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饮什么酒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1-26 08:33:4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重阳节饮酒诗句(精选60句)

重阳节饮酒诗句(精选60句)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诗句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诗句是组成诗词的句子。那些被广泛运用的'诗句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重阳节饮酒诗句(精选60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重阳节饮酒诗句 篇1

1、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九日》

2、落帽台边菊半黄,行人惆怅对重阳。《重阳日上渚宫杨尚书》

3、令节晓澄霁,四郊烟霭空。天清白露洁,菊散黄金丛。《重阳日即事》

4、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九月十日即事》

5、九月九日望遥空,秋水秋天生夕风。《九日登玄武山旅眺》

6、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蜀中九日》

7、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8、净境重阳节,仙游万乘来。插萸登鹫岭,把菊坐蜂台。《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9、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九日作》

10、节过重阳菊委尘,江边病起杖扶身。《重阳日寄韦舍人》

11、江边枫落菊花黄,少长登高一望乡。《九月九日》

12、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醉花荫》

13、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九日》

14、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九日齐山登》

15、高唯北望,菊助可□明。《浙上重阳》

16、风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菊花辟恶酒,汤饼茱萸香。《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集》

17、翡翠巢低岩桂小,茱萸房湿露香浓。《重阳东观席上赠侍郎张固》

1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

重阳节饮酒诗句 篇2

1、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陈师道《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

2、沉吟坐西轩,饮食错昏昼。杜甫《九日寄岑参》

3、赓歌圣人作,海内同休明。李泌《奉和圣制重阳赐会聊示所怀》

4、紫萸一枝传赐,梦谁到、汉家陵。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5、倒照秦眉天镜古。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6、鸿北去,日西匿。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7、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文森《九日》

8、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9、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韩琦《九日水阁》

10、诗成合座皆珠玉,归去迟迟满落霞。沈辂《九日登高台寺》

11、砧杆动微寒,暗欺罗袖。潘希白《大有九日》

12、红萸佩、空对酒。潘希白《大有九日》

13、六曲屏山和梦遥。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14、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15、更有三仁忠与孝,高名千古出人头。姜塘《摘星楼九日登临》

16、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辛弃疾《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17、不负东篱约,携尊过草堂。妙信《九日酬诸子》

重阳节饮酒诗句 篇3

1、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2、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

3、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4、不负东篱约,携尊过草堂。

5、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6、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7、大明韬日月,旷野号禽兽。

8、千载非所知,聊以永今朝。

9、沉吟坐西轩,饮食错昏昼。

10、须教月户纤纤玉,细捧霞觞滟滟金。

11、初服栖穷巷,重阳忆旧游。门闲谢病日,心醉授衣秋。酒尽寒花笑,庭空暝雀愁。今朝落帽客,几处管弦留。

12、细看茱萸一笑,诗翁健似常年。

13、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14、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15、功名炊黍寻常梦,怪事书空感激人。

16、翠微高处,故人帽底,一年最好,偏是重阳。

17、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8、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19、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20、去年登高郪县北,今日重在涪江滨。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世乱郁郁久为客,路难悠悠常傍人。酒阑却忆十年事,肠断骊山清路尘。

21、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

22、白发怕寒梳更懒,黄花晴日照初开。篱头应是蝶相报,已被邻家携酒来。

23、九日无欢可得追,飘然随意历山陂。蒋陵西井风烟惨,也有黄花一两枝。

24、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

25、二九即重阳,天清野菊黄。近来逢此日,多是在他乡。晚色霞千片,秋声雁一行。不能高处望,恐断老人肠。

第2篇:饮酒

《饮酒》练习

一、选择。

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歌颂了热闹的田园生活,突出地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相契合的心理。

B.“悠然见南山”一句中“见”字用的极好,表现出诗人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了眼帘。C.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特点是情、境、理三者的浑然融合。在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的情构成的境界中,蕴涵着万物各得其所的哲理。

D.“真意”与“忘言”的关系是说此情此境中让人体会到生活的真谛,而这种“真意”只能用心灵去感受,因而诗人只好“忘言”了。

2、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而无车马喧”意思是没有那些人来人往的喧嚣,没有世俗的困扰。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达到了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句写出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

3、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饮酒》主要表达了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这一内容。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句与杜甫《望岳》中“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都借归鸟来写诗人陶醉自然而不愿做官的感受。

C.“此中有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都表达了诗人返朴归真的人生理想。

D.陶渊明爱菊,菊花成了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象征;周敦颐说莲,莲花象征着君子美好的品德。他们都托物言志,寄托了一种高洁的情致。

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叙写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乐趣,表现诗人归隐田园后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心境。B.本诗在客观景物的描写中融合对人生哲理的领悟,情、景、理自然融合,意境深邃。C.“心远地自偏”形象地道出这样一个道理:环境的偏僻幽静方能使人恬淡舒适。

D.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来赋予特殊的意蕴。例如菊花,具有超凡脱俗、高傲纯洁的象征意义;而诗人“采菊”,则表现诗人热爱自然的情趣。

5、下面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结庐在入境,而无车马喧”写出了诗人的居住环境和生话状况。B.尽管没有车马的喧闹嘈杂,但仍有“采菊东篱下”的劳作烦忧。C.诗中四句写景句子传神的描绘了优美恬静的田园风光。

D.全诗融说理、写景、抒情为一体,表现了诗人细微的内心感受。

6、对该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是诗人弃官归隐之前写的一首诗。B.“心远地自偏”句用得极好,它巧妙地道出作者此时的心境,想要离开喧闹的尘世,追求一种宁静恬淡的氛围。

C.“采菊东篱下”写作者酷爱菊,常常在住处周围种上菊花,颇为后人称道。D.全诗语言朴实含蓄,写得很有特色,叙事、议论、抒情相结合。

二、按要求默写。

1、表现这首诗思想内容的一个词是:。

2、诗中最能体现诗人隐逸生活情趣的一个词是:。

3、蕴含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的诗句是:。

4、形容超然物外的思想感情的诗句是:。

5、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优游自在怡然自得、恬淡相适的隐居生活的句子是:。

6、李清照《醉花阴》由“东篱把酒黄昏后”,想到陶渊明《饮酒》中的那句诗:。

7、表现自己在俯仰之间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诗句是:。

8、表现诗人恬静闲适的生活方式和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怀的,向往悠然自在的田园生活的诗句是:。

9、表现诗人无我之境,物我合一的诗句是:。

10、《饮酒》中展示陶渊明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旷达心胸的句子是:。

4、《饮酒》诗中形容事物有真意妙趣,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诗句是:。

5、表明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

6、寓情于景,道出了诗人隐居后欣慰之情的句子是:。

7、全诗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 ”(填原文)的道理,表达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得乐趣的恬适之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8、诗中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表明心情闲适,心志高远的诗句是:。

三、赏析。

1、诗的三,四句道出全文的主旨,表明了诗人远离世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境界。

2、全诗朴素而形象的表现了陶渊明 厌弃世俗,陶醉自然 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

3、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非常精妙,换成“望”字就没有这种效果。请你说说为什么。

因为“见”字生动地描绘出了作者在东篱下采菊时的悠闲,不是有意去“望”,而是无意所“见”,从而很好地表现出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

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几句诗描写了一种悠然(悠闲)自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状态。

6、陶渊明《饮酒》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表现了诗人一种悠闲淡远,静穆恬适的心境(恬静、恬淡、愉悦、悠闲自得,陶醉于自然的心境。

7、批注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和文学鉴赏、批评的重要形式,它直入文本,用简洁的语言记录阅读者的感悟、品味、欣赏,体现阅读者的眼光和情怀。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千年以来脍炙人口的名句。诗人悠闲地在篱下,采菊,抬头见山,是那样地怡然自得,那样地超凡脱俗!以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悠然”二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真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

8、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此二句妙在自己无心见山,然悠悠远望,心与物游,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9、诗中“真意”和“忘言”的意思分别是 生活的真谛、无法形象。21.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2分)示例一:“悠然”形象地写出,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示例二:“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任选一词.言之成理即可。2分)2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什么? 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意思对即可)

选择题

1、A2、B3、B4、C5、B6、A 1.第一句中虚词“而”表

关系。

2.本诗中纯写景的句子是,叙事、写景相结合的句子是

。写出诗人悠闲自得生活的一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表现这首诗思想内容的一个词是_______。

3.“问君何能尔”一句中的“尔”指代什么? 答:

4.怎样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答:

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答:

(以下是2006年天门市中考题)6.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歌颂了热闹的田园生活,突出地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相契合的心理。

B.“悠然见南山”一句中“见”字用的极好,表现出诗人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了眼帘。

C.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特点是情、境、理三者的浑然融合,在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的情构成的境界中,蕴涵着万物各得其所的哲理。

D.“真意”与“忘言”的关系是说此情此境中让人体会到生活的真谛,而这种“真意”只能用心灵去感受,因而诗人只好“忘言”了。

7.全诗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原文)的道理,表达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得乐趣的恬适之情和丰富和精神生活。参考答案: 1.转折 2.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心远 3.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4.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5.表达了诗人悠然闲适、以劳动为乐的情感。6.A

7。心远地自偏

第3篇:饮酒

《饮酒》赏析

陶渊明的《饮酒》组诗共有20首,这组诗并不是酒后遣兴之作,而是诗人借酒为题,写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是为了在当时十分险恶的环境下借醉酒来逃避迫害。他在《饮酒》第二十首中写道“但恨多谬误,君当恕罪人”,可见其用心的良苦。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这首诗以情为主,融情入景,写出了诗人归隐田园后生活悠闲自得的心境。

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表现了诗人鄙弃官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诗人虽然居住在污浊的人世间,却不受尘俗的烦扰。“车马喧”,正是官场上你争我夺、互相倾轧、奔走钻营的各种丑态的写照。但是,陶渊明“结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饮酒

饮酒

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2.了解诗中景、情、理融为一体的写法。

3.通过朗读、想象、联想体会诗的意境美,体味诗人的感情,体会本诗的意境。(二)教学重点: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学会赏析。

(三)教学难点:了解诗中景、情、理融为一体的写法,体会本诗的意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酒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酒,更是一种文化,注入了我们很多的喜怒哀乐,承载着人类丰富的精神世界。诗与酒,自古就结下了不解之缘。翻开我们的历史,只怕大部分的酒都让诗人喝去了。酒,可以催发诗的灵感;诗,可以增加酒的韵味。

(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有关酒的诗词,并分析作者抒发的情感。)今天学习的陶渊明的这首《饮酒》,我们一起感受一下,诗人抒发的什么情感。

二、文学常识作者介绍

陶渊明生平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重阳节饮什么酒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重阳节饮什么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