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1-26 08:35:0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检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检测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八页,五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在本试卷上答题。

3.答题前,请先写上学校、班级、姓名。

一、全卷书写分。(4分)

二、积累·运用(26分)

1.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

①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 )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

②春天,像一篇巨制的骈( )俪文;而夏天,像一首绝句。

③你便觉得那蝉声宛如狂浪淘沙般地攫( )走了你紧紧扯在手里的轻愁。

④只要你对苦瓜、丝瓜和冬瓜有一丝恋情,它们就会给你龟( )裂的思绪降下一片雨丝。

2.按课文原文填空。

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 ),混着青草的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 )。

②哦,新稻( )了,棉花( )了,莲子应市了,葡萄变紫了

③--沉静的是( ),纯洁的是乳白,高贵的是米黄,活跃的是翠绿,热烈的是大红,( )的是银灰,庄重的是墨黑

④当雨停止时,它拍动着弱小的翅膀,敞开( ),鸟声( )地回荡在空中。

3.根据提示写出词语、成语或诗句。

①意思是初春时节忽冷忽热,很难照顾自己。 ( )

②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虫声、流水声等。 ( )

③相互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好处。 ( )

④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 ( )

4.读诗句,在后面括号里写出作者及出处。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 ( )

②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 )

③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 )

④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 ( )

5.默写《江城子·密州出猎》第二段。

6.研读例句,仿写两句话。(按课文原文默写的得一半分,自己创造的得全分)

只一夜工夫,就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不知青梅何日变圆的?

不知大麦何日变香的?

不知草莓何日变红的?

不知

不知

任何人都无法在一瞬间观赏和品尝这么多的鲜美!

7.诗词赏析。

阅读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并答题。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①诗的首句紧扣诗题下笔,点明了地点,并用 二字言其塔高,第二句用鸡鸣见日升再次突出塔之高。这两句都是为后面的议论作 。

②诗中蕴含深刻哲理的句子是: ,这个句子的具体解释为:

8.读文答题。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得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这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①请用图画的名称给这段文字列一个小标题。

②文中加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③赶趟儿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表达作用?

④文中有一个是联想的句子,请找出来,写在下面。

三、理解·探究(22分)

(一)

①夏乃声音的季节,有雨声,有雷声,有蛙声、鸟鸣及蝉唱。蝉声足以代表夏,故夏天像一首绝句。

②绝句该吟该诵,或添几个字歌唱一番。蝉是大自然的合唱团,以优美的音色,明朗的节奏,吟诵着一首绝句。这绝句不在唐诗选,也不在宋诗集,不是王维的'也不是李白的,是蝉对季节的感触,是它们用对仲夏共同的情感写成的一首抒情诗。诗中自有其生命情调,有点近乎自然诗派的朴质,又有些旷远飘逸。更多的时候,尤其当它们不约而同地收住声音时,我觉得它们胸臆之中,似乎有许多豪情悲壮的故事要讲。也许,是一首边塞诗。

③晨间听蝉,想其高洁。蝉该是有翅族中的隐士吧!高据树梢,餐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之中分外轻逸,似远似近,又似有似无。一段蝉唱之后,自己的心灵也跟着透明澄清起来,有一种何处惹尘埃的了悟。蝉亦是蝉。

④午后也有蝉,但喧嚣了点。像一群吟游诗人,不期然地相遇在树阴下,闲散地歇他们的脚。拉拉杂杂地,他们谈天说地、互相问候,倒没有人想作诗,于是声浪阵阵,缺乏韵律也没有押韵。他们也交换流浪的方向,但并不热心,因为流浪,其实并没有方向。

(节选自《夏之绝句》)

9.第①段和后面三段是什么关系?

10.第②段把蝉唱比作一首抒情诗和一首边塞诗,分别是什么原因?(请用文中的话作答)

11.写出第③段的中心句。

12.第③段说有一种何处惹尘埃的了悟。蝉亦是禅一句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愿?

13.第④段写了蝉唱的什么特点?

(二)春 风

林斤澜

①北京人说:春脖子短。南方来的人觉着这个脖子有名无实,冬天刚过去,夏天就来到眼前了。

②最激烈的意见是:哪里有什么春天,只见起风、起风,成天刮土、刮土,眼睛也睁不开,桌子一天擦一百遍

③其实,意见里说的景象,不冬不夏,还得承认是春天。不过不像南方的春天,那也的确。褒贬起来着重于春风,也有道理。

④起初,我也怀念江南的春天,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样的名句是老窖名酒,是色香味俱全的。这四句没有提到风,风原是看不见的,又无所不在的。江南的春风抚摸大地,像柳丝的飘拂。体贴万物,像细雨的滋润。这才草长,花开,莺飞

⑤北京的春风真就是刮土吗?后来我有了别样的体会,那是下乡的好处。

⑥我在京西的大山里京东的山边上,曾数度春脖子。背阴的岩下,积雪不管立春、春分,只管冷森森的没有开化的意思。是潭、是溪、是井台还是泉边,凡带水的地方,都坚持着冰砚、冰块、冰溜、冰渣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撒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写了一种什么景象?)

⑦轰的一声,是哪里的河冰开裂吧。嘎的一声,是碗口大的病枝刮折了。有天夜间,我住的石头房子的木头架子,格拉拉格拉拉响起来,晃起来。仿佛冬眠惊醒,伸懒腰,动弹胳膊腿,浑身关节挨个儿格拉拉格拉拉地松动。(什么使轰嘎晃预示着什么?)

⑧麦苗在霜冻里返青了,山桃在积雪里鼓苞了。清早,着大靸鞋,穿老羊皮背心,使荆条背篓,背带冰碴的羊粪,饶山嘴,上山梁,爬高高的梯田,春风呼哧呼哧地,帮助呼哧呼哧的人们,把粪肥抛撒匀净。好不痛快人也。北国的山民,喜欢力大无穷的好汉。到喜欢得不行时,连捎带来的粗暴,也只觉得解气。要不,请想想,柳丝飘拂般的抚摸,洗雨滋润般的体贴,又怎么过草原、走沙漠、扑山梁?又怎么踢打得开千里冰封和遍地赖着不走的霜雪?

⑨如果我回到江南,老是乍暖还寒,最难将息,老是牛角淡淡的阳光,牛尾蒙蒙的阴雨,整天好比穿着湿布衫,墙角落发霉,长蘑菇,有死耗子味儿。

⑩能不怀念北国的春风!

14.文章开头一段中春脖子短是什么意思?

15.文章第④段划线句子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

16.第⑤段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

17.用简单的语言概括第⑧段的主要内容。

18.文章最后两段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四、延伸·拓展(18分)

秋 颂

罗 丹

秋天的美,美在一份明澈。

有人的眸子像秋,有人的风神像秋。

代表秋天的枫树之美,并不仅在那经霜的素红;而更在那临风的飒爽。

当叶子逐渐萧疏;秋林显出了它们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任何的点缀的洒脱与不在俗世繁华的孤傲。

最动人是秋林映着落日。那酡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浸靴。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让你想流几行感怀身世之泪,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醉红所慑住,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

曾有一位画家画过一幅霜染枫林的《秋院》。高高的枫树,静静掩住一园幽静,树后重门深掩,看不尽的寂寥,好像我曾生活其中,品尝过秋之清寂。而我仍想悄悄步入画里,问讯那深掩的重门,看其中有多少灰尘,封存着多少生活的足迹。

最耐寻味是秋日天宇的闲云。那么淡淡然、悠悠然,悄悄远离尘世,对俗世悲欢扰攘,不再无动于衷。

秋天的风不带一点修饰,最纯净的风。那么爽利的轻轻掠过园林,对萧萧落叶不必有所眷顾--季节就是季节,代谢就是代谢,生死就是生死,悲欢就是悲欢。无须参与,不必流连。

秋水和风一样的明澈。点秋江,白鹭沙鸥,就画出了这份明澈。没有什么可忧心、可紧张、可执着。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宇烟波钓叟。秋就是如此的一尘不染。

闲云野鹤是秋的题目,只有秋日明净的天宇间,那一抹白云,当得起一个闲字。野鹤的美,澹如秋水,远如秋山,无法捉摸的那么一份飘潇,当得起一个逸字。闲与逸,正是秋的本色,也有某些人,具有这份秋之美。也必须是这样的人,才会有这样的美。这样的美来自内在,他拥有一切,却并不像拥有任何。那是由极深的认知与感悟所形成的一种透澈与洒脱。

秋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充实的季节,却也是澹(dàn 安静)泊的季节。它饱经了春之蓬勃与夏之繁盛,不再以受赞美、被宠爱为荣。它把一切的赞美与宠爱都隔离在澹澹的秋光外,而只愿做一个闲闲的、远远的、可望而不可及的--秋。

19.说说文章的结构方式。

20.最能概括全文中心,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一个段落是?

21.文章具体抓住秋的哪几个方面来进行描述的?

22.从整篇文章看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23.就语言方面,谈谈你读了此文的收获。

五、表达·交流(50分)

24.春无处不在,四季永恒;春在天地里,又在人中间;春是战斗的号角,是生命的火焰;春不仅限于春季,更有冬天里的春天。雪莱说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这不正好给我们以启示:冬天已经蕴含着春意,孕育着春色请以冬天里的春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参考答案

一、(4分) 二、(26分 第1、2、3题每题2分,其余每题4分)

1. ①Sǒu ②pián ③jué ④jūn

2.①气息 酝酿 ②登场 挂桃 ③湖蓝 典雅 ④喉咙 啁啾

3.①乍暖还寒,最难将息 ②天籁 ③相得益彰 ④销声匿迹

4.①志南和尚 《绝句》 ②丘迟 《与陈伯之书》 ③蒋捷 《一剪梅》 ④王之涣 《出塞》

5.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如:不知桃子何时变大了?不知西瓜何时变熟了(仅供参考)

7.①千寻 铺垫 ②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眼光,只因为身在最高层

8.①春花图 ②排比、比喻 ③拟人,写出了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像凑热闹似的情状 ④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三、(22分 除第18题4分外,其余每题2分)

(一)9.总、分的关系

10.比作抒情诗是因为以优美的音色,明朗的节律,吟诵的一首绝句而且是蝉对季节的感触,是它们用对仲夏共同的情感写成的;比作边塞诗是因为我觉得它们胸臆之中,似乎有许多豪情悲壮的故事要讲。也许,是一首边塞诗

11.晨间听蝉,想其高洁

12.向往清静,希望自己的思想透明澄净

13.喧嚣了点

(二)14.用比喻的说法指出北京的春季很短

15.比喻、对偶

16.过渡(或承上启下)

17.具体写北国春天的景象

18.对比 写出作者对北国春天的喜爱、向往与怀念的思想感情

四、(18分 每题3分)

19.总-分-总

20.最后一段

21.秋林、秋水、闲云、秋风等

22.追求一种明澈、秀逸和不需任何的点缀的洒脱与不在俗世繁华的孤傲同时有一种平静与淡泊、不注重名利的思想

23.语言流畅洒脱,清新自然、精练优美。可从修辞方面加以品析,

如:巧妙运用比喻句--有人的眸子像秋,有人的风神像秋;大量运用排比句--季节就是季节,代谢就是代谢,生死就是生死;还有引用--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宇烟波钓叟等

五、(50分)24.根据实况进行评改

[话题点拨]

1.抓修饰语,限定范围的词是冬天里,这个冬天里可以是节令的,也可是象征的,如:挫折、逆境或危难等。显然,这个题要求文章的主体不是单写春景,而重在叙春意;

2.选材,你可从人生的转机、家庭的变故与温暖、科学的春天、人间的春色、国家的改革等方面去挖掘适合主题的、有特殊意义的题材。

3.在表现上,要注意春意与春的本质上的紧密相连,要把叙事与绘春结合起来,但这个春景只是衬托,只是背景。

......

第2篇: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1.选择注音正确的一组( )

A.枕边(zhěn) 撒谷(sǎ) 怪哉(zāi) 宿儒(xū)

B.喉咙(hóu) 鼎沸(fèn) 蚂蚁(yì) 淋漓(lí)

C.哽咽(gěng) 喧闹(xuān) 稍微(shāo) 郝叟(shǒu)

D.膝头(xī) 督学(dū) 干脆(cuì) 精髓(suǐ)

2.选择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 )

A.仁慈 人迹罕致 似曾相识 B.迷惑 绅士风度 茫然若失

C.和蔼 白驹过隙 摹然回首 D.琢磨 清翠笑声 蓝色绒衣

3.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确凿(确实) 五言七言(这里指字)

B.轻捷(轻快) 识破机关(这里指一种机构)

C.敛在盒里(收拢) 攒(凑在一块儿)

D.宿儒(长久从事某项工作) 荒草萋萋(草茂盛)

4.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填入括号内( )

A.初升的旭日从东方冉冉升起。

B.谁能否认地球是绕太阳运行的呢?

C.通过老师教育,使我有了新的认识。

D.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决定学习成绩好坏的关键。

5.下面对课文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通过回忆童年趣事,表达了对封建教育制度的不满,最突出的写作手法是对比。

B.《爸爸的花儿落了》主要记叙了“我的成长体验,同时也给我们塑造了一位可亲可敬的父亲形象。

C.《诗两首》都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并没有直抒胸臆。

D.《丑小鸭》是一则童话,作者是丹麦的安徒生。

6.选择修辞判断正确的一项填入括号内( )

(1) 我常想,北大就是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

(2) 他们部队自己会配制农药,会往山上撒化肥,会开拖拉机,会做小生意。

(3) 手掌大的地方怎么能做游戏?

(4) 柳树病了,枝条儿全都垂下来。

A.比喻 排比 夸张 拟人 B.夸张 排比 比喻 拟人

C.拟人 夸张 比喻 排比 D.比喻 排比 拟人 夸张

7.下面两句话由于表达不准确而产生歧义,把对下面两句话的理解分别写在横线上。

(1) 两个学校的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发现了敌人的侦察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面句子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们跨世纪的青年一代,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_________,才能高速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A.运用全部精力,掌握科学方法 B.集中全部的精力,抓紧分分秒秒

C.掌握现代科技,发扬拼搏精神 D.掌握现代的科技,发扬拼搏的精神

9.下列句子的顺序已打乱,如将其还原,则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可是,这个因素常常不是每个人都会注意到的。

②这种情况就比食物本身的不清洁,更容易被人所忽略。

③不洁的饮食,或者说,微生物的感染,是引起急性胃肠病的最多见的因素。

④特别是有的时候,食物本身本来很清洁,可是由于手的不清洁,或者菜刀、案板、抹布的不清洁,而致使人受到感染。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④② D.④②③①

10.下面四首古诗都含有我国民间的传统节令,诗中所表示的节令是( ) ( )( )( )

A.去年元月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B.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

C.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品味感悟

(一)“你们看那只新来的一切天鹅!“别的孩子也兴高采烈地叫起来:“是的,又来了一只新的天鹅!”于是他们拍着手,跳起舞来,向他们的爸爸妈妈跑去。他们把更多的面包和糕饼向水里抛去,同时大家都说:“这新来的一只最美!那么年轻,那么好看!”那些老天鹅不禁在他面前低下头来。他把头藏在翅膀里面,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感到太幸福了,但他一点也不骄傲,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不会骄傲的。他想起他曾经怎样被人迫害和讥笑过,而现在他却听到大家说他是美丽的鸟中最美丽的一只。紫丁香在他面前把枝条垂到水里去。太阳照得很温暖,很愉快。他竖起羽毛,伸出他细长的颈,从内心发去一个快乐的声音:“当我还是一只丑小鸭的时候,我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幸福!”

11.面对别人的迫害和讥笑,丑小鸭的态度是的?

12.变成白天鹅后,面对众从的羡慕和称赞时,他的态度是怎样的?

13.“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不会骄傲的。”“好的心”是指什么样的心?

14.找出文中的侧面描写的句子。

15.丑小鸭的形象告诉我们面对得失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二)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世隶耕( ) ②收族之意( )

③邑人奇之( ) ④日扳仲永( )

17.写出下列“之”字指代的内容:

①忽啼求之( ) ②借旁近与之( )

③秀才观之( ) ④余闻之( )

18.本文的主要时间阶段是_________,主要事件是_________,主要人物是_________,造成仲永“泯然众人”的主要原因是(用文中原名回答)_________。

19.翻译下列文言短句:自是指物作诗立就:_________。

20.本文对们的教育和启发是什么?

积累创新

(一)老师的泪

初二时,我竞莫名其妙地喜欢上了我的语文老师。

老师姓杨,爱穿白色的裙子,她在讲台上讲蓝蓝的天,青青的草,像一片白云,轻盈极了。

她有一双大而明亮的眼睛,笑时,便成了甜甜的弯月……“齐玉。”杨老师──我。

“为什么走神?”她停止讲课,走到我的面前。

云飘到我眼前“…?可我仍愣愣的。“我,我喜欢看你的眼睛。”我说。同学们哄堂大笑。在笑声中,她的脸红红的,(a)美丽的眼中似乎还有泪水……她刚从师范大学毕业呢。

“你──你请出去。”

我懊丧地走出了教室。她从没发过火,这一次一定真生气了。

第二天,杨老师叫我们写日记。我花整整一个晚上,把心中的苦水倾倒出来。“美丽的妈妈死了,爸爸根本就不管我,整天就知道玩麻将、,被公安局抓走,判了三年徒刑。我冷了、饿了、怕了、病了,也没人知道。那时我常常一边哭,一边看妈妈的相片;可现在我长大了,是个男子汉,我不哭,把泪水咽在心里。我只有恨,恨我爸。我毕竟是个孩子,需要爱护,需要有人听听心里话。我选择了我的语文老师。因为,她像妈妈。”

不久后的一天,杨老师把我叫到她的宿舍,我诚惶诚恐地走进她的房间,只见她眼睛红红的。

“原谅老师,好吗?”

泪水涌出我的眼睛,尽情流淌。在同学面前,甚至在爸爸面前,我从不流泪,可在她面前我做不到。我哭了,尽情地哭了。

她等我哭完,便为我擦干泪水,轻轻地讲了一个姑娘的`故事:

“一个小姑娘上中学时,父母在一次车祸中双亡,只剩下她孤苦伶仃一个人。当小姑娘绝望时,是她的老师收养了她,给她生活的勇气和无微不至的关怀。后来,小姑娘考上了师范大学,可老师不行了。弥留之际,小姑娘跪在老师的床前,哭着说:“老师,我还没报答您哪!”老师却含笑地说了一句:“给你未来的学生吧……”

(b)杨老师泪水盈盈。

我明白了:“杨老师,你也……”

她擦了擦眼泪,微笑着扶住我的双肩:“你是男子汉,对吗?”

我呜咽着点点头。

“你恨爸爸,这不好。男子汉别这样,男子汉是应笑着对待整个世界,真的。笑一笑,你笑一笑。”

我咧了咧嘴。

“我会帮助你的--像我的老师一样。”她眼睛里滚出了泪水,洒落在我的额头上。

“记住你是个男子汉,做个乐观正直的人!”

我狠狠地点点头。’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觉得我的额上有着圣洁的印迹。我永远也忘不了。

21.文章开头说“我竟莫名其妙地喜欢上了我的语文老师”,其实“我”喜欢语文老师的原因是_______。

22.第二、三自然段对老师外貌的描写,目的是表现老师__________的外表和__________的心灵。

23.文中多处写老师的“泪”,细腻传神地表现了老师的心理和情感。.请你简要回答,横线(a)处的“泪”表现了杨老师当时怎样的心理?横线(b)处的“泪”表现了杨老师对恩师怎样的情感?

24.最后一段“我觉得我的额上有着圣洁的印迹”一句中,“额上有着圣洁的印迹”指的是:①_________;②________。

25.文中杨老师对“我”说“男子汉是应笑着对待整个世界,真的”。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或体会。

(二)

①读中学时,学校设在邻村,与我们村有一条河隔着,便认识了那摆渡老人。

②当时,那老人一直是我们取乐的对象。每到放学,肚子饿得直叫的我们便一窝蜂向渡口跑去,挤在那儿。渡船只要一靠近岸,大家便争先恐后地向船上跃去。虽然老人很有经验,未到岸边便做好回撑的准备。但超载和落水的事仍然时有发生。超载时,船上的,岸上的,都望着老人手忙脚乱的样子大笑。夏天下雨时,大家总是把伞迎着风,看着渡船被吹淌到离渡口好远的地方,老人一番折腾,将船撑到渡口,我们便哄笑着上了岸。

③最有意思的要数冬天(当时我是这样认为的)。冬天很冷,河面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每天早晨,当我们赶到渡口时,总看见老人在那边晃着船,好长时间,才把船晃过来。望着老人跳舞似的笨拙姿势,我们总是哄笑,一直到船靠岸。我们往往因此耽误了早读,但我们都挺愿意。于是就希望天再冷些,便可迟点起来,反正去早了也是过不了河。我们都为找到一个偷懒的理由而感到高兴。当时的我们,是“心忧读书愿天寒”。

④那一天特别冷,我因有事起了个早。吃过早饭后,便不紧不慢地向学校走去。到渡口时,我惊奇地发现,那老人不是我预料的正在“跳舞”,他已经到了这边。我和他攀谈起来。我问他:“你今天怎么这么早?”老人咳嗽了一声,缓缓地说:“许是人老了,早上总起不来。昨天听学校说耽误了学生上早读,今天我就起了早。谁知等了好长时间,才来了你一个人。”说完,便送我过河。

⑤船到河心,老人忽然回头对我说道:“你们小孩子可要好好读书啊。”那双眼睛中竟满含着期待和爱意。我心中一震,看着老人瘦弱的身体,沾满冰碴的白胡子,一双手冻得发紫,猛地问道:“你干啥要吃这份苦呢?”好久,老人长叹了一声说道:“干啥?哎,以前我也有一个可爱的儿子,他曾吵着要上学,但终究没上成。后来他得病死去了,我一直感到对不起他,我在这儿摆渡,接送你们上学,心里好受些。”谈话间,船已到岸。等我上岸后,老人又把船向河那边撑去。看着老人的背影,我不再感到笨拙可笑,鼻子有些酸酸的。

⑥那天,我把老人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了。以后,我们上船再也没有起哄。于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上出现了笑容。

⑦再后来,两岸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最后一次过河时,老人对我们说:“以后不再送你们过河了,你们要记住,好好读书。”

⑧“好好读书”,这句话一直留在我的记忆中。

⑨真想再见见摆渡老人。

26.本文具体描述了摆渡老人接送“我们”过河上学的辛劳。先写老人因我们的而手忙脚乱,一番折腾;再写因__________,老人好不容易“才把船晃过来”,最后写老人不顾自己__________ ,特地起大早送“我们”过河上学。

27.第⑤段中摆渡老人说“我在这儿摆渡,接送你们上学,心里好受些”。请你用自己的语言简要说说为什么老人觉得这样做“心里好受些”?

28.第⑤段中加点的语句表现了“我”当时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心情。

29.“摆渡老人”中“摆渡”可以理解为老人对“我们”生活、思想上的帮助,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摆渡者”,请你展开联想,按照下面的示例仿写两个句子。

示例:(1)作家把读者摆渡到精神的彼岸。

(2)“希望工程”把贫穷的孩子摆渡到求知的校园。

仿句:(1)

(2)

益智乐园

30.在下列括号中填成语,表示前后两个字之间的变化关系。

例如:念──有──口──无──心──含

弼──( )──( )──( )── ( )──百( )

信──( )──( )──( )── ( )──何( )

忡──( )──( )──( )──( ) ──性( )

苤──( )──( )──( )──( ) ──芝( )

作文:

亲情是永远说不完的话题,父亲的严格要求,母亲的关心爱护,兄弟姐妹手足之情可圈可点。

以“亲情”为话题写篇记叙文,题目自拟,5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考经问典1.D 2.B 3.B 4.B 5.C

巧练过关

6.A

7.(1)来自两个不同学校的学生。 两个学生是学校里的。

(2)侦察兵发现了敌人。 敌人的侦察兵被发现了。

8.D

9.C

10.元宵、七夕、重阳、春节

品味感悟

(一)11.虽有自卑,但从未放弃自己的理想。

12.感到难过、幸福,但没有骄傲。

13.作为成功者不去讥笑那些身处逆境的人,有一颗善良的心。

14.紫丁香在他面前把枝条垂到水里去。太阳照得很温暖,很愉快。 15.面对失败,要不屈不挠,充满自信;面对成功,要戒骄戒躁,谦虚谨慎。

(二)16.①属于 ②团结 ③认为……奇特 ④领着,引着

17.①书具 ②仲永 ③诗 ④仲永环谒这件事

18.生五年 仲永作诗 仲永 不使学

19.从这以后,人们指定某种事物叫他作诗,他立即可以完成。

20.一个人的成功,不能仅凭天资,更重要的是要靠后天的学习。

积累创新

(一)21.老师像妈妈。

22.美丽纯洁

23.(a)处表现杨老师的羞恼(难堪、生气)的心理。

(b)处表现杨老师对恩师怀念、感激(崇敬)的情感。

24.①老师的眼泪②老师的教诲(老师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或老师那慈母一样的爱)

25.可从“自信、乐观、宽容、豁达”等方面谈。

(二)26.恶作剧(淘气) 河面结冰年老体弱

27.因为老人失去可爱的儿子深感痛苦,于是把父爱转移到“我们”身上,每天接送“我们”上学,所以觉得“心里好受些”。

28.愧疚感激

29.(1)老师把学生摆渡到知识的王国。

(2)医生把患者摆渡到健康的王国。

益智乐园

30.左右开弓 无言以对 无中生有 来之不易

作文(略)

第3篇: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P(x,5)在第二象限内,则x应是()。

A、正数B、负数C、非负数D、有理数

2、若y轴上的点P到x轴的距离为3,则点P的坐标是()。

A、(3,0)B、(0,3)

C、(3,0)或(-3,0)D、(0,3)或(0,-3)

3、若点P(a,b)的坐标满足关系式ab>0,则点P在()。

(A)第一象限(B)第三象限(C)第一、三象限(D)第二、四象限

4、已知A(-4,2),B(1,2),则A,B两点的距离是( )。

A.3个单位长度B.4个单位长度C.5个单位长度D.6个单位长度

5、将点P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点P′,则点P′的坐标为( )。

A.B.C.D.

6、一个长方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1.“如果生活只有晴空丽日而没有因与笼罩,只有幸福而没有悲哀,只有欢乐而没有痛苦,那么,这样的生活根本就不是生活——至少不是人的生活。”这句名言告诉我们()

A.生活是痛苦不堪的

B.不要把生活想得那样美好

C.生活就是每天经历欢乐和痛苦

D.所有的人都会经历挫折和失败

2.有的人能够面对挫折,在挫折面前百折不饶;有的人一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造成两者不同的自身原因,主要是()

①生活的态度②自然环境③挫折的大小④人生的理想和目标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

3.“试看大风雪,独立有青松。又看耐严寒,篱边常忍冬。千锤百炼后,才见思想红。”陈毅元帅的这首诗说明了()

A.一个人不为挫折的气概是可贵的

B.战胜挫折应有勇气和决心

C.遭受挫折后,应认真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检测试题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检测试题((共12篇))由网友 “剪脚红魔拉师傅” 投稿提供,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检测试题,希望大家喜欢!

篇1: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检测试题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检测试题

一、积累运用(2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虎大骇(hài) 益狎(xiá) 甚蕃(fán) 濯(zhuó)清涟

B.隐逸(yì) 苔(tāi)痕 车马喧(xuān) 犬吠(fèi)

C.好事者(hào) 远遁(dùn) 案牍(dú) 亵(xiè)玩

D.淤(yū)泥 呓(yì)语 齁(hōu)声 曳(yè)屋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远遁 大骇 妖媚 庞然大物

B.鸿懦 素琴 德馨 何陋之有

C.丝竹 诸葛 淤泥 中通外直

D.隐逸 呓语 咳嗽 众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检测试题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检测试题

一、(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粲(cn)然 羁(jī)绊 归省(xǐng) 摇曳(y)

B.斗薮(sǒu) 晦(hu)暗 行(hng)辈 旺相(xiāng)

C.颦蹙(c) 冗(rǒng)杂 凫(f)水 几(jī)乎

D.呓(y)语 嗔(chēn)视 撺(cuān)掇 齁(hōu)声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烧灼 消夏 弄潮 尽态极妍

B.惬意 絮叨 渴睡 叱咤风云

C.疏密 委实 蓦然 本色当行

D.惊鸿 依稀 博击 变换多姿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这次安塞腰鼓的表演活动,我市人民都认识到了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B.在安塞腰鼓的表演舞台上,变幻的舞台背景让人目不暇接。

C.王老师耐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