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发展和改革局工作计划
发展和改革局工作计划
2008年是我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功能xx”建设的关键一年,我局作为区委区政府的决策参谋部门,将保持高度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启动一切智慧、竭尽一切努力,牢牢把握“突出产业、关注民生,完善基础、把握
宏观,深化改革、搞活机制”的原则,重点抓好以下各项主要工作。
(一)科学把握发展态势,抓好2008年度计划的编制和落实工作
1、科学编制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统筹兼顾发展效益与质量、速度的关系。
一是深入调查研究,跟踪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准确把握宏观经济发展动向,科学编制2008年度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统筹考虑并合理安排各项预期性指标和约束性指标。二是进一步强化经济运行分析和计划执行情况监督,保持与各职能部门的紧密沟通,及时、准确地掌握第一手材料,做好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月(季)度分析工作,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若干问题及时展开研究并提出有效应对措施,确保年度计划顺利完成。
2、认真编制2008年政府投资计划,力争做到“集中财力、确保重点,科学安排、统筹兼顾,严格标准、厉行节约,整合资源、放大效益”。
按照三个倾斜的要求,坚决把那些属于“锦上添花”、可先可后、形象工程的项目压下来,把有限的财力用在事关xx未来发展后劲的重大产业项目,事关xx未来竞争力、辐射力提升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事关医疗卫生、轨道交通等满足老百姓生活需求、体现民生福利的项目,事关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环保建设项目和循环经济示范项目,事关老旧住宅区和城中村综合整治的项目,3、不断强化全口径人口管理,努力实现区域人口调控计划。
大力协助有关部门推进人口综合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积极探索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人口结构联动调整的新机制,结合推行居住证制度试点工作,切实加强外来人口管理,逐步改变低素质人口、低消费人口大量集聚的现状。积极开展通过产业优化升级实现人口置换的研究工作,做好各类人才引进计划,按照“严格控制总量,适度增加户籍人口数量,大力吸纳技术技能人才,实现人口置换”的原则,加强与市发改局以及区劳动、人事等相关部门的协调,积极实施区域人口调控计划。
4、围绕年度计划的组织实施,进一步开展重大课题调研。
有效利用社会科研力量开展各项专题调研,重点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着力提高调研质量,出精品、出亮点,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尽快完成高端服务业发展高端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全力打造以“大金三角”中心商务区为代表的高端服务业核心功能区。围绕《深圳市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和《政府综合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结合年度计划的组织实施,协同相关部门完成指标落实的保障机制建设,使上述指标体系真正成为指挥棒和监督棒,切实将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二)加大前期工作力度,全力推进重大项目规划建设
1、加强重点项目督办工作。
进一步强化“半月一协调,一月一通报”和重点项目联席会议制度,切实加大协调力度,重点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用地、规划和拆迁等难点问题,进一步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及早编制2008年区重点项目计划及其责任制的落实,进一步强化重点项目督办工作。
2、建立重大项目规划建设长效机制。
形成“储备一批、成熟一批、建设一批、谋划一批”的良性项目滚动发展机制,充分调动全区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加大项目前期研究的投入,强化重大项目特别是重大产业项目的规划培育,进一步扩大项目储备。
3、进一步做好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工作。
进一步加强与市发展和改革局、市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中心等部门联系沟通,做好2008年市政府投资项目立项、建设资金落实跟踪工作。完成贝丽中学(水贝珠宝学校)、二线“插花地”外围市政道路、二线“插花地”市政消防二期工程、莲塘片区交通综合改善等项目前期工作并动工建设,积极推进金三角地区空间资源整合、珠宝产业集聚地二期、珠宝产业集聚基地公共服务平台、交通综合整治等项目前期工作。
(三)强化政府投资效益,着力提高公共产品供给能力
1、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医疗设施项目建设进度。
加大项目协调力度,力争xx区医院医技楼、区妇幼保健院、区慢性病防治院竣工交付使用,xx医院住院部扩建工程及室外环境工程、区福利中心二期工程动工建设。
2、加大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在完成172个无物业管理老旧住宅区环境整治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整治范围,重点对基础配套缺乏并存在安全隐患的老旧住宅区综合整治。同时,继续实施固本强基社区建设,确
保社会治安电子防控工程竣工。
3、加强环境整治项目建设。
继续实施 “城市装修”工程、城中村雨污分流、环卫基础设施等项目,动工建设梧桐山河综合整治工程,进一步优化城区环境。
4、加快产业功能片区改造。
继续推进万山水贝珠宝产业集聚地市政配套建设,动工建设高新技术第三园区改造项目,为我区产业优
化升级提供配套服务。
[nextpage]
(四)推进各项改革事业,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
1、稳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根据全市统一部署,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各项调研工作,密切掌握改革动态,正确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稳定的关系,切实推进事业单位七项改革创新的落实。
2、继续开展基层政府服务外包改革。
按照“不增编增人、提能增效”的原则,在物业管理全覆盖的基础上,总结前期出租屋信息采集外包服务试点经验,进一步扩大社区宣传、民事调解、计生服务和公共设施管理等基层事务的外包范围。重点开展商业楼宇物业的综合信息采集外包服务的探索,结合居住证制度,制定新的外包服务模式和方案。
3、组织实施xx区第一届改革创新奖评选活动。
根据《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创新促进条例》和《深圳市xx区改革创新奖评定管理暂行办法》,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计划11月开展第一届改革创新奖评选活动,表彰为xx区体制机制改革和公共服务产品创新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或个人,进一步激发全区各单位和广大干部改革创新的积极性。
4、加大课题研究和案例编写工作力度。
拟与深圳综合开发院合作,共同开展“抓住深港共建国际大都会的历史机遇,实现xx突破性发展”的课题研究,为xx在深港合作新的历史时期中寻找新的发展机遇。深入调查研究,加快整理和编写进度,力争2008年出版《xx区处理社会复杂矛盾成功案例选编》第一集,为我区公务员培训和广大干部提供学习教材。
5、全力建设我区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根据《xx区政府绩效评估工作方案》,配合区监察局等相关单位,启动xx区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强化配套制度建设,实施政府绩效评估的联席会议制度、统计分析报送制度、主办单位责任制度和督察问责制度,全面推行政府目标管理。
6、不断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按市统一部署,配合市实行社会投资项目备案制;在3个代建制政府投资项目竣工基础上,及时总结经验;在完成政府投资项目资产清理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
(五)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1、认真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迅速在全局范围内掀起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的热潮,引导全体党员干部树立一种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气魄,一种不甘落后、奋力争先的勇气,一种自我加压、持之以恒的韧劲,一种艰苦创业、埋头苦干的精神,从而在观念的更新中实现突破,以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方式、新的方法来谋新的发展改革之策。
2、不断强化干部队伍的政治理论素养。
组织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把“首善”观念和“排头兵”意识贯穿到发展改革工作中去,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
3、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的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积极引导党员干部更新观念,解放思想,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的业务能力。加强对年轻公务员的业务培训和锻炼,使其逐步担负起更重要的工作任务。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贯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的思想,鼓励党员干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切实提高干部队伍的创新能力。
4、着力增强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加强各项规章制度的建设,认真履行《请假休假审批制度》,落实干部强制带薪休假,体现党和政府对干部的关怀和爱护,促进身心健康,以充沛的精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工、青、妇组织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业务部门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定期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各种活动,并逐步形成一种制度,以丰富广大干部文体生活,调动工作积极性,增强凝聚力、战斗力。
5、继续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
不断发扬保持“排头兵”精神,深入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月”的系列活动,认真贯彻中央《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及《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的各项要求,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从源头上和制度上抓好反腐倡廉工作,努力杜绝腐败现象的产生。
第2篇:发展和改革局工作计划
发展和改革局工作计划
(一)科学把握发展态势,抓好2013年度计划的编制和落实工作
1、科学编制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统筹兼顾发展效益与质量、速度的关系。
一是深入调查研究,跟踪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准确把握宏观经济发展动向,科学编制2013年度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统筹考虑并合理安排各项预期性指标和约束性指标。二是进一步强化经济运行分析和计划执行情况监督,保持与各职能部门的紧密沟通,及时、准确地掌握第一手材料,做好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月(季)度分析工作,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若干问题及时展开研究并提出有效应对措施,确保年度计划顺利完成。
2、认真编制2013年政府投资计划,力争做到“集中财力、确保重点,科学安排、统筹兼顾,严格标准、厉行节约,整合资源、放大效益”。
按照三个倾斜的要求,坚决把那些属于“锦上添花”、可先可后、形象工程的项目压下来,把有限的财力用在事关xx未来发展后劲的重大产业项目,事关xx未来竞争力、辐射力提升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事关医疗卫生、轨道交通等满足老百姓生活需求、体现民生福利的项目,事关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环保建设项目和循环经济示范项目,事关老旧住宅区和城中村综合整治的项目,3、不断强化全口径人口管理,努力实现区域人口调控计划。
大力协助有关部门推进人口综合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积极探索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人口结构联动调整的新机制,结合推行居住证制度试点工作,切实加强外来人口管理,逐步改变低素质人口、低消费人口大量集聚的现状。积极开展通过产业优化升级实现人口置换的研究工作,做好各类人才引进计划,按照“严格控制总量,适度增加户籍人口数量,大力吸纳技术技能人才,实现人口置换”的原则,加强与市发改局以及区劳动、人事等相关部门的协调,积极实施区域人口调控计划。
4、围绕年度计划的组织实施,进一步开展重大课题调研。
有效利用社会科研力量开展各项专题调研,重点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着力提高调研质量,出精品、出亮点,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尽快完成高端服务业发展高端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全力打造以“大金三角”中心商务区为代表的高端服务业核心功能区。围绕《深圳市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和《政府综合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结合年度计划的组织实施,协同相关部门完成指标落实的保障机制建设,使上述指标体系真正成为指挥棒和监督棒,切实将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二)加大前期工作力度,全力推进重大项目规划建设
1、加强重点项目督办工作。
进一步强化“半月一协调,一月一通报”和重点项目联席会议制度,切实加大协调力度,重点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用地、规划和拆迁等难点问题,进一步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及早编制2013年区重点项目计划及其责任制的落实,进一步强化重点项目督办工作。
2、建立重大项目规划建设长效机制。
形成“储备一批、成熟一批、建设一批、谋划一批”的良性项目滚动发展机制,充分调动全区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加大项目前期研究的投入,强化重大项目特别是重大产业项目的规划培育,进一步扩大项目储备。
3、进一步做好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工作。
进一步加强与市发展和改革局、市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中心等部门联系沟通,做好2013年市政府投资项目立项、建设资金落实跟踪工作。完成贝丽中学(水贝珠宝学校)、二线“插花地”外围市政道路、二线“插花地”市政消防二期工程、莲塘片区交通综合改善等项目前期工作并动工建设,积极推进金三角地区空间资源整合、珠宝产业集聚地二期、珠宝产业集聚基地公共服务平台、交通综合整治等项目前期工作。
[1][2][3]下一页(三)强化政府投资效益,着力提高公共产品供给能力
1、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医疗设施项目建设进度。
加大项目协调力度,力争xx区医院医技楼、区妇幼保健院、区慢性病防治院竣工交付使用,xx医院住院部扩建工程及室外环境工程、区福利中心二期工程动工建设。
2、加大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在完成172个无物业管理老旧住宅区环境整治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整治范围,重点对基础配套缺乏并存在安全隐患的老旧住宅区综合整治。同时,继续实施固本强基社区建设,确保社会治安电子防控工程竣工。
3、加强环境整治项目建设。
继续实施“城市装修”工程、城中村雨污分流、环卫基础设施等项目,动工建设梧桐山河综合整治工程,进一步优化城区环境。
4、加快产业功能片区改造。
继续推进万山水贝珠宝产业集聚地市政配套建设,动工建设高新技术第三园区改造项目,为我区产业优化升级提供配套服务。
(四)推进各项改革事业,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
1、稳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根据全市统一部署,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各项调研工作,密切掌握改革动态,正确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稳定的关系,切实推进事业单位七项改革创新的落实。
2、继续开展基层政府服务外包改革。
按照“不增编增人、提能增效”的原则,在物业管理全覆盖的基础上,总结前期出租屋信息采集外包服务试点经验,进一步扩大社区宣传、民事调解、计生服务和公共设施管理等基层事务的外包范围。重点开展商业楼宇物业的综合信息采集外包服务的探索,结合居住证制度,制定新的外包服务模式和方案。
3、组织实施xx区第一届改革创新奖评选活动。
根据《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创新促进条例》和《深圳市xx区改革创新奖评定管理暂行办法》,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计划11月开展第一届改革创新奖评选活动,表彰为xx区体制机制改革和公共服务产品创新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或个人,进一步激发全区各单位和广大干部改革创新的积极性。
4、加大课题研究和案例编写工作力度。
拟与深圳综合开发院合作,共同开展“抓住深港共建国际大都会的历史机遇,实现xx突破性发展”的课题研究,为xx在深港合作新的历史时期中寻找新的发展机遇。深入调查研究,加快整理和编写进度,力争2013年出版《xx区处理社会复杂矛盾成功案例选编》第一集,为我区公务员培训和广大干部提供学习教材。
5、全力建设我区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根据《xx区政府绩效评估工作方案》,配合区监察局等相关单位,启动xx区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强化配套制度建设,实施政府绩效评估的联席会议制度、统计分析报送制度、主办单位责任制度和督察问责制度,全面推行政府目标管理。
6、不断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按市统一部署,配合市实行社会投资项目备案制;在3个代建制政府投资项目竣工基础上,及时总结经验;在完成政府投资项目资产清理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
上一页[1][2][3]下一页(五)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1、认真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迅速在全局范围内掀起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的热潮,引导全体党员干部树立一种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气魄,一种不甘落后、奋力争先的勇气,一种自我加压、持之以恒的韧劲,一种艰苦创业、埋头苦干的精神,从而在观念的更新中实现突破,以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方式、新的方法来谋新的发展改革之策。
2、不断强化干部队伍的政治理论素养。
组织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xx大精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把“首善”观念和“排头兵”意识贯穿到发展改革工作中去,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
3、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的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积极引导党员干部更新观念,解放思想,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的业务能力。加强对年轻公务员的业务培训和锻炼,使其逐步担负起更重要的工作任务。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贯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的思想,鼓励党员干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切实提高干部队伍的创新能力。
4、着力增强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加强各项规章制度的建设,认真履行《请假休假审批制度》,落实干部强制带薪休假,体现党和政府对干部的关怀和爱护,促进身心健康,以充沛的精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工、青、妇组织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业务部门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定期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各种活动,并逐步形成一种制度,以丰富广大干部文体生活,调动工作积极性,增强凝聚力、战斗力。
5、继续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
不断发扬保持“排头兵”精神,深入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月”的系列活动,认真贯彻中央《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及《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的各项要求,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从源头上和制度上抓好反腐倡廉工作,努力杜绝腐败现象的产生。
第3篇:县发展改革局年终工作计划
县发展改革局年终工作计划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该为接下来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计划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县发展改革局年终工作计划,欢迎大家分享。
20xx年,我们将继续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关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和“工业强县、城镇化带动和农业产业化”三大战略,努力克服各种不利影响,扎实推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各项工作,确保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20xx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8%,力争22%(其中:第一产业增长10%、第二产业增长22%、第三产业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5%、力争35%;财政总收
第4篇:县发展改革局年终工作计划
县发展改革局年终工作计划
2013年,我们将继续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关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和“工业强县、城镇化带动和农业产业化”三大战略,努力克服各种不利影响,扎实推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各项工作,确保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8%,力争22%(其中:第一产业增长10%、第二产业增长22%、第三产业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5%、力争35%;财政总收入增长30%、力争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0%、力争10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力争25%;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8%、力争20%;农民年人均纯收入
第5篇:发展和改革局年度工作计划
发展和改革局年度工作计划
2005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局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全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完成了年初预定目标,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工业经济总量稳步增长,经济运行状况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十一五”规划纲要》顺利编写完毕并进入实施阶段;统计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圆满完成了经济普查和在地统计双轨运行工作,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进展顺利,各种统计资料上报及时准确,统计执法力度大大增强;三产工作初见成效,特色街和专业市场群建设已初具规模,全区第三产业已形成了“以房地产开发为龙头,餐饮娱乐高档化、商业街路特色化、专业市场集群化、社区服务产业化”的格局。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三产立区,工业强区”战略的关键一年。为确保全年各项工作的圆满完成
第6篇:发展改革局工作总结
县发展改革局2012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发改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发展改革局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观全局、谋大事、出实策”的参谋助手作用,进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务实,改革创新,部门各项工作均取得了卓著成效,全面推进了xxxxx后发崛起的历史进程,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的繁荣和谐。xxxxx年,我局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和“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县委、县政府授予“经济发展特殊贡献奖”、“综合考核实绩突出领导班子”、“项目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支部”等荣誉称号;在民主评议行风工作中,被评为经济和社会管理部门优秀单位。
一、全力做好“四个狠抓”,以保障国民经济跨越发展释放出“xxxx”的强大能量
一是狠抓宏观调控与我县实际的结合。作
第7篇:发展改革局服务指南
发展改革局服务指南
一、审批主体:
唐山市路南区发展改革局
二、审批内容:
1.本行政区域内不使用政府投资、河北省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以外、总投资50万元以上3000万元以下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备案工作。
2.本行政区域内、河北省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以内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核准、初审、上报工作。
3.本行政区域内使用政府投资项目的初审、上报工作。
三、审批依据:
《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核准实施办法》和《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管理办法》
四、审批项目
备案项目:
(1)国家产业政策目录外(除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务院专门禁止的投资项目外),投资1亿元以上的项目。
(2)国家产业政策目录外(除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务院专门禁止的投资项目外),投资5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项目。
核准项目:不使用财政性资金,属于国家产
第8篇:发展和改革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2009年是我市灾后重建工作的重要一年,也是最为艰苦的一年。我局在市委、政府领导下,发挥新时期××精神,攻坚克难,用科学发展观全力推进灾后重建,在恢复发展我市社会、经济各个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我局一年来开展的主要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2009年工作总结
(一)编制下达了《××市2009年国
民经济及社会发展计划》
今年,全局紧扣“两个加快”、“三年全面恢复,五年提升跨越,八年全面小康”和“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工作主线,抓住机遇,加快城乡经济社会重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全面振兴。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灾后重建项目实施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工业强市战略,着力产业恢复和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快农房重建和城镇居民住房重建,扩大消费和投资需求,促进民生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