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年终工作总结范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1-23 08:37:3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电力公司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电力公司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工作总结

电力公司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电力公司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加快农网建设照亮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历史任务,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电力工业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历史使命。西北电网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新贡献。

农网改造成效显著电力服务任务

艰巨

地处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五省,包含县级行政区358个,乡3559个,农业人口5000余万,占总人口的比例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北地区经济欠发达,国家级贫困县有97个。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尤其是农村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但与我国东部尤其是沿海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1998年以来,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初步解决了农村电网薄弱、供电能力差等突出问题,实现了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网同价。农村电网的供电能力显著增强,有效减轻了农民负担,平均每年减轻农民负担亿元以上。农村用电水平进一步提高,售电量大幅度增长,如青海省农网用电量比1998年增长3倍;无电地区相继通电,各省乡村通电率平均在%以上,较1998年提高5个百分点。陕西省乡村通电率达到100%。

但是,由于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制约,电力快速发展受到影响,电力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任务还很艰巨。主要表现在:

——农村电网可持续发展乏力,部分地区仍未解决通电问题。西北地域辽阔、人口稀少分散,受历史条件、农电体制、投资规模所限,农网建设改造并未完全解决农村电网的所有问题。例如,陕西省电力公司辖区内,农村电网建设改造的覆盖面仅为%。甘肃省仍有万人未用上电。由于投资渠道和资金来源的限制,靠电网企业自身积累难以实现农村电网的持续发展,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的用电需求。

——电网企业经营形势严峻。西北地区农村电网面广、线长,一些通电的农牧区负荷小,线损大,供电成本高,经济效益差,电网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实施“村村通电”工作中,背负亏损压力,难以回收成本,经营困难。随着大规模农网改造工程的实施,农网资产扩大,电网企业运营成本迅速增加,电网维护管理费用不能满足基本需要。青海省农电“两改一同价”后,大电网供电区覆盖面由14%上升到57%,农电管理范围增加了近3倍,管理运营成本大幅上升,青海省电力公司严重亏损,预计将继续亏损。

——农电管理体制不能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陕西农村电网由陕西省电力公司和陕西省地方电力公司两家管理。陕西省电力公司管辖33个县,陕西省地方电力公司管辖66个县,陕西省电力公司对陕西省地方电力公司管理的66个县级供电企业实行趸售。这样的管理体制使电网的规划、建设、管理、运营难以实现集约化发展和精细化管理,难以有效科学配置能源资源。甘肃省电力公司部分县级供电管理体制不顺,形成了多头领导、多头管理的局面,影响了对大量农网改造后所形成资产的正常维护。

——农电管理基础薄弱,农网安全

存在隐患。主要是农电企业规章制度不够健全,执行不严格,安全责任制不够完善,部分农电工安全技术水平低,农村居民安全用电意识有待增强,安全用电常识有待普及。

加紧农网规划建设打好“户户通电”攻坚战

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西北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测算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科学规划农村电网发展,完善农网规划,合理安排农网建设改造工作计划。坚持农网规划服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全面修订《农网“十一五”发展规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规划》及《农网“十一五”科技规划》,使农网发展能够满足新农村建设需要并有所超前。

——打好“户户通电”攻坚战。西北公司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工作会议精神的基础上,提出未来五年要树立农电服务的新理念,加强农网投资管理,在政府

大力支持下解决无电区通电问题。底,宁夏、陕西争取实现户户通电。除青海省和新疆自治区以外,争取在以前基本实现户户通电。到,全面实现户户通电。

——以750千伏电网为依托,促进农网快速健康发展。紧紧围绕国家电网公司“十一五”电网发展目标,以建设坚强电网为核心,重点发展750千伏电网,完善和优化330千伏电网。到“十一五”末,西北电网将基本建成纵贯陕甘青宁新五省主要电源基地及负荷中心的750千伏骨干网架;新疆哈密市通过750千伏线路初步实现与西北电网主网联网,不断改善330千伏电网和各级电网结构。同时,协调五省做好“十一五”电网发展规划,实现电网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为农电发展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保障。在建设坚强电网的基础上,加快农村电网规划和建设,大力推进农村电气化事业;统筹兼顾,集中力量,实施“户户通电”工程;充分发挥区域电网公司的职能,促进农电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树立农电服务新理念,在政府支持下尽快实现户户通电。农电在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电服务工作不仅要使农民用上电,用好电,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而且要具有前瞻性、引导性。积极实施新农村电气化工程,主动配合各级政府把“户户通电”工程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在此基础上,制定符合实际的农村电气化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建设电气化工程。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对偏远落后地区,通过移民搬迁、电网延伸及开发小水电等方式解决无电户通电问题。

加强农电企业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西北公司系统要在实施“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的农电发展战略中,全面提升农电企业管理水平,按照“完善体制,创新机制,巩固成果,规范管理”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完善农电管理体制。大力推行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通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等

措施,建立县级供电企业新的服务机制,满足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需求。

进一步理顺农村供电所的管理体制,强化制度建设,加强规范化管理和示范窗口建设,制定配套的实施办法和考核细则,形成完整的农电管理标准体系。积极推行农村供电所内部专业分工改革和管理,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农电服务水平。

加强农电工培训,建立激励机制,保持队伍稳定。以人为本,加强对农电员工的技术培训和考核,着力提高业务素质;依法与农电工签订劳动合同,改善农电工待遇;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解决好农电工的实际困难,激发其爱岗敬业、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工作热情。

以内质外形建设为重点,不断提升农电服务水平。逐步扩大95598客户服务系统的覆盖面,及时处理并解决农民群众用电中的问题,提供规范、快捷、优质的服务。全面完善农村供电服务标

准,认真履行供电服务“十项承诺”,严格执行员工服务“十个不准”,建立健全优质服务常态机制。

加强农电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为龙头,建设信息化农电和科技型农网,用科技手段促进农电各项工作的改进和发展。重点规划建设县级电网调度系统,实施光纤通信联网工程,开发和建设覆盖西北公司系统各级单位的农电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营销管理网络化、生产管理标准化、基础管理信息化,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好电力服务。

第2篇: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年终工作总结

近年来,**市朝天区司法局把人民调解工作作为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性工作,大力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努力整合资源,加强阵地建设,积极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筑起治安防范和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为构建和谐朝天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一、抢抓机遇,加强调解组织和阵地建设

一是强化调解组织网络建设。为让人民调解深入基层,更贴近群众、贴近民间,我区本着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强化基础的原则,认真规划设置辖区内的调解机构,多层面搭建调解机构网络平台,在全区各乡镇、村、社区普遍建立了调解组织,其中建乡镇调委会2xxxx、村调委会21xxxx、居民社区调委会 xxxx,配备调解人员125xxxx,各调委会统一制作了印章、标牌,制定完善了规章制度。全区统一制作发放规范的调解文书2240本,对申请、受理、登记、调查、调解、制作协议、回访记录等操作流程进行了统一,切实做到了组织落实,制度健全,人员到位,调解规范。 二是加强村调委会阵地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重心下移,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为契机,主动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把村级调解组织建设纳入“三村”建设,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同步验收。为搞好试点带动,每村协调投入资金上万元,首批确立的中子枣树村、尧坪村、曾家太平村的调解阵地建设,由司法局长亲自带队指导,建立了标准统一的、规范的调解庭,全部达到有固定的调解室、办公室、有标牌、有印章、有规范的调解格式文书、有调解业务登记薄,调解室内设有调解主持人、调解员、书记员、当事人座牌等。各调委会建立了公示制,将调解委员会组成人员及职责、调解范围、调解原则、调解工作程序、调解制度、调解纪律等全部公示上墙,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取信于民。

在示点村的带动下,全区6xxxx村调委会阵地建设已全面完成,正在验收之中。其产权同其他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一样按国有资产管理,村级组织拥有占有权和使用权。计划再用两年时间将余下的14xxxx村的调解组织阵地建设全部完成,到时全区农村调解组织阵地将进一步得到巩固,人民调解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第一道防线作用将进一步发挥,司法行政业务工作在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中将得到进一步拓展。

二、突破经费难点,整合资源,保障调解工作的有效开展

我们始终坚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主动出击,突破调解经费难点,整合现有资源,保障调解工作的正常开展。一是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的重视,根据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局领导多次向区委区政府请示,协调区财政从2011年开始将人民调解工作经费按地区人口人平0.1xxxx列入财政预算,作为区司法局指导管理调解工作的工作经费。二是充分利用村级组织阵地建设中每个村xxxx元的财政经费投入,将其中xxxx元用于搞好村调委会的阵地建设,努力实现规范化。现全区有xxxx乡镇调委会、6xxxx村调委会达到了“五有” 、“四落实”。三是将村委会书记、村主任、村妇女主任等三职干部作为村调委会组成人员,乡镇(居民)调委会人员也以财政供养人员为主,同时选配文化水平高、经验丰富以及在政法战线上工作过的退休老干部充实到人民调解员队伍中,村三职干部的工资每人每月300—40xxxx列入财政预算,其中近三分之一为调解津补贴,为提高调解队伍工作积极性奠定了基础。四是充分发挥乡镇司法所指导管理人民调解的职能,组织司法所对乡(镇)、村、组调解人员采取以会代训方式进行业务培训,调解培训及资料费每年投入一万余元,以保证调解人员每人每年都至少培训一次,提高了调解人员的业务水平,以更好的适应新时期调解工作需要,真正达到善调能防。五是把人民调解工作列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考核体系,实行倒扣分,直至“一票否决”,其中调解经费被列入各级政府综合治理目标考核的主要内容。

第3篇: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年终工作总结

题目: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年终工作总结

栏目:年终工作总结

近年来,**市朝天区司法局把人民调解工作作为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性工作,大力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努力整合资源,加强阵地建设,积极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筑起治安防范和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为构建和谐朝天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一、抢抓机遇,加强调解组织和阵地建设

一是强化调解组织网络建设。为让人民调解深入基层,更贴近群众、贴近民间,我区本着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强化基础的原则,认真规划设置辖区内的调解机构,多层面搭建调解机构网络平台,在全区各乡镇、村、社区普遍建立了调解组织,其中建乡镇调委会2xxxx、村调委会21xxxx、居民社区调委会xxxx,配备调解人员125xxxx,各调委会统一制作了印章、标牌,制定完善了规章制度。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检察机关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检察机关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工作总结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稳定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法治环境,离不开检察机关的积极参与。我们就检察机关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中如何围绕“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工作主题,充分发挥新时期检察工作独特的功能和优势,把检察工作和新农村建设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的法律服务和司法保障,从检察工作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及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加以探讨。

一、检察机关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新时期党和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中,有着其他部门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支重要力量。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赋予检察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电力公司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加快农网建设照亮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历史任务,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电力工业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历史使命。西北电网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新贡献。

农网改造成效显著 电力服务任务艰巨

地处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五省(区),包含县级行政区358个,乡(镇)3559个,农业人口5000余万,占总人口的比例为53.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北地区经济欠发达,国家级贫困县有97个。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尤其是农村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但与我国东部尤其是沿海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1998年以来,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初步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新农村建设指导员

×××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发展滞后于城市发展,农民、农村、农业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目前农村发展与城乡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发展仍有较大反差,体现为物质、精神、社会等多个层面的差距。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但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局面尚未改变,农民收入偏低、缩小城乡差距任务艰巨的新时期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综合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就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今年2月底,我被单位选派到×××县×××乡×××村委会担任驻村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驻村开展工作以来,×××村委会按照社会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总结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近年来,**市大力推进工作思路创新、组织制度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探索一条适应时代特点、符合**实际的“三农”工作新路,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2005年,全市农村社会总产值将超过*000亿元,经济总量中“四分天下有其三”;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超过*000元,位居**省前列。

一、推进“三个集中”:探索发展农村生产力的新途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在发展,发展的根本在于发展农村生产力。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创新工作思路,推进“三个集中”,是促进农村生产力布局合理化、要素配置最佳化、实现效益最大化,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有效途径。

引导农业向适度规模经营和现代都市农业规划区集中,推动农村土地集约开发,促进低效农业向高效农业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何元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今年3月我被派往石头寨村担任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员。石头寨村地处山区,距县城有30多公里。辖区面积13.39平方公里,有7个自然村,九个村民小组,共有369户人家,总人口是1756人,残疾人有102人。耕地面积1375亩。驻村开展以工作以来,在县农村工作指导办公室和乡党委的领导下,紧紧依靠石头寨村广大党员、群众,围绕农村工作指导员职责,认真开展各项工作,现将近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

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以“四村”建设为载体,打牢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增强农村发展后劲,促进农民增收,逐步使广大农村和农民群众“生活富起来、精神乐起来、生态好起来、村容美起来、班子强起来”。要做一个合格的驻村工作队员,就必须健全有关的政治力量及农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年终工作总结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年终工作总结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