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拯救大兵瑞恩》观后感
《 拯救大兵瑞恩》观后感
《拯救大兵瑞恩》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百万大军登陆诺曼底海滩时,一小队由约翰.米勒中尉带领的美军士兵接到上级命令,冒生命危险深入敌区拯救二等士兵詹姆士.瑞恩的故事。瑞恩的三位兄长都在二战中相继阵亡,美国作战总指挥部的统领为了安抚他的母亲,决定派遣一个特别小分队将瑞恩安全带出战区。很多人不禁要问:为了一个士兵的生命,真的值得八个人冒生命危险吗?当然我也有同样的疑问,即使在看完影片之后,我的疑问依然存在。略过拯救小分队里视死如归的米勒中尉、枪法精准的狙击手杰克森、快人快语的莱宾和其余四名队员,我想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翻译厄本。
从始至终厄本仿佛一个与这场战争无关的人存在着,他与普通人类似的紧张、胆小、同情心和战争场面显得格格不入,他让我忍不住联想:如果我也参加了这场战争,我会是怎样的一种狼狈和恐惧,我大概连他的那些勇气都没有。他提醒着我战争离我们如此近,如此可怕。在拯救行动之初,当接到中尉的命令收拾行装出发时,他紧张地一团乱,甚至连头盔都拿错。随着队伍不断向敌区靠近,在我看来,厄本越来越手足无措,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对战争的恐惧。当队友们冲锋陷阵时,他用望远镜看的远处的爆炸会发抖,在队员双手满是血的奋力抢救医生韦德的时候,他却傻傻地站在一旁,手上没占到一滴血。接着小分队俘虏了一名德国士兵,他倒是简明扼要的翻译俘虏“不要开枪”的请求,在其他队员要射杀俘虏的情况下,他强烈反对射杀俘虏,我想这时的他尊重每一个生命,哪怕是敌人的。这时的他在目睹两名队友死去之后也还没有深切体会到战争的可怕和残酷。找到此次拯救任务的目标詹姆斯.瑞恩之后,在包围大桥的战斗中,厄本的表现我只能用“惊为天人”描述。他战战兢兢地为钟楼里的斯坦利和麦克送子弹,到达钟楼的时候,他甚至没有勇气爬上楼梯,为几步之遥的战友送去子弹,直至战友在搏斗中呼喊他的名字最后不幸死去,他也没能爬上楼梯。看着尖刀插入斯坦利的心脏,有种快要窒息的疼痛让我几乎流泪,厄本为什么无法挪动脚步把子弹送进去!德兵下楼的时候,厄本甚至侧过身体,为其让路,接着是瘫倒在楼梯上,然后是似乎没有流下眼泪的哭泣。看到米勒中尉被那名他曾相信的俘虏杀死的时候,厄本第一次有了坚定的眼神,他举起枪在那名俘虏叫出自己名字的时候果断将其射杀,这时我不知道该为他感到欣慰还是悲哀,是欣慰他终于勇敢,还是悲哀他丧失了对人性的美好想象。最终这个曾胆小的厄本活了下来,我不禁想到:小分队用生命完成了拯救任务,影片该结束了,但是被战争摧毁人生信仰的厄本该怎么面对生活。在感叹影片逼真战争场面的同时,我不得不佩服厄本的角色定位,他对战争的反应代表着我们普通人的反应,在整个影片中他仿佛离战争最远,却又真真切切的经历了那场战争,他让我深刻感受到战争离我们越远越好。
第2篇:拯救大兵瑞恩观后感
篇1:拯救大兵瑞恩观后感
大片,尤其是很多经典大片,之所以受推崇,在其能给观众留下很多思考。昨晚看了《拯救大兵瑞恩》,心中还真有触动,虽然以前耳听过这个名字,但鲜有心境去欣赏。
首先是战争的场面及其残酷。战争总是要死人的,在枪林弹雨中,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生死之间游离,每一个人的幸存,都伴随着很多战友的牺牲。电影里宏大的场面和血淋淋的镜头也给观众的心灵以震撼,对于和平年代的我们,也是一种教育,人们会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其次是责任。在生活中,不同的人生角色担当不同的责任和义务,正如蚁群或者蜂群,不同的种类的职责是不一样的。“在其位,谋其政。”瑞恩的言行实际上是给所有的的人上了一课,虽然个人的幸福和生命弥足珍贵,但责任和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失去了集体的利益,个人的价值就失去了意义。这个世界不是一个孤岛,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个成员。只要我们选择了一种职业,就是选择了一定的责任,越是在关键的时候,这种责任的高尚就会愈加凸显,人性伟大的光辉就在朴素的言行中发出温暖的光芒。
最后,人应该懂得感恩。电影首尾由大兵瑞恩去墓地形成呼应,实则是一种感恩教育。瑞恩只是一个代表,他感谢周围的人,尤其感谢米上尉。生活中的每个人应时时地地怀有感恩之心,在生活中低调生活,不要认为什么都应然,不要认为一切都是上帝对自己的厚爱。只要我们懂得感恩,一切都会变得更加美好。
总之,有工夫看看经典,既是一种消遣,又是一种自我教育,更是一种自我救赎。
篇2:拯救大兵瑞恩观后感
《拯救大兵瑞恩》是一部战争片,一直以来我都很少看战争片,因为总有那么几个片断,太残酷、太血腥,使人无法直视。所以,久而久之遇到这种画面总是会下意识的把头别开,但是这部影片使我真正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对生命价值的重新认识。
电影开头就是,老瑞恩带着自己的家人来到米勒上校的坟前,向他的灵魂祈祷。自从俄马哈抢滩成功后,总部就接到了瑞恩一家三兄弟都牺牲的消息,便下令让米勒一行人去救他。在半途中,他们几个都慢慢的走向死亡,但是经过艰苦的努力,皇天不负有心人,他们终于找到了瑞恩。但是,让人疑惑的是,米勒一行人没有立刻走开,而是他们决定和瑞恩留下来共同守卫桥,不过最终米勒上校还是死了,但是临死前还不忘叮嘱瑞恩要好好活地下去。
是啊!战争永远是最残酷的,它往往使平凡的百姓也被无辜的牵连。在烛光下,当几个大汉露出他们的柔情的一面时,我忽然发现,他们也只是普普通通的人啊,也有自己的家室、自己的生活;他们也会聊八卦、开玩笑,他们谈论的事情和我们平常谈论得是那么相似。没有人天生就是英雄,而只是为了某些人的野心,却让大批大批的无辜者牵扯进来一起受害。
从这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战争不光是政治的延续,它也会给我们所有的人留下不同的记忆,有的惊栗,有的惨烈,有的悲痛,有的……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它给人们带来最多的是难过。
篇3:拯救大兵瑞恩观后感
现在已经看完这部片子一个多小时了,可是心情还是不能平静,还是很堵得慌——片子里的血腥、战争的残酷、人性的折射……都给我的心灵强烈的震撼!总有那么几个片断,我都不忍看,下意识的把头别开。很佩服斯皮尔伯格,他找的切入点都令我感触颇深……
战争,永远是最残酷的!它使平常的百姓也被无辜的牵连。在烛光下,当几个大汉露出他们的柔情的一面时,我忽然发现,他们也只是普普通通的人啊!也有自己的家室、自己的生活!他们也会八卦开玩笑,他们谈论的生活片断和我们的是那么相似!没有人是天生的英雄!只是为了某些人的野心,却让大批大批的无辜者受害。
当瑞恩和队长在谈论和哥哥们在一起的生活时,我感到很痛心。从那么幸福的场景,一下坠落到死亡边缘,那种对心灵的冲击力,连我这个旁人都不忍看。很多人害怕死亡,我想是因为他们对未知的恐惧吧——其实死亡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你在哪天会突然消失,毕竟时间还有那么多你留恋的东西啊——或许很多人咒骂那个不敢开枪的家伙,若是他敢在关键时候开枪,可能就不会酿成那么惨的悲剧了,可是,这也是最真实的地方啊——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在关键时刻成为英雄的,人性也有脆弱的时候!
都说对敌人的宽容就是对自己的残忍,是啊——若是他们不放过那个德军,他们的队友就不会死在那人的枪下了。可在战争中,没有谁对谁错,成王,败寇!
现在,我生活在和平年代,真好……
看一部好片子,净化一次心灵,真好……我希望成为英雄。
第3篇:拯救大兵瑞恩观后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学期作业生命的纽带——【拯救大兵瑞恩】观后感 生命的纽带——【拯救大兵瑞恩】观后感 ——作者:英教 08(1)班 崔冰玺 030108101 2010/12/17事件背景: 事件背景: 公元 1944 年 6 月 6 日——D-Day,清晨 6 时 30 分,法国诺曼底。为了确保盟军横渡英吉利海峡,登陆欧洲大陆,开辟欧洲的很多人看到这里可能会问: 这种看似荒唐近乎疯狂的举动到底是为了什么?是否真的值 得用可能带来 8 人阵亡的代价去换来一个人的生命?小分队里的队员个个都是有血有肉,有 家庭,有梦想,难道他们的生命就没有理由守护吗?我认为,单纯从军事战略以及理性角度 来看,这次任务是不可取甚至是荒谬的。1 比 8,答案显而易见。但是,如果从一
第4篇:拯救大兵瑞恩观后感
拯救大兵瑞恩观后感
廖若秋
(信管院图专2班 廖若秋 2008302480044)
观看了《拯救大兵瑞恩》之后,惊叹于斯皮尔博格深厚导演功力的同时,一些东西似乎压在心头,用一个夸张些的句子来说就是——战争,离我们有多远。
中国的战争电影中一直都缺乏了一个战争中必有的元素——残酷。从我们的老祖宗们开始,历史、文化往往都是政治人物、英雄人物充当绝对的主角。在经典的古典战争名著《三国演义》中,如果从另一种层面考虑,这完全是部血腥的小说。在主人公们谈笑间墙垆灰飞湮灭的同时,是千万生灵的涂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六出祁山……哪一场不是数万甚至十万的死亡。在我们的古典文学中,从来没有一部是以一个士兵的角度来描写一场战争的。5000年的文化,大概也只留下了一句“一将功成万骨枯”来以慰人心吧。一开始诺曼底登陆的场面可
第5篇:拯救大兵瑞恩观后感
拯救大兵瑞恩观后感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观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拯救大兵瑞恩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这是一部奥斯卡著名厌战片。何为“厌战”,就是抵制战争,反对战争。战争是残酷的,无情的,它带给人们的,是痛苦。
本片看完后,我相信大家一定都有一个疑惑,当然我也有。那就是,八个人的命换一个人的命,这笔“买卖”值不值?我就以一个小学生的`思想来剖析这个问题。请问,八个人的生命仅仅换来一个人的生命吗?错,还换来了一场胜利。他们八个人与瑞恩所在的部队合并抵抗了德军的进攻。八位战士选择这样的做法绝对是明智的。这样合并,虽然会有损伤,但总能挺到救兵到来。但如果不合并直接带瑞恩离开呢?那可就真的不划算了。本来瑞恩所在的
第6篇:拯救大兵瑞恩观后感
拯救大兵瑞恩观后感
如果真的有一种情感可以使人荡气回肠,如果真的有一次行动可以让人感慨万千;那么这种情感一定是超越普通情感的伟大情义,这次行动也一定是一次伟大的行动--影片《拯救大兵瑞恩》所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情感,这样一次不计报酬、为人类的解放事业作出自己贡献的大无畏行动。《拯救大兵瑞恩》于1998年上映,鉴于以前客观条件的限制,一直没能够好好欣赏这部战争题材历史上的经典影片。通过在课堂上老师的推荐,我开始认真的看了一下这部经典之作,这部影片完全可以称为战争题材历史上的里程碑。
《拯救大兵瑞恩》是由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执导,重温60多年前惊天动地的诺曼底登陆战的恢宏场面,让人惊骇的目睹了战争的激烈和残酷,给人以战争真实性的视觉冲击和声音震撼。壮观宏大的战争场面,血肉横飞的诺曼底战役,整个奥马哈海滩被
第7篇:拯救大兵瑞恩观后感
拯救大兵瑞恩观后感
拯救大兵瑞恩观后感篇一
《拯救大兵瑞恩》这部影片主要是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百万大军登陆诺曼底时,米勒上尉率领一支8人的小分队深入敌后,去寻找空降部队的一名士兵詹姆斯-瑞恩。因为他是家中四兄弟中的老小,他的三个哥哥都已相继阵亡。美国军区参谋长马歇尔将军怕这颗独苗再出意外,使伤心的母亲绝望,于是做出不惜一切代价将这唯一的儿子送还母亲身边的决定。8 人冒着生命危险去寻找一个不知生死的人,投入大海捞针的搜救行动,迎接他们的将是战火的洗礼和对生命价值的重新认识。拯救的旅程也是一条通往死亡之路,人性在战争中受到考验,在牺牲了两位士兵之后,有人宁愿坐牢也不愿参加这项任务,但米勒上尉的故事感动了大家,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艰辛的寻找,终于完成了任务。但事情并没有就此终止,他们反而投入了更
第8篇:拯救大兵瑞恩观后感
浅析影视与文化
——以《拯救大兵瑞恩》为例
如果真的有一种情感可以使人荡气回肠,如果真的有一次行动可以让人感慨万千;那么这种情感一定是超越普通情感的伟大情义,这次行动也一定是一次伟大的行动——影片《拯救大兵瑞恩》所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情感,这样一次不计报酬、为人类的解放事业作出自己贡献的大无畏行动。《拯救大兵瑞恩》于1998年上映,鉴于以前客观条件的限制,一直没能够好好欣赏这部战争题材历史上的经典影片。通过在课堂上老师的推荐,我开始认真的看了一下这部经典之作,这部影片完全可以称为战争题材历史上的里程碑。
《拯救大兵瑞恩》是由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执导,重温60多年前惊天动地的诺曼底登陆战的恢宏场面,让人惊骇的目睹了战争的激烈和残酷,给人以战争真实性的视觉冲击和声音震撼。壮观宏大的战争场面,血肉横飞的诺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