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动作描写教学设计
动作描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明确人物动作细节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2.学会刻画人物动作细节表现人物个性突出中心并养成修改作文,学会观察、思考、积累的习惯。
3.鼓励学生写作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谈话入题,表演激趣
1.课间或在体育课中,你们玩些什么?能告诉老师吗?
2.你们玩的类型比较多,我也知道有许多同学喜欢踢毽子,我们班上谁的毽子踢得最棒?请他到前面来踢给大家看好吗?
3.请说一句话,夸一夸他毽子踢得如何好。
4.刚才大家看到这位同学踢毽子的情景后,情不自禁地用一句话来夸奖他。你想不想把刚才看到的写下来,让家长和好朋友通过看习作来欣赏这位同学的精彩表演。
习作时我们把人物的举动细致描写,写出人物的具体动作,那么所写的情景就会跃然纸上,活起来。
动作描写:人物的动作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动作或动态进行描写。
5、游戏:我做动作你猜动词
(1)推 举 压
(2)摸 拍 捏
6.同学们真了不起,看得细、猜得准,刚才大家说的就是描写动作的词语,那么怎样写才能让人看了好像亲眼看到的一样呢呢? 著名作家高尔基认为,写人物要多行动少说话。老舍曾说,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
下面我们通过范文来感悟把动作写好。
二、例文引路,感悟写法
1.一读例文,初步感悟图文联系。
(1)看插图,这是谁?他在干什么?你有什么感受?我们看看例文是怎样通过动作描写他的
刘翔参加110米栏的比赛
(强健有力、速度快)
一声枪响,炸裂长空。刘翔展现出无人能及的跑步速度。只见他的双腿在栏架上方迅速地跨越,他的双臂奋力地摆动,手臂上的肌肉也在不停地颤抖,他的双眼紧紧地盯着前方的每一个栏架。目光中陡然射出浓浓的“杀气”,像是要把栏架踏个粉碎。他舒展身姿,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
2.二读例文,探究表达方法,总结规律。
(1)例文中用了哪些准确的词语来描写刘翔的动作的?把这些词语找出来。
我们还发现动词的前面有什么相同之处吗?(修饰语,更加突出他的强健有力)
(2)这些描写动作的词语,顺序能前后颠倒吗?为什么?
(3)怎样才能把人物的有关动作写好呢?
3.学生讨论。
4.教师小结。
(1)描写人物的动作,首先要选准动词,力求做到“准确”。在动词的前面可加上“XXX地”的修饰语
(2)人物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行动的,写好人物的连续动作,必须注意前后连贯,相互照应。
(按动作的先后顺序使用动词)
(3)尽量使用一些修辞手法(比喻句)
从以上三个方面去描写人物的动作,所写的情景就会跃然纸上。5.考考你,斟酌一下该用什么动词
我先在锅里(倒入)少量的油,等油(冒)烟的时候,我赶紧把鸡蛋(倒入)锅中,只听见“嚓”地一声,鸡蛋在油锅里迅速(泛起),它地边缘多像小姑娘裙子上的花边。
(2)他打篮球可厉害了。只见他弯着腰,篮球在他的手下前后左右不停地跳动着,两眼溜溜地转动,寻找“突围”的机会。突然他加快了步伐,一会儿左拐,一会儿右拐,躲闪过两道防线,冲到篮架下,一个虎跳,转身,投篮。篮球脱手而出,在空中划了一道漂亮的弧线后,“嗖”的一声不偏不倚地穿心而入篮筐。
(3)弟弟也有不乖的时候。饿了或者要睡觉,“牛”脾气一下子就爆发出来,撕心裂肺地哇哇大哭,小手不停地乱打乱抓,小脚使劲地乱蹬乱踏,身子向上拱成“弓”形,真有点降服不住他。不过,抓紧给弟弟冲一瓶奶堵上他的嘴,或是哼着小曲拍着弟弟的屁股在楼梯间走来走去,不安分的他就会慢慢静下来。
只要搭配正确就好,因人物性格不同,所表现出来的动作也不可能千篇1律。
三、明星演技大比拼
请同学们用丰富的肢体语言表演所给语段的内容.1.只见他左脚尖顶住起跑线,膝盖一弯,稳稳地蹲着。两手就像两根木柱插在地上,整个身体微微前倾,那架势,就像一只起飞的雄鹰。
2.爆竹放到地上,身子离得老远,伸长胳膊,一点儿一点儿地往前凑。他手打着哆嗦,还没等点着爆竹芯,吓得扭头就跑。
四、举一反三,迁移运用。
1.观看三个踢毽子同学的表演,看有哪些动作,有顺序的说一说。(口头作文)
2.四人小组选一个印象最深交流,然后写下来。3.习作,交流。
五、总结
动作描写在文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栩栩如生,要写的情景真实可感,一个或一处成功的动作描写往往胜过前言万语的表白。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中记住今天学到的人物动作描写的方法,它会给你的文章增色不少。
第2篇:动作描写教学设计
动作描写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动作描写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动作描写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动作描写,能区分单一动作跟连续动作。
2.能体会动作描写表达的人物品质。
3.能在记叙文中进行动作描写。
教学重难点:
能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人物品质。
教学过程:
一、你演我猜,认识动作描写
师:同学们,老师想带大家玩一个游戏,游戏名字叫“默契大考验”。请两名同学上来,一个看大屏幕上的动词做动作,另一个同学根据对方做的动作猜动词。(屏幕依次出示:拍、踢、跳、扔、推、劈)
师:这些词都是动词,如果在文章中出现这样大量的动词,来描写人物的行为,就叫动作描写。(板书:动作描写)
二、借助文本,区分动作描写
1.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学过很多有动作描写的课文,你还记得有哪些吗?(《女娲补天》、《小嘎子与胖墩儿比赛摔跤》、《临死前的严监生》等)
2.同学们,我们现在再来看一看《小嘎子与胖墩儿比赛摔跤》,自己读一读,从片段中你看到了什么样的小嘎子和胖墩儿?
(1)出示:
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
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任你怎么推拉拽顶,硬是扳他不动,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勾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2)生交流。
三、链接微视频,学习动作描写
1.播放《小小飞虎队》视频片段
师:从大壮跟小银的比划中,你看到了什么?
2.第一次写作,写出自己看到的。(再次播放视频)
只听见小银大喊一声:“俺!”
四、聚焦动作描写,把握人物品质
1.回顾文本,体会人物性格
出示: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
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任你怎么推拉拽顶,硬是扳他不动,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勾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从这两个部分,你发现什么了呢?
(1)小嘎子的描写先是单一动作,再是连续动作,胖墩儿正好相反。(出示)
小嘎子:蹦
胖墩儿:塌合鼓
小嘎子:推拉拽顶扳勾
胖墩儿:推
小结:单一动作与连续动作。
(2)小嘎子一开始很自信,后来一连串的动作描写突出了他急切、慌乱,胖墩儿看上去是个摔跤老手,有方法,有谋略。
总结:动作描写要突出人物的性格、品质。
2.第三次观看大壮跟小银的比划视频,分解动作,体会人物性格。
3.修改习作,动作描写要突出人物性格。
4.交流评价,同桌互评。
评价单
单一动作、连续动作
突显人物性格
修改建议
4.学生推荐优秀范例。
五、总结回顾,延伸拓展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动作描写,了解到动作描写中单一动作跟连续动作的区别,请大家在以后的写人记事的习作中,试着穿插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2.体会动词描写用词的准确,并学习用准确的语言突出人物的心理。
3.通过恰当的修饰更加生动地展示人物的内心。
教学重点:通过动作描写生动展现人物的心理。
教学难点:通过动作描写生动展现人物的心理。
课前准备:多媒体、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指导观察
游戏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游戏------看动作猜动词。
1,推,举,压,
2,摸,拍,捏
同学们真了不起,看得细,猜的准,今天我们就学习和动作有关的习作------------动作描写。齐读。
生活中哪些动作引起了你的注意?从动作中又感受到什么了?(让学生注意对生活的观察)
(师小结)
过渡: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动作大多与心理有关,当然,动作不仅和心理有着紧密的关系、,和很多因素有关系,如:年龄,身份,心理,性格等。那么今天我们就重点研究如何通过动作描写来展现人物的内心。
二,品析词句,体会用词准确
下面请同学们看片段,看看从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当我的指尖触摸到那神物时,我的心缩了一下,只拈了一小撮,舔了。”
1、读一读,找出动词
师交代文本来源。
2,抓动词谈体会,品析用词准确。
你最喜欢那个动词?为什么?从中你又体会出了什么呢?
(理解动词的含义)
3,还有哪些动词与它相近,哪个更好。师相机解词,品词,体会用词准确。
4、师小结(总结出动词的运用要准确)
5,带着这种理解再来读一读这段话。
三.通过对比体会修饰语的妙用
课件出示:《燕子专列》插图补白
“小贝蒂伸出双手,捧起燕子,送到嘴边用呵气为小燕子取暖。”
读片段,找出动词品析
加上修饰语对比说说有什么体会?
通过理解修饰语从而体会修饰语对丰富人物内心的重要作用。
总结,注意修饰语的运用
(更加突出小贝蒂对燕子的关心)
小结:写好人物动作,首先要进行细致地观察,准确地运用动词,再适当地运用修饰语或修辞方法,更加生动地展现人物的内心。
四.片段习作练习
请同学们看一幅漫画------《拜年》。
1.指导看懂图意
(完整地说清图意)
2.指导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漫画,仔细观察孩子的眼神,准确地运用动词恰当地修饰以突出人物内心。
(先找出最吸引你的人,动作,这个动作你觉得用哪个动词最合适?)
3按照刚才运用的方法,想象拜年的全过程,先到小组里说一说。
动笔写一写,师巡视指导。
师生共同评价
指一名同学读作文,其他同学评价,注意:是否突出了人物的内心,你是从哪感觉到的?
师在原文中修改。
五,总结
1.交流收获从本节课中你学到了什么?
2.师总结
第3篇:动作描写教学设计
《作文训练—人物动作描写》教学设计
黑龙江省绥滨县绥滨农场学校 闫晓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描写的方法;学会抓住特点对人物进行描写。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文中的范例,引导学生抓住特点进行人物描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去欣赏身边每一个富有个性的人。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归纳整理人物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并引导学生学习运用。
教学难点:抓住人物特点,运用适当的描写方法进行人物描写。教法、学法 教法:
1.氛围感染,创设情境。2.抓住文本,归纳整理。3.学生为本,合作交流。学法:
1.积极思考,主动参与。2.独立学习和合作探究相结合。3.口语表达、写作和阅读相结合。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观察学生或老师做的一系列动作,让学生用口语表达出来。
(二)扩句练习:请依据提示的中心句
第4篇:动作描写教学设计
孙康,晋代京兆(今河南洛阳)人,官至御史大夫。
孙康幼时酷爱学习,常常感到时间不够用。他想夜以继日攻读,可家中贫穷,没钱购买灯油。一到天黑,便没有办法读书。特别到了冬天,长夜漫漫,他有时辗转很久,难以入睡。实在没有办法,只好白天多看书,晚上睡在床上默诵。
一天夜里,他一觉醒来,忽然发现从窗外透进几丝白光。开门一看,原来下了一场大雪。屋顶白了,地上白了,树上也白了。整个大地披上一层银装,闪闪发光,使他眼花缭乱。他站在院子里欣赏银装素裹的雪后美景,忽然心中一动:映着雪光,可否读书呢?他急急忙忙跑回到屋里,拿出书来对着雪地的反光一看,果然字迹清楚,比一盏昏黄的小油灯要亮堂得多呢!
从此孙康不再为没有灯油而发愁。整个冬天,他夜以继日地读书,不怕寒冷,也不感到疲倦,常常一直读到鸡叫。即使是北风呼号。滴水成冰,
第5篇:动作描写教学设计
让你笔下的人物“动”起来——动作描写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描写的种类和方法有很多,俄国作家阿•托尔斯泰说:“描写人物时,您千方百计去发现能代表他的内心状态的动作”,“有时,只要一个这样的动作,就足以描绘出那人物的特点了。” 老舍曾说过,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高尔基认为,写人物要多行动少说话。动作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最为重要、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人物正是在言行中站立起来的。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离不开对动作的传神描绘:葛朗台死前独具特色的动作,范进中举后出人意料的疯癫,无不幽默风趣、入木三分。成功的动作描写可以突出人物特点或者体现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基于七、八年级学生作文现状,为了能让学生在一堂课内有切实地收获,因此,我从动作描写这一个点着手,通过感知经典动作描写的妙处——共同探讨动作描写
第6篇:《动作细节描写》教学设计
《动作细节描写》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朱自清的《背影》,人称“平淡中见神奇”,堪称现代散文的典范,特别是文中对父亲背影的一段细节描写,它犹如一杯清茶,细品起来,情思绵绵不绝,令人回味无穷!二.赏析《背影》中描写父亲的细节片段,明确“细节描写”的概念。幻灯展示《背影》片段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微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背影》 并提问:
从这段细节描写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形象?
学生找出文中的描写父亲的外貌细节和动作细节细加品味后,教师小结:透过这两处看似平淡质朴的细节描写,我们看到
第7篇:人物动作描写教学设计
写人物要抓住特点
------人物动作描写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习掌握如何通过动作来刻画人物形象。
2、描写的动作能够起到突出人物形象特征的作用。
3、能够把动作描写刻画准确、细致、生动。
4、注意语言的简练、准确。教学重难点:
目标1(重点);目标2、3(难点)教学设想:
1、运用幻灯片的展示引发学生的兴趣。
2、以学生的说——练——评为主要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设疑)同学们,我们在写作文时,最令你纠结的是什么?——作文干瘪、不生动。今天我们来一起探讨,如何将人物刻画的形象生动。
在五彩缤纷的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在展现着独具特性的个性。个性是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表现在个人的生活,工作,交往等各个方面。这些不同的行为风格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光彩。如果你留心,就可以从平时的待人接物,一举一动中
第8篇:作文课教学设计(动作描写)
作文指导课:动作描写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通过表演,体会动作描写的精妙。
2﹑指导学生掌握动作描写的技巧,并运用到习作中去。(难点)3﹑小试牛刀,写作片段练习。(重点)
4﹑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举荐展示优秀文段。(重点)5﹑总结动作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听故事,导入新课。
出示故事《哑女卖刀》
启示:作文时我们把人物的举动细致描写,写出人物的具体动作,那么所写的形象就会跃然纸上,活起来 二﹑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
三﹑ 通过文字提示表演动作,体会人的动作在不同的情境,身份,年龄上有不同的特点。四﹑ 结合具体文段,指导如何写好细节,让文章生动具体传神。
(1)运用动词,加入修辞。
例文1:选段用了那些动词?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分别有何作用? 说时迟,那时快。那个摔倒在地上的运动员,手一撑,脚一踮,猛地爬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