异山梨醇酯(消心痛)5~10毫克,必要时每2小时一次。
应用三肢轮流结扎法(即选择四肢中的任意三肢结扎,每30分钟轮换一次),减少静脉回心血量,在情况紧迫,其他措施尚未奏效时,有缓解病情的作用。
待病情稍稳定后,呼叫救护车,在医生监护下平稳就近转送有条件的医院进一步治疗。
心源性哮喘的典型症状:
有的老年人未出现典型的心衰之前,仅有一些咳嗽、气喘、闷气、气不够用的不适表现,常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复发或者感冒,以至延误了治疗。因此,正确认识下列心源性哮喘的症状也是很重要的:
①在无呼吸道感染情况下,出现咳嗽、气喘,口唇发绀,下肢浮肿,平睡仰卧时加重,用抗菌消炎药治疗效果不明显,但用强心药物疗效很好;
②当轻微活动或稍微劳动后,出现气虚无力,平卧后反而出现咳嗽、气喘、气促,须垫高枕头方感到舒适些;
③精神淡漠或烦躁不安,常在睡眠中憋醒,要求把门窗打开,才自觉舒服;
④尿量昼少夜多。
第2篇:冠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急救方法
冠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急救方法
下面本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冠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急救方法,欢迎大家浏览。
冠心病急性发作,患者突然剧烈胸痛、大汗淋漓,甚至突然心跳呼吸停止。遇到这种情况,家属往往慌了手脚,乱作一团,不但没有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急救,甚至因为一些错误做法反而加速了患者的死亡。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休息
无论是心绞痛还是心肌梗死,患者首先应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坐下 或卧床休息,禁止奔走呼救或步行去医院。如在室外,应原地蹲下休息。因为静止可以减少心脏的负荷,从而减少心肌耗氧量,延缓心肌细胞因缺氧而坏死。同时,精神应放松,不要过分紧张。如在冬季野外发病时应注意保暖。
通畅呼吸
顺畅、有效的呼吸对冠心病急性发作的患者尤为重要。应该立即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同时解开患者衣领,及时清除其口腔内的呕吐物,以免误吸造成气道阻塞。家属还应不断安慰患者,避免过度紧张造成气道痉挛,引起窒息。有条件可立即经鼻给氧。
硝酸甘油
有冠心病病史者应常备急救药物。一旦心绞痛发作,可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片,约在1~2分钟内就能奏效,作用持续约半小时。或含服消心痛1~2片,一般5分钟奏效,持续作用2小时。
心绞痛的发作,一般在休息及服用硝酸甘油后几分钟即可缓解;如不然,则要考虑心肌梗死的可能。此时硝酸甘油片可增至每3~5分钟用1次,或口服冠心苏合丸。一些针对冠心病急性发作的喷雾制剂(如硝酸异山梨酯气雾剂)也可在短时间内起效。如患者烦躁不安,可让其口服1片安定,也可指掐或针刺内关(位于腕横纹上2寸,相当于其本人3横指处,在两筋之间取穴)等穴位。当然,在进行上述处理的同时,应迅速向急救中心呼救。
心肺复苏
冠心病发作最凶险的一种类型和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心脏骤停,常称为冠心病猝死。
对一个猝死者来说,在心跳、呼吸停止后的4分钟是急救的关键时间。这时大脑内的能量尚未耗尽,给予及时的现场急救,可能使猝死者起死回生;如果超过4分钟,则脑细胞可因严重缺血、缺氧而坏死,患者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即使存活下来,也大多是植物人。
那么如何现场抢救猝死者呢?
在请人向急救中心呼救的同时,应立即把患者仰卧在木板上。然后,按以下步骤进行抢救:
A.打开气道
由于猝死者舌根向后坠落,不同程度地堵塞了气道入口处,因此首先要给患者通畅气道。目前国际上通用仰头举颏法,方法是急救者位于患者一侧,用一只手置于患者的前额,用力往下压,另一手的食、中指放置于患者下颏(下巴),用力往上举,使患者气道 充分打开。
B.人工呼吸
此时猝死者肺脏已塌陷,故第一次需用力吹两口气,观察到胸腹部有起伏即可。而后每分钟吹气12~16次。注意吹气时应捏闭患者鼻孔,并口对口密封。由于急救者吹出的气中18%是氧气(大气中含21%的氧),只要吹气正确,可使患者得到充分的氧。
C.胸外心脏按压
即用人工的`方法使心脏跳动,让流动的血液把肺部的氧送至大脑和其他重要脏器。急救者可用一手掌根放置于患者的胸骨中下1/3处,另一手掌根重叠于前一手背上,然后两手臂绷直,用腰部的力量向下按压,深度为3.5~4.5厘米。频率为每分钟80~100次。
以上就是平时所称的心肺复苏术。
如果单人操作,则以15:2进行,即15次胸外心脏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交替进行;如果是双人操作,则以5:1比例,即5次胸外心脏按压和1次人工呼吸交替进行。
心肺复苏不能随意停止,一直要坚持到救护车到达,及时把急救的“接力棒”传给随车医生,则可望大大地提高猝死者的生存率。
第3篇:心绞痛发作如何自我急救
心绞痛发作如何自我急救
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一种常见类型,是一时性心脏供血不足引起的.。如果发生心绞痛,应立刻采取以下措施,下面本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心绞痛发作如何自我急救。
1、就地采取坐位、半卧或卧位休息,切勿活动,以免加重病情。
2、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一片。在血压不低于平时水平的前提下,此药1-2分钟起作用,半小时后作用消失。90%的患者服用硝酸甘油有效,且多在3分钟内生效。血压低者不能服用硝酸甘油。也可将亚硝酸异戊酯放在手帕内压碎嗅之,10-15秒即可奏效。但有头胀、头痛、面红、发热的副作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忌用。
3、若当时无解救药,也可指掐内关穴(前臂掌侧横纹上2寸,两条筋之间)或压迫手臂酸痛部位,也可起到急救作用。
4、疼痛缓解后,继续休息一段时间后再活动。
5、如果疼痛持续不能缓解,应及时呼叫救
第4篇:脑中风的正确现场急救方法
脑中风的正确现场急救方法
据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科研人员对308例确诊为脑出血病人的预后分析,结果死亡179例,死亡率高达58%。下面本网小编为大家提供了脑中风的正确现场急救方法。
错误做法使死亡率居高不下
在这高达58%的死亡率中,其实很多病人可以通过正确的院前急救保住生命。
如:为了弄醒病人,家属猛烈拍打其肩膀,摇动其头部;随意翻转、搬动、拖拉病人,甚至拼命摇动病人的四肢;在病人耳边高声呼叫其名字,企图将其叫醒;或就在病人身边失声痛哭等。这些做法只会使已破裂的大脑血管裂口增大,出血量增加,脑压升高,病情势必迅速恶化,从而造成终身遗憾。
正确认识脑出血
人脑内有许多象蜘蛛网一样的血管,分布在脑膜和脑实质中,其中有一根血管破裂、痉挛或血栓形成,就会引起中风。脑出血又是最多见、最凶险的出血性中风的类型。这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