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父母的草鞋作文400字
父母的草鞋作文400字
那是在全国人民都挨饿的三年。父亲在公社的粮库工作。有一阵子,粮库里有一堆玉米,是响应政府号召,留着备战用的。父亲望着散发着清香的玉米,想起骨瘦如柴的妻子和饥肠辘辘的儿子,他痛苦地向玉米下了脚。每天下班时围着玉米踢两脚,回到家将草鞋里的几粒或几十粒玉米洗净,捣碎,放进锅里煮两碗稀粥。虽然看到了两张幸福的笑脸,但父亲还是心有不安。父亲,这个父亲,宁愿背负良心的谴责,宁可自己饿死,也绝对不允许自己的妻儿饿死。最终,父亲的草鞋救活了母子,但父亲只到死也没有吃过一顿饱饭。
后来,父亲的儿子替他还了那笔良心债。
还有一位母亲,家里有两个孩子和一个婆婆,全都饿得奄奄一息。她负责给村里推磨。想到孩子和婆婆,万般无奈之下,她开始偷吃磨道上的生粮食。只是囫囵吞下去,并不嚼。回家用一个盛满清水的瓦罐,然后取一支筷子深深探进自己的喉咙,将那些还没消化的粮食吐出来,给婆婆和孩子们煮粥。虽然母亲胃里的`粮食,让父母和孩子熬过了最艰苦的三年,但母亲的胃从此却是空的——因为习以为常的动作使她一吃东西就想起了瓦罐,然后又是吐……
那是三年的艰难时期,对于我们70后出生的人来说,是无法想象和体会这个父亲和母亲的艰辛和心酸的。对于父母,可以有很多的词句赞美:“可怜天下父母心”,“母爱是世上最宽容的爱”,“父爱如山”等,因为我们都是父母抚养成人的。无论在哪个时期哪个年代,我们的世界,我们一代又一代的父母,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我们是否感受和感恩过父母育儿的心吗?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生活条件的不断优越,有时我们只知道享受父母给予的爱,但我们是否应该更加爱他们呢?
第2篇:草鞋散文
草鞋散文
草鞋,对于生长在我国南方上代农民来说,可能是再平常不过了,谁没见过呀,不就是用草绳编织的穿在脚上的草芭跶嘛?可是,同志,你说的没错,那种草鞋,在南方春夏秋三季天气阴晴都能穿,今天, 我要向你介绍的草鞋,是北方我老家豫南一带农村只有冬天才能穿的,编织起来比南方的草鞋要复杂一些,也御寒耐穿的多,大概绝大部分人都没见过,还是稀罕物吧!
人活着都要穿鞋的。在我们家乡,就做鞋而言,男女是有截然分工的。女人做布鞋,要一针一线纳千层底,主要供一家人春夏秋三季晴天有布单鞋穿,冬天做棉布鞋穿,可是御寒能力差,赶不上草鞋暖和。而草鞋只有男人会做,俗称拧草鞋。这既是力气活,主要是双手用力,又是个技术活,要有模有样,穿上舒适、合脚,特别暖和。不是家乡所有的男子汉都会拧的,只有心灵手巧的男人才会,我父亲就是一位心灵手巧的人。我从小耳濡目染,自己虽不会做,但是父亲拧草鞋的情形,至今仍历历在目,仿佛如昨.....
拧草鞋一般是深秋和初冬时节,农活忙完,天寒地冻,该是穿草鞋的冬季降临了。家乡人手巧的自己拧,手笨的就上街买。或者请手巧的拧,都是邻居,一般的是给人家买两盒烟,或是请人家到家里吃顿饭。东西准备齐全的话,一双草鞋拧好,大人的需两天,小孩子的需一天,拧好晒干就可以穿,经济实惠,成本仅两三块钱,而集市上卖至少要翻倍。由于我家人多,小孩子又多,穿的废,父亲还要忙大队的公事,我记得他只给家人拧,还是挤时间干,没帮别人拧过。
拧草鞋首先要准备齐全材料和工具。材料包括桐木鞋底一对,芦苇英子两斤,麻绳和木楔子若干。工具包括木工用的手摇钻、斧子、锯子、刨子、锤子、剪刀各一把,还有盛水盆、方凳、坐墩各一个。在材料方面,最主要的选好鞋底,买上等的芦苇英子。为什么鞋底必须是桐木的?因为桐木材质轻,穿到脚上抬步不累。假若选不到桐木,柳木、楝木、槐木等杂木也可代替,只是鞋底沉重。木料选好后,要找木工或自己砍鞋底,我家的鞋底都是父亲一人砍好的,连木匠的活都学会了,这时,锯子、斧子、刨子、手摇钻等工具都用上了,砍的木鞋底尺寸厚为5厘米左右,长宽一般要比正常的脚略大两三厘米,以拧好后脚穿着舒适为原则。然后是在木鞋底上钻若干个眼,但不能钻透,大约钻到鞋底厚度的一半即可,钻眼多少根据鞋子大小而定,钻多少个眼,就要搓麻绳多少根,眼子越稠拧的越密实,用料也越多。待眼子钻好,就要把麻绳一折为二,在麻绳的等分处按木楔子到木眼里,使锤子往下锤结实,表面平整,这就像是编筐的经线,鞋前部的麻绳要准备长一些,因为前脚面拧到一定的高度要收口,脚腰和脚后跟的经线一样长。
待上述工序完成,就像是盖房打好了地基,下面正式开始拧草鞋了。啥是芦苇英子呢?老家的'土话叫苇毛英子,就是芦苇杆顶部软绵绵像羽毛似的,见风就摇摆的部分,又像地里的萝卜顶上的英子。咋个拧法?先把干苇毛英子事先在盆里湿湿水,使容易弄掉的苇毛絮见水可粘在一起,再把钉好的草鞋底放置在一个方凳子(其实就相当于工作台)上,坐在草墩(用秫杆上部的外皮编织而成,坐上比较软和,就像现在的沙发)上,一手捏几根苇毛英子作纬线,用剪刀剪齐整,一手扶起钉好的麻绳作经线,像编筐握篮子似的,一圈一圈地编织,不过每前进一丝半寸,都要使劲拽经线竖立不歪不斜,有时还要用牙齿咬着经线挣紧,比编筐的力道大,这样就需要手拧经纬线,每拧一圈都很瓷实、牢固,所以,编出的效果就好。特别是到收口部分,更显其眼力、手劲和技术。我经常看到,父亲坐着拧上一天,不完工不休息,到了晚上,双手指拧得疼,蜗居的难站起来,浑身沾满了芦苇花絮和麻丝,累得腰酸背也疼,母亲这时就拉他站起,还帮他捶腰捶背,我就傻傻地站在远处看,心想,穿一双草鞋也不容易呀,难道以后没有比草鞋更轻便更暖和产品可以替代吗?这也成为了我儿时的一个梦想。
草鞋是农耕时代的产物,是社会贫穷的象征,也是祖先们在日常生活中一种实用手艺的发明创造,有的人就靠它养家糊口,也让世世代代的人们抵御寒冷、度过严冬。记得《三国演义》中刘备就卖过草鞋嘛。这种草鞋,别看样子土气,不体面,冬天里穿到脚上,既舒服又暖和,天阴天晴都能穿,穿在脚上,暖在心窝,就像喝了蜜那样甜,是家家户户都爱穿的宝贝。从记事到36岁之前20年,只要不出家门,我都是穿着草鞋过冬的,可以说,草鞋伴随我迈出农门,走进城市,走向富裕生活,现在回忆起来,仍然感到很亲切,我对草鞋感情很深。
记得30年前的农村,由于贫穷,冬天不舍得买煤烤火取暖,有的人甚至连双袜子都买不起,大雪封门,一家人都坐在被窝里。下地活动,就在草鞋内垫上麦秸,把脚包块旧布穿上,这样走起路来不膈肌脚丫。大人的草鞋一般有一双大头军棉鞋重,走起路来发出“趿拉趿拉”的声响,小孩子的草鞋更轻一些,六、七岁的孩子才能穿得动。再小一点的幼儿就把苇毛英子编织成老虎头鞋的样式,但比老虎头布鞋暖和得多。所以,除三、四岁以下的孩子外,所有的人都依靠草鞋过冬,不因冻脚影响冬季干活和身体健康,可以说,草鞋为家乡人双脚御寒立下了汗马功劳。那时,就连在城镇工作的机关人员,只要不是外出活动,在家或在办公室仍有不少人冬天穿它,不显它土气,最看中的实惠是它暖和舒适,御寒能力超过了皮棉鞋,在那个生活艰苦的年代,冬天有双新草鞋算是很有福分的啦!
提起草鞋,我还想起恢复高考后的1978年春,我正在一所中专学校读书,在同学们中间,不知是从哪里传诵一篇题为“是穿草鞋与穿皮鞋的分水岭吗?”的争论文章,大意是凡经高考上的大中专院校的学生,就等于端上了铁饭碗,是脱掉了草鞋,穿上了皮鞋,是像电影《人生》中的主人公高家林那样改变了人生。有人持不同的观点,在学校的《新蕾》专栏里写文章反驳,开展大讨论,认为考上大学端国家饭碗是暂时的,能否一辈子穿皮鞋而不穿草鞋还要看自己今后人生的路究竟怎样走,云云。一时间,学校内外,讨论热烈,争论喋喋不休,学生见面相互调侃:你是穿草鞋的呀,还是穿皮鞋的呀?把穿草鞋与穿皮鞋当成衡量人生价值和身份高低贵贱的唯一标准。为此,校党委、团委专门召开一次学生大会,制止了那场无谓的争论和讨论,进行了青年学生理想信念和纪律教育。所以,对我教育意义很大,心里暗许诺言:即使现在脱掉了“草鞋”,跳出了农门,吃上了“商品粮”,以后还能穿上“皮鞋”,但是将来我不会忘本,我一辈子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的儿子,不管以后人生走到哪一步,我都会忘不掉脚下脱掉的“草鞋”,一辈子都会艰苦奋斗过日子。现在回顾,我还真做到了这一点,问心无愧!草鞋陪伴我当老师7年,草鞋又陪伴我当干部到今天。虽然这十几年没穿过了,因我怀旧,老家的房舍里,现在仍然保存有一双我的旧草鞋,前不久回老家父亲要把它扔掉,农村也几乎没人穿了,可我不舍得,还是留作纪念吧!
光阴荏苒,时间如梭,转眼间时代前进到了21世纪。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小康生活早已实现,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人现代的生活方式也早已取代了农耕时代,我的梦想实现啦,冬天比穿草鞋还舒服的先进的御寒产品比比皆是:在室内,电气化冷暖空调可随时调节气温的高低,电暖气、电烤扇、电褥子等代替了烤火炉;在室外,男女冬季各式的长筒靴、中筒皮棉靴、山地防滑保暖靴、旅游靴、军用皮靴及各种胶底防滑棉鞋应有尽有,穿着既轻便舒适,又保暖防滑,与昔日的手制草鞋相比,简直不能同日而语,这充分反映了社会物质文明程度的快速提高,人们经济生活的富足。这也是人民期盼过上好日子的理想正在逐步实现,我为祖国的经济繁荣社会进步而感到十分的骄傲和自豪!正如一句诗所描述的那样:“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我们在享受美好生活每一天的时刻,但愿国人都不要忘记从前,不要忘记还有7000多万同胞没有脱贫,不要忘记建成小康社会任重道远。更不要忘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家乡的草鞋,我永远铭记,你既是贫困年代家乡父老御寒谋生的宝贝,也是自己几十年奋发图强艰苦创业的历史符号,还是家和万事兴、爱拼才会赢之幸福的见证,更是提醒我“过日子比树叶还稠”、永葆艰苦奋斗一辈子而悬挂的警钟!
家乡的草鞋,因为你的无私奉献给了我一生的温暖,因为你的默默无闻给了我人生的启迪:人活着,就要诚实守信脚踏实地;人活着,就要勇于抵挡风霜严寒;人活着,就要很有意义有所作为;人活着,就要活得敢于担当重于泰山!家乡的草鞋,我会珍藏你一辈子的!!
第3篇:外公的草鞋作文
外公的草鞋作文
那双沾满泥土的草鞋,被外公放在乡下的老房子里。那房子是用石砖砌成的,经过雨水的冲刷,墙角已有了青苔,草鞋被外公放在墙角,很长的时间里,在老房子的角落草鞋有些落寞与孤寂。
已经很久了,草鞋一直在那里,静静的`,无人去碰过它,落满了灰尘与时光的碎片。它好像被外公遗忘在那,静静的,想起自己的前半生。 它想起,那应该是在一个夏天的夜晚,凉风习习,星星点缀着墨黑色的夜空,它想起曾经外公为了编织出它,被稻草磨出了硬邦邦的老茧,它想起自己的前半生,与外公在田埂上一起走过的路的苦涩日子。
那时候,听外公说,我们的家境不好。夏天一家子只能穿他编织的草鞋。坐在庭院里,带着老花镜,用稻草一点一点编织着草鞋,手黝黑,但不能看出被稻草割出的血印,粗糙的手一点也不笨拙。想着这些,草鞋感动的泪水流了下来,滴落在回
第4篇:外公的草鞋作文
外公的草鞋作文(锦集25篇)由网友 “yizhiwapian” 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外公的草鞋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外公的草鞋作文
外公的草鞋作文
那双沾满泥土的草鞋,被外公放在乡下的老房子里。那房子是用石砖砌成的,经过雨水的冲刷,墙角已有了青苔,草鞋被外公放在墙角,很长的时间里,在老房子的角落草鞋有些落寞与孤寂。
已经很久了,草鞋一直在那里,静静的`,无人去碰过它,落满了灰尘与时光的碎片。它好像被外公遗忘在那,静静的,想起自己的前半生。 它想起,那应该是在一个夏天的夜晚,凉风习习,星星点缀着墨黑色的夜空,它想起曾经外公为了编织出它,被稻草磨出了硬邦邦的老茧,它想起自己的前半生,与外公在田埂上一起走过的路的苦涩日子。
那时候,听外公说,我们的家境不好。夏天一家子只能穿他编织
第5篇:草鞋阅读答案
草鞋阅读答案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分析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算得上好阅读答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草鞋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草鞋阅读答案1
草鞋人和皮鞋人
一场雨下来,灰尘被冲得无影无踪,弯陡的山道间尽是些裸露的石子。
雨后山间的空气格外清晰,偶尔几声鸟儿鸣叫,让人好不惬意。
弯陡的羊肠道上,两双脚在丈量:草鞋在前,皮鞋在后。草鞋被磨得薄薄的,后足有些破损,皮鞋却是黑黑的,不时发出屡屡光亮。
这条路上,这两双脚曾有无数次同行,先是草鞋送布鞋,后是草鞋送球鞋,再后来便是草鞋送皮鞋,能长年累月穿上发光的皮鞋,这意味着皮鞋已把这条道的源头变成了他遥远的故乡。皮鞋人间或回来一次,也是一两年才有的事。
六十多度的斜山道
第6篇:《草鞋湾》读后感
《草鞋湾》读后感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草鞋湾》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草鞋湾》读后感1
《草鞋湾》是一篇侦探类小说,作者是著名作家曹文轩,他是北京大学的教授,代表作有:《细米》《根鸟》《草房子》等。
《草鞋湾》主要讲上世纪四十年代,上海草鞋湾路一百零八号里住着一位神探沙丘克和他的儿子沙小丘。沙小丘渐渐长大,观察与推理能力越来越强,甚至可以为沙丘克出谋划策。
沙小丘十岁那年,沙丘克接了一件棘手的拐卖案,父子俩一次次寻找线索,都失败而归。终于,他们有了线索,可结果令大家大吃一惊,买下那个失踪的小女孩阿珠的人正是沙小丘的生母。沙丘克不想去面对沙小丘的生母,于是,他来到了警察局,把事情告诉了警官,让警官去
第7篇:父亲的草鞋诗歌
父亲的草鞋诗歌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对诗歌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诗歌一般饱含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那什么样的诗歌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父亲的草鞋诗歌,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今夜的天空,月色朦胧
一朵朵云的阴影
淹没了星的晶莹
孤独,凄凉的回忆
一幕幕往事心底生成
啊!我的父亲!
父亲一生求知若渴
从不认识育知的校门
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啊
你已知古通今
父亲一生探索
深究天人合一
阴阳八卦的原理
精读春夏秋冬
父亲一生奉献
读懂生活的精彩,含蓄
理解了人生的伟大涵义
啊!我的父亲!
父亲一生追求
不知啥叫时尚,啥叫流行
我们愧对你的养育之恩
为你挑选一双,闪光的孝心
要你去卸下一生的牵挂,责任
去追赶时代的流行!
啊!父亲!手掂一双草
心事重重凝视着天空
哦!我明白!你那双草鞋
沾滿了岁月的风尘
那是你神圣的使命
一双草鞋写滿了你
一生做人的见
第8篇:爸爸的草鞋歌词
爸爸的草鞋歌词
[ti:爸爸的草鞋]
[ar:范捷滨]
[al:我的中国心]
歌曲:爸爸的草鞋
作词:叶佳修
作曲:叶佳修
演唱:范捷滨
歌曲时间:3分22秒
制作:唐晟
爸爸有双草鞋,
搁在鞋柜上,
他常默默的`盯着他望仿佛,
注视着茫茫大海的一艘船不觉,
一颗泪滴到鞋上.
引出这段故事,
好长, 好长.
草鞋是船 爸爸是帆
奶奶的叮咛载满舱
满怀少年十七 的梦想
充满希望的启航 启航
船儿行到黄河岸
厚厚的黄土堆上船
夜来停泊青纱帐
天明遥遥山海关
草鞋是船 爸爸是帆
奶奶的叮咛载满舱
一股离乡的惆怅噎满腔
暮然回首又要启航 启航
一路跋涉到江南
洞庭湖景无瑕看
峨眉山下好荒凉
不堪回首泪暗弹
草鞋是船 爸爸是帆
姑姑的叮咛不敢忘
强忍无奈小别的悲怆
信誓旦旦又将启航 启航
船儿行到澎湖湾
多了妈妈来操桨
深情款款撑起疲惫的帆
又冲破了许多风浪
草鞋是船 爸爸是帆
远远的
第9篇:《草鞋湾》读后感范文
《草鞋湾》读后感范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草鞋湾》读后感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草鞋湾》读后感1
埋下一粒种子,要经历阳光雨露的温暖才能茁壮成长;拥有一个生命,要经过无微不至的亲情关怀才会更美好。
草鞋湾路一百零八号,虽然令人恐惧,但沙丘克与沙小丘、管家马大伯生活得很幸福,父亲沙丘克宽阔的臂膀,是沙小丘永远温暖的依靠。
侦探是一项高危职业,在面对为心肝宝贝阿珠的离开而伤心悲痛的一家人时,沙丘克面临两难选择:是不顾一切冒风险地寻找阿珠,还是给沙小丘温暖与安全?
一年的辛苦劳累,沙丘克父子在霞飞路一百三十八号终于发现了他们苦苦寻找的阿珠。而这里的女主人就是为了追求幸福与安定的生活而离开草鞋湾一百零八号沙小
第10篇:泸定桥上的草鞋声作文
泸定桥上的草鞋声作文
沙沙,沙沙
那不是风,不是雨
那是泸定桥上的草鞋声
一批批红军在那瞭望
留下了沙沙不停的草鞋声
留下了闪烁的红星
留下了深深的脚印
多少勇士的血染红了它
多少勇士的泪留在这里?
在河中沉睡的`英雄们啊,
用生命夺来了沪定桥
脚磨破了,手也破了
硬是突破了徒步长征的历史
多少年后,红军依然站在这里
可他们已白发苍苍
但在他们面前不是敌人,
而是一位位敬着礼的少先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