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古都桥名巷名知多少阅读题及答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1-18 08:31:2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南京古都桥名巷名知多少阅读题及答案

南京古都桥名巷名知多少阅读题及答案

《南京古都“桥”名、“巷”名知多少》初中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分类统计】

表一:南京古都“桥”名分类统计表

表二:南京古都“巷”名分类统计表

【空间分布】

表三:南京古都范围内“桥”“巷”数量空间分布表

【成因分析】

南京古都的“桥”“巷”名的命名及空间分布与________密切相关。

自然与生活有机统一。南京占据长江中下游的特殊地理位置。桥、巷代表了人口出行和生活的需要,南京古都的桥、巷地名分布的数量与人口分布的密集度基本成正比。

凝重的历史沧桑感。南京的桥、巷的地名反映了历史沧海桑田之变。如“逸仙桥”。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按其所愿,葬于南京的紫金山。但因为南京当时的城市交通系统还不是很完善,为了便于运载孙中山先生灵柩,于是就修建了中山大道,当时,中山东路上的一座石桥十分破旧,国民政府下令,重建此桥,并改名“逸仙桥”。逸仙是孙中山先生的号。

异彩纷呈的平民文化。南京许多地名源于民间传说,有着浓郁的平民文化色彩,折射着昔日南京百姓的生活状况和文化心态。每一条“老地名”或许都蕴含着独特的文化特色。

当然,南京的“桥”“巷”名还与“唯才是举”的科举文化,朱门豪宅的士族文化,浓郁的古商业文化密切相关。

【地图截图】

【生活链接】

20XX年3月1日 至2日,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南京市选拔赛如期举行。参赛的小选手们听写生僻字词手到擒来,然而却被“逸仙桥”地名难住,究其原因,他们压根就不知道哪里有座“逸仙桥”,又为何名为“逸仙桥”。

13.阅读【分类统计】,选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南京古都“桥”名中按材料结构命名的最多,用植物命名和“与食物有关”的命名最少。

B.南京古都“巷”名中用物品命名的最多,用数字命名和用人物命名的巷名数量相差不大。

C.南京古都“桥”“巷”名中都有用数字和动物来命名的,其中用动物来命名的都极少。

D.南京古都“油坊桥”的命名应该是与食物有关,“沈举人巷”应该是用人物来命名的。

14.阅读【成因分析】,请将材料横线处的内容补充完整。(10个字以内)(2分)

15.阅读材料,从“桥”“巷”名的数量分布推断南京古都人口的数量分布情况。(2分)

16.阅读材料,按要求下列答题。(4分)

(1)下面加点的词语有何表达效果?(2分)

每一条“老地名”或许都蕴含着独特的文化特色。

(2)为什么先介绍“分类统计”与“空间分布”,再介绍“成因分析”?(2分)

17.结合【地图截图】和【成因分析】两则材料,请用简洁的语言向小选手们介绍“逸仙桥”。(要求:从“逸仙桥”的地理位置和来历两个角度来介绍。)(2分)

参考答案:

13.(2分)C

14.(2分)地理环境(或“自然”)、生活、文化(少一点扣1分)

15.(2分)15.(2分)秦淮区人口分布密集,建邺区人口分布较少。(意对即可。此题先要归纳“表三”的主要信息:南京古都范围内秦淮区桥、巷分布密集度高,建邺区桥、巷密集度很低。再抓住材料中的.“南京古都的桥、巷地名分布的数量与人口分布的密集度基本成正比”这句话就可以做出推断。)

16.(4分)(1)“或许”表示不确定,写出了南京的每一条“老地名”可能都蕴含着独特的文化特色,不排除部分不蕴含,体现语言的准确性。(2分)(2)“分类统计”与“空间分布”的内容直观、明了,“成因分析”是基于“分类统计”与“空间分布”的理性分析。这样的顺序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2分)

17.(2分)“逸仙桥”在龙蟠中路和中山南路的交叉路口向西20米,以前是一座石桥,后因运载孙中山的灵柩而重新修建的。(地理位置1分;来历1分)

第2篇:《南京古都“桥”名、“巷”名知多少》阅读答案

《南京古都“桥”名、“巷”名知多少》阅读答案

【分类统计】

表一:南京古都“桥”名分类统计表 表二:南京古都“巷”名分类统计表

分类标准

巷 名

数量

用数字命名

二条巷、三条巷等

8

用人物命名

秦状元巷、黄状元巷等

10

用物品命名

箍桶巷、璇子巷等

18

用动物命名

饮马巷、宰猪巷等

9

用家宅命名

许家巷、许府巷等

9

【空间分布】

表三:南京古都范围内“桥”“巷”数量空间分布表

区划

类别

秦淮区

鼓楼区

玄武区

建邺区

桥的数量

45

21

18

11

巷的数量

22

21

17

5

【成因分析】

南京古都的“桥”“巷”名的命名及空间分布与 ▲ 密切相关。

自然与生活有机统一。南京占据长江中下游的特殊地理位置。桥、巷代表了人口出行和生活的需要,南京古都的桥、巷地名分布的数量与人口分布的密集度基本成正比。

凝重的历史沧桑感。南京的桥、巷的地名反映了历史沧海桑田之变。如“逸仙桥”。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按其所愿,葬于南京的紫金山。但因为南京当时的城市交通系统还不是很完善,为了便于运载孙中山先生灵柩,于是就修建了中山大道,当时,中山东路上的一座石桥十分破旧,国民政府下令,重建此桥,并改名“逸仙桥”。逸仙是孙中山先生的号。

异彩纷呈的平民文化。南京许多地名源于民间传说,有着浓郁的平民文化色彩,折射着昔日南京百姓的生活状况和文化心态。每一条“老地名”或许都蕴含着独特的文化特色。

当然,南京的“桥”“巷”名还与“唯才是举”的科举文化,朱门豪宅的士族文化,浓郁的古商业文化密切相关。

【地图截图】

【生活链接】

2014年3月1日至2日,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南京市选拔赛如期举行。参赛的小选手们听写生僻字词手到擒来,然而却被“逸仙桥”地名难住,究其原因,他们压根就不知道哪里有座“逸仙桥”,又为何名为“逸仙桥”。

13.阅读【分类统计】,选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南京古都“桥”名中按材料结构命名的最多,用植物命名和“与食物有关”的命名最少。

B.南京古都“巷”名中用物品命名的最多,用数字命名和用人物命名的巷名数量相差不大。

C.南京古都“桥”“巷”名中都有用数字和动物来命名的,其中用动物来命名的都极少。

D.南京古都“油坊桥”的命名应该是与食物有关,“沈举人巷”应该是用人物来命名的。

14.阅读【成因分析】,请将材料横线处的内容补充完整。(10个字以内)(2分)

15.阅读材料,从“桥”“巷”名的数量分布推断南京古都人口的数量分布情况。(2分)

16.阅读材料,按要求下列答题。(4分)

(1)下面加点的词语有何表达效果?(2分)

每一条“老地名”或许都蕴含着独特的文化特色。

(2)为什么先介绍“分类统计”与“空间分布”,再介绍“成因分析”?(2分)

17.结合【地图截图】和【成因分析】两则材料,请用简洁的'语言向小选手们介绍“逸仙桥”。(要求:从“逸仙桥”的地理位置和来历两个角度来介绍。)(2分)

参考答案:

13.(2分)C

14.(2分)地理环境(或“自然”)、生活、文化(少一点扣1分)

15. (2分)15.(2分)秦淮区人口分布密集,建邺区人口分布较少。(意对即可。此题先要归纳“表三”的主要信息:南京古都范围内秦淮区桥、巷分布密集度高,建邺区桥、巷密集度很低。再抓住材料中的“南京古都的桥、巷地名分布的数量与人口分布的密集度基本成正比”这句话就可以做出推断。)

16. (4分)(1)“或许”表示不确定,写出了南京的每一条“老地名”可能都蕴含着独特的文化特色,不排除部分不蕴含,体现语言的准确性。(2分)(2)“分类统计”与“空间分布”的内容直观、明了,“成因分析”是基于“分类统计”与“空间分布”的理性分析。这样的顺序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2分)

17.(2分)“逸仙桥”在龙蟠中路和中山南路的交叉路口向西20米,以前是一座石桥,后因运载孙中山的灵柩而重新修建的。(地理位置1分;来历1分)

第3篇:古都南京概况导游词

古都南京概况导游词

南京是一座很有韵味的城市,也是革命的红色地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南京概况导游词,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南京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东郊汤山猿人头骨的出土,表明35万年以前,就有了南京猿人的足迹。自公元229年东吴建都南京始,南京曾十次成为京都,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南京地理区位优越,物产资源丰富,地处长江金三角地区,是中国区域经济中的重要城市。南京对外交通四通八达,形成了航空、高速公路、铁路、长江航运的立体交通体系和网路。

南京,山环水抱,葱笼毓秀,山水城林融为一体,自然风貌久负盛名。自然界厚赐于南京龙蟠虎踞的山川形胜,历史在此又遗存下灿烂的文化。孙中山先生曾有名言概括南京之美:此地有高山,有平原,有深水,在世界三大城市中亦诚难觅此佳境。位于城东紫金山麓的中山陵、明孝陵,掩映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游南京六朝古都作文

游南京六朝古都作文

很早就想去南京了,就因为爸爸妈妈的开车水平晕人,一直没能实现愿望。这一次,昆山南站有了高铁,在妈妈的建议下,全家,噢,不,还有姨妈和姐姐,我们一起去了南京。

天气真是帮忙,晴朗的要命,一切都那么顺利!到达火车南站还早了10分钟。第一次乘高铁,不知道啥滋味,心都快激动地跳出来了。手里捏着车票,紧张地冒出了汗,笨蛋姨妈帮我买了全票,我还不满1米5,只要买半票就行啦,那个傻瓜。等我们检完票,听到轰隆隆的声音从头顶传来,原来火车来了!一辆崭新的和谐号象闪电一样飞驰过去。按着车票的号码,我们在7号门等待,火车竟然正确无误的在我面前停了下来,我惊叹科学技术的发达,计算地如此精确,没容我多想,被后面的乘客们推上了车厢。坐下之后,我急忙把耳朵捂住,生怕那巨响再次传来,但是,捂了好半天也没听到响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四大名著知多少(试题及答案)

四大名著知多少

(一)——《三国演义》知识题

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

小说通过集中描绘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揭示了东汉末年社会现实的动荡和黑暗,谴责了封建统治者的暴虐,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表达了人民呼唤明君、呼唤安定的强烈愿望。

曹操:自幼放荡不羁,但很有才华,又足智多谋,善于随机应变。当年,汝南有个善于评论人物的名士,名叫许劭,评论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诸葛亮:智者和智慧的象征,清忠耿直,用人唯贤,谦虚、谨慎、认真又尽职、鞠躬尽瘁。

刘备:一代枭雄,宽厚仁爱,求贤若渴。俗话说: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

关公:忠义,智勇双全

事件:1.桃园三结义 2.火烧赤壁 3.草船借剑 4.孔明借东风 5.关公过五关斩六将6.诸葛亮智用空城计

1.《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政府工作报告知多少题目及答案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知多少题目及答案

注:红色为答案选项

1.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稳中向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4.4万亿元,增长6.7%,名列世界前茅,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

2.在提前完成本届政府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三分之一目标的基础上,2016年又取消165项国务院部门及其指定地方实施的审批事项,清理规范192项审批中介服务事项、220项职业资格许可认定事项。

3.人民币将被正式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4.持续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办学差距。5.中央部门要带头,一律按不低于5%的幅度压减一般性支出,决不允许增加“三公”经费,挤出更多资金用于减税降费,坚守节用裕民的正道。6.推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现全国通关一体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南京古都桥名巷名知多少阅读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南京古都桥名巷名知多少阅读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