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水湄阅读练习附答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1-16 08:26:1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也是水湄阅读练习附答案

也是水湄阅读练习附答案

也是水湄

张晓风(台湾)

1那条长几就摆在廊上。

2廊在卧室之外,负责数点着有一阵没一阵的晚风。

3那是四月初次燥热起来的一个晚上,我不安地坐在廊上,十分不甘心那热,仿佛想生气,只觉得越来越不负责,就那么风风雨雨闹了一阵,东渲西染地抹了几许颜色,就打算草草了事收场了。

4这种闷气,我不知道找谁去发作。

5丈夫和孩子都睡了,碗筷睡了,家具睡了,满墙的书睡了,好象大家都认了命,只有我醒着,我不认,我还是不同意。春天不该收场的。可是我又为我的既不能同意又不能不同意而懊丧。

6我坐在深褐色的条几上,几在廊上,廊在公寓的顶楼,楼在新生南路的巷子里。似乎每件事都被什么阴谋规规矩矩地安排好了,可是我清楚知道,我并不在那条几上,正如我规规矩矩背好的身份证上长达十几个字的统一编号,背自己的邻里地址和电话,在从小到大的无数表格上填自己的身高、体重、履历、年龄、籍贯和家庭。

7可是,我一直知道,我不在那里头,我是寄身在浪头中的一片空白,在一瞬眼中消失,但我不是那浪,我是那白,我是纵身浪中而不属于浪的白。

8也许所有的女人全是这样的,象故事里的七仙女或者田螺精,守住一个男人,生儿育女,执一柄扫把日复一日地扫那四十二坪地(算来一年竟可以扫五甲地),象吴刚①或薛西佛②那样擦抹永远擦不完的灰尘,煮那象“宗教”也象“道统”不得绝祠的三餐。可是,所有的女人仍然有一件羽衣,锁在箱底。她并不要羽化而去,相信自己曾是有羽的,那就够了。

9如此,那夜,我就坐在几上而又不在几上,兀自怔怔地发呆。

10报纸和茶绕着我的膝成半圆形,那报纸因为刚分了类,看来竟象一垛垛的砌砖,我恍惚成了俯身城墙凭高而望的人,柬埔寨在下,越南在下,孟加拉在下,乌干达在下,“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故土在下……

11夜忽然凉了,我起身去寻找披肩把自己裹住。

12一钵青藤在廊角执意地绿着,我大部分的时间都不肯好好看它,我一直搞不清楚,它到底是委屈的还是悲壮的。

13我决定还要坐下去。

14是为了跟夜僵持?跟风僵持?抑是跟不明不白就要消失了的暮春僵持?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不要去睡,而且,既不举杯,也不邀月,不跟山对弈,不跟水把臂,只想那样半认真半不认真地坐着,只想感觉到山在,水在,鸟在,林在,就好了,只想让冥漠大化万里江山知道有个我在就好了。

15我就那样坐着,把长椅坐成了小舟。而四层高的公寓下是连云公园,园中有你纠我缠的榕树,榕树正在涨潮,我被举在绿色的柔波上,听绿波绿涛拍舷的声音。

16于是,渐渐地,我坚持自己听到了“流水绕孤村”的孱缓的声音,真的,你不必告诉我那是巷子外面新生南路上的隆隆车声,车子何尝不可以“车如流水”呢?一切的音乐岂不是在一侧耳之间温柔,一顾首之间庄严吗?于无弦处听古琴,于无水处赏清音,难道是不可能的吗?

17何况,新生南路的前身原是两条美丽的夹堤,柳枝曾在这里垂烟,杜鹃花成把它开成一条“丝路”,五彩的丝,而我们房子的地基便掘在当年的稻香里。

18我固执地相信,那古老的水声仍在,而我,是泊船水湄的舟子。

19新生南路,车或南,车或北,轮辙不管是回家,或是出发,深夜行车不论是为名是为利,那也算得是一种足音了。其中某个车子里的某一把青蔬,明天会在某家的餐桌上出现,某个车子里的鸡蛋又会在某个孩子的便当里躺着,某个车中的夜归人明天会写一首诗,让我们流泪,人间的扯牵是如此庸俗而又如此深情,我要好好地听听这种水声。

20如果照古文学学者的意思,“湄”字就是“水草交”的意思,是水跟岸之间的亦水亦岸亦草的地方,是那一注横如眼波的水上浅浅青青温温柔柔如一带眉毛的地方。这个字太秀丽, 我有时简直不敢轻易出口。

21今夜,新生南路仍是圳水,今夜,我是泊舟水湄的舟子。

22忽然,我安下心平下气来,春仍在,虽然已是阴历三月的.最后一夜了。正如题诗在壁,壁坏诗消,但其实诗仍在,壁仍在,因为泥仍在,曾经存在过的便不会消失。春天不曾匿迹,它只是更强烈地投身入夏,原来夏竟是更朴实更浑茂的春。正如雨是更细心更舍己的液态的云。

23今夜,系舟水湄,我发现,只要有一点情意,我可以把车声宠成水声,把公寓爱成山色的。

24就如此,今夜,我将系舟在也是水湄的地方。

【注释】①吴刚:相传吴刚是樵夫,醉心于仙道,但始终不肯专心学习,因此天帝震怒,把他留在月宫,要他砍倒桂树,方可获仙术。但吴刚每砍完一半,桂树便会自动愈合,日复一日,吴刚的工作始终无法达成,必须不断的砍下去。②薛西佛:希腊罗马神话故事中的大巨人。因为犯了大错而被宙斯处罚将山脚下的大石头推上山。但石头被施以魔法,到了山顶就会自动地滚到山脚下。所以薛西佛斯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推石上山的行为。

7. 联系上下文,理解第5段中作者感到“懊丧”的原因。(2分)

8.第8段画线句的含义是 。(3分)

9.理解第15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10.联系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第22段的作用。(4分)

11.选出对文章的赏析有误的一项( )(3分)

A.本文以作者心情的变化贯穿全文,从一开始的懊恼,到接下来调整心绪平和下来,到最后有所悟而心情好转。

B.本文借助“泊舟水湄的舟子”这一形象揭示了只要有一点情意,平庸的生活也可以深情的哲理。

C.暮春之际伤春惜春自古文人皆然,这篇散文也未能摆脱这一情感格调。

D.本文将古典的含蓄美和现代的柔情美完美结合,将人生的哲理寓意在呢喃咏叹中,让人耳目一新又心潮起伏。

12.题目“也是水湄”富含深意,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赏析。(6分)

答案:

7.(2分)懊丧的原因:一方面因为伤春早逝(1分),一方面是因女人无休止的家务琐事而烦恼,急切寻求解脱而不得。(1分)

8.(3分)每个女人心中都有一件羽衣,这羽衣象征了女人对美好生活的幻想(1分)。繁琐劳累的生活让女人们往往忘记了曾经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和向往(1分)。对女人们来说其实她不想抛弃现在的生活,只要偶尔打开心扉还能拥有这个幻想就已经足够了(1分)。

9.(3分)划线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榕树比作绿色的柔波(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榕树茂密苍翠的特点(1分)。

10.(4分)内容上,作者悟到春不曾匿迹,夏是春的延续(1分)。任何东西只要存在过就不会真正消失,会以其他形式继续,因此不必为了失去而懊丧(1分)。结构上,这一段与前文伤春早逝的内容相呼应(1分),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1分)

11.(3分)C

12.(6分)“也是水湄”的含义是“也在水边”(1分)。因为“新生南路的前身原是两条美丽的夹堤”,因而她想象自己也在水边(1分)。作者借此题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只要心中抱有美好的向往与热爱,平庸的生活也可以充满诗情画意(2分)。题目有一种诗意之美,与作者所要表达的“诗意地生活”这一主旨一致

第2篇:也是水湄阅读理解附答案

也是水湄阅读理解附答案

(1)那条长几就摆在廊上。

(2)廊在卧室之外,负责数点着有一阵没一阵的晚风。

(3)那是四月初次燥热起来的一个晚上,我不安地坐在廊上,十分不甘心那热,仿佛想生气,只觉得越来越不负责,就那么风风雨雨闹了一阵,东渲西染地抹了几许颜色,就打算草草了事收场了。

(4)这种闷气,我不知道找谁去发作。

(5)丈夫和孩子都睡了,碗筷睡了,家具睡了,满墙的书睡了,好象大家都认了命,只有我醒着,我不认,我还是不同意。春天不该收场的。可是我又为我的既不能同意又不能不同意而懊丧。

(6)我坐在深褐色的条几上,几在廊上,廊在公寓的顶楼,楼在新生南路的巷子里。似乎每件事都被什么阴谋规规矩矩地安排好了,可是我清楚知道,我并不在那条几上,正如我规规矩矩背好的身份证上长达十几个字的统一编号,背自己的邻里地址和电话,在从小到大的无数表格上填自己的身高、体重、履历、年龄、籍贯和家庭。

(7)可是,我一直知道,我不在那里头,我是寄身在浪头中的一片空白,在一瞬眼中消失,但我不是那浪,我是那白,我是纵身浪中而不属于浪的白。

(8)也许所有的女人全是这样的,象故事里的七仙女或者田螺精,守住一个男人,生儿育女,执一柄扫把日复一日地扫那四十二坪地(算来一年竟可以扫五甲地),象吴刚或薛西佛那样擦抹永远擦不完的灰尘,煮那象宗教也象道统不得绝祠的.三餐。可是,所有的女人仍然有一件羽衣,锁在箱底。她并不要羽化而去,相信自己曾是有羽的,那就够了。

(9)如此,那夜,我就坐在几上而又不在几上,兀自怔怔地发呆。

(10)报纸和茶绕着我的膝成半圆形,那报纸因为刚分了类,看来竟象一垛垛的砌砖,我恍惚成了俯身城墙凭高而望的人,柬埔寨在下,越南在下,孟加拉在下,乌干达在下,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故土在下

(11)夜忽然凉了,我起身去寻找披肩把自己裹住。

(12)一钵青藤在廊角执意地绿着,我大部分的时间都不肯好好看它,我一直搞不清楚,它到底是委屈的还是悲壮的。

(13)我决定还要坐下去。

(14)是为了跟夜僵持?跟风僵持?抑是跟不明不白就要消失了的暮春僵持?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不要去睡,而且,既不举杯,也不邀月,不跟山对弈,不跟水把臂,只想那样半认真半不认真地坐着,只想感觉到山在,水在,鸟在,林在,就好了,只想让冥漠大化万里江山知道有个我在就好了。

(15)我就那样坐着,把长椅坐成了小舟。而四层高的公寓下是连云公园,园中有你纠我缠的榕树,榕树正在涨潮,我被举在绿色的柔波上,听绿波绿涛拍舷的声音。

(16)于是,渐渐地,我坚持自己听到了流水绕孤村的潺缓的声音,真的,你不必告诉我那是巷子外面新生南路上的隆隆车声,车子何尝不可以车如流水呢?一切的音乐岂不是在一侧耳之间温柔,一顾首之间庄严吗?于无弦处听古琴,于无水处赏清音,难道是不可能的吗?

(17)何况,新生南路的前身原是两条美丽的夹堤,柳枝曾在这里垂烟,杜鹃花曾把它开成一条丝路,五彩的丝,而我们房子的地基便掘在当年的稻香里。

(18)我固执地相信,那古老的水声仍在,而我,是泊船水湄的舟子。

(19)新生南路,车或南,车或北,轮辙不管是回家,或是出发,深夜行车不论是为名是为利,那也算得是一种足音了。其中某个车子里的某一把青蔬,明天会在某家的餐桌上出现,某个车子里的鸡蛋又会在某个孩子的便当里躺着,某个车中的夜归人明天会写一首诗,让我们流泪,人间的扯牵是如此庸俗而又如此深情,我要好好地听听这种水声。

(20)如果照古文学学者的意思,湄字就是水草交的意思,是水跟岸之间的亦水亦岸亦草的地方,是那一注横如眼波的水上浅浅青青温温柔柔如一带眉毛的地方。这个字太秀丽, 我有时简直不敢轻易出口。

(21)今夜,新生南路仍是圳水,今夜,我是泊舟水湄的舟子。

(22)忽然,我安下心平下气来,春仍在,虽然已是阴历三月的最后一夜了。正如题诗在壁,壁坏诗消,但其实诗仍在,壁仍在,因为泥仍在,曾经存在过的便不会消失。春天不曾匿迹,它只是更强烈地投身入夏,原来夏竟是更朴实更浑茂的春。正如雨是更细心更舍己的液态的云。

(23)今夜,系舟水湄,我发现,只要有一点情意,我可以把车声宠成水声,把公寓爱成山色的。

(24)就如此,今夜,我将系舟在也是水湄的地方。

14.联系上下文,理解第(5)段中作者感到懊丧的原因。(4分)

15.理解第(8)段中可是,所有的女人仍然有一件羽衣,锁在箱底。她并不要羽化而去,相信自己曾是有羽的,那就够了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6分)

16.联系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第(22)段的作用。(6分)

17.题目也是水湄富含深意,请结合文本内容加以探究。(6分)

参考答案

14.(4分)懊丧的原因:一方面因为伤春早逝(2分),一方面是因女人无休止的家务琐事而烦恼,急切寻求解脱而不得。(2分)

15.(6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希望和梦想比作羽衣,将琐碎的日常生活比作箱子,这羽衣象征了女人对美好生活的幻想(2分)。繁琐劳累的生活让女人们往往忘记了曾经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和向往(2分)。对女人们来说其实她不想抛弃现在的生活,只要偶尔打开心扉还能拥有这个幻想就已经足够了,表明一个人只要希望和梦想还在,生活就会有诗意(2分)。

16.(6分)内容上,作者悟到春不曾匿迹,夏是春的延续(2分)。任何东西只要存在过就不会真正消失,会以其他形式继续,因此不必为了失去而懊丧(2分)。结构上,这一段与前文伤春早逝的内容相呼应(1分),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2分)

17.(6分)也是水湄的含义是也在水边(1分)。因为新生南路的前身原是两条美丽的夹堤,因而她想象自己也在水边(1分)。作者借此题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只要心中抱有美好的向往与热爱,平庸的生活也可以充满诗情画意(2分)。题目有一种诗意之美,与作者所要表达的诗意地生活这一主旨一致(2分)。

第3篇:《也是水湄》阅读答案

《也是水湄》阅读答案

(1)那条长几就摆在廊上。

(2)廊在卧室之外,负责数点着有一阵没一阵的晚风。

(3)那是四月初次燥热起来的一个晚上,我不安地坐在廊上,十分不甘心那热,仿佛想生气,只觉得越来越不负责,就那么风风雨雨闹了一阵,东渲西染地抹了几许颜色,就打算草草了事收场了。

(4)这种闷气,我不知道找谁去发作。

(5)丈夫和孩子都睡了,碗筷睡了,家具睡了,满墙的书睡了,好象大家都认了命,只有我醒着,我不认,我还是不同意。春天不该收场的。可是我又为我的既不能同意又不能不同意而懊丧。

(6)我坐在深褐色的条几上,几在廊上,廊在公寓的顶楼,楼在新生南路的巷子里。似乎每件事都被什么阴谋规规矩矩地安排好了,可是我清楚知道,我并不在那条几上,正如我规规矩矩背好的身份证上长达十几个字的统一编号,背自己的邻里地址和电话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隔世的水之湄》阅读练习附答案

《隔世的水之湄》阅读练习附答案((共11篇))由网友 “撤退出院” 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隔世的水之湄》阅读练习附答案,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篇1:《隔世的水之湄》阅读练习附答案

《隔世的水之湄》阅读练习附答案

【原文】

隔世的水之湄

王乘风

①生命诞生在水之湄,注定一生如水。

②穿过一个世纪的时光隧道,在遥远的辽河岸边。一片小渔村稀稀落落地散在水湾里.像天上落下的星星一样暗淡无声,只有袅娜在低矮草屋上的炊烟生动着肃穆的冬季。

这里便是你生命的摇篮,成长的收获便是懂得了生活的沉重。母亲因病辞世,父亲未老先衰。三个妹妹恋你如母。十几个叶生叶落的春秋过早地在你细小的肩头染上了岁月的风霜。一家人的衣食冷暖是你四季不息的奔波。素衣淡衫,虽掩不住家境的窘迫,却也有流动的青春在衣角翩翩。若不是那一场突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隔世的水之湄》阅读练习附答案

《隔世的水之湄》阅读练习附答案

【原文】

隔世的水之湄

王乘风

①生命诞生在水之湄,注定一生如水。

②穿过一个世纪的时光隧道,在遥远的辽河岸边。一片小渔村稀稀落落地散在水湾里.像天上落下的星星一样暗淡无声,只有袅娜在低矮草屋上的炊烟生动着肃穆的冬季。

这里便是你生命的摇篮,成长的收获便是懂得了生活的沉重。母亲因病辞世,父亲未老先衰。三个妹妹恋你如母。十几个叶生叶落的春秋过早地在你细小的肩头染上了岁月的风霜。一家人的衣食冷暖是你四季不息的奔波。素衣淡衫,虽掩不住家境的窘迫,却也有流动的青春在衣角翩翩。若不是那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水,若不是生命的大逃难,你也许会在水湄岸边与隔岸少年共一肩风雨。

③洪水过后,小渔村成为一片白茫茫大地,你随父亲逃向了更北.少年逃向哪里无从知晓.从此一水两地,音讯杳然。

④从辽河岸边到黑龙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也是水湄读书笔记

也是水湄读书笔记

《也是水湄》满溢着古色古香的中国风味,从细微的感受、情绪的流动到遣词造句,意境经营,无不暗涌着一股典雅的“古风”。下面小编整理了也是水湄读书笔记,供大家参考!

与夜持,与风对,与暮春争朝夕;不邀山弈,不邀水臂,只邀那湄水舟子。长廊长几瞰新生如潮路,浪里白染似水女儿心,亦水亦草亦岸,恰似眼波浅浅青青温温柔柔,这就是我初见的“也是水湄”。张晓凤老师的这篇散文是篇极具风采的抒情性散文。作者描绘的特殊气氛、景物是异常的细腻深情,把人生比喻成水中的舟非常的形象巧妙。散文在语言,情感等方面的构造和布局格外精致,舒卷自如,海之辽远,石之细微,抑或顿,无不尽收笔下,读者不能不为那也是水湄的深刻道理吸引,总之在我读来,本文其言娓娓,其情脉脉。

暮春的晚上,奥热已经把夏的消息传来。在四周已经变的寂静的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也是水湄阅读练习附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也是水湄阅读练习附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