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初中语文《观潮》 教学实录
初中语文《观潮》 教学实录
导入谈话:
师:看看老师跟昨天有什么不同。
生:头发长了。
师:还有什么?
生:老师昨天的头发是盘起来的,今天放下来了。
师:上课。我生长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天津,我常常在海边看潮起潮落。你们想不想看看我们天津渤海潮。
多媒体演示天津渤海潮。
师:这是咱们美丽的北海。今天我们要一起走出海的故乡,一起去看举世闻名的潮。
多媒体出示课题观潮。
师:我们是站在钱塘江海宁镇观看钱塘江大潮,以小组学习,学得好可以得到一滴水,可以滴水成渊。我们见面后你们预习了吗?谁读课文了?那老师把指导检查的权力交给你们,两个人两个读,看哪个小组读得正确,读对的人数最多。
小组读。
师:你在读的时候,同伴都读对的举手。
师:不太多,看来。好,看来这四组读对的比较多,各加一滴水。你们想不想再比个高低。通过预习知道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生:先写了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
师:你答得非常好,给他们组再加一滴水。课文先写了,课文读对了,我相信文中的词语一定不会难倒你们,看谁抢读得快。
多媒体出示词语,让学生抢读。
犹如霎时笼罩薄雾闷雷踮着脚人声鼎沸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风号浪吼
师纠正读音
师:能自己改正读音,真好。请大家齐读。
生齐读。
师:预习的时候,你有没有解决不好的问题。这么多。先在小组里解决,其他的问题通过查资料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一会提出来大家一块解决。
小组讨论。
师:你们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谁来说说?
生:为什么农历八月十八日观潮日,其他日子不行?
师:哪一组还有问题?
生:潮是怎么形成的?
师:噢,钱潮是怎么形成的,他善于发现问题。
生:什么是潮汐?
师:有相同的问题吗?噢,那个女同学也有。你们打算怎么解决问题。
生:去图书馆
生:查资料,上网
生:同学讨论。
师:好办法。现场每一个老师都是你们的学习资源。老师给每一组提供了一些文字资料,你们自己选择,关键看你能不能静下心来通过查询资料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
小组讨论。
师:你们的问题解决了吗?都解决了吗?有没解决的问题吗?
生:有,潮汐。
师:这有电脑,看电脑能不能帮助你。
电脑演示潮汐的形成。
师:看明白了吗?
生:明白。
师:潮是怎么形成的我们明白了,你们想不想看看钱塘江大潮的恢宏气势。
生:想。
多媒体展示大潮画面。
师:恢宏不恢宏。
生:恢宏。
师:我有一个问题,我想问你为什么要在八月十八日观潮?
生:因为八月十八地球和月亮在同一条线上,月球有吸引力,在这一天看潮是最大的。
师:还有东南风,起什么作用?
生:不知道。
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通过电脑,我们欣赏了祖国的大好河山,通过看录像了解了自然神奇的景观。帮助我们把课文读懂,下面每一位学生默读课文。
生默读。
师:读完了,读懂了吗?
生:懂了。
师:看看哪一组能够通顺的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可以小组读,两个人对读,还可以自己读,只要能把课文读通顺,小组自己决定读的方式。
小组读。
师:小组选一段读,看看哪组读得最好!
生读。
师:读得很好,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读这个词为什么要这么用劲?
生:因为声音很大。
师:噢,因为声音大,你们才读得那么用劲。加一滴水。还有哪个组想挑战?
某小组读。
师:每一个同学都读得那么好,加一滴水。浪潮越来越近了,怎么读。
生读。
师:你们读得真好,老师想和你们一起读,可以吗?
师生齐读那条白线
师:读得真好,这就是祖国自然神奇的自然景观。大家想,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天下奇观的观呢?
生:不知道?
师:打开字典查一查。
师:很少有人能看到这壮丽的景观,你们想不想把自己了解到的说给大家听?课文中有许多形象的词语,咱们讲的时候会用到,打开书,在写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用了很多形象的词语,你动笔画一画,然后在找小组读一读。要放弃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听取别人的建议。
生读。
师:中间这部分潮来时形象的词语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生:水天相接。
师: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
生:白线。
师:很好,接着说。
生:横贯江面。
生:风号浪吼。
生:浩浩荡荡。
生:飞奔而来。
师:其他小组有没有补充。
生: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
师:你找着了什么词?
生:山崩地裂。
师:刚才同学找的非常准。下面我们分头准备,你可以根据老师准备的资料说,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说,把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景象讲一讲,先准备一下,开始。你们组准备好了吗?
师:今天我们只是做了一个导游前的准备,今天回家把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景象讲给你的爸妈听,这是今天的作业。你或许还有新的问题,老师为你们提供两篇文章,几个网址,三张钱塘江潮的光盘,一本书,这对你们学习新的内容一定是有帮助的。再见!
结束。
第2篇:观潮教学实录
观潮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仔细听听,你听到什么声音了?(CAI课件音频:播放潮来时的声音)
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钱塘江观潮,请大家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生齐读;师板书:天下奇观)
师:“奇观”是什么意思?
生:“奇观”就是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
师:我们想去看看这“天下奇观”吗?请你告诉老师,你最想看什么?
生:我想看潮来时涌起的波浪。
生:我想看潮来时人的活动。
生:我想听听涨潮的声音。
师:好,大家看看画面,听听声音,然后说说你有什么感受。(CAI课件播放潮来的过程)
(生不断发出赞叹)
师:看了钱塘江大潮,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觉得钱塘江大潮非常壮观。
生:我认为钱塘江大潮不愧是“天下奇观”。
生:我真想亲自去看看钱塘江大潮。
师:钱塘江大潮如此壮观,课文又是怎样描述的呢?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潮来时的景象。
(生默读课文)
生: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写了潮来时的景象。
师:你真会读书。请大家轻声自由地读读这两个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自读课文)
生:我知道了这段课文写了潮来时的声音很大,像“山崩地裂”;还写了潮水的样子很壮观。(板书:声、形)
生:我知道了来观潮的人很多,很热闹。
生:我发现作者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来观察潮水的。
师:你们真聪明,读书真仔细!这两个自然段里有很多精彩的语句,同学生们自由地读吧,特别是你喜欢的语句,可以画一画,多读几遍。待一会读给大家听听,看谁读得最好?
生:“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师:读得这么好,看得出你的确很喜欢这句话,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句话吗?
生:这句话写出了潮水的气势很雄伟,潮水的声音巨大,浪涌起来就像是白色战马。(板书:战马)
师:哪个词写出了潮水的.声音巨大?
生:“山崩地裂”(板书:山崩地裂)
生:“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还没看到江潮就听到潮水的声音,说明潮水的声音很大,很大气势。
师:最能表现潮水声音的词是……
生:“闷雷滚动”。(板书:闷雷滚动)
生:“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这时候潮水来了,人们很激动,高兴得沸腾起来。
师:从哪儿知道潮水来了?
生:因为人们已经看到了“一条白线”了。(板书:白线)
生:“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这时候的浪潮涌得很快,很高,就像高高的城墙。潮水的颜色是白色的,很壮观。(板书:城墙)
师:读得不错,挺有感受的。你们再自由地读读课文看,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提出来,我们一块儿讨论。
(学生自由读文、组内自由讨论)
师:你们还有哪些问题?
生:老师,“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为什么说它“横贯江面”?“横贯”是什么意思?
师:我们来做个看图填词的练习,你就明白了。请同学们仔细看图(CAI课件图片:1、钱塘江潮水横贯江面图;2、钱塘江横卧江面图),两个词分别应该填入哪幅图中呢?
生:“横贯”填到图1中,“横卧”填到图2中。
师:能和大家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图2中,江面很平静,就像躺着睡觉似的,所以我填“横卧”;而图1中潮水是动的,我觉得应该填“横贯”。
师:你很会思考,填得不错,老师知道你心里已经明白了。“横贯”就是横着通过去的意思。
生:老师,我想听听闷雷滚动的声音。
(师CAI课件音频:闷雷的声音)
生:老师,作者为什么把潮水比作战马呢?潮水的声音真有那么大吗?
师:这个问题提得很有价值。我们一起来看看画面,听听声音。(CAI课件显示:战马奔腾逐渐切换到潮水奔涌,并作有巨大的响声)看到这儿,你是不是有了更深的体会呢?
生:我发现潮水向前涌和战马向前奔很像。战马马不停蹄地向前,江水也是后浪推前浪,不断地流去。
生;我觉得战马跑得很快,潮水向前涌得也很快,都很有气势。
生:我听到战马奔跑时的声音和潮水奔腾的声音都是滚滚而来,震动大地的。
师:你们有这么深的感受,我想你也有把潮水的这种气势读出来,谁来试试?
(指名读,齐读)
师:下面请女同学读第三自然段,男同学读第四自然段,看谁读得更好?(生分男、女齐读)
师:女同学的声音清脆悦耳,男同学的声音抑扬顿挫,都读得很好。现在我们来做一个练习。(学生填写两个自然段中表示时间和空间的词句)
生:“午后一点左右”、“顿时”、“过了一会儿”,这些是表示时间的词;“再近些”、“浪潮越来越近”是说潮水是由远到近的词。
师:那我们能不能根据这些词的提示来背一背课文呢?
生:能!
(生自由练背)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我来读这些词,你们来接,我们小声地背一背,不记得的可以看看书。
(生齐声背诵)
师:学到这儿,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请你来给钱塘江观潮的客人当导游,我们先来设计一个开场白。
生:游客朋友们,大潮就要来了,请跟我来,我会带你看个仔细。
生:游客朋友们,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今天是观潮最好的时候,千万不要错过哟。
生:游客朋友们,大潮威力无比,请大家注意安全,不要靠近江边。
师:相信你们都是合格的导游。现在就请你们给画面配上解说词,注意用上设计好的开场白。先在小组内练习一下,一会看看哪个组说得最精彩。(CAI课件视频:潮来时的过程)
(生在组内练说)
师:请大家推荐一个同学来当导游。
生:游客朋友们,欢迎您来钱塘江观潮。你听到了吗?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可江面还是风平浪静。你看,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了。那条白线移动得很快,越来越粗,横贯江面。潮水已经涌起两丈多高了,就像是一堵白色城墙。潮水越来越近了,就像是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你听,那声音快把人的耳朵都震聋了。游客朋友们,你们认为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吗?
师:这位同学介绍得不错,用上了很多课文中的精彩词句。如果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说,就更好了。
生:游客朋友们,大潮就要来了,要摄像的,请大家做好准备。你听,大潮离我们很近了,你听到了隆隆的声音了吗?那是潮水的声音。快看啊,远处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声音越来越大了。潮水越来越近了,请大家退后一点,注意安全。你看,江水就要向我们扑来了,好像要把我们吞没了,那浪潮多高啊!那声音真是震耳欲聋!现在,我们脚下的大地都颤动起来了。相信你们一定会终生难忘!
师:听了你们的介绍,真让人感到震惊,难怪人们把钱塘江大潮称为——“天下奇观”。(生齐说)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的3、4自然段,感受到了钱塘江的壮观景象和雄伟气势,都学得不错。那么课文2、5自然段还写了些什么呢?老师想交给大家自学。你们可以读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可以说说你的感想,还可以提出不懂的问题。(学生自学,自由讨论)
生:我喜欢读“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层蒙蒙的薄雾”。这句话写得很美,钱塘江就像是一位身披白纱的少女。
生:我读了“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地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这句话后,觉得钱塘江大潮的余波也非常的有气势。
生:老师,我想知道钱塘江大潮是怎样形成的?
师:老师这儿有一个知识锦囊,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自己在电脑里查找资料。
(学生自己在每组的电脑中查找自己所需的文字、图片资料)
观潮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1.观潮教学实录
2.观潮 教案
3.观潮的 翻译
4.观潮节
5.2015教师资格《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押题试卷(二)(2)
6.答谢中书书
7.圆明园的毁灭
8.记承天寺夜游
9.答谢中书书
第3篇:《观潮》教学实录
《观潮》教学实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2.能发挥想象,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3.能通过思考所提供的问题,理解长句子的意思。
4.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5.能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一处景物。
教学重点: 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
教学难点: 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教师进行充满感情的介绍:钱塘江它是我们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它位于浙江省北部,全长605公里,河域面积五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三,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条著名江流。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钱塘江
第4篇:观潮教学实录
观潮教学实录
观潮教学实录1
1.观潮
第一课时
师:同学们好,从这天开始,我们就要进入四年级的学习了,在四年级的上学期,我们要学习八组课文,此刻,先请大家打开课本,翻到目录,看一看,第一组课文都写了些什么呢?
生1:第一组一共有四篇课文,有写潮水的,有写火烧云的。还有写大峡谷的,好像都写自然景观的。
师:你说的十分准备,这组课文就向我们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这天,我们就要来学习第一课,大家齐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观潮
师:同学们,请看这张地形图,谁能找一找,钱塘江的入海口是什么地方
多媒体出示钱塘江入口地形图
生1:钱塘江的入口是杭州湾
师:谁能找到盐官镇的位置呢?
生2:我找到海宁市盐官镇的位置在杭州湾的西面。
师:你找的十分准备,盐官镇呢,但是观潮的好地方,这节课,就让我们先初读课课文,感受钱塘江大潮壮观的景象,同
第5篇:《观潮》教学实录
《观潮》教学实录
《观潮》教学实录 1
一、初步谈话,理解课题
师:李白笔下的庐山瀑布是那么雄伟、壮丽,让人读来赞叹不已。然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22《观潮》,里面所描绘的钱塘江大潮更可称为天下奇观(板书)。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领略钱塘江大潮那雄浑、磅礴的气势。好不好?(齐读课题:《观潮》)
师: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词语中都有一个观字,这两个观字意思一样吗?
生:观潮的观是看的意思。天下奇观的观
师:快请教一下字典,查查是什么意思。
(学生)
生:奇观的观是景象的意思。
师:那么奇观的意思呢
生:奇观就是奇特的景象。
生:奇观就是奇异的景象。
师:谁能说说天下奇观的意思。
生:天下奇观就是世界上奇妙的景象。
生:天下奇观就是天底下奇异的景象。
师:理解得很到位。
二、检查预习,反馈交流
师:昨天,大家回家预习了课文还查阅了有关资
第6篇:《观潮》教学实录
《观潮》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观潮》这一课,了解到江潮还没有来,江面很平静,可是海塘大堤上早已是人山人海,人们等啊!盼啊!直到午后一点左右。听,从远处传来了隆隆的响声,同学们,那是什么声音呵?
生:潮来了!
师:对,大潮就要来了,你们想看看吗?
生:想!
师:说去就去,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地轻声读课文的三、四自然段。大家要仔细地听潮、看潮、用心体验潮,观后说说钱塘江大潮的哪些方面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读到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学生自由读三、四自然段,并记下问题。)
生:大潮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是它的声音非常大,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生:大潮给我的印象是它气势非常的雄伟。
师:那你所说的气势是你听到的还是看到的呢?
生:是我看到的!
师:能看到气势吗?
生1:我觉得气势是想到的。
生2:我觉得气势
第7篇:语文《观潮》教学实录
语文《观潮》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一流3、4自然段,了解钱塘江大潮潮来时的情形。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语句。
2、熟读成诵部分语句。
3、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能够表现来潮时的壮观画面的录像带;学生课前查阅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初步谈话,理解课题
师:李白笔下的庐山瀑布是那么雄伟、壮丽,让人读来赞叹不已。然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22《观潮》,里面所描绘的钱塘江大潮更可称为“天下奇观”(板书)。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领略钱塘江大潮那雄浑、磅礴的气势。好不好?(齐读课题:《观潮》)
师:“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词语中都有一个“观”字,这两个“观”字意思一样吗?
生:“观潮”的“观”是“看”的意思。“天下奇观”的“观”……
师:快请教一下字典,
第8篇:观潮教学实录评析
观潮教学实录评析
教学设计说明
一、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积极学习
学生的语文能力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语文实践活动“习得”的,不是老师教会的。所以语文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愿学、乐学,才能真正提高学习的实效。我们在设计教学时,牢牢地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并且力求在各个教学环节中体现出来。比如朗读课文“潮来时”这一段,我们设计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要读得让其他同学也能喜欢这些句子。这样处理朗读,学生就会读得更加主动,更加投入,也更加有兴趣。改变了以往那种不管学生有无兴趣,都必须按照教师所提的要求进行朗读的被动局面。还比如学习新词,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天经地义。可是设计中我们让学生当老师,老师当学生。学生既然都会读,而且都愿意领读,那为何不能让他们当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