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之美》创新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1-19 08:27:2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冬天之美》创新教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南京四中吴路平

教学设计

运用电化手段辅助诵读,感知文章优美亲和的抒情风格。

运用“实证法”教学,提出命题、引导讨论、初步鉴赏文章自然美与精神美的统一。

以学生为主体活动,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⒈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文章优美亲和的抒情风格,整体把握文章思想内容。

⒉实证三个观点:⑴王国维--“一切景语皆情语”。

⑵茅盾--审美“以人为主体”。

⑶朱光潜--赏文需“知人论世”。(机动安排略谈)

重点难点目标⒉中⑴⑵

教学过程

一导语

茨威格的散文《世间最美的坟墓》告诉我们,惟其崇高,最朴素的亦是最美的,它给我们带来强烈的思想震撼。那么今天法国女作家乔治桑的散文《冬天之美》又会怎样展示冬天的美,带给我们怎样的情感愉悦呢?

二自读课文

要求学生理清文章思想内容,相应板书。

三诵读指导

要求结合内容,由学生标画讨论诵读要点

参考意见文眼总起一往情深(“从来”两字)

城乡对比城市遗憾否定厌恶

乡村喜爱向往愉悦

乡村冬景喜爱惊喜舒缓(长句)

围炉夜话温馨沉静俏皮(反问)

四指名范读

背景音乐Bandari

(呼啸的风声和悠扬婉转的长笛能很直观表达情境)

五实证性讨论

讨论一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就是说在表情达意时,往往要选择典型的景物用以表达特定的情感,

你能从文中找到相关依据吗?

参考意见冬天景物典型特点

阳光--灿烂辉煌眩目

麦田--鲜艳

苔藓--美丽

白雪--璀璨

………

总结作者运用大量形容词和修辞手法,抓住景物的色彩和生命力,描绘出一种“万物盛装”“生机盎然”的冬景,引发出时而惊奇时而欣喜时而赞叹的情感共鸣,表达对乡村冬天的情有独衷。

讨论二是不是罗列各种景物追求华丽语言就能引起美的共鸣呢?茅盾有句话可解决这疑问。

茅盾说过,“自然是美的,但如果少了人的活动,自然又有什么美可言呢?”你如何理解?

参考意见*“围炉夜话”从自然之美写到人情之美,正是乡村的冬夜才带来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使精神生活丰富,自然美和精神美和谐统一。

*“乡村冬景”虽无人迹,但有人情。处处暗藏对乡村冬天的热爱之情。

*“城乡对比”表达高尚的精神追求。

总结自然之美在于它能激起人美好愉悦的情感,而只有具有美好情感的人、有高尚精神追求的人

才能欣赏体会得到。自然美和精神美有着和谐的统一,正如托尔斯泰所说“美就是我们所爱的东西。不是因为美才可爱,而使因为可爱才美。”

讨论三朱光潜曾指导我们,鉴赏文章要“知人论世”,了解作家及其时代才能更好了解作品。

关于乔治桑,除了课下注释还有哪些相关知识有利于我们更好理解文章?

参考意见少年晚年在乡村度过--热爱乡村亲近自然

27岁离开只图玩乐的丈夫

靠写作过上独立自由、参与社--热爱生活有独立人格

会的生活和高尚的精神追求

六配乐范读加深体会

七作业

《课课练》语言运用5

语段精读(二)

阅读迁移《冬天》

附板书设计

文眼总起

城乡对比城市遗憾否定厌恶精神美

↓乡村喜爱向往愉悦

乡村冬景冬天景物典型特点

↓阳光--灿烂辉煌眩目

麦田--鲜艳

苔藓--美丽自然美

白雪--璀璨

………

围炉夜话人情美

作者邮箱:wuluping@sina.com

第2篇:《冬天之美》教案

《冬天之美》教案

《冬天之美》教案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的能力。理清文章思路,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好方法。有益于学生在阅读文章时逐渐养成自觉思维的习惯,理清思路,就是理清文章的脉络,亦就是一般所说的语脉。

2、培养学生学会概括文章的要点。概括要点包括:文章内容的概括,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和领会等。

3、学习、领会寓情于景、借助自然景物抒写对世事人生感悟的能力。《冬天之美》清丽流畅、委婉亲切,诗情画意中透示出高尚的人生志趣。

【难点和重点】

1、如何理清思路,是学习这两篇散文的难点之一。

叶圣陶先生就很重视“思路教学”。他认为,“一番话一篇文章,思路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达到这条路的终点,都要踏踏实实摸清楚”。只有迅速、准确地摸清文章的思路,才能驾驭整篇文章,进而迅速准确地概括文章的`要点、领会文章的主旨。一般说来,不同的文体,具有不同的思路特征。所以,从文体这个角度切入,有助干更好地理清文章的思路。两篇课文,都是寓情于景的散文,作者心境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变化不断变化并逐步升华。《冬天之美》作者的心境则是由厌恶虚荣到向往朴实、自然、和谐的田园生活,感到其中所包含的生命的乐趣。

2、概括要点。

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概括要点就具备了必要的前提和条件。理清思路是过程,概括要点就是结果。概括要点分为两个主要内容:①对文章内容的概括。②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冬天之美》两个自然段,重心在第2段。写乡村冬天之美。

文章的主旨:《冬天之美》向往朴实、和谐、自然的田园生活,从中感受到真正的人生乐趣。

【教学过程】(教师指导学生自学)

一、整体感知。

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快速阅读,对文章的基本内容有一个大致的把握。

问题设计:

①从课文中找出反映作者感情变化的语句。

②整理出作者的感情线索。

二、概括要点。

通过解决问题①启发学生整理出文章的思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在完成l、2的基础上,处理本篇课文的难点:把握主旨。

这两篇课文都体现了散文寓情于景的特点。作者的写作主旨,有的是通过景物的色调来暗示的,有的是通过感情的宣泄直抒胸臆的,有的是由议论抒情句直接告诉读者的,而有的则需要对阅读材料进行一番归纳概括乃至提炼。

《冬天之美》可以利用该文的主旨句进行归纳概括。“我从来热爱乡村的冬天”,“大家亲切地聚集一堂,甚至时间似乎也听从我们使唤。由于人们能够沉静下来思索,精神生活变得异常丰富”。即是点明全篇主旨的语句

第3篇:《冬天之美》教案

《冬天之美》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冬天之美》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冬天之美》教案1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的能力。理清文章思路,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好方法。有益于学生在阅读文章时逐渐养成自觉思维的习惯,理清思路,就是理清文章的脉络,亦就是一般所说的语脉。

2、培养学生学会概括文章的要点。概括要点包括:文章内容的概括,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和领会等。

3、学习、领会寓情于景、借助自然景物抒写对世事人生感悟的能力。《冬天之美》清丽流畅、委婉亲切,诗情画意中透示出高尚的人生志趣。

【难点和重点】

1、如何理清思路,是学习这两篇散文的难点之一。

叶圣陶先生就很重视“思路教学”。他认为,“一番话一篇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冬天之美教案

冬天之美教案

冬天之美教案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法国著名女作家乔治·桑的散文《冬天之美》。

在学习课文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本文的作者及本文的学习目标。

二.作家作品

乔治·桑(1804-1876),法国女小说家。1804年7月1日生于巴黎。4岁丧父,由祖母抚养,在诺昂的农村里长大。13岁时进入巴黎一修道院,1820年回到诺昂。1831年,她带着一子一女,离开丈夫,来到巴黎。为了表示独立不羁和妇女解放的精神,她穿起男装,抽上烟斗。曾与肖邦同居。

乔治·桑一向生活在农村,对农民命运十分关切。乔治·桑的田园小说以抒情的笔调描绘大自然的绚丽风光,渲染了农村的静滥气氛,充满柔情蜜意,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属于最早反映工人和农民生活的欧洲作家之一。她的作品描绘细腻,文字清丽流畅,风格委婉亲切,具有强烈的感染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冬天之美(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冬天之美(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推荐17篇)由网友 “TeNz1N” 投稿提供,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过的冬天之美(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我们一起来阅读吧!

篇1:冬天之美(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冬天之美(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的能力。理清文章思路,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好方法。有益于学生在阅读文章时逐渐养成自觉思维的习惯,理清思路,就是理清文章的脉络,亦就是一般所说的语脉。

2、培养学生学会概括文章的要点。概括要点包括:文章内容的概括,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和领会等。

3、学习、领会寓情于景、借助自然景物抒写对世事人生感悟的能力。《冬天之美》清丽流畅、委婉亲切,诗情画意中透示出高尚的人生志趣。

【难点和重点】

1、如何理清思路,是学习这两篇散文的难点之一。

叶圣陶先生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冬天之美(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的能力。理清文章思路,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好方法。有益于学生在阅读文章时逐渐养成自觉思维的习惯,理清思路,就是理清文章的脉络,亦就是一般所说的语脉。

2、培养学生学会概括文章的要点。概括要点包括:文章内容的概括,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和领会等。

3、学习、领会寓情于景、借助自然景物抒写对世事人生感悟的能力。《冬天之美》清丽流畅、委婉亲切,诗情画意中透示出高尚的人生志趣。

【难点和重点】

1、如何理清思路,是学习这两篇散文的难点之一。

叶圣陶先生就很重视“思路教学”。他认为,“一番话一篇文章,思路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达到这条路的终点,都要踏踏实实摸清楚”。只有迅速、准确地摸清文章的思路,才能驾驭整篇文章,进而迅速准确地概括文章的要点、领会文章的主旨。一般说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高中语文教案:冬天之美

高中语文教案:冬天之美

高中语文教案:冬天之美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法国著名女作家乔治·桑的散文《冬天之美》。

在学习课文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本文的作者及本文的学习目标。

二.作家作品

乔治·桑(1804-1876),法国女小说家。1804年7月1日生于巴黎。4岁丧父,由祖母抚养,在诺昂的农村长大。13岁时进入巴黎一修道院,1820年回到诺昂。1831年,她带着一子一女,离开丈夫,来到巴黎。为了表示独立不羁和妇女解放的精神,她穿起男装,抽上烟斗。曾与肖邦同居。

乔治·桑一向生活在农村,对农民命运十分关切。乔治·桑的田园小说以抒情的笔调描绘大自然的绚丽风光,渲染了农村的静滥气氛,充满柔情蜜意,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属于最早反映工人和农民生活的欧洲作家之一。她的作品描绘细腻,文字清丽流畅,风格委婉亲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冬天之美》语文教案

《冬天之美》语文教案

《冬天之美》语文教案

《冬天之美》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领会《冬天之美》对乡村冬天的出色描绘中寄寓的作者的精神追求。

2、加深学生对自然美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

[教学重难点]

1、课文的有感情朗诵。

2、作者情感、情操的理解。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出示谢灵运和毛泽东的诗词,并比较二者,得出:同是冬天美景,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理解?关键在于心态不同。法国著名雕塑家曾经说过:“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引出:对于冬天,人人有不同的理解,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国外友人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作者简介)

二、教师范读,并指导学生自读。

三、讲解:

在这遍朗读的基础上,相信同学们对课文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们首先来看题目,“冬天之美”,那位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冬天之美》创新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冬天之美》创新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