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孟浩然山水诗人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1-22 08:32:3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王维孟浩然山水诗人

王维孟浩然山水诗人

导语:尽管孟浩然和王维所表现的山水诗意蕴各有不同,但在诗人背后还是有着某种共同的元素。以下是小编整理王维孟浩然山水诗人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美在深情──孟浩然与王维的山水诗

王国维先生在曾在《宋元戏曲史·自序》中写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文,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从这里,可以肯定地说,唐朝,是一个盛产诗歌的盛世,这毫无疑问是一个时代艺术精神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这一时代也因此给后世留下了无数宝贵的精神财富。笔者在这主要是就自己所学来谈谈孟浩然与王维的山水诗。

一、清远的美,人情的美

说到山水诗,我们马上就会想到谢灵运,清代的沈德潜在《说诗啐语》中说“谢诗经营而反于自然,不可及处,在新在俊,谢诗胜人正在排。”也就是说谢灵运写山姿水态,是对山水情貌不遗余力地勾勒和描绘,而这样的后果就是使得其诗歌大多是有句无篇。及至唐代,山水诗是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这么一个发展孟浩然是作出了贡献了的。笔者认为孟诗是体现出了一种人情之美和清远之美的。

首先来看他的《过故人庄》,当然这首诗是一首山水田园诗,并非纯山水诗,但还是有必要提一下,毕竟其中含有对山水的描写,且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一独创也!“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诗人首先并没有用很华丽的语言去可以雕琢这一诗作,而是用一种很朴素的言语来描写田园、山水之景,透出一种清远的意味,这就是他生活环境的一部分。绿树、青山,两个简单而又平常的意象在他的笔下却是给人异样的感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再看“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一种何等淳朴的民风,这是一个充满着人情美的农庄。难怪沈德潜说孟浩然的诗歌是“语淡而味终不薄。”

虽然山水田园诗的融合从孟浩然开始,但他同样也给我们带来了他笔下的山水。如《晚泊洵阳望庐山》:“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洵阳郭,始见香炉峰。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东林精舍近,日暮但闻钟。”这首诗歌乍一读来,好象描写山水之处并不是很多,但这恰恰于无声处听惊雷,无声胜有声,因为他追求的是山水的神似,而非简单的形似。他人看山水用眼看,孟浩然却是在用心去体悟,于这种静美中传达出更加深刻的'东西。

从孟浩然的诗歌中可以看出,他受到陶渊明的影响是很大的,因而他的诗歌最主要的特色之一就是透露着玄音,富有一种清远之意,淡淡地,却又是那么美。

二、空灵的美,寂静的美

空灵这个词,其实是来源于佛教用语的。也就是说王维的山水诗是充满着许多禅趣的,而这正是因为他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大的缘故,尤其是禅宗。因而,他看山水就是用的这种禅宗观物方式。禅为何物?释慧皎的《高僧传》卷十一中是这样说的:“禅也者,妙万物而为言,故能无法不缘,无境不察。然缘法察境,唯寂乃明。其犹渊池息浪,则彻见鱼石;心水既澄,则凝照无隐。”这一思维方式,以“妙万物”为内核,以“寂”为基本途径,其基本特征在于“缘法察境,唯寂乃明”,有如渊池鱼石,心澄而悟,则可凝照一切,妙观万物。

先来看看他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人在这么一种清新而又宁静的山水中,体悟到万物生生不息的乐趣。同样是写山水,就可见出孟诗和王诗的山水是各有千秋,王维好似出乎其外在描写着这一切,观照着这一切,山山水水就浑然如同画卷一般,而孟浩然则是入乎其内诉说着这一切,他是把自己融入了其中。王维如同一个画师一样让他笔下的山水于空灵中见美,于寂静中见生机,不管是人、景、物,都有他们各自的状态,遵循着他们自身的本真,可谓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难怪殷幡在《河岳英灵集》中称“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著壁成绘,一句一字,皆出常境。”

三、美的指归──情

尽管孟浩然和王维所表现的山水诗意蕴各有不同,但在诗人背后还是有着某种共同的元素。笔者认为这个共同的元素在于情.这个情是个极大范围的:有隐逸之情,有对人生之情,有对生命之情,诸如此类。

先说隐逸之情,隐逸可算得上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人生境界和人格理想的一种审美追求.唐以前有“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 陶渊明,唐以后有“梅妻鹤子”的林和靖。孔子说:“天下有大道则见,无道则隐。”可见,仕与隐其实都是主动的,自由的,具有人格力量的。因而,笔者认为这个隐逸之情可以说是二位诗人内在人格美的表现。

至于人生之情,生命之情,则是诗人将他们以融入到自己诗作的字里行间了,所以他们的山水才能够被后人无数次的吟诵与品评。

不论是孟浩然诗歌中所显现的那种安顿生命,亦或是王维诗中的那种启迪生命之哲思,皆流露出一种美学的特质──他们对自然、山水、人生和美的深情!

美在深情,所谓皎然《诗式》所云:“不顾词采而风流自然”,“但见性情不睹文字”。(作者单位:长江大学中文系)

第2篇: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山水古诗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山水古诗

孟浩然,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的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山水古诗,供参考借鉴!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山水古诗一

1、《初春汉中漾舟》

漾舟逗何处,神女汉皋曲。

雪罢冰复开,春潭千丈绿。

轻舟恣来往,探玩无厌足。

波影摇妓钗,沙光逐人目。

倾杯鱼鸟醉,联句莺花续。

良会难再逢,日入须秉烛。

2、《秋宵月下有怀》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3、《田家元日》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4、《早梅》

园中有早梅,年例犯寒开。

少妇争攀折,将归插镜台。

犹言看不足,更欲剪刀裁。

5、《庭橘》

明发览群物,万木何阴森。

凝霜渐渐水,庭橘似悬金。

女伴争攀摘,摘窥碍叶深。

并生怜共蒂,相示感同心。

骨刺红罗被,香黏翠羽簪。

擎来玉盘里,全胜在幽林。

6、《秋登兰山寄张五》

一作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7、《初春汉中漾舟》

羊公岘山下,神女汉皋曲。

雪罢冰复开,春潭千丈绿。

轻舟恣来往,探玩无厌足。

波影摇妓钗,沙光逐人目。

倾杯鱼鸟醉,联句莺花续。

良会难再逢,日入须秉烛。

8、《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一作宿来公山房期丁大不至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迳。

9、《耶溪泛舟》

落景余清辉,轻桡弄溪渚。

泓澄爱水物,临泛何容与。

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

相看未相识,脉脉不得语。

10、《舟中晓望》

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

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

问我今何去,天台访石桥。

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

11、《自洛之越》

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

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

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

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

12、《送朱大入秦》

游人武陵去,宝剑直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13、《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14、《送杜十四之江南》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5、《渡浙江问舟中人》

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

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

16、《凉州词》

浑成紫檀金屑文,作得琵琶声入云。

胡地迢迢三万里,那堪马上送明君。

异方之乐令人悲,羌笛胡笳不用吹。

坐看今夜关山月,思杀边城游侠儿。

17、《书怀贻京邑同好》

维先自邹鲁,家世重儒风。

诗礼袭遗训,趋庭沾末躬。

昼夜常自强,词翰颇亦工。

三十既成立,嗟吁命不通。

慈亲向羸老,喜惧在深衷。

甘脆朝不足,箪瓢夕屡空。

执鞭慕夫子,捧檄怀毛公。

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

当途诉知己,投刺匪求蒙。

秦楚邈离异,翻飞何日同。

18、《山中逢道士云公》

春余草木繁,耕种满田园。

酌酒聊自劝,农夫安与言。

忽闻荆山子,时出桃花源。

采樵过北谷,卖药来西村。

村烟日云夕,榛路有归客。

杖策前相逢,沂然是畴昔。

邂逅欢觏止,殷勤叙离隔。

谓予搏扶桑,轻举振六翮。

奈何偶昌运,独见遗草泽。

既笑接舆狂,仍怜孔丘厄。

物情趋势利,吾道贵闲寂。

偃息西山下,门庭罕人迹。

何时还清溪,从尔炼丹液。

19、《岁暮海上作》

仲尼既已没,余亦浮于海。

昏见斗柄回,方知岁星改。

虚舟任所适,垂钓非有待。

为问乘槎人,沧洲复何在。

20、《南归阻雪》

我行滞宛许,日夕望京豫。

旷野莽茫茫,乡山在何处。

孤烟村际起,归雁天边去。

积雪覆平皋,饥鹰捉寒兔。

少年弄文墨,属意在章句。

十上耻还家,裴回守归路。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山水古诗二

万山潭作1

垂钓坐盘石2,水清心亦闲 。

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 。

游女昔解佩3,传闻于此山 。

求之不可得 ,沿月棹歌还4。

注释

1. 万山:山名,亦称汉皋山,在今湖北省襄樊市西北。万山潭:即沉碑潭,在万山之下。《晋书杜预传》载“杜预作二碑纪其勋绩,一立蚬山之上,一沉万山之下”。

2. 盘石:扁而大的石头。

3. 游女:潜行水中的女子,《诗经周南汉广》“汉有游女,不可求思”,后世常用来指水中女神。解佩:《文选》郭璞《江赋》“感交甫之丧珮”,李善注引《韩诗外传》曰:“郑交甫遵彼汉皋台下,遇二女,与言之曰:‘愿请子之珮’。二女与交甫,交甫受而怀之,超然而去。十步循探之,即亡矣。回顾二女,亦即亡矣。”

4. 棹:船桨。棹歌:船工划船时唱的歌。

评论

1.浩然“沿月棹歌还”、“招月伴人还”、“沿月下湘流”、“江清月近人”,并妙于言月。(清施润章《蠖斋诗话》)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1

八月湖水平2,涵虚混太清 3。

气蒸云梦泽 4,波撼岳阳城 5。

欲济无舟楫 6,端居耻圣明 7。

坐观垂钓者 ,空有羡鱼情8 。

注释

1. 诗题或作《临洞庭》。张丞相:指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这首诗是开元二十一年,孟浩然西游长安时,赠给张九龄的干谒诗。

2. 八月湖水平:指八月秋水盛涨,几乎与湖岸齐平了。

3. 涵:涵容,包含。虚:太虚,指天空。太清:亦指天空。这句是说浩瀚的湖水涵容着天宇,水天混而为一。

4. 云梦:古代泽名,分跨长江南北,江北为云,江南为梦,面积广八九百里。后来淤积成为陆地,大约在今洞庭湖北岸地区。这句是说壮阔的洞庭湖,水气蒸腾,笼罩了云梦泽的上空。

5. 撼:摇动。岳阳:即今湖南岳阳市,在洞庭湖东岸。

6. 欲济无舟辑:想要渡湖,却没有船和桨。这里暗喻想要出仕却无人引荐。

7. 端居:闲居,隐居。圣明:古代对皇帝的颂辞,这里指因皇帝圣明而出现的太平盛世。

8. “坐观”二句:《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这两句比喻自己空有出仕从政之心,却无法实现愿望。

第3篇: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区别

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区别

水田园诗是指以自然界的山水景物、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表现内容的诗歌。中国山水田园诗渊源流长,南朝谢灵运、谢跳以山水诗著称,陶渊明则以田园诗闻名。

盛唐形成的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较之前人,不再是一般地模山范水,而能做到情景交融、物我一体、空灵超然、脱世拔俗而俊采职逸。在表现山水田园的自然美方面,无论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所开拓和创新,把山水田园诗的创作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境界和层次.但是,王维、孟浩然由于家庭出身、环境、经历,自身素质和创作风格的不同.诗风也呈现出各自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王维十五岁便离开家乡赴长安谋求功名,并以自己的才能博得了上流社会的青睐。开元九年,中进第,为太乐丞,时年仅二十一岁。但是此后王维的仕途却坎坷不断、起起伏伏,尤其是安史之乱后的遭遇,使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有什么区别

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有什么区别

水田园诗是指以自然界的山水景物、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表现内容的诗歌。

中国山水田园诗渊源流长,南朝谢灵运、谢跳以山水诗著称,陶渊明则以田园诗闻名。而盛唐形成的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较之前人,不再是一般地模山范水,而能做到情景交融、物我一体、空灵超然、脱世拔俗而俊采职逸。在表现山水田园的自然美方面,无论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所开拓和创新,把山水田园诗的创作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境界和层次.但是,王维、孟浩然由于家庭出身、环境、经历,自身素质和创作风格的不同.诗风也呈现出各自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王维十五岁便离开家乡赴长安谋求功名,并以自己的才能博得了上流社会的青睐。开元九年,中进第,为太乐丞,时年仅二十一岁。但是此后王维的仕途却坎坷不断、起起伏伏,尤其是安史之乱后的遭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诗人王维山水田园诗铸就的辉煌

诗人王维山水田园诗铸就的辉煌

王维融合陶渊明的山水诗与谢灵运的田园诗,取两者之所长,并以自己之所擅,将其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山水田园诗。

王维是盛唐时代成就最高的几个诗人之一,当时诗坛流行的送别、赠答、应制、边塞等各种题材他都作得很好,然而他最擅长的、最能显示诗歌水平的是山水田园诗。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与魏晋时期陶渊明的田园诗与谢灵运的山水诗有颇多渊源。陶渊明之田园诗,谢灵运之山水诗构成了中国写景诗的两大内容。王维把陶、谢作为渊源,将中国这两个传统主题综合起来。同时,在汲取前人的精髓时,王维以自己之所擅,将山水田园诗的创作又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一、深谙佛理,富贵山林,两得其趣

谈及王维,他的思想中融合了儒释道三教的精神,而其中佛教思想对他的影响尤为深远,尤其对他的诗歌创作,他的诗歌中体现了对禅意的独特体认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王维孟浩然山水诗人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王维孟浩然山水诗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