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教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1-25 08:32:2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案

2006年春季学期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2、使学生理解放热和吸热的原因。

3、介绍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了解煤的综合利用技术。能力目标:

1、通过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和自学能力。情感和德育目标:

1、通过介绍防火、灭火知识,使学生加强消防安全意识,增强防火、灭火的能力。

2、通过学习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介绍酸雨的形成和危害等知识,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等意识,树立社会责任感。

3、通过分析空气用量对燃料燃烧的利与弊,渗透一分为二认识事物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教学重点: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教学难点:

化学反应中能量观点的建立。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讨论、自学 实验准备:

一个试管架、一支试管、一个温度计、2~3块小铝片、稀盐酸、胶头滴管、小烧杯、玻璃片、玻璃棒、20gBa(OH)2·8H2O(磨成粉末)、10gNH4Cl晶体、水 教学过程: [引言]

火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由火引发的火灾会给人类带来很大的损失和痛苦。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防火、灭火的知识。

火是由可燃物燃烧产生的。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燃烧在很多领域在被人们利用。你能举一些例子吗? [学生举例]…… [讲解]

上面这些例子中都利用了燃烧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可见,化学反应是可以产生能量的,并且产生的能量可以被人类利用。在当今社会,人类所需能量绝大部分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特别是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燃烧产生的。[过渡]

是不是所有化学反应都有能量放出呢?现在我们用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

[演示实验]

1、铝片与盐酸反应(用手触摸试管外壁,用温度计测量溶液在反应前后的温度)

2、Ba(OH)2·8H2O与NH4Cl反应(注意观察现象)

[归纳]

铝片与盐酸反应要放出热量,NH4Cl晶体与Ba(OH)2·8H2O晶体反应要吸收热量。可见,化学反应伴有能量变化,这种能量变化常表现为热量变化。

2004级化学备课组

2006年春季学期

[板书]

第三节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吸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反应

[设疑]

为什么化学反应过程中有放热或吸热现象呢?现在请大家通过自学回答这个问题。[学生]阅读教材中有关内容 [小结]

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和结构不同,本身具有的能量有所不同。

2、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差若以热量形式表现即为放热或吸热。

3、反应中能量守恒。化学反应根据能量变化放热反应:有热量放出的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物能量高生成物能量低反应物能量低吸热反应 :生成物能量高

[板书]

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放热反应(能量释放);△H

如:CH4(g)+2O2(g)CO2(g)+2H2O(l)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吸热反应(能量贮存);△H >0。如 :C(s)+H2O(g)CO(g)+H2(g)[教师]

请同学们举几个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例子。[板书]

二、热化学方程式

表明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1、意义:不仅表明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同时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书写:

①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若在101kPa和25℃可不注明),注明△H的“+”与“-”,单位是KJ/mol。

②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表示:气体用“g”,液体用“l”,固体用“s”,溶液用“aq”),若为同素异形体要注明名称。

③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它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对于相同物质的反应,化学计量数不同,△H也不同;聚集状态不同,△H也不同。因此在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首先要注明聚集状态,然后再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化学计量数与反应热的正比关系确定出△H的值。

例如:CH4(g)+2O2(g)

CO2(g)+2H2O(l);△H=-890.3KJ/mol。

2004级化学备课组

第2篇:《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教案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教案

一、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2、常识性介绍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及环境保护等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化学反应解其能量变化,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2、难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观点的建立。

三、教学方法步骤

本节教学应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录像、影碟等多媒体手段,加强学生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观的认识,让学生通过阅读、观摩、讨论等学习形式,主动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具体教学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内容

[引言] 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现象是什么??(燃烧) 早期古人怎么取火?(钻木取火)

[讲述] 在第一节中就讲到,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与火有密切的联系,对于燃烧的探究是一个既古老而又年轻的课题,过去我们曾经研究过,现在仍然在研究,将来还会继续研究。 为什么对燃烧这一古老的化学现象我们要一直研究下去呢?因为,研究燃烧中的反应、能量变化、燃烧效率及产物对环境的影响,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板书] 第三节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提问] 在当今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能源是那种能源?你身边接触到最为常见的能源是什么样的能源?(化学反应释放出的能量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最为常见的能源是热能,比如:燃烧放出的热。)

[边讲述边板书] 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提问] 写出至少四个可燃物燃烧的反应。

[学生板书] H2 + O2 -----H2O CO + O2 ------CO2 C + O2 --------CO2 CH4 + O2 ------CO2 + H2O [讲述] 可燃物的燃烧是最常见的有热量放出的反应。

[提问] 什么是燃烧?(通常讲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是什么?(燃烧的条件有两个: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二是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提问] 燃烧是一种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那么,化学反应都是放热的吗?(不一定。)

第3篇: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导语】刀豆文库的会员“argus”为你整理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范文,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有参考借鉴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介绍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意识;
  通过学习和查阅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及世界能源储备和开发;
  通过布置研究性课题,进一步认识化学与生产、科学研究及生活的紧密联系。

能力目标

通过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

在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的现在,开发利用新能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借此培养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扩展是很难得的。注意科学开发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是第一章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可以讲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关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教案

关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教案

教学目标概览

(一)知识目标

1、 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2、常识性介绍燃烧的条件,明确燃料完全燃烧的方法和意义。

(二)能力目标

学习图表表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方法,培养观察分析实验、阅读图表的能力。通过研究性课题学习调查研究的方法,培养实践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对家庭所用燃料问题进行专题调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和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教学难点:

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贮存”和“释放”的理解。

教学方法:

边讲边实验

教学过程:

[引言] 在我们所学过的化学反应中,有的化学反应是为了制取某些物质的,比如:实验室制取H2:Zn + H2SO4 = ZnSO4 + H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化学《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案

化学《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案

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O2 2H2O

2.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2CO+O2 2CO2

3.木炭在空气中完全燃烧。C+O2 CO2

课本知识导学运用

课本知识诠解重要提示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化学反应的特征

(2)分类及原因

类型 定义原因常见实例放热 反应有热量放出的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有燃烧反应酸碱中和反应金属置换出H2的反应吸热

反应吸收热量的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CO2 2CO(s)

C+H2O(g)2-=CO↑(g)+H2↑(g)2.燃料的燃烧

燃烧条件:燃料必须与空气接触,且达到着火点

(2)充分燃烧的条件:①要有足够的空气;②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 的接触面积

(3)不充分燃烧的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案范文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介绍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意识;

通过学习和查阅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及世界能源储备和开发;

通过布置研究性课题,进一步认识化学与生产、科学研究及生活的紧密联系,化学教案-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能力目标

通过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

在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的现在,开发利用新能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借此培养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扩展是很难得的。注意科学开发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是第一章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可以讲是高中化学理论联系实际的开篇,它起着连接初高中化学的纽带作用。本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化学《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案

化学《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化学《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O2 2H2O

2.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2CO+O2 2CO2

3.木炭在空气中完全燃烧。C+O2 CO2

课本知识导学运用

课本知识诠解重要提示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化学反应的特征

(2)分类及原因

类型定义原因常见实例放热反应有热量放出的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有燃烧反应酸碱中和反应金属置换出H2的反应吸热

反应吸收热量的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CO2 2CO(s)

C+H2O(g)2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教案

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包括:化学反应的类型、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三部分,主要从化合价的升降、电子的转移讨论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原教材穿插在第一章”卤素“中学习,新旧教材这部分的要求基本一致,但比起原教材来,新教材有三个特色:

1、结构合理:新教材从研究燃烧出发,导入氧化还原,先由复习初中所学的四种基本类型入手,对照Fe2O3+3CO==2Fe+3CO2类属判断的矛盾导出氧化还原,顺理成章。全节拟成三个相互联系的问题,纲目清晰。

2、表述生动:用拟人漫画形象生动的表述概念,激发兴趣,便于理解。

3、联系实际:列举生产、生活中对人类有益或有害的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以价态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的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