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阳熙生活随笔
阳熙生活随笔
我不可能忘记他,因为他是一个令我无法释怀的人,是在我童年时代,保护我的哥哥,是在我记忆中的大天使,是在我生命中,最疼爱我的人,是在我心口,无法抹去的伤疤~
27号,他的生日,我会买上白色的郁金香,让风带去我的祝福,让他在风中闻到郁金香的味道,他曾经说过,我的味道,就是郁金香的味道。
记得,童年时候,他跟我留下的合影,在池塘边,在麦田边,在棉花地边,在杂草丛生的沼泽旁,在下着倾盆大雨的街边……
我的天使,你是否真的去到了天堂,我的哥哥,你是否还是在保护着我,疼爱我的人,你是否还能帮我买下我喜欢的糖,我的伤疤,你在我胸口是否还,隐隐作痛……
记得一次,我们在小麦丛里看天,你问我:“喜欢星星还是月亮?”我说:“喜欢星星~”你就说:“等我长大了,你就把宇宙的星星摘下来,全部送给我。”我听了心里暖暖的
还有那一次,我偷了别人家的花,你却自愿帮我顶罪,后来,因为那次挨打,身上留下了疤痕,我很内疚,你说:“不要紧,只要是为妹妹挨的打,都不疼。”
只是,那一天的夜晚,夺走了你的生命,你为了我,死在了自己爸爸手下,我为你哭了整整一天,却又仿佛看见你的'面容,我没有哭了,安静地等待,见你的最后一面。
这些事,都是从你的日记本里看到的,我完全不记得你了,因为我当时才5岁,只是隐约记得你甜美的笑容,没错,你日记本里写到:“一辈子,只珍视妹妹,我只是为了保护她,才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你的字里行间,令我知道,你对我的情,这是一种很单纯的小孩恋爱,我不知道为什么,反正你给我的安全感,是任何人都给予不了的。我考上了深中,你也很高兴吧,只是,天使啊~我不能在思念你了!因为,如果继续这样苦苦思念下去,我就不能更好的完成学业。哥哥啊~我又是多么依赖你的笑脸,尽管它不清晰
林阳熙,如果你要保护我,就保护到最后~不要扔下我,孤独地等待,我多希望,眼前能再次出现你拿着棒棒糖的景象……阳熙哥哥,对不起,我不能再怀念你了
再见了~阳熙,林阳熙,我不能继续想着你了,因为总有一天,我也会忘记,何必苦苦缠身呢?等到你的生日过了,我不再会为你歌唱了
第2篇:冬阳-生活随笔
冬阳-生活随笔
好不容易看到冬阳的,而这个冬阳,竟出现在周末,一个我能回家的周末!
母亲特别高兴,里里外外将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并摆上一桌丰盛的午餐,她浑身充满活力,满脸泛着红光,与这个明艳的冬阳一样灿烂。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南国的冬天变得这样温和。四围的树木仍郁郁葱葱,一些不知名的花开得还是那么热闹。有些树木,熬不过寒流的侵袭,早早地落下叶子。
不知母亲能否记得,在她童年时候的冬天是个什么样子,她很少提起。从她的只言片语中,依稀记得她小时候睡觉用的铺盖要用草灰染黑,晚上不能睡在家里,必须钻进房子背后的树林甚至是刺丛,再盖着黑背子,才能安稳睡觉,据说是怕“老二”。“老二”是什么东西,当时我一点也不明白,只无端觉得他凶神恶煞,见人杀人,见物拿物。不管怎样,在朦胧的月光下,在湿漉漉的露水丛中,母亲酣睡在温暖的黑被子里,与鸣虫一起慢慢成长。母亲的娘家还是很殷实的,家景甚好,而我父亲是一个军人,经人介绍说媒,我外公也就答应了,据说是不敢惹军旅出身的父亲。母亲嫁过来了后,才知道什么是秧被,才知道什么叫一年只有半年粮,吃苦的日子也就开始了。父亲一直在外工作,母亲一边拉扯着我们长大,一边同生产队里的男人抢工分,她瘦小的身子担起了与她不相协调的重担,家里还要养马,养猪。据说养马能争到工分,养猪能增加猪粪也能得到工分,可上工时间是不能耽搁的,母亲只好在天还没有亮时上山割草,并收拾我们六姊妹起床,一度起早贪黑,劳心劳力,母亲变得犹为瘦小。我无法想像母亲一生所走过的坎坷路有多少,一生所经历的挫折有多少。不管怎样,母亲还是走过来了,跟着生产队的号子,一路吆喝着,开山,修路,搭桥,筑坝,什么事都做过,什么苦都吃过,就是填不抱肚子。每到青黄不接,是我们家最难熬的日子,稻田里的秧苗还在抽穗,土里的玉米还在挂着红冒,家里就开始缺粮了,这个时候,母亲用仅有的一小勺玉米面混合着一大锅四季豆做饭,在火里加一大把柴,青色的.烟子在屋里萦绕,呛得一家人直打转。锅里的豆子混着玉米面糊,在大火的攻势下,嘟嘟地翻着泡泡,并不时的四处飞溅,落在脸上,疼得我们直跺脚。可我们还是不会远离火房,看到就快煮熟的午饭,满心欢喜。好歹煮熟了,抬上桌子,这个时候我总是眼疾手快地先抢到勺子,满满地盛上一碗,三下二下就能把肚子吃圆。母亲一脸微笑,手里只端着半碗以豆子为主的面糊,吃个不停。现在想起来,真不知母亲当时是否有过一顿饱餐——母亲每顿饭总是最后一个人吃好,不管做了多少中午饭,最后都会吃到锅勺铮亮才罢休!冬天来了,家里买不起煤,母亲会鼓励我们外出捡材——实际上,母亲早就对我们进行了引导:“空手出门,抱材归家”是母亲常用的口头补禅。我们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季节外出,都会或多或少地带木材回家,堆放在房檐下,把房子围上一圈,也就放不下了。冬天的取暖,也就不再发愁!终究冬天太长,把所有的材都烧完了,负责做饭的二姐会带着我爬上布满冰块的山林砍材。我一向不善爬树,为了能把饭做熟,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好不容易爬上树杈,举起刀,一枝一枝树丫枝,往下掉。冬天的风很是刮骨,一个不留神,我差点从冰凉的树丫间滚落下来,好不容易抓住树干,手里握着的刀也不由自主地滑落。二姐吓得哭了起来,要求我赶快下来。我定了定神,强忍着笑笑,不让二姐伤心。冬天终于过了,我们都暖和着,好好歹歹每顿都能吃饱。
也许穷的不是一个家庭,一个社会都在穷着罢,总算春暖花开,人们活跃起来。家里养的猪犹为肥壮,也犹为听人的话,为了防强盗,猪都是睡在我们的床脚。它要拉屎拉尿,会起来对着我们叫个不停,只要给它打开门,它便一溜烟跑出去解决好问题,就悄悄走进屋来,安静地躺下,再轻轻哼上几声,似乎在对我们说声谢谢。白天它喜欢躺在树荫下,半眯着双眼。我也会与它睡在一起,或搂着它的背,或搂着它的头,有时干脆爬在它肥肥的肚子上,与它一起沉沉入睡!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人,一天除了批评我,一无是处。直到有一件事,才让我对父亲换了一个新的看法。那是我八岁时,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与大姐进了一趟城,买得了一只竹笛,每到有空,我便拿起玩弄,不到一周,妈妈教的童谣我都能吹奏了,由此便成为我们村里唯一的会吹笛子的人。父亲从没有关注过我吹笛子,我想他也与其他村里的人一样,是个五音不全的人呢!一个夏天的雨后,我在村东的山头上放牛,由于雨后新绿,一村的青瓦房掩映的绿树丛中。炊烟袅起,云蒸霞蔚,西下的太阳折射出一道美丽的彩虹。彩虹罩着一弯子的绿叶与青瓦,色彩斑斓,蔚为壮观。牛儿也沉浸在这美景里了,摇着双耳,晃着脑袋,双眸直溜溜地看着这个奇异的世界。彩虹里的色彩在变换着,流动着,缓缓升起。在这升起的彩色烟雾里,一曲优美的笛音也在旋着,徐徐升起。
是谁在吹笛子?这个村里,除了我,还有谁也能吹出这样悠扬的笛音?我不禁一颤,透过彩色的薄雾,在我家那低矮的瓦房前,一排柏杨树下,父亲坐在一条木凳子上,专注地吹着笛子——一村唯一的一支乐器!笛音时而婉转,时而悲壮,时而攸扬,时而激越!
人啊,真是可悲,强大的生活压力会埋藏一个人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后来才发现,父亲原来还会少林棍,能将一条齐眉棍舞得浑圆;还曾经是我们乡的新闻撰写员,有一年天大旱,乡里发动全村村民挑水浇灌秧苗,父亲一篇简讯,便让全县争学我乡的与天作战的精神。
然而父亲匆匆离我们而去了,留下母亲孤零零地守在老家,守在那方祖祖辈辈辛勤耕耘黄土地上。我们都很忙,一直忙于工作,很难有机会与母亲相处。有时相处一个晚上也是不易。自古忠孝难两全,果真不错,母亲很能理解我们的工作,每一个电话回去,母亲都要求我们放心工作,不要担心她,她一切都好。
母亲还能度过几个春秋,我们都不知道,能与母亲多相处一次,就是多赚一次天伦之乐,所以我们都非常珍惜每一次的相处。
冬天的阳光,显得尤为明亮,妻高兴地提出:我们上山挖野菜去!
对呀,这样好的天气,带着一直蜗居在家里的母亲去透透气,也是好事。
母亲听到后一个劲一笑,她似乎没想过有一天还能走上山坡,去走走她辛勤耕耘了一生的黄土地。母亲有些迟疑,但还是与我们一起上山了,山路早就改过了,以前弯弯曲曲的小路,现在变成了机耕道,母亲不用拐杖,轻快地爬下了山头,我很高兴我们的这一次决定。妻在土里挖野菜,但母亲没有挖野菜的兴致,她在山头东瞅瞅,西望望,仿佛在回忆曾经的什么故事!
可怜的人呀,在命终将至,对生活的眷恋是任何人也无法体会的,我也不能想像母亲心里的酸楚,只默默跟在母亲身后,害怕她一不小心跌倒。
母亲回到家里,静静地坐着,什么也没有说,我没也没有打乱她的思绪,但再有下一个机会,我还会带母亲再上一次山坡,陪母亲走过一条条土坎!
愿母亲安康!
第3篇:冬日暖阳生活随笔
冬日暖阳生活随笔
独爱那冬日暖阳。
爱它的温度,温热而不灼人;爱它的光亮,温和而不耀眼;爱它的性情,温良而不张扬——就像一杯捧在手心里的温开水,传递于指间的恰是爱的温度。
总会想起欧·亨利的《最后一片叶子》里的画家老贝尔曼。当处于病痛中的年轻画家琼珊失去求生的欲X时,他奉献出一幅用生命创作出的作品——一片永不凋零的常春藤叶。在琼珊的世界里,老贝尔曼正如一轮冬日暖阳,为她逼仄的`人生之路抹上了一层淡淡的暖色。
在我的世界里,外公就是这轮冬日暖阳。他是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农民,如同浩瀚夜空中一颗微不足道的星星。为了儿孙们能吃上他种的“绿色食品”,一个个微熹初露的清晨和烈日炎炎的午后,外公都会辛勤地耕耘在老家那片热土上。最终,孤独执拗的他积劳成疾。
临终前,外公拉着我的手轻轻地摩挲着。那粗糙的掌心划过我的双
第4篇:冬日暖阳的生活随笔
冬日暖阳的生活随笔
独爱那冬日暖阳。
爱它的温度,温热而不灼人;爱它的光亮,温和而不耀眼;爱它的性情,温良而不张扬——就像一杯捧在手心里的温开水,传递于指间的恰是爱的温度。
总会想起欧·亨利的《最后一片叶子》里的画家老贝尔曼。当处于病痛中的年轻画家琼珊失去求生的欲X时,他奉献出一幅用生命创作出的作品——一片永不凋零的常春藤叶。在琼珊的世界里,老贝尔曼正如一轮冬日暖阳,为她逼仄的人生之路抹上了一层淡淡的暖色。
在我的世界里,外公就是这轮冬日暖阳。他是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农民,如同浩瀚夜空中一颗微不足道的星星。为了儿孙们能吃上他种的“绿色食品”,一个个微熹初露的'清晨和烈日炎炎的午后,外公都会辛勤地耕耘在老家那片热土上。最终,孤独执拗的他积劳成疾。
临终前,外公拉着我的手轻轻地摩挲着。那粗糙的掌心划过我
第5篇:走到阳台上随笔
走到阳台上随笔
在这栋大楼里生活了一年多,从来没有想过,也不知道,楼顶上的风景,煞是迷人。
有一天,在一篇抒情散文里读道:“如果你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那么有空的时候,就去阳台上晒一晒太阳,哪怕是月亮也好。”跟着别人的指引,周末的下午,我终于迈开了沉重的步子,走上了阳台。
到了阳台,我才发现,我这一年的时光基本上都虚度了。虽然,每天宅在一个几十米平米的房子里有点委屈,可是只要我们愿意往高处走,美好的风景一定会出现。除非自己愿意被风景所遗弃,那么就安于自己阴暗的角落吧。每一天的新生活,说到底都是一种选择。当我们处在阴暗角落时,我们就应该积极勇敢地走向光明。当我们习惯了光环的照耀时,我们也要尝试体验一下被遗弃的感觉。唯有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不会乏味,每天都是新鲜的,如春天的花儿一样,芳香遍地。
现实是一堵障碍
第6篇:阳光和雨随笔
阳光和雨随笔
喜欢阳光和雨一起落下的天气,那时候我是风景里的一抹浅蓝。停靠在渡船的边,独自就那样走或停在是的雨里,宁静的不像是生活。曾经的回忆从来都是凄婉的像是一片红霞,在红霞的前方全是树木被拉长的影子,夕阳落幕时的情景。
手点在树的绿叶上,回忆载满,心的小舟根本飘离不出岸。人生的路总是那样迷茫,星语,夜话,白沙摇。不知道做过多少夜梦了,总逃不开,总逃不开风的折磨。
一去逝了年华,梦里最怕孤独。我的心思,不是每个人都能看出。沉默的天,暗的像是要毁灭一样。我热的无聊,发困,眼角流泪,然后,时间都从我的肩上走过。走直线的路,闭着眼,独立的缓缓地从火车的铁轨上挪动一不小心爱情就撞个满怀。等梦流过,我不敢相这片美丽,全是被撕碎的风。天还是暗的,要毁灭一样,我的眼泪从脸上贯连到我的膝上,热的发困,时间都从我的
第7篇:阳之光杂文随笔
阳之光杂文随笔
耀眼的阳光
曾刺痛了我的双眼
灿烂的'阳光
却照亮我前行的路
明晃晃的阳光
透过树叶摇曳着光辉
晨曦的朝阳
升腾起了蓬勃的希望
暮色的夕阳
黄昏虽近却无限美好
寒冬的暖阳
让我挺直了蜷缩的脊梁
春日的柔光
万物复苏柳绿花红
三伏烈日
炎炎如火焰般热情
爽秋的光芒
怡人恬静自然舒适
阳之光
任谁都不可以没有它
唯它默默的
守护着天下万物生灵
第8篇:冬日暖阳随笔
冬日暖阳随笔
时至冬至将近,阴沉的天气多,暖和的日子渐少。
尤其是早晚温差悬殊。
清晨,目之所及,浓雾锁裹,根本使人辨不出了个东南西北来。远处的山,近处的水,再近一些的农舍,显得朦朦胧胧,若隐若离。哪里是天,哪里是地,一片馄饨不清。
阴沉了一段时日,今天放晴了,这可是个难得的机会。我想趁此大好时光,冲出寝室,跑到户外,或是沿操场小跑几圈,或是练几手太极拳,这也叫吐故纳新,活动活动有些僵硬的骨骼,何乐而不为?
想是这么想,起床铃声早就响起,可就是有些迷恋暖和的棉被窝,试了几次,总有些不舍。
这可怎么行,人还不是很老,思想就有些萎缩了。不行,还得再试。一个鲤鱼打挺,翻身溜下床头,穿戴完毕,冷也不过如此。正应了:“困难是弹簧,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
打开寝室门,一股清新的晨风迎面扑来,给人神清气爽。门对面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