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的造句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1-24 08:36:1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油脂的造句

油脂的造句

油脂拼音

【注音】: you zhi

油脂解释

【意思】:油和脂肪的统称。

油脂造句:

1、汽油溶解油脂。

2、衣服被油脂渍住了。

3、如果你让油脂积存,排水管就会堵塞。

4、这些油脂是人造的的和在自然界中是不存在的。

5、例如在法国,油炸食品有时候是用鸭油脂或者马脂来煮的。

6、人们偏爱糖果和油脂就是一种精密的心理演化机制,我们不是有意识的去选择喜欢甜食和脂肪,只是它们的味道实在不错而已。

7、囊性痤疮(右图):囊性痤疮——痤疮最为严重的类型——发生于油脂和死皮细胞的堵塞深入到毛孔深处。

8、鸡蛋中丰富的蛋白质和培根中充分的油脂混合在一起为你的一天提供充分的能量。

9、格雷格说,“那些我所做的全部事情,只是把我的手伸了进去,在轴承四周涂上了油脂。”

10、反正只要是咸味,含淀粉和油脂的`,我们就卖。

11、后来,一些人发现把动物的油脂或脂肪擦到皮革的内层,可以帮助皮革变柔软。

12、我相信日本健康的饮食主要归功于烹饪中的两点不同,那就是分量小和黄油油脂少。

13、如果你的选择是高油脂的炸薯条和奶昔,你会感觉很懒散,并很可能考砸。

14、但是,增加的油脂并不一定会导致粉刺和青春痘;你可能会长疖子,皮肤也会变得更油。

15、不要用毛巾,因为它会使这种油脂散布到全身。

16、豆类含有高蛋白,蔬菜含有高维生素,脂肪和油脂的脂肪含量高,它们也都有自己的优势。

17、一项最新调查表明,相比那些更瘦的,更有自制力的同龄人而言,体重肥胖者的味蕾对食物中油脂的敏感度更差。

18、坚果中的蛋白质和油脂还为我们提供了人体必须的能量。

19、他说:“藻类能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你也可以给藻类注入二氧化碳,在光合作用下,藻类能把吸收的二氧化碳转换成糖分、蛋白质和油脂。”

20、大蒜具有帮助消化脂肪和油脂,降低血压,防止动脉硬化和降低固醇水平的功能。

21、为预防油脂滴落,请选择瘦肉,像牛里脊肉、猪里脊肉、里面的臀肉和牛后腹肉排,并在烧烤前把看到的肥肉切掉,避免肉汁落在火焰或者煤炭上。

22、“锅中的油脂”,这是许多食谱的开端。

23、造成皮肤各处细菌种群差异的原因尚不明了,可能是肤质,例如毛发或油脂,可能是皮肤对细菌的暴露程度,也可能兼而有之。

24、在吃蔬菜时搭配一点油脂,能促进抗氧化物的释放。

25、很多食用油入口时几乎没什么味道,因为精制的过程中,除油脂分子以外,其它成分大都被去除了。

26、最有味道的食品是充满着糖和油脂的。

27、特拉沃尔塔因此片而获得奥斯卡提名。随后,他又在音乐剧《油脂》的电影版中饰演主要角色。

28、要是你觉得马铃薯和与煎锅里的热油脂炒一块儿能变得更味美,那么试试细粒糙米。

29、油性润滑液不能和乳胶避孕套同时使用,因为这些油脂会拉破乳胶避孕套。

第2篇:油脂

油脂

一、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1.油脂的概念

(1)油:

不饱和高级脂肪酸与甘油所形成的酯。在常温下呈液态,如植物油。

(2)脂肪:

饱和高级脂肪酸与甘油所形成的酯。在常温下呈固态,如动物脂肪。

注意:

矿物油不是脂肪,属烃类。如润滑油、凡士林属于矿物油。

(3)油脂:

油和脂肪统称为油脂,它们属于酯类。

(4)酯:

酯是由醇与酸(有机酸或无机含氧酸)相互作用失去水分子而成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从结构上看。酯是含有酯基

2.油脂的组成和结构的一类化合物。

油脂是由多种高级脂肪酸跟甘油生成的甘油酯。其结构式为:

Rl、R2、R3相同称为单甘油酯;若不同,则称为混甘油酯。

注意:

①天然油脂大都是混甘油酯。

②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但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③天然油脂是混合物,无固定的熔、沸点。

二、油脂的化学性质

由于油脂是酯类,具有酯的性质,可以发生水解。若油脂中含有不饱和烃基,则还兼有烯烃的一些性质。

1.油脂的氢化(还原反应)

这个反应叫油脂的氢化,也叫油脂的硬化。这样制得的油脂叫人造脂肪,通常又叫硬化油。

油脂氢化的目的:

一是使油变为脂肪后性质稳定,不易变质,便于储藏、运输;二是提高油脂的熔点,可用于制肥皂。生产肥皂要消耗大量的动物脂肪(如牛油和猪油等),用人造脂肪可以弥补动物油脂的不足。

2.油脂的水解

跟酯类的水解反应相同,在适当的条件下,(如有酸或碱或高温水蒸气存在),油脂跟水能够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甘油和相应的高级脂肪酸。

(1)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制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2)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皂化反应)——制肥皂和甘油

此反应称为皂化反应。

硬脂酸甘油脂在NaOH作用下进行皂化后,生成的硬脂酸钠与甘油和NaOH的混合液,用NaCl进行盐析再经过滤可得肥皂的主要成份-高级脂肪酸钠。

三、肥皂和洗涤剂

1.肥皂的反应原理

把动物脂肪或植物油跟氢氧化钠溶液按一定比例放在皂化锅内加热、搅拌,使之发生皂化反应。反应完成后,往锅内加入食盐细粒,搅拌,静置,使高级脂肪酸钠从混合物中析出,浮在液面,从而与甘油、食盐水分离。这个过程叫做盐析。2.肥皂的去污原理

肥皂去污是高级脂肪酸钠起作用。从结构上看,它的分子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极 性的——COONa或—COO,它可以溶于水,叫亲水基,另一部分是非极性的链状的烃基—R,这一部分不溶于水,叫做憎水基。憎水基具有亲油的性质。在洗涤的过程中,污垢中的油脂跟肥皂接触后,高级脂肪酸钠分子的烃基就插入油滴内。而易溶于水的羧基部分伸在油滴外面,插入水中。这样油滴就被肥皂分子包围起来。再经摩擦、振动,大的油滴便分散成小的-油珠,最后脱离被洗的纤维织品,而分散到水中形成乳浊液,从而达到洗涤的目的。

3.合成洗涤剂

合成洗涤剂是根据肥皂去污原理合成的分子中具有亲水基和憎水基的物质。主要是烷基磺酸钠(R—SO3—Na)、烷基苯磺酸钠+

等。

4.肥皂与合成洗涤剂相比较

(1)肥皂在硬水中使用时能跟Ca2+和Mg2+形成不溶于水的钙盐和镁盐,浪费了部分肥皂。合成洗涤剂跟Ca2+和Mg2+形成的盐能溶于水,可以有效地在硬水中使用。

(2)肥皂在自然界能被微生物分解,不会累积污染水源。有些合成洗涤剂很稳定,不能被微生物分解,能积累而污染水源。近年来用直链烃基来代替洗涤剂分子中的支链烃基,而具有直链烃基的洗涤剂是能被微生物分解的。含磷洗衣粉的使用对水体造成污染,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

(3)制造肥皂需要消耗大量油脂,但是油脂是可以再生的;制造合成洗涤剂以石油化工产品为原料,可以节省食用油脂,但是石油资源是有限的。

[随堂习题]

1、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油脂属于酯类 B.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D.油脂都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解析】从油脂的定义、结构特点来分析,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所以A、C正确。油脂为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所以B正确。有些油脂的结构中烃基是不饱和的,含有双键,可以使溴水褪色,例如油酸甘油酯可与Br2加成可使Br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所以D不正确。

2、热的饱和肥皂水中加入下列物质,不会析出固体或产生沉淀的是()

A.CaClB.稀H2SO

4C.食盐

D.酒精

【解析】肥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钠。将CaCl2加入肥皂水中会产生(RCOO)2Ca沉淀:Ca2++2RCOO-→(RCOO)2Ca↓;稀H2SO4加入肥皂水中会产生不溶于水的高级脂肪酸沉淀:RCOO—+H+→RCOOH↓;食盐加入肥皂水中会发生盐析,使肥皂析出;酒精与肥皂水会互溶。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含其他杂质的油脂属于纯净物

B.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比在纯水中易水解

C.油脂的烃基部分饱和程度越大,熔点越低

D.各种油脂水解后的产物中都有甘油

4、油脂的氢化属于()

A.加成反应

B.加聚反应

C.氧化反应

D.还原反应

5、硬水能使肥皂去污能力减弱甚至失效,这是由于发生了()

A.水解反应

B.沉淀反应 C.皂化反应

D.酯化反应

6、下列物质中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褪色的是()

A.乙酸乙酯

B.油酸

C.乙酸

D.植物油

7、区别植物油和矿物油的正确方法是()

A.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

B.加NaOH溶液,煮沸

C.加新制Cu(OH)2悬浊液,煮沸

D.加溴水,振荡

8、下列有关油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从溴水中提取溴可用植物油作萃取剂

B.用热的纯碱液可区别植物油和矿物油

C.硬水使肥皂去污能力减弱是因为发生了沉淀反应

D.生产盐酸和人造脂肪必须用氢气作原料

9、要证明硬脂酸具有酸性,可正确采用的实验是()

A.把硬脂酸溶于汽油,向溶液中加入石蕊试液变红

B.向纯碱加入硬脂酸并微热发生泡沫

C.把硬脂酸加热熔化再加入金属钠产生气泡

D.在稀NaOH溶液中加入酚酞,再加入硬脂酸并微热,红色变浅甚至消失

10、某高级饱和脂肪酸28.4g,恰好和2mol·L—1的NaOH溶液50mL完全反应,则此酸是(A.C17H35COOH

B.C17H33COOH

C.C15H32COOH

D.C15H31COOH)

第3篇:《油脂》

【导语】刀豆文库的会员“kudmvzps”为你整理了“《油脂》”范文,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有参考借鉴作用。

课题:     高二化学第五章第六节   《油脂》

怀远县包集中学    徐从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油脂的存在、组成、结构、重要性质和用途;

2、了解肥皂的成份、工业制取原理和过程;

3、认识油脂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进行科普教育;

4、指导运用旧知认识新知的方法,训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油脂氢化、水解的基本原理;结构决定性质原理的应用

教学用品:投影仪、试管、胶头滴管、猪油、菜籽油、溴水、高锰酸钾溶液等

教学思路与设想:

由于本节处于高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油脂的造句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油脂的造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