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一个数乘分数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
课题:一个数乘分数 第2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生活实际、自主探索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知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可以用乘法计算。(会解决有关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通过数一数、比一比操作,观察,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学生通过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等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重点与难点:个数乘分数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
课前准备:小黑板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复习: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2
小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
复习分数乖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应用分数乘法的知识解答,联系现实的数量关系体会这些算式的具体含义,得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的结论,发展了乘法的意义。巩固了分数与整数相乘的算法。并延伸至后续解决其他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中去
三、练习
1、做练一练的第1题。
2、做练一练的第2题。
。
3、做
4、练习八第6-9题。
通过练习巩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
通过列式计算,认识到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与一个数的倍数一样,都可以用乘法计算。
反思重建
第2篇:分数乘分数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
课题:分数乘分数 第4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例题的直观操作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并掌握计算方法.
(会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猜想验证进一步发展初步的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的能力。
通过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学生通过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等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重点与难点:进一步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课前准备:小黑板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创设情境
二、组织探究
1、说数量关系
今年收获的苹果比去年多1/5
甲修的米数比乙少2/7,甲是乙的几分之几?
3米的5/9是多少?
2、涂色部分分别表示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教学例4 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对有关分数数量关系的理解
通过例4的学习,主要让学生头脑中建立关于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初步猜想
教学例5
得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根据例4中建立的初步猜想,算出算式的积,再通过操作来验证猜想,使学生进一步感知了猜想的合理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试一试
通过试一试,把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推及到分数与整数相乘,促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建立合理的认知结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46的试一试
2、练习
完成P46的练一练
(2)实际计算时可以直接按
以前学过的方法计算分数和整数相乘,而不必把整数改写成分母是1的分数,这样比较简便
3)也可以整数与分数直接进行约分后再计算。这样更简便
明确:(1)整数
可以看作分母
是1的分数,所
以分数与分数
相乘的计算方
法也适用于分
数和整数相乘
综
合
练
习
1、做练习九的第1题
2、做练习九的第3题
3、做练习九的第4题
4、做练习九的第5题
通过练习巩固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五、全课小结
七、作业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
获?还有什么疑惑?
练习九的第2、5题
反思重建
第3篇:分数乘整数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
课题:分数乘整数 第1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通过有效练习初步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会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
(学生通过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等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重点与难点::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
创设情境
二、
组织探究
分乘整数的算理数
复习:1、5个12是多少?怎样列式?(多媒体示题)
2、16+26+36=
29+29+29
教学例1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书上
的结语。(分母不变,只用分子与整数相乘,能约分时,先约分再计算)
通过复习连加巩固乘法的意义及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方法及意义
引导学生涂色表示3个
第4篇:分数乘分数(4)/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
数学课程教案
年级:六主备者:蒋天锋备课时间:2010-9-19
周次 5 课次(本周第几课时) 5
授课课题 分数乘分数(4)
教学基本
内容 第45-46页的例4、5相应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九第1-5题。
教学
目的
和要
求 1.通过例题的直观操作,理解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初步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进行分析、观察、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初步的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能力。
3.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及难点 理解分数与分数相乘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
及手段 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进行分析、观察、猜想验证、比较、归纳
学法指导 分析、观察、猜想验证、比
第5篇:一个数乘分数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2010至2011上学期)
六年级数学学科教师:高春枝
学习
内容
学习
目
标 1、创设自主探索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合作交流、尝试练习、归纳领悟等过程中,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2、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3、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重难
点及
突破
措施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推导算理,总结法则。
课前
准备
导学案设计 个性化设计
预
习
学
案 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 × ×
2.自学例3、例4,思考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和方法。
自
主
乐
学
合
作
交
流 1.学习例3
小组合作完成
(1)弄清条件和问题:每小
第6篇:《一个数乘分数》教学设计
《一个数乘分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数乘以分数算理,总结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一)看到下面的分数,你都想到了什么?
瓶 吨 米
二、新授
(一)教学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1.出示一张10平方分米的长方形的纸
(1)列式计算:2张这样的纸,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10×2=20)
5张这样的纸,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10×5=50)
8张这样的纸,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10×8=80)
(2)讨论: 张纸的面积是多少呢?表示什么意思?
10× 表示求10的` 是多少.
(3) 张纸的面积又怎样求呢? 张纸的面积呢?怎样列式?每个算式又表示什么意思?
(4)谁能说一说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第7篇:《一个数乘分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一个数乘分数 教学目标:
1、创设自主探索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合作交流、尝试练习、归纳领悟等过程中,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2、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3、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推导算理,总结法则。教学准备:
小黑板等 教学方法:
讲授、演示法;探究学习。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题小黑板出示)
2、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以整数,说一说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3、引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
第8篇:一个数乘分数教学设计
一个数乘分数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个数乘分数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个数乘分数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苏教版六(上)第三单元p45-46例
4、例5和“练一练”、练习九的第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例题的直观操作,理解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初步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进行分析、观察、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初步的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能力。
3、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