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欧阳修作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1-13 08:27:0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品读欧阳修作文

品读欧阳修作文

假如给我一个机会,可以生活在古代,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宋代,因为有你——欧阳修,真想跨越千年的时间与你对饮,与你促膝长谈。

品读你,品出你让人折服的大度。你位居副宰相,权势炙手可热。按常理,你一定妒贤嫉能,打压有可能跃于你之上的有才人。但你不,你勇于推荐和提拔有才之人。你推荐和提拔了王安石,他成为宰相,位居你上,成为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你提携“三苏”,让他们威名远播,成为唐宋八大家。

品读你,品出你让人钦佩的豁达。你在政治上不得意,被贬为滁州太守。按常理,你一定是难以排遣心中的郁结,而你却不计得失,修“醉翁亭”,作《醉翁亭记》,怡然自得,“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非一般的豁达。你自号“六一居士”,人问,何为“六一居士”,你答:“家有藏书一万卷,三世金文注释一千卷,一盘棋,一琴,桌上常备一壶酒。”,人曰“此五一也”,你却爽朗一声说:“一老翁置于其间,岂非‘六一’也。”

品读你,品出你让人感动的勤奋。你自小在沙滩练字,苦读史书,年纪轻轻便考中进士,可你从未放弃勤奋的信念。你深夜苦读,手不释卷,即便是意志受挫时,也在书海中寻找快乐。有人曾问,君藏书为万卷,不知读过几本。君曰:“你在我所藏之书中随便挑一本问我,若我没读过的,我就无言面对我的六一居士。”那人专门挑了一本积累许多灰尘的书问你,你对答如流,丝毫不差。

品读你,品出你谦虚谨慎的人生态度。在那个群星璀璨的`时代,你在功成名就之后不浮夸自傲,常人恐怕做不到。你和另一史学家修订史书,名字列于他人之下,不居功,难怪“六大家”以你为首,当之无愧。“三苏”,王安石,曾巩,都是你推荐而出名的。你曾力荐苏轼,说此人日后之名显于我欧阳修。智之大者,欧阳文忠公也!

品读你,品出的是黑色天幕上最闪烁的星星,星光闪烁;品读你,品出的是花架上最淡雅的海棠,清香宜人;品读你,品出的是歌唱舞台上的交响曲,催人奋进。站在宋朝时代的巅峰,不是帝王,是你欧阳文忠公。

你是让人望尘莫及的大家,品你千年有滋味。

第2篇:品读欧阳修《醉翁亭记》

品读欧阳修《醉翁亭记》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通过对优美的自然环境的描写与和乐的社会风气的描写,含蓄委婉地表现了贬官之后的特殊心境。

这篇散文中,有景物的描写,人事的叙述,情感的抒发,而这三者又都生动地表现了欧阳修当时的特殊情怀。

随着文章中对景物的描写,我们看到了一个闲适快活的世界: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优美,望之蔚然而深透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这儿的山,没有嶙峋怪石,没有岩绝壁,这儿的水,不是惊心动魄之水。山,逶迤起伏,布满了茂盛的绿荫,幽深秀丽,静静地绵延环绕;水,犹如一条回旋曲折的'银色飘带,潺潺而下,泠泠悦耳;还有一亭,四角翘起,像鸟一般,悄然飞临在这细水旁,多么柔和寂静的景色啊。《醉翁亭记》开头这一段描写,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景色优美的环境里,产生了愉悦的感受。另一段景物描写,也是如此:“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幕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这里写到了清晨飘散开来的淡雾,傍晚聚扰来的烟云,春季发出幽香的野花,夏季苍翠的绿树,秋季洁白的霜色,冬季露出水面的石头。一切都那么恬静简朴,淡雅自然。这是散文中的景物描写。

我们再看散文中人事的叙述: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它所描写的不是轰轰烈烈的社会巨大事件,也不是不同凡响的英雄行为,而是比较平凡的、没有矛盾,没有冲突的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

散文中描写了在年事已高的太守管辖下,众百姓的日常生活以及太守自己生活的一个片断,呈现的是一派闲适快活、安详和平的景象,作者感到无限的快乐,不禁心旷神怡,荣辱皆忘,一切人世间的荣辱,烦恼都置之脑后,以至于忘自己“饮少辄醉”,尽兴畅饮。结果,周围歌声缭绕,人们起坐喧哗,而他却“颓然乎其间”,醉态可掬,欲起而不能了,这是愉快的最高境界。欧阳修通过景物的描写,人事的叙述,抒发了自己由此而触发的内心感慨。他的真挚的感情溶汇在景、事中,更使文章显得情意盎然: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必而寓之酒也。”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这是一个饱经沧桑,在仕途宦海中颠簸数十年的人的欣慰的心情。

从天圣八年(1030),年仅23岁的欧阳修就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他上下往返,尽心竭力,积极协助范仲淹革新内政,终于遭到群邪所忌,革官贬滴。他的理想在以前不能实现,而在贬于滁州之后,却有了可喜的政绩,这对于奔波劳碌,疲惫不堪的欧阳修来说,是多么舒心惬意的享受啊!滁州百姓的安乐生活,给了他极大的抚慰,而眼前的山水,又把他引入了一个恬静的境界,他陶醉了,但不是醉于酒,而是醉于优美的景色,安详的生活。这儿,禽鸟因山林而乐,人们因太守游而乐,而太守则是因百姓乐而乐,他处在优美的环境中,身心愉快,舒适安闲,不由便醺醺然了。欧阳修苍颜白发,颓然坐于众之间,眼睛微闭,眼前的景物是优美的,人是欢欣的,欧阳修也被这和谐的气氛所笼罩,陶醉了。

欧阳修以“醉翁”自称,旷达自放,摆脱宦海浮沉,人世纷扰,在这远离都市的山水之间,把自己的心灵沉浸到闲适、恬淡的情境里,获得了一种平衡、和谐的感受。这种感受渗透在《醉翁亭记》里,使文章如田园诗一般,淡雅而自然,婉转而流畅。

第3篇:品读欧阳修作文400字

品读欧阳修作文400字

这个星期我们学习了《醉翁亭记》,作者,乃龅牙男欧阳修。欧阳修瘦小,苍白,眼睛高度近视,“面白过耳,唇不包齿。”

欧阳修虽然长得丑,但是非常有才。欧阳修是宋代的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牛吧!这篇《醉翁亭记》就是一篇千古文章。我来介绍一下他吧。

欧阳修字永叔,生于四川绵阳,当时称绵州,和李白是同乡。尚在吃奶婴儿期,随宦游的父亲欧阳观迁江南泰州。四岁,父亲死了,享年五十九岁。母亲郑氏,时年二十九岁,拉扯一儿一女不改嫁。欧阳修四十六岁那年,母亲郑氏去世,享年七十二岁。欧阳修从小就听母亲口中父亲的种种故事。丁忧期间,他追思父母,后于熙宁三年写下动人的《泷冈阡表》。母亲贤而知礼,父亲堪称良吏。

再说说《醉翁亭记》吧,古文描绘风景,全篇连用二十一个“也”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品读 作文

品读自然

喜欢聆听自然的声音,喜欢独自一人与自然相拥,喜欢感受自然的美丽,喜欢简简单单的自然,喜欢自然的那份静谧,喜欢品读自然!

品读自然,便是品她那份旷远。

记得有年夏天随姑姑去往天台山避暑。车子沿着弯弯曲曲的公路驶向山顶,透过车窗往外看,真是一幅绝美的景象:绿色的山峦层层叠叠,云朵在山腰上流动,山上长满了奇形怪状的松柏,阳光打在树叶上,金光闪闪。山脚下还流淌着一条小河,河水潺潺,鱼戏河间。

真有人在画中游的感觉。人置身于这样的一种环境中,心胸似乎也比以前开阔了。

品读自然,便是品她那份恬适。

屋后有一大片树林,林中树木葱葱,且都是高大而笔直白杨。站在树林中,根本看不见阳光。夏季,喜欢在树与树间系上一条秋千,独坐其上,欣赏鸟儿的共鸣曲,捕捉每一缕透过树叶缝的阳光。感觉别有一番情趣。品读自然,便是品她那份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欧阳修

欧阳修《踏莎行》《蝶恋花》教案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诗词阅读鉴赏的一般方法,能对诗歌中的佳妙的炼字进行鉴赏。

2、了解北宋早期婉约的词以婉约风格为主流、以亲情和离愁别恨为主旨的艺术风貌。

3、了解欧阳修在北宋词坛的地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诵读感受词的感情,提高审美能力。

2、把握诗词中常用意象的含意,提高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3、欣赏探究名句,对诗歌中的佳妙的炼字进行鉴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撰写文笔隽永的诗词意境想像文章,体会古代诗词的情感。

2、北宋早期婉约的词以婉约风格为主流、以亲情和离愁别恨为主旨的艺术风貌。

【教学重难点】

1、诗词阅读鉴赏的一般方法,能对诗歌中的佳妙的炼字进行鉴赏。

2、通过撰写文笔隽永的诗词意境想像文章,体会古代诗词的情感。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安排]一教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品读

品读《诗经》中的经典名句赏析

关关雎鸠,在河之舟,窈窕淑女,君子好求。《诗经·周南·关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周南·桃夭》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王风·黍离》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卫风·木瓜》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诗经·郑风·风雨》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湛奥》)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投我以桃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欧阳修的作文

欧阳修的作文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本文为欧阳修的作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1:欧阳修的作文

你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你写字。还教给你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你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借着进行抄写。还没抄录完毕,就可以背诵这本书了。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终于成为了文坛的巨匠。

仁宗天圣八年(1030)你成为进士。次年任西京(今洛阳)留守推官,与梅尧臣、尹洙结为至交,互相切磋诗文。景佑元年(1034),召试学士院,授任宣德郎,充馆阁校勘。景佑三年,范仲淹上章批评时政,被贬饶州。你为他辩护,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

你还善于论诗。在《梅圣俞诗集序》中,你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走进欧阳修作文

走进欧阳修作文

欧阳修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着作很多,创作态度严谨。每写完一篇文章,他总是反复推敲,一丝不苟。下面我们来看看走进欧阳修作文,欢迎阅读借鉴。

走进欧阳修作文1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自号醉翁、六一居士,吉水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少年时代的欧阳修家贫如洗,为觅生计和求学,四处奔波。十二岁那年的一天,他身背书囊,匆匆行至襄阳城下,见城门已关,抬头望见城头有一个老兵把守,便拱手施礼道:“烦请老伯开门,放学生进城好吗?”老兵问:“城下何人?为何现在进城?”欧阳修答道:“读书人远道而来,进城求宿。”老兵本不敢违例开城门,但听出是个很懂礼貌很有点口才的小学生,顿起爱怜之心,说道:“既是书生,我出一联,对得出,放你进城;对不出,明晨再进。”欧阳修答道:“遵命。”老兵念道:“开关早

未完,继续阅读 >

第9篇:欧阳修 作文素材

欧阳修 作文素材

欧阳修的作文素材有哪些呢?欧阳修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自幼天资过人,有着神童的美称。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欧阳修的作文素材,欢迎大家阅读。

欧阳修的作文素材篇一:欧阳修巧点宋祁

宋仁宗时,人称“红杏尚书”的宋祁喜欢用生僻字,本来很通俗的文字经他一替换,越发难以让人看得懂了,可他自己却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碍于情面,也没人给他指出来。

当时,宋仁宗命欧阳修为主编、宋祁等翰林院学士为编辑,共同修订《唐书》。这天,宋祁把自己仔细修订的稿子看了一遍,觉得很满意了,就把它交给欧阳修,请他审阅。欧阳修发现《唐书》中不少通俗的文字都被宋祁用生僻艰涩的文字替换了一般人根本看不懂,他决心纠正宋祁的这个毛病。

过了一天,欧阳修写了八个字“宵寝匪贞,札闼洪休”给宋祁看,并问宋祁道:“宋大人,你看这几个字是什么意思

未完,继续阅读 >

第10篇:欧阳修论作文

欧阳修论作文(精选22篇)由网友 “MIA” 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欧阳修论作文,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欧阳修论作文

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 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

【注释】

(1)顷岁:近年来。

(2)孙莘老:人名,字复明,号莘老。

(3)欧阳文忠公:欧阳修。

(4)乘间:乘机,乘着间隙。

(5)尝乘间以文字问之。 之:代词,指欧阳修。

(6)唯勤读书而多为之。之:代词,代指文章。

(7)工:巧妙,好。

(8)患:弊病,毛病。

(9)至:达到。

(10)疵:瑕疵,引申为缺点。

(11)指摘:批评,挑剔。

(12)见:通假字,通“现”,发现。

(13)尝:曾经。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品读欧阳修作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品读欧阳修作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