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桥与鲂》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1-15 08:30:4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阳桥与鲂》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阳桥与鲂》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阳桥与鲂》是鲁国宓子贱编写的寓言故事,宓子贱是孔子的学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阳桥与鲂》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阳桥与鲂原文

子贱为单父宰,过于阳昼,曰:“子亦有以送仆乎?”阳昼曰:“吾少也贱,不知治民之术,有钓道二焉,请以送子。”子贱曰:“钓道奈何?”阳昼曰:“夫扱纶错饵,迎而吸之者,‘阳桥’也;其为鱼,薄而不美。若存若亡,若食若不食者鲂也;其为鱼也,博而厚味。”宓子贱曰:“善!”

未至单父,冠盖迎之者交接于道。子贱曰:“车驱之,车驱之!夫阳昼之所谓阳桥者至矣。”于是至单父,请其耆老尊贤者而与之共治单父。

注:

①宓子贱:人名。

②单父:古县名,今山东单县。

③扱:举。

(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过于阳昼( )

②子亦有以送仆乎( )

③请以送子( )

④夫扱纶错饵( )

(2)翻译下面句子。

①其为鱼,薄而不美。

②夫阳昼之所谓“阳桥”者至矣。

(3)从某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参考答案

(1)①拜访。

②有……用来的办法。

③请允许我。

④同“措”,置放。“夫扱纶错饵”的意思是,举起钓竿,把鱼儿放在钓钩上。

(2)①这种鱼,瘦并且没味道。

②这些就是阳昼所说的“阳桥”鱼来了。

(3)待人处世,小人,尽阿谀奉承;君子,稳健持重

译文

宓子贱要做单父县的县令了,他去拜访阳昼说:“您有什么经验可以告诉我吗?”阳昼说:“我从小地位低下,不懂得治理人民的办法。但是我有两条钓鱼的经验,用来送给您。”子贱说:“你钓鱼的经验是什么?”阳昼说:“钓鱼时,垂下钓丝,安好钓饵,马上迎上来吞食的便是‘阳桥鱼’,这种鱼肉薄而味不美;还有一种鱼,绕着钓饵游来游去、欲食又止的便是鲂鱼,这种鱼才是肉肥味又美的鱼。”宓子贱领悟了其中的道理,说“妙!”

宓子贱去上任,还没走到单父县,那些官员纷纷赶来在半路上迎接他。宓子贱催促手下人说:“快赶路,快赶路!这些人便是阳昼所说的‘阳桥鱼‘来了’。”到了单父县,他去请出那些年高德重又有才能的人与他共同治理单父县。

作者生平

鲁国人,宓子贱是孔子的学生。他曾有一段在鲁国朝廷做官的经历。后来,鲁君派他去治理一个名叫单父(shanfu)的地方(今山东菏泽单县)。他受命时心里很不平静。宓子贱担心:到地方上做官,离国君甚远,更容易遭到自己政治上的宿敌和官场小人的诽谤。假如鲁君听信了谗言,自己的政治抱负岂不是会落空?因此,他在临行时想好了一个计策。宓子贱向鲁君要了两名副官,以备日后施用计谋之用。

赏析

战国寓言小说。旧题宓不齐撰。原载《宓子》,见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陈蒲清等编《中国古代寓言选》录入。作品记述:宓子贱要做单父县令,他去拜访阳昼,要阳昼告诉他治理人民的经验,阳昼却向他讲了两条钓鱼的经验: 安好钓饵,刚垂下鱼钩,马上来吞食的便是阳桥鱼,这种鱼肉薄而味不美; 好象在吞食钓饵,又好象不在吞食钓饵,这种鱼是鳊鱼,肉多而味美。宓子贱认为他说得很妙,一定要记住他的经验。宓子贱去上任,还没有走到单父城,来迎接的官员在路上络绎不绝。他就对手下人说:“赶车吧!赶车吧!这些人便是阳昼讲的.阳桥鱼了。”他到任后,没理这些人,却请出那些年高望重而又有才能的人共同治理单父。寓言说明:好出风头,好奉迎巴结的人,往往是没有真才实学的,切不可被他们所包围。作品格调幽默,颇有生活情趣。宓子贱从阳昼所讲的“报纶错饵,迎而吸之者,阳桥也; 其为鱼薄而不美”的“钓道”,悟出了“治民之术”,所以,他能一到单父县任,就看出了那些“冠盖迎之交接于道”者的真面目,而风趣地说:“夫阳昼之所谓 ‘阳桥’ 者至矣!”没有靠这些人来治理单父,而是靠“耆老尊贤者”共治单父。作品对“阳桥者” (阳桥鱼之类的人) 的描写,生动地勾画出了那些善于奉迎而又无才德的人的嘴脸。这是一篇绝妙的幽默小说。

第2篇:后汉书冯鲂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后汉书冯鲂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后汉书·冯鲂传》原文

冯鲂字孝孙,南阳湖阳人。王莽末,四方溃畔,鲂乃聚宾客,招豪杰,作营堑,以待所归。是时湖阳大姓虞都尉反城称兵,先与同县申屠季有仇,而杀其兄,谋灭季族。季亡归鲂,鲂将季欲还其营,道逢都尉从弟长卿来,欲执季。鲂叱长卿曰:“我与季虽无素故,士穷相归,要当以死任之,卿为何言?”遂与俱归。季谢曰:“蒙恩得全,死无以为报,有牛马财物,愿悉献之。”鲂作色曰:“吾老亲弱弟皆在贼城中,今日相与,尚无所顾,何云财物乎?”季惭不敢复言。鲂自是为县邑所敬信,故能据营自固。

时天下未定,而四方之士拥兵矫称者甚众,唯鲂自守,兼有方略。光武闻而嘉之,建武三年,征诣行在所,见于云台,拜虞令。为政敢杀伐,以威信称。迁郏令。后车驾西征隗嚣,颍川资贼群起,郏贼延褒等众三千余人,攻围县舍,鲂率吏士七十许人,力战连日,弩矢尽,城陷,鲂乃遁去。帝闻郡国反,即驰赴颍川,鲂诣行在所。帝案行斗处,知鲂力战,乃嘉之曰:“此健令也。所当讨击,勿拘州郡。”褒等闻帝至,皆自髡剔,负鈇锧,将其众请罪。帝且赦之,使鲂转降诸聚落,县中平定,诏乃悉以褒等还鲂诛之。鲂责让以行军法,皆叩头曰:“今日受诛,死无所恨。”鲂曰:“汝知悔过伏罪,今一切相赦,听各反农桑,为令作耳目。”皆称万岁。是时每有盗贼,并为褒等所发,无有敢动者,县界清静。

鲂性矜严公正,在位数进忠言,多见纳用。建初三年,以老病乞身,肃宗许之。元和二年,卒,时年八十六。(节选自《后汉书》,有删节)

译文:

冯鲂字孝孙,南阳湖阳人。王莽末年,天下分崩离析,冯鲂便召聚宾客,招养豪杰,建造营垒壕堑,来应对形势所趋。这时湖阳大姓虞都尉据城拥兵而反,(他)以前就跟同县申屠季家有仇,就杀了申屠季之兄,想要灭了申屠家族。申屠季逃亡归附于冯鲂,冯鲂带着申屠季打算回自己营垒,路上遇到了虞都尉的堂弟虞长卿,(长卿)想抓走申屠季。冯鲂怒斥长卿说:“我与申屠季虽不是老相识,但他走投无路来归附我,我自当用生命来担保,你还有什么说的?”就和申屠季一起回去了。申屠季感谢地说:“蒙您大恩得以保全,没有用来报答的方法,家中的牛马财物,我愿全部都献给您。”冯鲂气愤地说:“我年迈的父母和幼弱的弟弟都在贼人占据的城里,今日一起(回来),尚且无所顾及,说什么牛马财产?”申屠季惭愧,不敢再再说什么。冯鲂从此受地方上所崇敬、信任,所以能据守营垒(保全并)巩固自己。

当时天下还没有平定,但四方之士聚集军队诈称王的'特别多,只有冯鲂仅求自卫,而且很有心计谋略。光武帝听说后赞赏他,建武三年,征聘他来到自己的临时住地,在云台见面,任命他为虞县县令。(冯鲂)治理敢于杀伐决断,凭借威严信誉著称。改任郏县令。不久光武帝向西征讨隗嚣,颍川一带盗贼群起,郏县强盗延褒等拥众三千多人,围攻县府,冯鲂带领官吏随从七十多人,力战好几天,弓箭射光了,城池沦陷了,冯鲂才逃跑离开。光武一听郡国反叛,立刻奔赴颍川,冯鲂到光武帝临时住地拜见。光武帝巡查冯鲂战斗的地方,知道冯鲂是尽力作战的,就表扬他说:“这可是一位强有力的县令。所该讨伐的(反贼),不要拘于州郡界限(一律追讨)。”延褒等人知道光武帝来了,都自己剃去头发,背着斧头铡刀,带着部下来请罪。光武帝暂且先宽恕了他们,派冯鲂转巡各地收降各聚落,县中平定下来,光武便下诏把延褒等统统交给冯鲂惩罚。冯鲂严厉斥责他们,要执行军法,(他们)都叩头说:“今日受到严惩,死了也没有什么不满。”冯鲂说:“你们知道认罪悔过,现在可以全部赦免你们,听任你们各自回家去种田务农,替县令做耳目。”他们齐呼万岁。从这时起,这一带只要一有盗贼,都被延褒等人告发,没有人敢任意作乱,县内很清静。

冯鲂性格矜持严整,威严而公正,在职屡次进献忠言,大多数被采用。(章帝)建初三年,用年老多病(的理由)请求辞职,肃宗同意请辞一事。元和二年,(冯鲂)去世,当时的年纪是八十六岁。

第3篇:翻译原文及答案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4课后翻译

2013-05-28 00:35:01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读写教程4课后翻译原题与答案

Unit 1

1.这种植物只有在培育它的土壤中才能很好地成长。

The plant does not grow well in soils other than the one in which it has been developed.2.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我们白天做了什么事情,晚上都会做大约两个小时的梦。

Research findings show that we spend about two hours dreaming every night, no matter what we may have done during the day.3.有些人往往责怪别人没有尽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阳羡书生原文及翻译

阳羡书生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翻译是语文考试中的重中之重,你要学好翻译哦,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阳羡书生原文及翻译,希望大家喜欢。

阳羡书生原文

东晋阳羡许彦于绥安山行,遇一书生,年十七八,卧路侧,云:脚痛,求寄彦鹅笼中。彦以为戏言,书生便入笼。笼亦不更广,书生亦不更小。宛然与双鹅并坐,鹅亦不惊。彦负笼而去,都不觉重。前息树下,书生乃出笼。谓彦曰:“欲为君薄设。”彦曰:“甚善。”乃于口中吐一铜盘奁子,奁子中具诸馔殽,海陆珍羞方丈,其器皿皆是铜物,气味芳美,世所罕见。酒数行,乃谓彦曰:“向将一妇人自随,今欲暂要之。”彦曰:“甚善。”又于口中吐出一女子,年可十五六,衣服绮丽,容貌绝伦,共坐宴。俄而书生醉卧。此女谓彦曰:“虽与书生结好,(好原作妻。据明抄本改。)而实怀外心,向亦窃将一男子同来,书生既眠,暂唤之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渭阳原文、翻译及赏析

渭阳原文、翻译及赏析

《 诗经:渭阳 》

我送舅氏,曰至渭阳。

何以赠之?路车乘黄。

我送舅氏,悠悠我思。

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注释 :

1、渭阳:渭水北边,山南水北为阳。

2、路车:诸侯乘的.车。

3、乘:音剩。

4、悠悠:思念深长的样子。

5、琼瑰:次于玉的美石。

译文 :

我送舅舅归国去,转眼来到渭之阳。

有何礼物赠与他?一辆大车四马黄。

我送舅舅归国去,思绪悠悠想娘亲。

用何礼物赠与他?宝石玉佩表我心。

赏析 :

《渭阳》描写外甥为舅父送行,赠送礼物表达自己的情意。古人说这是秦穆公的儿子送晋公子重耳回国的。诗中并无明证,但“路车”确不是一般人乘坐的车,可以知道“舅氏”也是一位诸侯。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州桥》原文及翻译赏析

《州桥》原文及翻译赏析

《州桥》原文及翻译赏析1

原文:

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

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

野花留宝靥,蔓草见罗裙。

归凤求皇意,寥寥不复闻。

译文

司马相如年老体衰时,依然像当初一样爱恋卓文君,二人的感情丝毫没有减弱。

司马相如家中贫寒,生活窘迫,于是他们便开酒舍维持生计。我在琴台之上徘徊,远望碧空白云。心中欣羡万分!

看到琴台旁的一丛野花,我觉得它就像卓文君当年的笑容;一丛丛碧绿的蔓草,就如同卓文君当年所穿的碧罗裙。

司马相如追求卓文君的千古奇事,后来几乎闻所未闻了。

注释

⑴琴台:汉司马相如抚琴挑逗卓文君的地方,地在成都城外浣花溪畔。

⑵茂陵:司马相如病退后,居茂陵,这里代指司马相如。多病:司马相如有消渴病,即糖尿病。

⑶卓文君:汉才女,与司马相如相爱。

⑷酒肆(sì):卖酒店铺。

⑸宝靥(yè):妇女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阳桥与鲂》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word格式文档
下载《阳桥与鲂》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