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流得更快一些》教学反思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1-15 08:33:4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谁流得更快一些》教学反思

《谁流得更快一些》教学反思

正如教研员何老师所说的,12月4号的网络直播教研中收获最大的是我了。前后三个星期体验可能比常态课一学期的还要来得深刻。刚开始接到上课任务时,自己也非常的担心。从选课、试教、公开课到最后查看网上的反馈。在教研组沈华良、李建立、潘小飞等老师的帮助下,总算还算顺利的完成了。

选课时认为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谁流得更快一些》内容比较简单一些。开始试教第一节课,很多问题出现了。自己找来的洗洁精,同学们在使用滴管时,洗洁精沾到滴管里面的玻璃上挤不出来。学生自己设计流动比赛的比赛方案,大部分学生不知从哪入手。在实验过程中烧杯、滴管的损耗非常大。实验材料放在学生桌子上,学生的注意力分散了。自己原先设计学生用洗洁精洗手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得出液体的黏性,同事一提醒,发现自己没有考虑到洗洁精对小学生皮肤的影响。

我们三年级学生接触科学实验没多久,实验综合能力水平还在起步阶段。在流动比赛中,学生使用滴管取液体的效果不理想。教研组老师一起动手动脑,最后自己拼装了一个简易的器材。塑料盘加上三个小勺子,学生操作起来更加方便。在选取比赛材料时,自己找来一些洗手液、牛奶等物品进行比较,最后添加了三种不同种类的牛奶。酸牛奶、纯牛奶、甜牛奶自己动手对比过,他们的流动速度快慢还是比较容易区分的。

在公开课后的评课环节,现场老师和网络上的老师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自己能更深入的了解自己平时上课不注意的细节。公开课课前交流十多分钟时间,自己安排了一个小比赛来引导对课中流动比赛的注意。小比赛进行了五六分钟还有剩余的时间,叫同学自己看书了,造成学生上课时比较拘束、放不开。自己上课时有一细节处理的不理想。学生流动比赛有一小组实验结果跟其他小组不同,本来打算在自己的指导下他们再来比赛一次,可一看其他小组结束了也就叫他们停了下来。在汇报交流中对于他们出现的情况也是一带而过没有更深入的去挖倔。

网络直播课,课堂都展示在网上。自己在课后观看QQ留言,有老师注意到了学生用来擦桌子的毛巾。平时上课一些不太重视的细节,在直播中会被找出来。课后听取现场听课老师的宝贵意见以及网上的留言,对自己以后的教学帮助非常大。自己在语言组织、激发学生兴趣等方面的缺点在常态课中都要改进。公开课中有一小组实验结果跟其他小组的不同,常态课中也有这些情况出现,今后要去找到更多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

第2篇:《谁流得更快一些》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在探究过程中要注意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注意搜集第一手资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的方法。老师要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组织好探究后期的研讨,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

教学《谁流得更快一些》时,付盈老师也听了我的课。她认为在教学过程中,预期目标大部分达到了,以学生探究为核心,学生大胆进行猜想以及设计实验,自己学会制定实验计划,知道本课的重点就是设计公平的实验。然而设想往往会比现实来得高,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以下这些值得注意的地方:

一、材料出示过早

当学生在讨论设计实验的时候,我出示了三个问题:怎样比赛?需要什么材料?怎样才公平?当第一个学生回答实验的设计时,回答得非常到位。我还针对他们的这个实验,出示了他们提到的材料塑料板。没有想到,塑料板的一出现,引起了学生想做实验的兴趣,大家都不愿设想其他的方法。导致全班10个组有9个组都采用了这种方法来设计和验证实验。后来在《比较水的多少》的时候也有设计实验,我就听学生说,不马上出示实验器材,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学生的实验方法是琳琅满目。

二、没有听懂学生的意思,否定学生的想法

学生在讨论实验公平性的时候,出现了争论,有学生认为,水、食用油和洗洁精这三者在进行比谁流得快的时候,只要起点一样,终点不需要。有的学生认为终点还是需要的。其实认为不需要终点的学生他们的意思是,当比赛的板竖起来的一刹那就已经有了比赛的结果。而我当时就比较赞同需要终点的那些学生,所以马上就问不需要终点的那些学生:“如果这个实验给你一秒钟行不行?”学生说:“不行。”后来我就马上否定了不需要终点的建议。其实不需要终点也有道理,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我也发现了其实设定终点也是可有可无。

三、实验汇报不具体

实验完成后,照例是实验汇报,这是检验每组学生的实验结果。这节课我在实验汇报的时候采用的是每组都汇报,第一组的学生汇报是这样的:“我们组采用……方法对水……进行了比较,比较的结果是水最快,洗洁精最慢。”后面的小组站起来回答都是:“我们和第一组的结果是一样的。”这个时候,我没有继续进行询问,其实还可以让学生具体描述三种液体流动的现象,比如:“快速流下、缓慢、黏黏的、流不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科学语言表达能力。

第3篇:《谁流得更快一些》教学反思范文

《谁流得更快一些》教学反思范文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在探究过程中要注意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注意搜集第一手资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的方法。老师要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组织好探究后期的研讨,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

教学《谁流得更快一些》时,付盈老师也听了我的课。她认为在教学过程中,预期目标大部分达到了,以学生探究为核心,学生大胆进行猜想以及设计实验,自己学会制定实验计划,知道本课的重点就是设计公平的实验。然而设想往往会比现实来得高,在教学过程中,发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谁流得更快一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液体黏度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进行预测并用对比实验进行验证;理解公平实验,为保证公平,需要保持除变量之外的其他条件相同。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公开的、民主的讨论有助于辨识实验的准确性;小组内分工合作对开展实验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重点:

简单设计对比实验,描述并简单解释液体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影响。

教学难点:

设计对比实验,理解公平实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教学准备:

一杯水、一杯食用油、一杯洗衣液、一块液滴流动实验槽、三根并列的滴液管(自制教具)、三个并列的杯子(自制教具)、三个眼药瓶、纸巾(或卫生纸)、洗发水、一张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今天我们在课室里进行一场赛跑,选手老师已经带来了,下面我来介绍一下这场比赛的队员,1号选手是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谁流得更快一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地球的自转方向,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

2、较为全面的认识地球仪中的相关信息,认识地球时区的划分情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模拟实验,理解地球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先后情况。

2、培养通过阅读结合观察总结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在小组共同探究中获得获取新知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地球的自转

难点:认识时区的划分

三、教学过程

(一)交流谈话,引入新课

师:有没有同学去中国的西部旅游过?比如西藏。(如果有学生去过,让他分享新疆早上8点外面的情况,再让其他学生讲一讲杭州早上8点情况。如果没有学生去过,再展示图片,让学生描述西藏和杭州早上8点的情况),由此自然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学习今天的新课。

(二)探索现象,收集证据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谁流得更快一些》教学设计

《谁流得更快一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地球的自转方向,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

2、较为全面的认识地球仪中的相关信息,认识地球时区的划分情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模拟实验,理解地球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先后情况。

2、培养通过阅读结合观察总结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在小组共同探究中获得获取新知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地球的自转

难点:认识时区的划分

三、教学过程

(一)交流谈话,引入新课

师:有没有同学去中国的西部旅游过?比如西藏。(如果有学生去过,让他分享新疆早上8点外面的情况,再让其他学生讲一讲杭州早上8点情况。如果没有学生去过,再展示图片,让学生描述西藏和杭州早上8点的情况),由此自然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学习今天的新课。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谁流得更快一些》的教学反思范文

《谁流得更快一些》的教学反思范文

(一)

谁流动的更快?学生对这个问题是很感兴趣的!所以学生能够想出很多比较实验的方案。但怎样做更公平,孩子们难以表述或者表述不清。但这并不是说他们对公平性没有一点认识,只要我能把两种做法呈现出来,他们还是能够很轻松的判断并说明原因的。我想这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已经足够了!实验现象还是很明显的,对这三种液体流的快慢的原因分析,六个班的学生都没有大的困难。

对这节课最大的`意见是,在最后突然冒出一张韦恩图,要求比较液体和固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课堂在此形成断点,很不是味道!如果说对不同点的概括还能帮助学生建立液体的概念,那么对相同点的概括,我觉得基本没有什么价值。

(二)

1、本课时的实验最难实施的是公平与公正,三年级的学生很容易以先入为主的观念来主导实验,要让他们正确使用量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谁流得更快一些》说课稿

《谁流得更快一些》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谁流得更快一些》是教科版教材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水和空气》单元的第三课。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液体是会流动的基础上来学习的,本课通过对不同液体的流动快慢进行比较,让学生认识到液体会流动,液体自身的黏度会影响它的流动速度,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流动这个液体基本属性的认识。学生通过问题、猜测、讨论、合作、实验等方式,多角度的认识液体的基本性质,以及学习如何进行对比实验打下扎实的基础。教材从三个方面进行:首先是设计流动比赛,通过引导学生经历假设(猜想)、制定比赛规则、设想比赛方法,理解公平实验需要保持除变量之外的其他条件相同。其次是运用简单方便的材料进行验证比较、实验后对液体流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进行思考。最后是液体和的固体的比较,通过比较让学生了解固体、液体的基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谁流得更快一些》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谁流得更快一些》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