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关于对小区停车难的问题调查报告
关于对小区停车难的问题调查报告
想要知道一些情况或事件时,我们就需要去粗取精地分析研究,一般会把调查结果汇集成一份调查报告。写调查报告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对小区停车难的问题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我区私家车呈现增长、使用“双高”态势。目前我区汽车保有量已达20多万辆,并且日均使用率较高,由此带来的停车难问题日渐突出。
一、我区停车问题的基本现状(以马山新城小区为例)
马山新城小区是我区比较高档小区之一,现有居民2400多户,汽车保有量4000余辆,但小区内只有地上停车位1000个左右,没有地下停车场。停车位配建情况完全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居民只好抢位停车或将车停到小区外面的公共道路上。马山新城小区停车难的现象在我区并非个例,目前,“一位难求”的状况在我区各个小区、商业区、学校、医院、机关、企事业单位均不同程度存在着。市民纷纷反应:上班单位车难停,下班回家停车难,出门到处难停车。停车难问题已经影响到市民的生活质量,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着力解决停车难问题,对于提高我区的幸福宜居指数、提升城市形象意义重大,刻不容缓。
二、我区停车难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是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
随着近年我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汽车保有量,尤其是私家车的数量持续迅猛增长。由于对这一情况的预见不足,造成城市公共停车设施、居民小区附属停车设施设置不足,形成了历史欠账。
二是停车需求过于集中。
我区繁华商业区、机关事业单位、医院、学校多集中在老城区,原有道路宽度有限,且周边大多数为住房密集且无正式规划附属停车场的旧小区。小区居民与商业区的消费者、各单位工作人员、到市区办事、就医、接送孩子的群众的停车需求过于集中,造成停车难。
三是存在不文明、不规范停车现象。
部分机动车驾驶人不规范停放车辆,一车跨线占用两个车位或阻塞停车场通道,使有限的停车位资源浪费,人为造成停车难。
三、解决停车难问题的对策
停车难背后成因复杂,单纯的某一项措施难治本。民盟即墨支部通过专题调查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破解停车难问题进行了探究,以期对缓解我区停车难现状有所裨益:
一是发展公共交通,倡导低碳出行。
通过对公交客运进行政策、资金方面的扶持,提高公交运力。扩大公交线路的覆盖范围、合理设置公交站点、优化公交线路、增加公交营运班次、提升公交服务水平,吸引市民选择乘坐公交车出行,减轻中心城区停车压力。同时,鼓励共享单车的发展,为市民出行提供新的方式,倡导市民采用公交、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实现绿色交通、低碳生活。
二是盘活存量,挖掘停车资源。
(一)在不影响通行的情况下,在医院、学校等重点区域周边道路上增设临时停车位,安装停车指示标志;
(二)在停车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的居民小区,小区内部有场地条件的,按照物业管理的规定经业主同意,统筹利用业主共有道路及其他场地设置临时停车场,同时在居民小区周围的主次干道、支路、街坊路施划夜间停车位。
(三)鼓励有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将自用停车场在非工作时间向社会开放。
(四)对被挪用、占用、停用的配建停车场(位),特别是停车需求集中的重点区域进行清查,恢复其停车功能。
三是鼓励新建停车场,增加停车位供给。
(一)新建停车场应进行科学规划,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结合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和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统筹地上地下空间资源编制停车场专项规划。
(二)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和经营停车场,鼓励建设立体停车场,并给予支持。政府可以采用资本注入、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企业融集资金。
(三)对新建建筑物超过停车配建标准建设的停车场,可以给予一定的容积率奖励。若新建建筑物不按标准配建停车场,则按停车位缺少的数量缴纳罚款。同时,要求配建停车场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时验收、同时交付使用,确保配建标准的落实。
四是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探索智慧停车。
建设智慧管理服务平台,整合全区现有停车资源,提高行业信息化统一性、准确性、共享性,进而为公众提供多渠道、多方式的服务功能,如停车向导、手机APP应用、电子支付、在线预约等服务,从而达到充分利用闲置车位、提高停车效能、缓解停车难现状的.效果。
五是制定合理的停车收费政策。
用车成本过低,是造成汽车用量爆发式增长的基础。停车收费政策一方面可以提高用车成本,影响市民选择出行造成影响。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停车费调节停车分布。目前,停车收费政策缺乏利用价格杠杆调节停车分布的作用,一部分车辆长期占用不收费或收费低的停车资源,导致停车周转率低,而部分车位充足公共场所的停车场因收费标准过高,造成大量停车位闲置,浪费了停车资源。
六是整治停车秩序。
停车难伴随着停车乱现象,形成了越难停越乱停,越乱停越难停的局面,因此,整治停车秩序势在必行。
(一)对于在公共道路上违法停车的,建议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给予记分和罚款的处罚,并拖移车辆。通过较重的惩罚力度,引导市民树立依法停车理念。
(二)对于居民小区内的乱停车行为,由于不在交警的执法范围,可由公安派出所在小区设立治安警务室,与小区物业互动互联,共同整治停车秩序。
第2篇:小区停车难调查报告
关于鲁谷新岚大厦小区“停车难”问题的调查
“停车难”这个问题在现在的北京城里简直是随处可见,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科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的生活也在发生着质的飞跃,还记得我小的时候路面上还没有多少汽车,听说谁家能有一辆“私家车”那就是有钱人了。现在„„已经不是有没有车的问题了,而是有什么车。车多了车高级了,那总得有地方停啊,我们要上班、要逛商场、要旅游最后还要回家,为了方便都需要用汽车来代步,那么我们每去一个地方都需要有停车的地方,可是我们生活的地方有这多的地方停车吗?在这里我引用一个数据:去年12月18日,北京机动车保有量突破400万辆大关,达到4001426辆,驾驶员达567.9万人。首都机动车保有量突破100万辆用时48年,100-200万辆用时6年半,200-300万辆用时3年9个月,300-400万辆仅用时两年7个月。没人能想到汽车的发展如此之快——北京机动车保有量跨入400万时代而且可以肯定用不了多久就会到达500万辆。我们现在有这么多的车,如果都跑上公路那一定是相当的壮观的,但是我们肯定是不能这样做的,我们还需要休息还需要停车,停车就需要停车场、停车位就需要有地方把我们的代步工具停下。好了下问题来了,我们停在那里呢?
对此我在2012-1-30至2012-2-21日对于我所在的小区“鲁谷新岚大厦社区”进行了关于停车问题的居民调查,调查采用走访面谈的形式进行。对于小区居民和物业在看待停车的问题上做了初步的调查和分析。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一、新岚大厦社区基本情况
新岚大厦社区1998年建设完成并开始入住,占地约0.178平方公里,常住居民2324户,总人口约5300人。居民区由三座塔楼和两座“高板”组成,当然这里还有地下室和流动人口。然而对于这样的小区所设立的停车位确只有不到400个。
二、对于居民停车的各种问题
(一)、停车场和固定车位
在新岚大厦小区内围着住宅楼有一圈停车场,大约可以停放200辆车,另外单独分出一个停车场可以停150余辆车,算上临时停车位和其他非正规的停车位大约有400个。由于固定停车位非常紧张,很多的家用车是没有固定车位的,所以导致大部分车辆在小区内出现乱停乱放的情况。虽然停车场的管理公司对于停车位的安排进行了多方面的协调,但是仍然不能满足停车位紧张的问题。
(二)、居民对于停车场的看法
在走访过程中我了解到,很多居民在刚入住小区的前2、3年里,停车并不是什么难是,不要说固定车位了,就连划分出的可以停车的地方也没有多少车辆停放,从2004年后小区的车辆开始大量增加,也开始了对于停车场的收费和管理,并开始出售固定停车位,小区内的车辆也是逐渐增加起来。不过找到一个停车的地方还是有的,但到了2008年后就觉得小区内的车辆突然暴增,原本比较宽松的小区道路也开始因为上下班高峰而开始拥堵。特别是那些没有固定车位的住户,每天晚上下班回家停车问题就成为他们头疼的事情,小区的路边、绿地、公共休息区等,只要是空地就可以停进去,到了最后甚至都要停在小区内的路中间。很多被访者对此表示很无奈,小区的地方就这么大,也是很多年前规划好的不可能在再扩大范围,也知道这种停车的方法会给很多居民带来不便,但是确实
没有办法也是,如果停在小区外面就会算作违章,这几年对于机动车乱停乱放的处罚力度的加大也不敢冒险停在外面只能在小区内挤挤,也是确实没有办法,只能在每次停车的时候放一张“挪车”联系电话的纸条放在挡风玻璃前,以便可以再“碍事”的时候随时联系上。
(三)物业和停车场管理的难处
由于小区内的私家车数量激增,也给停车场的管理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很多没有买到停车位的住户要求帮助他们找到合适停车的地方,而那些已经买到车位的住户则认为车场管理不能很好的保障他们车辆。由于停车位的紧张和对于管理带来的不满,停车场内已经多次发生恶意划伤汽车的事情,很多停车位的车辆属于高档车,被划后车主非常不满经常出现与车场管理的纠纷,对此停车场也非常的无奈,人手有限且划车多发生在午夜或凌晨防范起来有很大的难度,只能是赔礼道歉听人指责,并且对于之后停车场的收费尤其是固定车位的收费加大了难度。对此车场管理公司连同物业在小区内开辟了3片新的停车区域,增加了约50个停车位,不过就算这样仍然很难满足小区的停车需要,通过对物业的走访调查,本小区的居民拥有的私家车已经超过了700辆,对于现在的小区现有停车位来说超出了大约250~300个车位,再加上每到节假日等“重点时段”对于小区内的车位安排可以说是“见缝插针”,同是为了避免出现刮擦和恶意划车的问题,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要上岗巡逻和疏导、停车,就算这样也常常会“费力不讨好”。管理人员也非常的无奈。
(四)小区外——街边停车
小区内不能满足居民的停车后,很多居民就开始向外寻求车位,小区周边的道路每天晚上就成为了大型免费停车场,虽然有冒着被贴条的风险但是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每天早上6~7点在“贴条的”还没出来前赶紧开走,就这样打着游击。然而没过多久发生了一件让居民更难以忍受的事情,小区外的路面被路政部门划分为收费停车区域,并有专人收费,这让本来就没的地方停车的居民更加的恼火,双方也因为这件事多次发生冲突,幸好派出所就在附近才没有让事态进一步恶化。而从今年春节前开始也再没看见过有收费人员,停车用的锥筒也不知被谁扔开,现在这个所谓的收费停车场名存实亡,而那些因为不想麻烦而买了停车位的居民只能自己管自己了,对于这种做法他们相当的愤怒,钱给了人跑了打着路政的旗号招摇撞骗,当时管理合同和委托书都是公式出来才觉得有保证才交的钱,而现在什么也没得找儿,就剩那几个破烂的锥筒放在那里,还有老百姓凉透了的心。
三、对于帮助小区停车的想法和建议
对于小区内的停车难问题,每位车主都有自己的想法,主要集中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加盖停车场
在小区附近的建立立体停车场,停车场可以收费比一般的路面价格稍微高一点也可以接受,立体停车场对于车辆的承载辆比一般的路面停车位可以多很多,而起有房顶的车辆也会相对更干净一些。
(二)将小区内的人防设施改建
新岚大厦小区内的高层建筑下有底下2层的空间可以使用,目前第一层用于出租房屋供流动人员居住,地下二层一直闲置,如可以加以利用可以分担部分路面停车的压力。对于地下空间我从物业了解到,地下二层约有10000平米,如果换成停车位,可以提供大约150~200辆车停放。
(三)加强监控设备和停车场管理
很多居民反映说停车场的监控设备老旧,很多刮擦和划车事件发生后,在监控录像中无法看清具体情况,导致责任不清。由于现在已经有很多的车辆在小内,尤其是在上下班高峰和节假日等出行时段,加强停车场的管理保障车主的利益是必须的,如果不能那么大家只能集体抵制收费。
经过这数日的调查,我发现现在居民对于停车难的事基本都理解,大家收入逐渐增加,而车价不断下降,买车对于现在拥有正当收入的家庭来说已经不是什么难事,大多数人也认为拥有自己的车在很多事情是拥有了便捷的条件,让办事效率大大提高。但也不可否认的,由于车辆的增加停车的压力也逐渐变大,经常在一个地方找半天找不到一个能停车的空位。北京人多密度也大,在有限的空间里汽车的数量不断膨胀,路面承载力虽然勉强可以满足需要,但是停车位紧缺的问题正在逐渐显现出来,虽然政府在很多地方加盖停车场,但是目前我所见到的都是路面停车场,立体停车场非常少见,也许是因为立体停车场投资高收益少,让商家觉得无利可图,但如果将它转变为政府行为不但可以减轻停车压力,同事也是对老百姓的福利措施。
另外提倡公共交通和骑车出行也是可以缓解停车的一个方面,我们的路面公共交通由于私家车的增加也变的拥堵和缓慢,加开新的公交专用道提高公共交通的速度我认为势在必行。可喜的是我们的轨道交通正在日益壮大,地铁6号线预计今年年底全面通车,地铁的覆盖面积增加可以更好的让出行的选择更加多样。解决“停车难”不能只是局限有增加更多的停车场,关键还是要看人们是否能更合理的利用自己的汽车,真正做到“绿色出行”。
第3篇:关于对小区停车难的问题调查报告范文
关于对小区停车难的问题调查报告范文
须要明白一个情况或一个事件的时候,我们务必要去搞清背后真相,最终根据调查情况形成调查报告。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调查报告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对小区停车难的问题调查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当今社会,汽车成了人们出行的必不可少的工具,这固然可喜,但是随之而来的停车难问题,也深深的困扰了人们!
一、选题目的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停车难”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停车本身,还引发了一系列城市管理问题,比如加重交通拥堵、引发公共纠纷等。近年来,由于私安地锁、挤占草坪、占道堵路等停车问题引发的邻里纠纷、车辆剐蹭不在少数,停车问题引发的治安事件和暴力冲突也时有发生。“停车难”还带来了安全隐患,小区内通道停车导致消防车、救护车无法快速抵达现场。小区外占道停车则迫使人流、自
第4篇:小区停车难调查报告(精选4篇)
第1篇:小区停车难调查报告
小区停车难调查报告
一、调研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日渐提高,越来越多的机动车进入市民家庭,城市道路上的机动车迅猛增长,导致城市道路交通问题越来越突出。而车辆停放是城市交通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影响城市交通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城市没有固定的车辆停放场所,势必造成车辆随意占路停放,甚至占用人行道和车行道,既影响动态交通的正常运作,又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同时还会妨碍城市形象。因此,正确处理好车辆停放的问题,对解决道路交通拥挤、减少交通事故、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调研目的据有关资料显示,车辆停放占用了交通过程90%以上的的时间。城市出行的每个端点(无论机动车或是自行车,无论是出行起点或讫点),都有一个车辆停放问题,停车困难已成为城市交
第5篇:关于城市小区停车难和物业管理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城市小区停车难和物业管理问题的调查报告
在现在社会,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城市小区停车难和物业管理问题的调查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目前,我市许多小区业主与物业企业之间的矛盾日趋严重,群众与企业的呼声越发增多,翠竹北区等小区收缴率从四年前的80%下降到58%,勤业一、二、三村的收缴率只有30%,甚至像金色新城等这样的新小区的收缴率也不到50%;近几年来,我市不断发生物业企业撤离小区的现象,如荷花池公寓、广景山庄、芦墅广景苑等小区。
分析物业管理矛盾的根源,主要是以下几个因素:
1、法律法规不完善。一方面缺乏与物权法相配套的实施细则,我市又无立法权;另一方面,我市规范性文件的建设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滞后
第6篇:关于城市小区停车难和物业管理问题的调查报告
目前,我市许多小区业主与物业企业之间的矛盾日趋严重,群众与企业的呼声越发增多,翠竹北区等小区收缴率从四年前的80%下降到58%,勤业一、二、三村的收缴率只有30%,甚至像金色新城等这样的新小区的收缴率也不到50%;近几年来,我市不断发生物业企业撤离小区的现象,如荷花池公寓、广景山庄、芦墅广景苑等小区。
分析物业管理矛盾的根源,主要是以下几个因素:
1、法律法规不完善。一方面缺乏与物权法相配套的实施细则,我市又无立法权;另一方面,我市规范性文件的建设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小区物业管理和停车新的发展需求,致使实际工作中出现有法难行、无法可依的现象。
2、管理体制不顺畅。一是政府社会管理没有延伸到终端,一些政策法规在小区中出现梗阻、断层现象,乱开店、乱停车、盗窃等影响居住环境质量问题未能得到遏制;二是基
第7篇:关于老旧小区的停车难问题的研究
关于老旧小区的停车难问题的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和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购买汽车作为代步工具。据调查,以南京市为例:截至2015年底,南京市汽车保有量达到为197.93万辆,扣除报废等因素,全市年净增汽车25.73万辆,比2014年增长14.9%,而2005年底,南京市民用汽车保有量仅30万辆,10年内增加5倍有余。私家汽车数量及占汽车总量的百分比也从2014年底的86.3%提高到86.9%,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全年净增汽车中私家汽车净增比重更达91.4%。随着家庭汽车拥有量的高速增长,一系列城市交通问题日趋加重,尤其是主城区内老旧小区的“停车难”问题,据网络资料:2015年1-11月全市110报警呼入电话412.6万个,其中29.9%是移车类的,发生地大都在主城区社区小区。车位
第8篇:石井小区停车难问题怎么解?
石井小区停车难问题怎么解?
随着私家车数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车主为停车难而烦恼,不仅公共车位数量有限,就连家门口的停车位也很紧张。玉城街道石井小区因修建年代久远,当初规划的停车位早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停车需求,一直存在停车难问题。
两年前,石井小区业主委员会曾向我县有关部门申请在小区内修建停车场,申请获批后,却因少数业主坚决反对,所以工程迟迟无法动工。时至今日,小区停车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大多数业主翘首期盼停车难问题尽快解决。
“能停的地方都停满了”
走进石井小区的正门,一眼就能看到一块写着“咽喉之地,通道两侧不要停车”的告示牌立在通道的东侧。不过在11月28日上午10时左右,记者在现场看到,通道旁依然停着五六辆车。
“这个牌子也没什么用,一些业主的车实在没地方停还是照停不误,我们上去劝也没用。”福安物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