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项脊轩志》说课稿
一,新教材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
人教版的指导思想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和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味,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人教版明确提出,高一阶段,在初中的基础上,学习现代文和古代散文,着重培养理解、分析现代文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二,课文特点及在教材中的地位。
《项脊轩志》是明中叶古文家归有光抒情散文的代表作。本文以志的文体写成,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名作。它借书斋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和人事变迁,表达了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真切感人。本文被安排在第二册第六单元第一课,应出于以下考虑:
1,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主要观点。本文属于浅易性文言文,学生在以往学习的基础上,已能大概疏通文意。并且本文抒发的是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家庭变迁的感慨,学生可以较轻易地领悟。这对探索后面几篇文章的思想内容有很好的铺垫作用。
2,本文记叙的是家庭琐事,抒的是亲情,这对高一学生来说,熟悉而容易理解,切合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并且可以启发他们观察生活,珍惜亲情。
3,从上一期的先秦文散文到这一单元的明清散文,古文的教学重点由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掌握文言词语的含义及在课文中的用法转变为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主要观点。而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便成了始终强调的一点。本文由于取材于日常生活,易为读者理解,所以放在第一篇的位置,有承上启后的作用。
三,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初中和高一前段的学习中,已基本掌握翻译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可以把疏通文意的任务交给学生,课文思路的探讨也可交给学生,而课文的思想内容则需要师生共同探讨,可以结合对文章细节的分析。
四,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根据以上分析,我认为本文的教学目标应确定为:
1,准确理解当、洞、胜、兹、凡、过、竟、比、殆九个实词,并归纳积累顾、稍、置、归、去五个实词的义项。
2,在熟读的基础上理清、把握脉络,体味作者思路清晰、语言流畅的特点。
3,体会作者在日常琐事的记叙中所蕴含的浓浓深情,感受亲情。
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对家道衰落的伤感和对故居亲人的眷念深情。
2,学习本文善于捕捉生活中典型的细节和场面,来表情达意的方法及语言清新、凝练的特点。
五,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
强化阅读,自主学习,积极思考,深入探索是本人在该课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的。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采取诵读和讨论法,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初步感知课文,然后就课文中的一些需要深究的地方加以讨论,得出自己的结论。
六,教学过程设计。
见《项脊轩志》教案。
第2篇:《项脊轩志》说课稿
《项脊轩志》说课稿
一,新教材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
人教版的指导思想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和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味,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人教版明确提出,高一阶段,在初中的基础上,学习现代文和古代散文,着重培养理解、分析现代文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二,课文特点及在教材中的地位。
《项脊轩志》是明中叶古文家归有光抒情散文的代表作。本文以志的文体写成,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名作。它借书斋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和人事变迁,表达了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真切感人。本文被安排在第二册第六单元第一课,应出于以下考虑:
1,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主要观点。本文属于浅易性文言文,学生在以往学习的基础上,已能大概疏通文意。并且本文抒发的是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家庭变迁的感慨,学生可以较轻易地领悟。这对探索后面几篇文章的思想内容有很好的铺垫作用。
2,本文记叙的是家庭琐事,抒的是亲情,这对高一学生来说,熟悉而容易理解,切合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并且可以启发他们观察生活,珍惜亲情。
3,从上一期的先秦文散文到这一单元的明清散文,古文的教学重点由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掌握文言词语的含义及在课文中的用法转变为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主要观点。而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便成了始终强调的一点。本文由于取材于日常生活,易为读者理解,所以放在第一篇的位置,有承上启后的作用。
三,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初中和高一前段的学习中,已基本掌握翻译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可以把疏通文意的任务交给学生,课文思路的探讨也可交给学生,而课文的思想内容则需要师生共同探讨,可以结合对文章细节的分析。
四,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根据以上分析,我认为本文的教学目标应确定为:
1,准确理解当、洞、胜、兹、凡、过、竟、比、殆九个实词,并归纳积累顾、稍、置、归、去五个实词的义项。
2,在熟读的基础上理清、把握脉络,体味作者思路清晰、语言流畅的特点。
3,体会作者在日常琐事的记叙中所蕴含的浓浓深情,感受亲情。
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对家道衰落的伤感和对故居亲人的眷念深情。
2,学习本文善于捕捉生活中典型的细节和场面,来表情达意的方法及语言清新、凝练的特点。
五,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
强化阅读,自主学习,积极思考,深入探索是本人在该课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
的。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采取诵读和讨论法,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初步感知课文,然后就课文中的一些需要深究的地方加以讨论,得出自己的结论。
六,教学过程设计。
见《项脊轩志》教案。
第3篇:项脊轩志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项脊轩志》是明代散文家归有光的名作,其形象鲜明、笔法细腻、情感深沉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始终以学生为文本感受的主体,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究空间,教师只能引导,而不能越俎代庖。
二、学情分析
1.分析学生已有的文言文水平。
2.分析学生学习本课可能遇到的对于重点词汇和句子的理解,对于本文情感的理解上的难点。
3.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采取的各种学习策略。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了解作者归有光及本文写作背景;熟练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2.技能目标
学习作者选取生活琐事、平常景物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以朴素简洁的语言寄托自己的淡远深情的写作风格;理清作者行文思路,把握文章脉络;笔译浅易的文言文语段。3.情感目标
体会作者在日常琐事的记叙中所蕴含的浓浓深情;感受亲情。
四、教学过程
第4篇:项脊轩志
1、轩:小的房室。
2、旧:旧日的,原来的。
3、方丈:一丈见方。
4、尘泥渗漉 :(屋顶墙头上的)泥土漏下。渗,透过。漉,漏下。渗漉:从小孔慢慢漏下。
5、雨泽下注:雨水往下倾泻。下,往下。雨泽:雨水。
6、案:几案,桌子。
7、顾视:环看四周。顾,环视也。(许慎《说文解字》)
8、不能得日:得日,照到阳光。
9、日过午已昏:昏,光线不明。
10、为(wéi)修葺。修葺:修缮、修理,修补。
11、辟:开。
12、垣墙周庭:庭院四周砌上围墙。垣,在这里名词作动词,指砌矮墙。垣墙:砌上围墙。周庭,(于)庭子周围。
13、当:通“挡”抵挡。
14、洞然:明亮的样子。
15、栏楯(shǔn):栏杆。纵的叫栏,横的叫楯。
16、增胜:增添了光彩。胜:光彩。
17、偃仰:偃,伏下。仰,仰起。
18、啸歌:长啸或吟唱。这里指吟咏诗文,显示
第5篇:项脊轩志
注释
1、轩:小的房室。
2、旧:旧日的,原来的。
3、方丈:一丈见方。
4、尘泥渗漉 :(屋顶墙头上的)泥土漏下。渗,透过。漉,漏下。渗漉:从小孔慢慢漏下。
5、雨泽下注:雨水往下倾泻。下,往下。雨泽:雨水。
6、案:几案,桌子。
7、顾视:环看四周。顾,环视也。(许慎《说文解字》)
8、不能得日:得日,照到阳光。
9、日过午已昏:昏,光线不明。
10、为(wéi)修葺。修葺:修缮、修理,修补。
11、辟:开。
12、垣墙周庭:庭院四周砌上围墙。垣,在这里名词作动词,指砌矮墙。垣墙:砌上围墙。周庭,(于)庭子周围。
13、当:迎接
14、洞然:明亮的样子。
15、栏楯(shǔn):栏杆。纵的叫栏,横的叫楯。
16、增胜:增添了光彩。胜:光彩。
17、偃仰:偃,伏下。仰,仰起。偃仰,安居。
18、啸歌:长啸或吟唱。这里指吟咏文,
第6篇:《项脊轩志》
《项脊轩志》
《项脊轩志》1
学了《项脊轩志》才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原来文章多一点细节描写效果是那么好。最喜欢作者的描写他的先妣的那一段: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好像隐隐能看到有一只洁白纤细的手和那关切的眼神,直觉心里一阵暖和,这便是母爱!还有作者和他妻子的那一段“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借物抒情,表现了作者对妻子深深的怀念之情,也表明了作者在项脊轩年日之久。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忆及幼年读书时,祖母来轩看望自己,那真挚感人的情景,那谆谆的嘱咐,那沉甸甸的期望,令人不禁潸然泪下。
《项脊轩志》2
一、 原文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第7篇:项脊轩志
项脊轩志
邓荣辉,高中语文教师,92年至今一直从事高中毕业班语文教学。桂林市教学能手、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广西第二期“二十一世纪园丁工程”培养对象。《高中语文单元导学与训练》、《提高山区学生语文素质之我见》、《强化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的必要性及举措》等论文分别出版,获奖。说课内容:
一、说教材:
1、课文地位:
指导学生学习归有光的记叙性抒情散文《项脊轩志》,应该依据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课文的特点及在教材中的地位来确定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法与学法。现行教材的指导思想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同时,要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高中语文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