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励志故事:吃苦要趁早,成名不用急
那晚看湖南卫视《背后的故事》,请来的嘉宾是台湾著名的音乐制作人包小柏。熟悉他,是他在“超女”、“快男”之类选秀节目上做评委,给歌手做点评时,总是颠覆传统的套路,语出惊人、非常犀利地指出歌手的问题所在。据说,包小柏因此被娱乐界人士称为“毒舌”,还有他的神情冷峻、不苟言笑,使很多刚出道的新人看到他恨不得绕道而行。我很好奇,包小柏究竟有着怎么样的经历,能让他成就了如此冷静淡定的气质?那晚的访谈揭开了这个谜底。
原来,早在20年前,17岁的包小柏和他的孪生哥哥包小松就组成了台湾最早的男孩偶像组合,他们的歌舞在当年风靡一时、唱片大卖。所有别人翘首企盼的东西,他们在一夜之间都得到了。
到了服兵役的年龄,包小柏兄弟双双入伍。他们相信,两年后他们再回来,还会有大批的歌迷在忠实地等候着。可等到23岁退役之后,包小柏发现娱乐圈却已不是自己熟悉的样子了。有更多的新歌手走红,观众们的视线也早就转移了。
接下来的生活变得异常艰辛。最为窘迫的时候他连房子都租不起,好不容易争取来的上台机会,是帮其他的歌手暖场。现实的不如意让包小柏决定转行去做生意,可又赔得一塌糊涂,觉得自己不是做生意的料。
似乎已经到了人生的谷底,落魄的包小柏决定重新回头做音乐。在音乐工作室当上了一名管杂事的制作助理,他抓住一切机会提高自己的技能,躲在厕所里写歌,为了说服歌手适应某种曲风他甚至给别人下跪。6年之后,他成了华纳唱片音乐总监。
当屏幕里播放包小柏20年前的录像时,我注意到,包小柏对着那个迈着夸张的舞步、又蹦又跳的自己说了一句:那时的我真丑。少年得志是很多人的梦想,张爱玲都说了出名要趁早。可相比而言,我觉得那个顺风顺水、名利双收的少年偶像,远远没有现在的这个冷静沉着、内敛而丰富的音乐制作人有魅力。他对音乐的理解变了,对人生的感悟也更深刻了,吃苦的经历让他完成了破茧成蝶的转变。
那些早早成名的孩子,那些生活过于顺利的孩子,他们错过了人生最为难得的吃苦经历。事情做得越顺利,苦吃得越少,对生活的理解和认知就越浅薄。这些年有多少少年明星,一阵风一样红起来,转眼又风头尽失,甚至连普通人都不如。
美国童星麦考利·卡尔金就是一个例子。他8岁时成为《独自在家》的男主角,为福克斯公司带来了8.2亿美元的巨额票房收入。此后,他又拍摄过《小鬼当家》等著名影片,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童星。太早的出名把这个孩子给宠坏了,麦考利开始生活放荡,把头发染成各种奇怪的颜色,连续旷课,酗酒成性,屋里弥漫着尼古丁的烟雾和垃圾的臭气。电影公司的摄影师们则经常要到夜总会里把麦考利抓回去拍戏。还没满18岁他就结婚了,两年后分手。这个孩子让喜欢他的人非常失望,太早的成名和太顺利的生活几乎毁掉了他。
我有一个朋友是在被父母过度的保护下长大的,她一路顺利地上学、工作,到了单位上班还是被爸爸送来的。她的爸爸甚至为办公室里的同事们准备了礼品,恳求大家对这个女孩多照顾。到了该买房成家的年龄,爸爸又拿出毕生的积蓄给她买了房子。当爸爸老了,很虚弱,再无力照顾她时,她感到害怕,惶恐,不知所措。她觉得自己似乎被整个世界抛弃了。
这个在蜜糖般的爱中长大的孩子,很有感触地说,看来凡事过于顺利了不是什么好事,要是早早多吃些苦,我可能会比现在坚强得多。
是的,吃苦才是年轻人最不应该拒绝的事情。家里精心种植的花草常会莫名其妙枯萎,而野生的植被不管旱涝却总能保持郁郁青青的活力;身体健康的人常常会因为挫折选择自杀,而在医院里住过重病病房的人出来后却更愿意好好活着。
过于顺利的成长和过早成名,像一颗裹着巧克力的慢性毒药,消解了人的意志,迷惑了人的心智。吃苦才是一剂良药,苦的滋味固然不好受,但吃苦的经历却能让人沉淀出智慧和力量,让心灵变得强大而宽阔,表现出生命的张力和丰富。
所以,吃苦要趁早,成名不用急的。
第2篇:骄傲要趁早哲理故事
人生苦短,因而,这世界上的事大都要赶早不赶晚,要不然,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怪不得作家张爱玲深有体会地说:“出名要趁早!”其实,何止是出名,依我管见,骄傲也要趁早。
骄傲有两解,一是自高自大,二是自豪。自高自大当然不可取,自豪却是少不了的,想想看,如果一个人这一生就没骄傲过几回,就从没什么值得自豪的地方,平平庸庸,无声无息,岂不是也太可悲了一点。骄傲,这种感情的抒发,也特别适宜于青年人,因其感情丰沛,血气方刚,没有条条框框,最少保守思想,又不知天高地厚,说骄傲就骄傲,说自豪便自豪,一点也不做作,不矜持。
不过,说了一圈,骄傲还得有本钱,没有过人业绩,没有八斗高才,没有鹤立鸡群,没有脱颖而出,你凭什么骄傲?所以,骄傲要趁早,其实就是说建功立业要趁早,苦读诗书要趁早,拼搏创业要趁早,“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奋时”。就说今天,韩寒、郭敬明,二十出头就成了畅销书作家,让人羡慕不已;章子怡,二十多岁,就成了国际影星,许多演员一辈子也达不到这个高度;丁俊晖,二十岁不到,就成了世界一流台球高手,东征西杀,所向披靡,还有刘翔、姚明、洪战辉,以及其他行业更多的优秀青年,在迅速成名成家成业。确也有人批评他们骄傲、耍大牌,可人家就有骄傲的资本,不服不行;当然,如果骄傲而不自大,他们会走得更远。
人生难得几回搏,“立德、立功、立言”,都是越早越好啊!
第3篇:励志短文:目标要趁早
励志短文:目标要趁早((共17篇))由网友 “喳喳啾啾” 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励志短文:目标要趁早,希望能帮助大家!
篇1:励志短文:目标要趁早
每日名言
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一个有价的人生
每日自励
我之所谓生存,并不是苟活,所谓温饱,不是奢侈,所谓发展,也不是放纵。
篇2:励志短文:目标要趁早
有人把快乐和幸福当成了终极目标,这也值得推敲。快乐并不只是单纯的快感,类乎饮食和繁殖的本能。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最长远最持久的快乐,来自于你的自我价值的体现。而毫无疑问,自我价值是从属于你的目标感,一个连目标都没有的人,何谈价值呢!
< p>
一棵树的目标也许雕成大厦的栋梁,也许是撑一把绿伞送人阴凉。也许是化作无数张白纸传递知识,也许是制成一次性筷子让人大快朵颐……还有数不清的可能性,我们不是树,我们不可能穷
第4篇:励志作文:珍惜要趁早
林语堂说,人生在世,还不是有时笑笑人家,有时给人家笑笑。
这话说得极好。因为,道出了生活的真相。不过,人的促狭之处是,常常喜欢笑话别人,却不愿被别人看了笑话。喜欢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然后,看别人被大尺度地撕扯开。这种促狭,更平添了几分阴暗。
这样的人,当被别人笑话的时候,脸上会愈发挂不住。因为,在他们看来,自己心底有多阴暗,别人就会有多阴暗。
一村庄的土地庙里,供奉着土地公和土地婆的神像,门左右有这样一副对联,让人过目难忘,上联是:这一街许多笑话,下联是:我二老从不作声。
在神那里,我们看到了做人的最高境界。
从前,有一个穷人,头顶有铜钱大小的一块地方,始终不长头发。他走在大街上,什么也不看,只注意别人的脑袋。万千的人群中,倘若能看到某个人的头顶上,也有铜钱大小的地方遮掩不住,闪着寒光,他便会感到兴
第5篇:励志短文:目标要趁早
每日名言
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一个有价的人生
每日自励
我之所谓生存,并不是苟活,所谓温饱,不是奢侈,所谓发展,也不是放纵。
每日短文 目标要趁早
有人把快乐和幸福当成了终极目标,这也值得推敲。快乐并不只是单纯的快感,类乎饮食和繁殖的本能。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最长远最持久的快乐,来自于你的自我价值的体现。而毫无疑问,自我价值是从属于你的目标感,一个连目标都没有的人,何谈价值呢!
一棵树的目标也许雕成大厦的栋梁,也许是撑一把绿伞送人阴凉。也许是化作无数张白纸传递知识,也许是制成一次性筷子让人大快朵颐……还有数不清的可能性,我们不是树,我们不可能穷尽也不可能明白树的心思。我们是人,我们可以为自己确立一个目标,这是做人的本份之一。目标要趁早
中国多穷人。贫穷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尤其是童年时代的贫穷,会给人留下久久
第6篇:吃苦的趁早,方为人上人美文
吃苦的趁早,方为人上人美文
那晚看湖南衛視《背後的故事》,請來的嘉賓是臺灣著名的音樂制作人包小柏。
熟悉他,是他在“超女”、“快男”之類選秀節目上做評委,給歌手做點評時,總是顛覆傳統的套路,語出驚人、非常犀利地指出歌手的問題所在。
據說,包小柏因此被娛樂界人士稱為“毒舌”,還有他的神情冷峻、不茍言笑,使很多剛出道的新人看到他恨不得繞道而行。
我很好奇,包小柏究竟有著怎麽樣的經歷,能讓他成就了如此冷靜淡定的氣質?那晚的訪談揭開了這個謎底。
原來,早在20年前,17歲的包小柏和他的孿生哥哥包小松就組成了臺灣最早的男孩偶像組合,他們的歌舞在當年風靡壹時、唱片大賣。所有別人翹首企盼的東西,他們在壹夜之間都得到了。
到了服兵役的年齡,包小柏兄弟雙雙入伍。他們相信,兩年後他們再回來,還會有大批的歌迷在忠實地等候著。可
第7篇:青春励志书籍《立志要趁早》
《立志要趁早》
《立志要趁早》作者是十位全国最顶尖优秀的学生。他们除了在学业上取得了让人叹为观止的成绩外,更值得称赞的是,他们都很自信、主动,知道自己追求什么,并能长期为之努力。现在,他们用自己精彩的成长和成功故事告诉同龄人:要想优秀,必先立志,越早越好。而通过俞敏洪、李开复、徐小平等十位实战教育家的深入总结,清晰提炼出他们成功的逻辑和关键。如果你是学生,你会从中获得动力,坚信自己一样可以很优秀,只要树立正确志向。如果你是师长,你会掌握更多的教育方法,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更有的放矢。
作者简介
俞敏洪,知名教育家,著名的英语教学专家、企业家、青年神导师,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是十位全国最顶尖优秀的学生。他们除了在学业上取得了让人叹为观止的成绩外,更值
第8篇:女性励志书籍《女人明白要趁早》
内容简介
人生是可控的,你可以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热帖《写在三十岁到来这一天》在网上被转发三百多万次,受到广泛关注,进而扩展成书。在书中,潇洒姐(王潇)坦诚地分享了自己和朋友们的生活经历,并对自己求学、恋爱和工作各个时期的挣扎与困惑做了分析与总结。探讨了成熟女性应该具备的思考方式。
三年过去了,潇洒姐和故事主人公们的人生已经翻篇。那些曾经处在人生米字路口的主人公们作出了最适合各自的人生选择。正如潇洒姐所言“能够得到与体会的究竟如何,全在于自己埋下的伏笔,无法怨天尤人,只有扪心自问”。早一步看清自己面临的问题,早一天规划自己的人生,就能够早一天体会到收获的喜悦。
小编推荐
1.潇洒姐成名作:畅销书《女人明白要趁早》的三周年纪念版,新增上万字独家内容,回馈读者。
2.好读又实用,轻松愉快的职场、情场指南,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