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李清照《武陵春》鉴赏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1-14 08:25:0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宋代李清照《武陵春》鉴赏

宋代李清照《武陵春》鉴赏

《武陵春·春晚》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极言眼前暮春景物的不堪入目和心情的凄苦之极;下片则进一步表现其悲愁之深重,并以舴艋舟载不动愁的新颖艺术手法来表达悲愁之多。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宋代李清照《武陵春》鉴赏,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武陵春

(宋)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注释】

⑴此词在《词杂俎本·漱玉词》、《类编草堂诗余》、《汇选历代名贤词府全集》、《文体明辨》、《古今名媛汇诗》、《词的》、《啸余集》、《古今女史》、《古今词统》、《古今诗余醉》、《历城县志》、《花镜隽声》、《见山亭古今词选》、《诗余神髓》、《古今图书集成》、《同情词集选》题作“春晚”,《彤管遗编》、《彤管摘奇》、《名媛玑隽》题作“暮春”,《词学筌蹄》题作“春暮”,《词汇》题作“春晓”,《词鹄》调作“武陵春第二体”。赵万里辑《漱玉词》云:“至正本《草堂诗余》前集上如梦令后接引此阕,不注撰人。玩意境颇似李作,姑存之。”(案明成化本、荆聚本、陈钟秀本、杨金本《草堂诗余》前集卷上,此首俱无撰人,与至正本同),《古今断肠词选》卷二又误以此首为马洪所作。

⑵“尘香”,落花触地,尘土也沾染上落花的香气。“花已尽”,《词谱》、清万树《词律》作“春已尽”。

⑶“日晚”,《花草粹编》作“日落”,《词谱》、《词汇》、清万树《词律》作“日晓”。

⑷“物是人非”,事物依旧在,人不似往昔了。三国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节同时异,物是人非,我劳如何?”宋贺铸《雨中花》:“人非物是,半晌鸾肠易断,宝勒空回。”

⑸“泪先”,《彤管遗编》、《彤管摘奇》作“泪珠”,沈际飞《本草堂诗余》注:“一作珠,误”。《崇祯历城县志》作“欲泪先流”,误删“语”字。

⑹“闻说”,清叶申芗辑《天籁轩词选》作“闻道”。“春尚好”,明程明善辑《啸余谱》作“春向好”。“双溪”,水名,在浙江金华,是唐宋时有名的风光佳丽的游览胜地。有东港、南港两水汇于金华城南,故曰“双溪”。《浙江通志》卷十七《山川九》引《名胜志》:“双溪,在(金华)城南,一曰东港,一曰南港。东港源出东阳县大盆山,经义乌西行入县境,又汇慈溪、白溪、玉泉溪、坦溪、赤松溪,经石碕岩下,与南港会。南港源出缙云黄碧山,经永康、义乌入县境,又合松溪、梅溪水,绕屏山西北行,与东港会与城下,故名。”

⑺“拟”,准备、打算。“也拟”,也想、也打算。宋姜夔《点绛唇》:“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辛弃疾《摸鱼儿》:“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轻舟”,《汇选历代名贤词府》、清陆昶《历朝名媛诗词》作“扁舟”。

⑻“舴艋”,小舟也,见《玉篇》及《广韵》。“舴艋舟”,小船,两头尖如蚱蜢。《艺文类聚》卷七一·南朝宋《元嘉起居注》:“余姚令何玢之造作平牀,乘船舴艋一艘,精丽过常。”唐张志和《渔夫》词:“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又“霅溪湾里钓鱼翁,舴艋为家西复东。”宋《金奁集·黄钟宫·渔夫词(十五首)》:“舴艋为家无姓名,胡芦中有瓮头青。”元吴镇《渔夫》词:“舴艋为舟力几多。江头云雨半相和。”

⑼“载”,清万树《词律》:“《词统》、《词汇》俱注‘载’字是衬,误也。词之前后结,多寡一字者颇多,何以见其为衬乎?查坦庵作,尾句亦云‘流不尽许多愁’可证。沈选有首句三句,后第三句平仄全反者,尾云‘忽然又起新愁’者,“愁从酒畔生”者,奇绝!案:‘流不尽’句,见赵师侠《武陵春·信丰揖翠阁》词。赵师侠,又名师使,有《坦庵长短句》。”“载不动”句,宋郑文宝《杨柳词》:“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第2篇:李清照《武陵春》鉴赏

李清照《武陵春》鉴赏

 导语: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以下这篇“李清照《武陵春》鉴赏”内容是由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提供,欢迎阅读!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词据俞正燮的《癸已类稿易安居士事辑》定为宋高宗绍兴四年(1134年)李清照避难金华以后所作,并指出此词“流寓有故乡之思”。李清照到金华是绍兴四年秋,而词中所写的是暮春景色,故此词应该是写于次年。

由于李清照避难金华,丈夫既死,多年收藏的金石散失甚多,孤身一人,漂泊流寓,屡经战乱,时值暮春,故有此作。所以词中均表现了李清照对国破家亡,漂泊转徙,夫死孀居的凄苦生活的感叹。有论者曰:“易安《武陵春》其作于祭湖州以后屿?悲深婉笃,犹令人感伉俪之重。”(吴衡照《莲子居词话》卷二)

这首词在艺术风格上具有含蓄与直率相结合的特点。我们先读读首句“风住尘香花已尽”,这句词不从正面来描写风吹花落,而是落笔于风停花尽的后果,风停了,落花飘尽了,尘土中带着花香的气息,“风住尘香”这四个字正是由于没有正面描写风之狂暴、花之狼籍,却以“花已尽”来点明风吹花落,使人从含蓄的笔法中体会到丰富的感情内涵。

就仅仅先说风住,再说尘香,而花已尽,这样一句三折,就可见其细腻蕴籍。由于花落春去,情景不堪,所以“日晚倦梳头”。

四句则一转而为放笔直书,说明悲苦的情由在于“物是人非”,虽然风物依然,但时势人事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李清照此时并非无聊赖的伤春悲秋,而是国家之变,身世之痛,所以才“事事休”,自然也就“欲语泪先流”了。

这首词的上阕主要是描写了李清照因见残春景色而引起的.悲戚情怀。她深深感到风物依旧,人事皆非,心情沉重,懒于梳洗,万千心事,百结愁肠,付之于泪中。

下阕则描写了李清照在痛苦中不断挣扎,在悲哀中努力寻求解脱。她想到双溪去游玩一下,希望能在那里寻找着几分春意,使自己的愁情得到一点点慰籍。但又恐自己的忧愁太重,小舟都难以承载。

这首词的下阕在结构布局上很可见开合转折的写作技巧。下阕的首句“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二句,承了上阕花尽春归而从远处说起:倘要寻春,还可以到双溪去,双溪在唐宋时是著名的风景区(在浙江省金华城南),以双溪泛舟来遣愁是很自然的,但李清照未游之前已经料想到深愁难解释,因此又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二句来收合,回应主题。

在此处开合转折写作技巧中,又可见李清照运用虚字的本领。她先是“闻说”,再是“也拟”,然后用“只恐”来否定拟议之举,使双溪寻春仍回到一个“愁”字上。

由于这首词特别注重首句的描写,所以首句对于全篇布局来说具有“扫处即生”的艺术特点。“风住尘香花已尽”就已使春景再无可写,这就是“扫”。但是李清照另出机杼,即以凝练的笔墨将愁苦尽情地流露,这样,就可把省略的部分作为背景,以映衬正文,加强正文和主题的感染力,这就是“生”,这一写作技巧不同于一般的情景交融,值得我们后来者的学习与借鉴。

鉴于这首词立意新颖,思路不凡,李清照又善于将抽象的愁情具体化,变为有重量的实体,显得生动形象,奇警感人,因此,一直是为世人所传诵的佳作,特别是舟小愁多难以装载的比喻,更是有口皆碑,影响深远。

第3篇:李清照《武陵春》鉴赏

李清照《武陵春》鉴赏(精选6篇)由网友 “REBorn” 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李清照《武陵春》鉴赏,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李清照《武陵春》鉴赏

李清照《武陵春》鉴赏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词据俞正燮的《癸已类稿易安居士事辑》定为宋高宗绍兴四年(1134年)李清照避难金华以后所作,并指出此词“流寓有故乡之思”。李清照到金华是绍兴四年秋,而词中所写的是暮春景色,故此词应该是写于次年。

由于李清照避难金华,丈夫既死,多年收藏的金石散失甚多,孤身一人,漂泊流寓,屡经战乱,时值暮春,故有此作。所以词中均表现了李清照对国破家亡,漂泊转徙,夫死孀居的凄苦生活的感叹。有论者曰:“易安《武陵春》其作于祭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武陵春 李清照鉴赏

武陵春 李清照鉴赏

李清照《武陵春》这首词由表及里,从外到内,步步深入,层层开掘,上半阕侧重于外形,下半阕多偏重于内心。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词作鉴赏一

这首《武陵春》为作者中年孀居后所作,非一般的闺情闺怨词所能比。这首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全词一喝三叹,语言优美,意境,有言尽而意不尽之美。这首词继承了传统的词的作法,采用了类似后来戏曲中的代言体,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用深沉忧郁的旋律,塑造了一个孤苦凄凉环中流荡无依的才女形象。

这首词简炼含蓄,足见李清照炼字造句之功力。

其中“风住尘香花已尽”一句已达至境:既点出此前风吹雨打、落红成阵的情景,又绘出现今雨过天晴,落花已化为尘土的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宋代李清照《武陵春·春晚》赏析

宋代李清照《武陵春·春晚》赏析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宋代李清照《武陵春·春晚》赏析,欢迎参考~

《武陵春·春晚》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译文】

恼人的风雨停歇了,枝头的花朵落尽了,只有沾花的尘土犹自散发出微微的香气。抬头看看,日已高,却仍无心梳洗打扮。春去夏来,花开花谢,亘古如斯,唯有伤心的人、痛心的事,令我愁肠百结,一想到这些,还没有开口我就泪如雨下。

听人说双溪的春色还不错,那我就去那里划划船,姑且散散心吧。唉,我真担心啊,双溪那叶单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宋代李清照《武陵春》鉴赏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宋代李清照《武陵春》鉴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