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孟浩然《早发渔浦潭》原文鉴赏
孟浩然《早发渔浦潭》原文鉴赏
【作品简介】这是一首舟行途中之作。作为传统的行旅题材,大多在写景之中渗融着乡思旅愁。孟浩然此诗却以乐观的情绪,欣赏途中的壮丽景色,展现出一片高朗开阔的`诗境与心境。开篇“东旭早光芒”,已构定全篇基调。舟行早发,随着时间的推移,由熹微“早光”到“日出气象”,再到“晴景豁”,构成一段完整的过程,渐次展现出由静而动的生态与由朦胧到开豁的景象。结句点明“无闷”的心态,更以“晴景豁”照应开篇,在完整结构的同时,表现出诗人积极开朗的精神风貌。
早发渔浦潭①
作者:孟浩然 年代:唐
东旭早光芒,渚禽已惊聒。②
卧闻渔浦口,桡声暗相拔。
日出气象分,始知江路阔。③
美人常晏起,照影弄流沫。
饮水畏惊猿,祭鱼时见獭。④
舟行自无闷,况值晴景豁。
① 渔浦潭:今浙江富阳县东南。
② “东旭”句:一作“晨旭光苍茫”。聒:多声乱耳为聒。
③ 路:一作“湖”。
④ “祭鱼”句:獭俗称水獭,生于水边,捕鱼为食。獭常捕鱼陈列于水边,有如陈物而祭,称为祭鱼,亦称獭祭。
【作者小传】:孟浩然(689-740)本名浩,字浩然,襄阳人。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之一。诗与王维齐名,号王孟。其诗每无意求工而清超越俗,正复出人意表,清闲浅淡中,自有泉流石上,风来松下之音。有《孟浩然集》。
第2篇:早发渔浦潭原文及赏析
《早发渔浦潭》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东旭早光芒,渚禽已惊聒。
卧闻渔浦口,桡声暗相拨。
日出气象分,始知江湖阔。
美人常晏起,照影弄流沫。
饮水畏惊猿,祭鱼时见獭。
舟行自无闷,况值晴景豁。
【鉴赏】
这是一首舟行途中之作。作为传统的行旅题材,大多在写景之中渗融着乡思旅愁。孟浩然此诗却以乐观的情绪,欣赏途中的壮丽景色,展现出一片高朗开阔的诗境与心境。开篇“东旭早光芒”,已构定全篇基调。舟行早发,随着时间的推移,由熹微“早光”到“日出气象”,再到“晴景豁”,构成一段完整的过程,渐次展现出由静而动的生态与由朦胧到开豁的景象。结句点明“无闷”的心态,更以“晴景豁”照应开篇,在完整结构的同时,表现出诗人积极开朗的精神风貌。
第3篇:早发渔浦潭原文及赏析
早发渔浦潭原文及赏析
《早发渔浦潭》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东旭早光芒,渚禽已惊聒。
卧闻渔浦口,桡声暗相拨。
日出气象分,始知江湖阔。
美人常晏起,照影弄流沫。
饮水畏惊猿,祭鱼时见獭。
舟行自无闷,况值晴景豁。
【鉴赏】
这是一首舟行途中之作。作为传统的行旅题材,大多在写景之中渗融着乡思旅愁。孟浩然此诗却以乐观的情绪,欣赏途中的壮丽景色,展现出一片高朗开阔的诗境与心境。开篇“东旭早光芒”,已构定全篇基调。舟行早发,随着时间的推移,由熹微“早光”到“日出气象”,再到“晴景豁”,构成一段完整的.过程,渐次展现出由静而动的生态与由朦胧到开豁的景象。结句点明“无闷”的心态,更以“晴景豁”照应开篇,在完整结构的同时,表现出诗人积极开朗的精神风貌。
第4篇:孟浩然诗《万山潭作》原文鉴赏
孟浩然诗《万山潭作》原文鉴赏
《万山潭作》由孟浩然所作,诗中写了清、闲,从神寄游女、归舟放歌的情境中,闻一多评价这首诗说“这是诗的孟浩然,又是孟浩然的诗”,也恰好体现了诗人心境的悠闲、清静、旷达、淡泊。
万山潭作
孟浩然
垂钓坐盘石,水清心亦闲。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
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
鉴赏
万山,在襄阳西北,汉水南岸,又名汉皋山。此地环境清幽,为襄阳名胜,又有神女解佩的传说,更增添了一层迷人的色彩。浩然常游此地,诗集中就有三首于此得题。“万山潭”,指山旁江水深曲处。
首联写诗人冲淡的心情和垂钓之乐。垂钓本身,已乐在其中,何况静坐磐石之上。“坐”字一字,更显安闲。且潭水清澈,与闲适的心境相默契。诗中未提一个乐字,但乐字已融入闲淡之中。
颔联,所谓“鱼行潭树下”,似不合理,盖鱼是
第5篇:孟浩然《万山潭作》唐诗鉴赏
孟浩然《万山潭作》唐诗鉴赏
导语:《万山潭作》由孟浩然所作,诗中写了清、闲,从神寄游女、归舟放歌的情境中,体现了诗人心境的悠闲、清静、旷达、淡泊。整首诗有动有静,冲淡之风,显隐于动静之中。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网小编为您整理推荐的《万山潭作》赏析,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应届毕业生网。
万山潭作
垂钓坐盘石,水清心亦闲。
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
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
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
【注释】
万山:在襄阳西北,汉水南岸,又名汉皋山。又,晋杜预刻二碑记功,“一沉万山之下,一立岘山之上”(《晋书·杜预传》),则万山潭,即其沉碑处。
磐石:大石。
亦:一作“益”。
行:一作“游”。
游女昔解佩:据《列仙传》载,江妃二神女尝出游江汉之滨,逢郑交甫,交甫见而悦之,因请其配饰,二女遂手解佩与之,交甫受而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