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秦兵马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1-15 08:29:3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秦兵马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秦兵马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词,在归纳中积累词语。

3、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4、在朗读中感悟1、2自然段,初步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教学重点难点】

1、在归纳中积累词语。

2、初步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人类凭着双手和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埃及的金字塔、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中国的万里长城等等。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去领略一下这座地下王国的壮观景象。

2、解题,读课

3、质疑:

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相机简单板书:

在哪里?什么样?有哪些

过渡:

自己读读课文吧,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2、检查预习情况:

出示词语:

举世无双 鸟瞰

南征北战 所向披靡

神态自若 目光炯炯 若有所思

战车千乘 勇武干练

戴金冠 披铠甲 穿战袍 蹬战靴 挽发髻 握铜戈

擎利剑 拿盾牌 执缰绳 持弓箭

⑴ 举世无双找近义词:

绝无仅有、独一无二。

⑵ 鸟瞰什么意思?你还知道哪些和看的意思相近的词语?

⑶ 理解所向披靡。

⑷ 都是描写神态的。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神态的词语?

⑸ 读准多音字乘(理解)、干。

⑹ 开火车读,加点的字都是动词,这些动词用得多准确呀!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

3、在第一遍读课文前,同学们提了几个问题,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些问题,待会儿我们来交流。

4、交流:

相机出示:

⑴ 在哪里:西安以东30千米的临潼

这是课文第一小节中告诉我们的。这一小节还介绍了什么?

齐读第1小节。

相机出示:

⑵ 什么样:你能从课文中找到一句话来回答吗?

(出示句子)

找得真准,用曲线划下来。

板书: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要学会恰当地使用过渡句,这样层次会更清楚,各部分内容的衔接也会更自然。

过渡:你从哪儿看出兵马俑规模宏大呢?

三、学习第二小节

1、交流:

⑴ 已发掘八千个。总写三个坑,列数据,圈出来。

⑵ 在三个俑坑中,六千个左右。(出示图片)具体写一号坑,又用了4个具体的数据来表现兵马俑规模的宏大。看来,列数据的方法可以更加直观、形象地表现出事物的特点。

齐读。

⑶ 站在高处鸟瞰,大军。是啊,让人仿佛看到了当时的作战场面,气势宏伟、场面无比壮观啊!

指名读、齐读。

2、难怪走进大厅的人们──。你能换一种说法吗?

3、当法国前总理希拉克踏着兵马俑坑的阶梯走到发掘工地时,不由地赞叹说: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现在秦佣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参观兵马俑时非常高兴地伸出大拇指说:这是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凡来中国旅游的海外游客都有这样的体会:到中国而没来西安,等于没到中国;到西安而没到兵马俑,等于没到西安。

4、如果你是一位游客,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5、如此引人注目的兵马俑有哪些类型呢?我们下节课再交流。

四、课堂练习

1、照样子写词语:

披铠甲

目光炯炯

跃跃欲试

南征北战

2、用列数据的'方法写一段话介绍自己的教室。

【点评】

在归纳中积累

听耿老师的课感到干脆利索,在《秦兵马俑》的第一教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词语教学。这一课生词较多,耿老师在教学处理时很注意层次:

第一,出示举世无双、鸟瞰,认识词、理解词意后,让学生扩词。

第二,出示南征北战、所向披靡,让学生读出豪情。

第三,出示神态自若、目光炯炯、若有所思,让学生扩说描写神态的词语。

第四,出示战车千乘、勇武干练让学生巩固多音字的不同用法。第五,出示戴金冠、披铠甲、穿战袍、蹬战靴、挽发髻;握铜戈、擎利剑 、拿盾牌、执缰绳、持弓箭让学生理解一组动词写兵马俑的装扮,另一组动词写兵马俑的动作。

整个词语教学大概花了七分钟的时间。四年级要不要重视生词教学,我的回答是肯定的。而且,这样的分组教学目的性很强,该强化什么在生词教学中得到体现。语文的积累正是有了这样的链接,才在不断的归纳中丰富起来。如果能长此以往坚持,学生的收获是颇丰的。

第2篇:《秦兵马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启发谈话,提示课题

1、出示:

解释。

秦始皇是中国第一个皇帝。

2、出示:

秦兵马俑

俑会跟什么有关系?(人)是不是呢?我们看课文就知道了。

师解说:秦兵马俑一被发觉就轰动了中国,震惊世界,被列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二、学生自学课文

1、读一读: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划一划:

划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3、想一想:

你读明白了什么?兵马俑是什么?

4、分一分:

试着将课文分成四段。

三、检查

1、生字词:

投影出示(有拼音)学生自由朗读。

2、隐去拼音,指名认读。3、享誉世界 所向披靡 惟妙惟肖 跃跃欲试 久经沙场 绝无仅有 身材魁梧

4、说词语意思:

所向披靡:所向:指力所到达的地方;披靡:溃败。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

5、主要内容:

秦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

6、分层次。

四、朗读

学生朗读规模宏大一节,为赛读做准备,要求声音读大点,认真读。

(注意姿势)

五、指名朗读

六、多媒体观看规模宏大

七、朗读

学生朗读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车兵俑、弓弩手、马俑中的任意一个部分(选择自己喜爱的)。

八、指名学生朗读类型众多部分

指名读形象鲜明部分。

九、多媒体观看形象鲜明

十、写字教学

1、出示生字。

2、学生读。

3、教师指导如何写正确。

4、学生描红。【板书设计】

秦兵马俑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形象鲜明

享誉世界 绝无仅有

第3篇:《秦兵马俑》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秦兵马俑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

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学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具准备:

图片、模型、小黑板。教学方法:

指导、讨论、仿写。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秦兵马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教学随笔

在音乐教学中,以人为本的新教学观是现代教学观念的核心。学习者是整个课程的核心,是一种通过学生主动学习来促进主体发展的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其实质体现了现代教育特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醒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求知的心奋感与成功感的结晶,是教师不断引趣、启发、练习、创造、反馈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说、听、唱、做、想等多项活动,把学生从简单低级的趣味性阶段,引向求知的乐趣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创设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听、视等多种途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如果说“听”是引导学生对音乐形象的初步联想,那么“视”就是把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四年级语文上册《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上册《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语文上册《秦兵马俑》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语文上册《秦兵马俑》教学设计篇1

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是他们主动探究的过程。教学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阅读课外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感悟,注重情感体验,积累文中有特色的语言。教学中再结合三幅插图,一幅是一号坑的远景图,一幅是铠甲武士,另一幅是秦始皇陵彩绘铜车马图片,既能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印象,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他们受到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语文四年级上册《白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语文四年级上册《白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颈厉等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生词。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抄写课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注意积累语言。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自学生字新词。

2、生字词卡片(或课件)。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单元导读,梳理要点

1、阅读单元导语。

2、读后交流:

你知道了什么?

3、揭题,引入课文。

二、学习生字,初读课文

1、学习小组检查生字新词的预习情况。

2、教师分类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3、指名分自然段试读。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

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白鹅?

2、口头填空:

这是一只________________的.白鹅。

3、你从哪里知道这是一只高傲的白鹅?

四、初识高傲

1、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你从哪里看出白鹅的高傲。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四年级语文上册《19、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沉默阅读文字,找到关键词来清除文章上下文。

2,通过填写单一的研究,观察词语等方法,感受词语的文字准确,抓住观察的特点等写作的想象力,了解秦兵马,大规模,特色功能。

3,阅读文字的写作过程,引导情感阅读,了解工作人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困难:通过阅读文字,想象可怕的动力和独特的丰富多样的风格,刺激民族的自豪感。

首先,揭示主题,问题介绍

1,标题:学生,两个班我们要体验壮丽的长城,颐和园的美丽,然后今天我们要去西安看看意味着(从高处向下看)到无敌的点头低眉毛

头部磨损鹖冠读黑板:大规模的大规模,独特的个性 B,把这句话放回文字然后阅读,你会发现它在整篇文章是什么 使用?(过渡效应)。

是的,当这样的过渡句子分成几部分时,我们称之为过渡部分。C,那么文本中的几个段落在写大型? 2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秦兵马俑》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秦兵马俑》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词,在归纳中积累词语。

3、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4、在朗读中感悟1、2自然段,初步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教学重点难点】

1、在归纳中积累词语。

2、初步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人类凭着双手和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埃及的金字塔、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中国的万里长城等等。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去领略一下这座地下王国的壮观景象。

2、解题,读课

3、质疑:

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相机简单板书:

在哪里?什么样?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四年级语文上册《秦兵马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年级语文上册《秦兵马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