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漫谈王安石的诗
漫谈王安石的诗
引导语:北宋杰出的政治家王安石的诗现存1531首,大体上可分为为官与隐居两个时期。前期诗作,主要有针贬现实、抒发政见、言情抒怀的政治诗、咏史诗、寓言诗和酬答赠别;后期诗作,或直抒胸臆,抒发诗人被迫隐退的愤懑之情,下面是小编收集有关他的诗的相关信息,我们一起阅读学习吧。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因他被封为荆国公,故也称“王荆公”;又因他是临川人,有“临川先生”之称。他于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中进士后,当过一些地方官,曾多次上书建议兴利除弊,以纾民困。熙宁二年(1069),宋神宗特拔他为参知政事。从此,王安石积极推行新法。但由于旧党排挤打击,他于熙宁三年到熙宁九年两次拜相,两次罢相,最后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市)。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旧党司马光为相,全部废除新法,王安石忧愤成疾,于次年病故。?
王安石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①;是北宋的大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北宋革新诗派中最优秀的诗人。他继承和发展了苏舜钦、梅尧臣、欧阳修等前辈作家的创作主张,推崇唐代诗人杜甫、韩愈、李商隐、张籍等,反对西昆体诗风,力主文学创作“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上人书》)。其文逻辑谨严,风格雄健、峭拔,修辞精炼;其诗独树一帜,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著有《临川先生文集》100卷。?
王安石的诗现存1531首,大体上可分为为官与隐居两个时期。
前期诗作,主要有针贬现实、抒发政见、言情抒怀的政治诗、咏史诗、寓言诗和酬答赠别、悼念亡友之作。如《河北民》反映了辽和西夏入侵,北宋王朝搜刮民脂民膏,屈辱求和,人祸天灾,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收盐》、《省兵》、《发廪》、《兼并》、《感事》等诗也都表现了诗人体恤民生疾苦,主张改革弊政的进步思想。这些诗作,虽然大都“以议论为诗”,但思想深邃,论述生动,且具有真情实感,有别于“味同嚼蜡”之作。《明妃曲二首》、《孔子》、《孟子》、《商鞅》、《张良》、《范增》、《贾生》、《谢安》、《杜甫画像》等诗,或评价历史人物,或咏史抒怀,借古讽今,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得较好。《同昌叔赋雁奴》、《秃山》等诗借助于寓言故事来针砭时俗,构思巧妙,耐人咀嚼。《奉酬永叔见赠》、《别和甫赴南徐》等诗可谓酬答赠别之佳作。《思王逢原三首》痛悼亡友王令,如:“蓬蒿今日想纷披,冢上秋风又一吹。妙质不为平世得,微言唯有故人知。庐山南堕当书案,湓水东来入酒卮。陈迹可怜随手尽,欲欢无复似当时”(其二);“百年相望济时功,岁路何知向此穷。鹰隼奋飞凰羽短,骐麟埋没马群空。中郎旧业无儿付,康子高才有妇同。想见江南原上墓,树枝零落纸钱风”(其三),以常语写深情,长歌当哭,真切感人。此外,《哭梅圣俞》、《伤杜醇》等诗也都是诗人从肺腑里流出来的痛悼亡友的悲歌。诗人这一时期的诗作,长于议论,善于用典,格律谨严,属对工稳,诗风或沉郁如老杜,或平淡如张籍,或峭雄如韩愈。?
后期诗作,或直抒胸臆,抒发诗人被迫隐退的愤懑之情:“万事付鬼?,耻辱何足论”(《谢公墩》);或托物寄兴,表现诗人刚正不阿的禀性,如《孤桐》、《古松》、《梅花》等。而更多的尤为人们所称颂的则是那些描绘湖光山色的写景小诗。这些小诗(主要是绝句),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写法被人称为“王荆公体”②。
其特点:一是意境空灵,如:“月映林塘淡,风含笑语凉。俯窥怜绿净,小立伫幽香。携幼寻新的,扶衰坐野航。延缘久未已,岁晚惜流光。”(《岁晚》)又如:“出写清浅景,归穿苍翠阴。平头均楚制,长耳嗣吴吟,暮岭已佳色,寒泉仍好音。谁同此真意,倦鸟亦幽寻。”(《山行》)
二是用语精警,如:“春风自③绿江南岸”(《泊船瓜洲》),著一“绿”字,写活了春风,隐隐传出了江南春来早的讯息,令人赏心悦目;“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造语新奇,仅14个字便再现了绿水“护田”、青山“排闼”的优美景色,且将山水写得有性有情。
三是饶有画意,如:“小雨轻风落楝花,细红如雪点平沙。槿篱竹屋江村路,时见宜城卖酒家”(《钟山晚步》);“水际柴门一半开,小桥分路入苍苔。背人照影无穷柳,隔屋吹香并是梅”(《金陵即事三首》之一);“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江宁夹口三首》之三),根据这些诗行,画家无须费力即可作出一幅幅迷人的画来。诗人这一时期的诗作,较之前期诗作,诗律更严谨,语言更精警,但回荡在前期诗作中的强烈的政治热情锐退,诗风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表现为或闲澹,或清婉,或雅丽。
王安石的诗以其杰出的艺术成就为人们所称道。欧阳修赠诗道:“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④杨万里形象地说:“读半山绝句可当朝餐。”⑤当然,王安石也有一部分诗喜造硬语,押险韵,对后世有过不良影响,但这毕竟是白璧微瑕。?
注释:
①《列宁全集》第十卷。
②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59页。
③最早的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作“自”,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清缪氏小山房刊本也均作“自”。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作“又”,这或许源于宋洪迈《容斋续笔》卷八脍炙人口的“诗词改字”条,系以讹传讹。
④《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五十七。
⑤《荆溪集序》。
《唐宋词简释》:王安石
桂枝香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此首为金陵怀古之词,以笔力峭劲,为东坡所叹赏。上片写金陵之景,下片抒怀古之情。“登临送目”四字,笼照全篇。“正故国”两句,言时令与天气。“千里”两句,言山水之美。“征帆”以下,皆为江天景色。换头,历述古今盛衰之感,清空一气。“门外楼头”句,用杜牧之“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诗意。“六朝”句,用窦巩诗意。“商女”句,用牧之《泊秦淮》诗意。
第2篇:王安石诗全集
王安石诗全集
王安石(1021年—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汉族。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区荆公路邓家巷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与唐朝的柳宗元、韩愈、宋朝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和曾巩并称为 “唐宋八大家” 。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官至宰相,主张改革变法。诗作《元日》、《梅花》等最为著名。
王安石的诗全集:
《江上》作者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其古诗全文如下:
江上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
【译文】
江面上吹过一阵秋风,江岸上的落花在夕照中纷纷飘落。离别之情给远去的笛声吹送,并随秋风吹到乱山的东面。
《元日》作者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其古诗全文如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
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家家户户都被太阳的光辉普照着,每年春节都取下了旧春联换上新春联。
《泊船瓜洲》作者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其古诗全文如下: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译文】
京口和瓜洲仅隔着一条长江,从京口到钟山也只隔几座山而已。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梅花》作者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其古诗全文如下: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译文】
墙角有几枝梅花,正冒着严寒独自开放。为什么远看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登飞来峰》作者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其古诗全文如下: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
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书湖阴先生壁》作者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其古诗全文如下:
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译文】
茅草房庭院因经常打扫,所以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大山闯进门来为人们送青。
《南乡子》作者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其古诗全文如下: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
绕水恣行游,上尽层楼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渔家傲》作者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其古诗全文如下:
平岸小桥千嶂抱,揉兰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攲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春风》作者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马春风北首燕,却疑身得旧山川。
阳浮树外沧江水,尘涨原头野火烟。
日借嫩黄初著柳,两催新绿稍归田。
回头不见辛夷发,始觉看花是去年。
《春夜》作者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其古诗全文如下:
金炉香尽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译文】
夜已经深了,香炉里的香早已经燃尽,漏壶里的水也快漏完了。后半夜的春风给人带来阵阵的寒意。然而春天的景色却使人心烦意乱,只看见随着月亮的移动,花木的影子悄悄地爬上了栏杆。
《北山》作者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其古诗全文如下:
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译文】
北山绿色的山泉涨满山塘,笔直的沟渠和曲折回环的池塘里的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因陶醉于春天美丽的景色,静静地细数落花久坐;因慢慢地寻找碧绿的芳草而回家晚了。
《钟山即事》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安石。其古诗全文如下: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译文】
山间的溪水在竹林中无声无息的环绕流淌,竹林边的花草也在浓浓的春意中默默地摆弄着娇羞柔美的身姿。在屋檐下对着钟山整整静坐了一天都没听见一声鸟叫,真是太幽静了。
《题齐安驿》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安石。其古诗全文如下:
日净山如染,风暄草欲熏。
梅残数点雪,麦涨一川云。
【译文】
日光明净,照着远处的山,仿佛是谁用画笔作了晕染;春风暖洋洋地吹着,草木发出阵阵清香。路边的梅花正把残剩的`几片似雪的花朵摇落;一垅垅麦子蓬勃地生长,好像是一片绿云腾涨。
《南浦》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安石。其古诗全文如下:
南浦东冈二月时,物华撩我有新诗。
含风鸭绿粼粼起,弄日鹅黄袅袅垂。
【译文】
在南浦东冈吹东风的二月之时,美丽的景色让我诗兴大发。东风吹动了一江春水波光粼粼,摇动的新柳柔美地垂在岸边。
《贾生》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安石。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
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
【译文】
西王母在瑶池上把绮窗打开;只听得黄竹歌声音动地悲哀。八骏神马的车子日行三万里;周穆王为了何事违约不再来。
《岁晚》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安石。其古诗全文如下:
月映林塘淡,风含笑语凉。
俯窥怜绿净,小立伫幽香。
携幼寻新的,扶衰坐野航。
延缘久未已,岁晚惜流光。
【译文】
月光映照着清幽的树林池塘,凉爽的风里夹杂着欢声笑语。弯下腰窥看青绿明净的池水,在幽香之中稍稍伫立一会儿。拉上小孩子寻找新熟的莲子,搀扶着老人在野外泛舟游玩。我久久地流连不已,这已是一年的末尾,让人愈发珍惜流逝的光阴啊。
《定林》作者为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其全文如下: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译文】
用山中甘冽的泉水漱口,病齿生凉。坐在空旷的地方,烦躁的心情顿时宁静了。脱掉鞋子,在岩石上铺上被褥,躺在上面。只留白云对宿,又逢明月寻来。真正的快乐不是不能寄托,悲鸣的虫声同样是悦耳的声音。
《壬辰寒食》作者为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其古诗全文如下: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翻译】
身居他乡的乡思像杨柳一样,被春风一吹就有千万条思绪。尤其是到了清明的寒食节,自己的眼泪就更多了,流的泪就快要淹没冶城了。自己的白头发像是要挣脱出头巾的束缚,镜子中自己的面容也已经显得苍老。不想知道做官的快乐啊,只求自己能够在青山绿水做一个打渔和砍柴的农民。
《叠题乌江亭》作者为宋代诗人文学家王安石。其古诗全文如下: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译文】
经过战争的疲劳的壮士非常的悲哀,中原一败之后大势难以挽回。即便江东的子弟现在还在,但是,谁能保证他们为了项羽而卷土重来。
《桂枝香·金陵怀古》作者为宋朝诗人、文学家王安石。其古诗全文如下: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翻译】
登上高楼凭栏极目,金陵的景象正是一派晚秋,天气刚刚开始索肃。千里奔流的长江澄沏得好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俊伟峭拔犹如一束束的箭簇。江上的小船张满了帆迅疾驶向夕阳里,岸旁迎着西风飘拂的是抖擞的酒旗斜出直矗。彩色缤纷的画船出没在云烟稀淡,江中洲上的白鹭时而停歇时而飞起,这清丽的景色就是用最美的图画也难把它画足。
回想往昔,奢华淫逸的生活无休止地互相竞逐,感叹“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的亡国悲恨接连相续。登上高处,面对着这千古以来便不曾变化的景色,徒自叹息六朝诸国的兴衰败亡。六朝的风云变化全都随着流水消逝,只有那郊外的寒冷烟雾和衰萎的野草还凝聚着苍绿的颜色。直到如今的商女,还不知亡国的悲恨,时时放声歌唱《后庭》遗曲。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作者为宋代诗人、文学家王安石。其古诗全文如下:
其一
茅屋沧洲一酒旗,午烟孤起隔林炊。
江清日暖芦花转,只似春风柳絮时。
其二
月堕浮云水卷空,沧洲夜泝五更风。
北山草木何由见,梦尽青灯展转中。
其三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北陂杏花》作者为宋代诗人、文学家王安石。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陂春水绕花身,身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翻译】
池塘中的春水环绕着杏花,花与水中的倒影各有千秋。即使被春风像雪一样吹落,也胜过落在南边集市上被碾作尘土。
第3篇:王安石的诗
王安石的诗
王安石的诗 篇1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宝应二三进士见送乞诗注
王安石
少喜功名尽坦涂,那知干世最崎岖。
草庐有客歌梁甫,狗监无人荐子虚。
解玩山川消积愤,静忘岁月赖群书。
惭君枉盖如平昔,不笑谋生万事疏。
[注]本诗作于王安石晚年隐居钟山之后。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乞诗”指向他人索求诗歌,又称求诗、请诗、索诗,具有交际的功能。
B、首联写出了一个经历宦海沉浮、世事沧桑的老人对社会人生的深切感悟。
C、颔联运用诸葛亮和司马相如的典故,表达了自己不被重用的`遗憾与愤慨。
D、诗人惭愧于自己隐居钟山、远离朝政,不能继续为朝廷效力,报答君王。
16、诗人回忆了自己从前的经历,却又说“静忘岁月”,这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
第4篇:王安石诗大全
王安石诗大全
哀贤亭
黄鸟哀子车,强埋非天为。
天夺不待老,还能使人悲。
马侯东南秀,鞭策要路驰。
归骨万里州,乃当强壮时。
墓门闭空原,白日无履綦。
苍苍柏与松,浩浩山风吹。
我初羞夷吾,鲍叔亦我知。
终欲往一恸,咏言慰孤嫠。
爱日
雁生阴沙春,冬息阳海澨。
冥冥取南北,岂以食为累。
咨予愁病躯,朴鄙人所戏。
无人治时难,量力当自弃。
岂知塞上霜,飘然亦何事。
高堂已白发,爱日负明义。
悲风吹平原,秣马聊一愒。
含怀孰与语,仰屋思汉喟。
孟母知身从,莱妻耻人制。
一肉傥易谋,万锺非得计。
安丰张令修芍陂
桐乡振廪得周旋,芍水修陂道路传。
日想僝功追往事,心知为政似当年。
鲂鱼鱍鱍归城市,粳稻纷纷载酒船。
楚相祠堂仍好在,胜游思为子留篇。
八公山
淮山但有八公名,鸿宝烧金竟不成。
身与仙人守都厕,可能鸡犬得长生。
八功德水
雪山马口出琉璃,闻说诸天与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