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经典佛语语录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1-21 08:36:5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弘一法师经典佛语语录

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常故,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弘一法师的经典佛语语录,欢迎大家的阅读。

【弘一法师经典佛语语录一】

1、 “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常有超越古人之大志,欲成就一番大业于胸中,但有时候却对不少今人的言行无法容忍,目前我可为是有大志而小气量之人。

2、“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不知是否真有才,但性格稍显愚木;向往智慧,大多时间能够保持一个和气的心境。大才和大智是我此生向往的境地,应该加以勤学苦练才对。

3、“以恕已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已则寡过。”

宽恕自己是常有的事情,而且借口十足;也有能够宽恕别人的心,但是需要时日。斥责别人倒是不多,如有,却似乎很严厉,如雷霆,实不足龋但也常以斥责别人的姿态内责自己。

4、“在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这点倒是做的还可以,遇事敢于承担责任,敢于直言,不怕吃亏。

5、“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思。”

做事情,还是替自己想的多,似乎还没有多替别人思考的习惯,这点今后应该多加注意。书面文字论人功过,虽然不属那些长舌妇类,但也毕竟不是好的品性气质,应引以为戒。

6、“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

闲谈时候,一般不喜欢论人非;以前喜欢气功,还常常静坐,也能够思考自己的得失过错,但现在很少能够屏息静坐常思己过,虽偶尔留于行文,但毕竟不如静坐思过来得彻底。

7、“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与故人朋友相约,时常提起那些陈旧的往事,有得意的眉飞色舞,也有失魄时的义愤填膺和无所事事。以后如遇此等场面,应该简单掠过,不要多提自己,还是多听听他人的故事。

8、“不尽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9、“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已,以弱字御侮。居安,

虑危。处治,思乱。”

还能够做到以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心态交朋友;在杜绝或自行消化那些经过自己眼、耳的流言蜚语还需要下功夫;以后应该时常严厉自责,以弱的姿态化解外界的强势之力,鼓励自己做到居安思危。

10、“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经常被外物所扰动,可见定性之差。

11、“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感觉意粗和性躁的性格特征随着诸多经历增多而逐渐趋于心平气和,也许一事无成的态势会得到些缓解。

12、“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

公正,诚实的品德还需要不断精进,从容不迫的心态还需要加以苦练。

13、“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心志虽苦,但有意趣所乐相弥补;仍然需要扩大气度,在言行举止上更需要谨慎、周密。

14、“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做事情倒是经常能够获取满足,心灵也常常能够得到慰藉。如果说到无求的境界,确实相距甚远。至今,我还没有拥有过任何值得一道的东西,没有拥有,何谈无求?也许,将来能够倾其所能,创下一番业绩,再谈论无求的高境,或许还有资格,说不定到那时候,品德还会自然上个台阶。

15、“知足常乐,终生不耻。知止常止,终生不辱。”

能够做到知足常乐,但是我感觉到自己还没有到应该停止前进的地步,因此,我仍需努力、精进。

16、“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祥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谦虚退让做得还不错,待人也还有容,恬淡能够沾边,处事还不能够达到安详、圆融的层次。

17、“人好刚我以柔胜之,人好术我以诚感之。 ”

不喜欢别人以术待我,也很少以术待人;喜欢直来直去,不浪费宝贵时光。不想与人争斗,如果别人欺我太甚,则喜欢以刚克刚,往往搞得两败俱伤,实为失败之举止。未来欲成大业,还要学习水的品德,善于以柔克刚。

18、“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胸有多大,事业有多大。虽然目前还没有什么事业来衡量自己的心胸,但人生毕竟会有那一天的。如果想成就更大的事情,看来一是要抓住良好的机遇,二就是要修炼心胸,那种有忍乃大而后能成大德性的天下容器。

【弘一法师经典佛语语录二】

1.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2.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3.以恕已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已则寡过。

4.在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5.处逆境,必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6.喜闻人过,不若喜闻已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7.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8.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

9.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10.不尽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11.不见已短,愚也;见而护,愚之愚也。不见人长,恶也;见而掩,恶之恶也。

12.德盛者其心平和,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弃者众。

13.智者达观三世,念念知非;愚人只重目前,憧憧造恶。

14.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15.以情恕人,以理律已。

16.恶,莫大于纵已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施之君子,则丧吾德,施之小人,则杀吾身。

17.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殃咎之来,未有不始于快心者。故君子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18.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华严经》)

19.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

20.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常故,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21.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德养天下万世。

22.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23.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24.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已,以弱字御侮。居安,虑危。处治,思乱。

25.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26.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27.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

28.公生明者,不蔽于私也。诚生明者,不杂以伪也。从容生明者,不淆于惑也。

29.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30.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31.静能制动,沉能制浮,宽能制褊,缓能制急。

32.人好刚我以柔胜之,人好术我以诚感之。

33.处事大忌急躁。急躁则自顾不暇,何暇治事?

34.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35.知足常乐,终生不耻。知止常止,终生不辱。

第2篇:弘一法师语录

【弘一法师语录】

1、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世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2、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3、群居守口,独坐防心。

【团队领导要善于主动缺位】团队领导不仅要能主动补位,更要善于主动缺位。领导缺位状态下,团队成员的潜力才能更好发挥,自制自律和自组织机制才能成长。正如孩童学走路,都是因为家长主动“放手”而不是“抓紧”。

【修德】“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故常,而不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弘一法师:“德胜者,其心平和,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弃者众。”

一个公司在两种情况下最容易犯错误:“第一是有太多的钱的时候,第二是面对太多的机会。”一个CEO看到的不应该是机会,因为机会无处不在,一个CEO更应该看到灾难,并把灾难扼杀在摇篮里。——马云

【放弃是一种智慧】人一定要学会用你拥有的东西去换取对你来说更加重要和丰富的东西。所以说,放弃是一种智慧。每一次放弃都必须是一次升华,否则就不要放弃;每一次选择都必须是一次升华,否则不要选择。

【商道-博弈】在谈判和协商战场上,每一句话都是子弹,而对方的心理弱点和需求,是唯一的目标靶;如果瞄不准靶子,尽管妙语如珠、说话像机关枪,也只是浪费子弹。这时候,不如找一位狙击手,只要一颗子弹,正中靶心,胜过乱枪打鸟。攻心为上:找出对方恐惧的关键,满足对方的需求。——罗杰·道森

【管理定律】“再懒惰的马,只要身上有马蝇叮咬,它也会精神抖擞,飞快奔跑。”出色的领导深谙激励之术。越是有能力的员工越不好管理,因为他们有很强烈的占有欲,如果得不到想要的东西,他们会跳槽、捣乱。要想让他们安心、卖力地工作,就一定要有能激励他的东西。这种激励因素就是“马蝇”。

【高效团队特征】

1、具有一项明确而被认同的共同目标;

2、具有一致的信念、理念;

3、具有一位高瞻远瞩和务实高效的领导;

4、具有“团队利益高于个人一切利益”的高度责任;

5、具有不同角色、技能匹配的成员;

6、具有一个和谐的人文环境;

7、成员间良好沟通;

8、具有规范性与创新性的管理制度。

【处世“三字经”】真着急,假生气;热问题,冷处理;敢碰硬,不硬碰;不找事,不怕事;走直道,拐活弯;干累活,会歇息;办事情,分缓急;过去事,不后悔;眼前事,莫攀比;得到的,会失去;失去的,由它去;得志时,不忘形;失意时,不伤悲;常宽己,好心情;多迷糊,长乐呵;尽全力,平常心。

【怎样批评才最有效】

1、姿态不要高高在上,声音不要太高亢;

2、对事不对人,不要点评人格;

3、先赞扬后批评,批评之后又赞扬;

4、尽量缩小批评范围,让对方去领悟;5.只说这件事,不要翻旧帐;6.若可以,自我检讨,并说让我们一起进步。错误的批评方式无疑于打自己的脸。

【职场笔记】

1、哪里都是江湖,职场也是战场。

2、与人为善,但要万事小心。

3、外柔内刚,强过外刚内柔。

4、不要对别人的言行太过计较,没意思。

5、你越开心,敌人越郁闷;你越成功,对敌人打击越大!

6、不要把职位和金钱看得太重,真正有事业心的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 【处世“三字经”】真着急,假生气;热问题,冷处理;敢碰硬,不硬碰;不找事,不怕事;走直道,拐活弯;干

累活,会歇息;办事情,分缓急;过去事,不后悔;眼前事,莫攀比;得到的,会失去;失去的,由它去;得志

时,不忘形;失意时,不伤悲;常宽己,好心情;多迷糊,长乐呵;尽全力,平常心。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余则成的潜伏之道】1管牢嘴,少议同事,多崇上级。2多装傻,少表态,顾左右而言它。3善抉择,似忠心耿耿实有谱。4显亮点,无关痛痒的话让别人说。5呈缺点,假小疵以套近乎,想要挟则没门。6说真话,九真一假,能在关键时刻骗倒所有人。7莫内疚,以和谐社会作信仰支撑必天下无敌。

【十度】

1、睿智的人看得透,故不争;

2、豁达的人想得开,故不斗;

3、得道的人晓天意,故不急;

4、厚德的人重谦和,故不噪;

6、明理的人放得下,故不痴;

7、自信的人肯努力,故不误;

7、重义的人交天下,故不孤;

8、浓情的人淡名利,故不独;

9、宁静的人行深远,故不折;

10、知足的人常自乐,故不老

【为人处世九大真经】1.勿持才自傲,要虚怀若谷;2.勿卖弄口才,要多思慎言;3.勿拼命外显,要韬光养晦;

4.勿你斗我争,要远离是非;5.勿直来直去,要融方于圆;6.勿争破头颅,要有进有退;7.勿拿放不起,要能屈能伸;8.勿趾高气扬,要不显不炫;9勿高高在上,要保持低调。

【人的境界的四个阶段】 从低到高:

1、聪明,2、智慧,3、天才,4、简单。聪明是可以被训练出来的;智慧则是需要通过历练和感悟的;天才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发挥;简单则是符合并顺应自然规律的状态。简单需要勇气和自信去表达,唯有经历过的人才理解简单意味着什么。——巴菲特

【企业领头人要努力做到】

1、三有:有高度、有气度、有能力。

2、三能:能协调、能领导、能带队。

3、三做:做企业文化、做管理系统(组织架构,业务流程,OA系统)、做公共关系(拓展资源,宣导品牌)。

4、三打造:打造团队、打造品牌、打造业绩。(三有、三能、三做、三打造,收藏起来慢慢研究)

【从员工到CEO六个步骤】①从管自己到管他人,从单干到会带队伍;②从管他人到管经理,核心在识人;③从管经理到管部门,须跨层沟通;④从管职能部门到事业部总经理,形成自己的盈利哲学;⑤从事业部总经理到集团高管,得会评估资金和人员配置战略;⑥从集团高管到首席执行官,能巧妙处理外部关系。

人生就是一种动态平衡,只有敢于舍弃,才能拓展生命的高度和厚度,才能品味人生的充实。再好的东西也有失去的一天;再深的记忆也有淡忘的一天;再爱的人,也有走远的一天;再美的梦也有苏醒的一天。没有过不去的事情,只有过不去的心情。人生像一本书,读得太认真又无法梳理。

马克思的女儿燕妮问历史学家维特克:“您能用最简明的语言,把人类历史浓缩在一本小册子里吗?”维特克说:“不必,只要四句德国谚语就够了。1.上帝让谁灭亡,总是先让他膨胀。2.时间是筛子,最终会淘去一切沉渣。3.蜜蜂盗花,结果却使花开茂盛。4.暗透了,更能看得见星光。

一个人是小人还是君子,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看他对他人的隐私有没有兴趣。如果对他人的隐私趋之若鹜、津津乐道,即便是一个冠冕堂皇、衣冠楚楚的人,从骨子里说他也是一个小人。如果对他人的隐私退避三舍、缄口如瓶,即便是一个地位卑微、衣衫褴褛的人,从本质上说他也是一个君子。

【营销人应具备的信念】

1、销售者不要与顾客争论价格,要与顾客讨论价值。

2、带着目标出去,带着结果回来,成功不是因为快,而是因为有方法。

3、没有不对的客户,只有不到位的服务。

4、客户需要的不是产品,而是一套解决方案,卖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卖。

穷人问佛:我为何这样穷?佛说:你没有学会给予别人。穷人:我一无所有如何给予?佛:一个人一无所有也可以给予别人七种东西:颜施:微笑处事;言施:说赞美安慰的话;心施:敞开心扉对人和蔼;眼施:善义的眼光给予别人;身施:以行动帮助别人;座施:即谦让座位;房施:有容人之心。

【如何做好二把手】:

一、到位不越位。

二、辛苦不诉苦。

三、有功不争功。

四、补台不拆台。

五、平乱不添乱。

六、诤言不失言。

七、创新不标新。

八、有为不胡为。

九、联动不盲动。偡详国老师做奥美副总时名言:“你们知道副总干嘛的吗?副总就是总经理该做而懒得做的,就是副总!”

【卡耐基人际交往技巧】

1、与人交往不可批评、指责或抱怨,应真诚赞赏和欣赏;

2、要别人喜欢你,留下一个微笑;

3、最重要的是引起别人内心迫切的渴望,并表示真诚的关切;

4、最重要的是尊重他,让他认为自己是重要人物,满足他的成就感;

5、记住他的名字,并把他叫出来!”

【人生三得】「沉得住气」、「弯得下腰」、「抬得起头」。

1、沉得住气,是睿智的彰显,是理智的沉淀,是成熟的标志。

2、弯得下腰,就是做人要低调谦卑,海纳百川,能屈能伸。

3、抬得起头,无论身处逆境还是顺境中,都要保持一种乐观进取的心态。

【心理百科:成功谈判技巧】首先在个性上必须勇于提出自己的要求,并给自己一个妥协的空间。谈判者不能有太强的自我,或太强的英雄感。这种人不会跟对方合作,都会成为谈判的障碍。不能有“赢者全赢,输者全输”的“洁癖”。谈判讲的是妥协,不是非黑即白,而是灰色的。

◎人生途中,不如意十有八九,成功总是寥若晨星,平凡却似暗夜繁星。我们生命中5%的精彩,是用95%的平淡做铺垫的。尽管生活差强人意,尽管处境波澜不惊,都不要去计较什么,去抱怨什么,那样只能暴露你的无知、无能。要知道,黑夜再长,总会天明;守得云开,终见日出。只要不停下脚步,前面就有风光。

『蔬菜的处世哲学』①茄子:红的发紫时要保持一颗平常心;②西瓜:凡事都有个度,过于成熟未必是件好事;③柿子:做人不能太软弱;④大蒜:团结就是力量;⑤洋葱:只要以诚相待,铁石心肠的人也会热泪盈眶;⑥辣椒:要交到真心朋友就要有副热心肠;⑦卷心菜:做人须有层次;⑧莲藕:处事要多长些心眼。

恬淡是养心第一法,安详是处世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歉退是保身第一法。弘一法师

【影响一生的两大决定】

1、空间决定局势;什么样的空间培育什么样的人生,做事业可以起点很低,但事业的空间一定要很大。

2、速度决定寿命;速度越快,寿命越短,寿命与速度成反比,止步比前进更需智慧,大事业靠沉淀而非抢抓时机。

【做人的分寸】诚信过了头,就成了迂腐;机敏过了头,就成了圆滑;勇敢过了头,就成了鲁莽;持重过了头,就成了呆板;施舍过了头,就成了乞丐;贪婪过了头,就成了腐败;执着过了头,就缺少心眼;善良过了头,就成了软弱;专横过了头,就成了霸道;做事过了头,就走上绝路。

欲成大器者,谨记以下四律:1.觉人之诈,不愤于言;2.受人之侮,不动于色;3.察人之过,不扬于他;4.施人之惠,不记于心。

【学到才能悟道】

1、智者不锐,慧者不傲,谋者不露,强者不暴。

2、身做好事,言说好话,心存好念。

3、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喜无声,大爱无言。

4、君子相交,随方就圆,无处不自在!

【做人四项基本原则】①不要盘算太多,要顺其自然,该是你的终会得到。②压抑自己没必要,奉承巴结也没必要,保持应有的人格力量将赢得更多机会和尊重。③不要对谁特别好,也不要对谁特别不好,永远不要被少数人所利用。④相信自己比依赖别人重要,用尽心机不如静心做事。

人生有两种境界:一是痛而不言,二是笑而不语.痛而不言是一种智慧,人生在世,往往会因这样或那样的伤害而心痛不已.对坚强的人来说,累累伤痕是生命赐予的最好礼物;笑而不语是一种豁达,朋友间的戏虐,遭人误解后的无奈,过多的言辞申辩反让人觉得华而不实,莫不如留下一抹微笑,任他人作评.【领导力大师约翰.麦斯威尔用个人观】六分人才、八分使用、十分待遇。讲文凭更讲水平,讲职称更讲称职,讲阅历更讲能力,讲资力更讲贡献,讲道德更讲风格。用人之其长,容人之短。

第3篇:弘一法师语录

1、 “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常有超越古人之大志,欲成就一番大业于胸中,但有时候却对不少今人的言行无法容忍,目前我可为是有大志而小气量之人。

2、“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不知是否真有才,但性格稍显愚木;向往智慧,大多时间能够保持一个和气的心境。大才和大智是我此生向往的境地,应该加以勤学苦练才对。

3、“以恕已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已则寡过。”

宽恕自己是常有的事情,而且借口十足;也有能够宽恕别人的心,但是需要时日。斥责别人倒是不多,如有,却似乎很严厉,如雷霆,实不足龋但也常以斥责别人的姿态内责自己。

4、“在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这点倒是做的还可以,遇事敢于承担责任,敢于直言,不怕吃亏。

5、“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思。”

做事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弘一法师语录

弘一法师语录(共16篇)由网友 “不鸽不鸽” 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弘一法师语录,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并能积极分享!

篇1:弘一法师经典佛语语录

1、 “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常有超越古人之大志,欲成就一番大业于胸中,但有时候却对不少今人的言行无法容忍,目前我可为是有大志而小气量之人。

2、“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不知是否真有才,但性格稍显愚木;向往智慧,大多时间能够保持一个和气的心境。大才和大智是我此生向往的境地,应该加以勤学苦练才对。

3、“以恕已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已则寡过。”

宽恕自己是常有的事情,而且借口十足;也有能够宽恕别人的心,但是需要时日。斥责别人倒是不多,如有,却似乎很严厉,如雷霆,实不足龋但也常以斥责别人的姿态内责自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弘一法师李叔同佛语经典语录

导语: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起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并谱曲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

1.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2.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3.以恕已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已则寡过。

4.在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5.处逆境,必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6.喜闻人过,不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弘一法师经典语录

弘一法师经典语录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恶莫大于纵己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

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宏。

人险仄,我待之以坦荡。

德胜者,其心平和,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

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弃者众。

应事接物,常觉得心中有从容闲暇时,才见涵养。

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故常,而不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于作事,必克己谨严,要做到极致。于生活,应戒绝奢华,一切从简。

欲论人者先自论,欲知人者先自知。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处须住。

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缓字可以免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弘一法师经典语录

弘一法师经典语录

导语: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湖人,生于天津。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二十世纪著名的多才多艺的高僧。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弘一法师经典语录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1、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处须住。

2、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3、一念疏忽是错起头,一念决裂是错到底。

4、不尽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5、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

6、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

7、知足常乐,终生不耻。知止常止,终生不辱。

8、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故常,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9、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本无事而生事,是谓薄福。

10、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11、以淡字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弘一法师经典佛语语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弘一法师经典佛语语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