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语文课妈妈的手的教学设计
语文课妈妈的手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课前通过观察妈妈的手,获得写作素材;
2、课内畅谈妈妈的手的故事,拓展阅读深悟写法,引导学生学会表达;
3、图片激情,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感受母爱的伟大。
教学重点:阅读中体会写作要求。
教学难点:链接生活体验,学会表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当我们每一个人呱呱坠地时,握住我们的第一双手就是妈妈的手。这双手总是在我们遇到挫折、经历失败,感受成功的时候暖暖地抚摸着我们。握着妈妈的手就像握住了依靠,握住妈妈的手就像抓住了幸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感受妈妈的手带给我们的温暖!板书:《妈妈的手》。
二、整体感悟妈妈的手。
出示课件:背景音乐,带看一连串手的图片。
1、生活中,妈妈忙碌的身影无时不在。她的那双勤劳的手给我们每个人都难以忘怀。你印象中妈妈的'手是什么样儿的?谈谈好吗?
2、用一两句话谈谈妈妈手的样子,请做到:说话的时候语言准确、流利、能抓住手的特点。
3、你们都能准确地描述这双手的样子。
三、详说“妈妈的手”背后的故事。是啊!我们亲爱的妈妈正是用这双手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们,照顾我们这个家。这双手的背后一定藏着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大家谁愿意把你从妈妈的手中获得的幸福感与大家分享一下呢?(课件定格在“妈妈的手”)
1、说一说在妈妈的手上发生的感人故事,做到语句连贯,说清楚事情经过和自己内心的感受。
2、同桌说一说。
3、汇报:学生说,教师借机评价。
四、拓展阅读,深悟写法老师听出来了,大家都从妈妈的手中感受到了妈妈对我们无尽的关怀和爱。老师也带来了一篇小伙伴的作文片断,《妈妈的手》。
1、范读习作(配乐)
2、刚才的片断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指名说受到的启发: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写作要求:再现妈妈的手,写一、两件事。
(1)语句通顺,有条理。
(2)通过1-2个具体事例,写写妈妈用这双手干了些什么,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
(3)通过外形、动作、神态表现人手的特点。
课件:连贯的图片:这些画面是不是也曾经发生在你的身上?五、在动情的音乐中进行习作教师巡视,指导写字姿势。
五、评价习作
1、同桌修改:①挑错别字②看语句是否通顺③勾画好词、佳句
2、指名汇报①②名听:是否符合习作的要求,可取之处评:先说优点,再谈不足,提出希望。结束语:世上的手千千万,我们要创造世界离不开勤劳的手,希望将来,同学们都能拥有像你妈妈那样的手,将温暖传递下去。
第2篇:教学设计妈妈的手
《妈妈的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让学生感受爸爸妈妈为家庭温馨付出的辛劳,明白家庭的幸福、自己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无私付出。
2、能用自己的方式爱父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父母增添欢乐。
3、通过课前调查,初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
(二)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让学生感受爸爸妈妈为家庭温馨付出的辛劳,明白家庭的幸福、自己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无私付出。
(三)教学准备:
课件、调查表、观察妈妈的手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播放歌曲《爱我你就抱抱我》
二、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师:你们知道刚才那首歌的歌名是什么吗? 生:爱我你就抱抱我师:说对了。这首歌叫《爱我你就抱抱我》。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爱。有了爱,我们会更加自信勇敢;有了爱,我们的生活就会充满阳光。
师:那你觉得谁是这个世界上最爱你的人呢? 生:我妈妈
师:能说说为什么吗?(你能说一件让你印象最深的事情来说说吗?)生:……
师:听着同学们的讲述,我深深地感受到同学们是多么幸福,有那么爱我们的爸爸妈妈。我们的爸爸妈妈给了我们那么多的爱,让我们无忧无虑地健康成长,我们是不是应该向他们表示感谢呢?
生:是 师:同学们,请站起来,在这里让我们一起大声地对我们的爸爸妈妈真诚地说一声:“爸爸妈妈,谢谢你们!”(课件出示:爸爸妈妈,谢谢你们)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一些学生与爸爸妈妈的家庭合影,把学生带进浓浓的家的氛围中,从而把学生自然而然地引进想谈论的话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三、联系实际,感悟父母的辛苦
师:刚才同学们都说得非常好,老师都被你们感动了。接下来,让我们来放松一下,猜个谜语,好不好。
师:请听好我的谜语,知道谜底的也不要马上喊出来,只要举起手来就可以了,好吗? 师:一棵大树十个杈,不长枝叶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生:是手!
师:哇,同学们真聪明呀,一下子就猜中了!(板书:手)师:同学们,请伸出你们的小手来!
师:同学们的小手都长得好可爱呀,细细的嫩嫩的,就像新生的小竹笋一样。你们都用你们的小手来做些什么事情呢? 生:……
师:那你们注意过妈妈的手吗?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去观察妈妈的手,谁来说说妈妈的手跟你们的小手有什么不一样?
生:我妈妈的手很粗 师:这是一双勤劳能干的手 生:我妈妈的手脱皮了 师:哦,这是一双饱经风霜的手 生:我妈妈的手有很多皱纹 师:这是一双灵巧朴实的手
师:妈妈的手是天生就这样的吗?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 生:……
师:是呀,为了生活,妈妈的手变老了,变粗了。可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妈妈的手也是一双非常神奇的手呢!你们知道妈妈每天要用这双手干多少活吗?
生:煮饭、做菜,洗衣服……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一位妈妈,看这位妈妈的一天是怎样过的吧。同学们仔细看这位妈妈一天里做了多少事情。
播放视频
师:看完这段视频,你们觉得这位妈妈的一天过得怎么样?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忙碌、辛苦……)
师:细心的同学都发现了刚才视频里播放的是我们班紫熹同学的妈妈。现在我来采访一下她。紫熹,你妈妈是不是每天都要做这么多事情?你平时有注意到你妈妈这么辛苦吗?你现在最想对妈妈说什么?
师:这位妈妈从早晨六点一直不停忙碌到深夜,真是辛苦呀!那你们的妈妈一天又是怎样过的呢?老师课前已经布置同学们去观察爸爸妈妈一天内所做的事并做好记录了,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调查表。先跟同桌交流交流你们的妈妈在一天内都做了哪些事情。
师:哪位同学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爸爸妈妈一天都做了哪些事? 指名说。(幻灯展示)
师:从爸爸、妈妈做的这些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爸爸妈妈很辛苦,不容易······
师:或许有的同学想说不就是洗衣做饭吗,这些都是很轻松的活儿,一点儿也不辛苦。可是,同学们请你们再想想,我们的父母做这些事情只是一天两天吗?接下来,请你们来跟老师一起来做一道数学题。我们就拿我们的妈妈天天要做的一些事情来说吧:比如做饭,妈妈每天要做饭3次,一年365天就要1095次;同学们,你们今年多大了?
生:10岁了
师:好,这就是说你们已经在父母身边生活了10年了,我们把1095乘以10,等于10950!也就是说从你们出生到现在你们的妈妈最少为你们做了10950次饭!(师边说边课件演示:做饭:3×365=1095×10=10950)
生:啊!
师:让我们再来算一个,就拿洗衣服来说吧,一天洗一次,一年就要365次,10年就要3650次(课件演示:1×365=365×10=3650)
师:再比如打扫卫生,一天一次的话,一年也要365次,十年也达到了3650次!爸爸妈妈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同学们,看到这一些数字,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爸爸妈妈真的很辛苦 生:…… 师:是呀,他们真的很不容易呀!这时候你最想对他们说什么呢? 生:我想对他们说:“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
师:说得太好了,说出了我们所有人的心声。从父母给予我们生命的那一刻起,他们就用辛勤的双手不停忙碌着,在我们还很小的时候,是他们一口一口喂我们吃饭,一字一句教我们学会说话,手把手教我们学会走路。当我们长大了一些时,又是我们的爸爸妈妈,不厌其烦教会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即使头发白了,皱纹多了,他们也总是无怨无悔地默默地付出。(教师边说边课件出示爸爸妈妈辛勤劳作的图片)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大声地对我们亲爱的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课件出示: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
师:现在让我们带着对父母,对长辈深深的爱一起朗诵一下下面的这首诗吧。(课件出示:童诗《妈妈的手》)
先请生自由读,再请个同学读,再全班齐读
师: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我们除了享受他们的爱以外还应该懂得感恩回报。孝顺长辈,关心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就有无数孝顺父母的动人事迹。接下来,让我们走近其中的一位,他的名字叫黄香。请同学们边看边思考:黄香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课件播放:黄香温席)
师:听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师:是呀,黄香才九岁就已经能处处为父母着想,懂得体贴关心父母了,真令人感动呀!这个故事就是三字经里提到的”香九龄,能暖席”,(课件出示)请同学们一起把这句话齐读一遍吧。
生:香九龄,能暖席
师:同学们,你们现在已经长大了,看到我们的爸爸妈妈那么辛苦,你愿不愿意帮他们做些事情呢?
生:愿意
师:太好了!同学们都愿意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那你们想帮爸爸妈妈做些什么事情呢?
生:扫地、洗饭、洗碗……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调查表来,我们的父母每天做的事情有这么多,就让我们替他们做一些吧。请你把你想帮他们做的事情圈出来,好吗?画好的小组内交流交流
指名说说(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课前观察记录,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亲眼看到父母辛劳的情景,从而知道爸爸妈妈每天要做许多活儿。由于孩子的年龄小,对于父母的辛劳,往往“视而不见”,有的孩子甚至认为父母的辛苦是理所当然的。本环节内容就是要让学生走出这个“盲区”,让他们意识到父母确实很辛苦,而且父母的辛苦很多是为了自己的孩子。)
五、辨别评析,延伸课外
师:你们真是一群乖巧孝顺的好孩子呀,懂得体贴关心父母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下面这两位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吧。请同学们注意看,呆会儿老师要让同学们来当一次小评委,评一评谁是好孩子
课件出示:谁是好孩子
播放第一段视频(情境:妈妈生病了,明明在照顾妈妈)师:同学们,你们觉得钰昕做得怎么样?她哪些地方做得好? 生:……
师:下面我们请钰昕说说她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好,她当时是怎么想的吧。
师:钰昕看到妈妈生病了,细心地照顾着妈妈,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呀。我提议用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乖巧可爱的钰昕吧。
师:我相信我们班肯定有许多像钰昕这样懂事的好孩子,在父母需要我们的时候献出你们的爱心。接下来,让我们再去看看另外一位小朋友,看看他做得好不好
播放第二段视频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小杰做得对吗?为什么? 生:……
师:那你们觉得他应该怎么做才是对的?小组讨论讨论,也可以试着演一演。小组汇报 学生合作表演
师:现在由你们来当评委,你们要好把好孩子这个称号评给谁呢? 生:明明
师:我也非常同意你们的看法,那我们就给明明颁发一个好孩子奖章吧。(课件演示)希望每个同学都可以做个像明明一样关心父母,体贴长辈的好孩子。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一正一误的两个实例,让学生明确真正关心父母的孩子应该怎么做,通过讨论该怎么做并表演出来,其实是在指导学生把口头的表达转化为实际行动,允许学生随时出主意,既是对上台学生表演的补充和支持,不至于使他们太紧张,又能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性,使每位学生都置身于活动中)
六、创设情境,升华真情
师:以前,我们很多人总是不把父母的辛苦付出放在眼里,觉得那是他们应当做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
师:是啊,父母的恩情是我们永远也报达不了的。我们的爸爸妈妈用他们的双手为我们撑起了一片爱的蓝天,(板书:爱心)没有父母的爱,就没有今天健康幸福的我们。同学们,你们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吗?
生:爱!
师:爱要大声说出来,让我们全班一起大声地对我们的爸爸妈妈说一声:爸爸妈妈,我爱你们!(课件出示: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生:……
师:今天回去后,请你们对着我们的爸爸妈妈真诚地说一句:爸爸妈妈,我爱你们。好吗?
生:好
师:最后,老师想交给同学们一个任务,今天回去后,就请同学们把你们刚才那张调查表交给我们的父母,并大声告诉他们:爸爸妈妈,我们长大了,让我来帮帮你吧。请他们来监督我们,我相信你们的爸爸妈妈看到了也会感到很欣慰的。
音乐响起
第3篇:妈妈的手教学设计
妈妈的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课前通过观察妈妈的手,获得写作素材;
2、课内畅谈妈妈的手的故事,拓展阅读深悟写法,引导学生学会表达;
3、图片激情,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感受母爱的伟大。
教学重点:阅读中体会写作要求。
教学难点:链接生活体验,学会表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当我们每一个人呱呱坠地时,握住我们的第一双手就是妈妈的手。这双手总是在我们遇到挫折、经历失败,感受成功的时候暖暖地抚摸着我们。握着妈妈的手就像握住了依靠,握住妈妈的手就像抓住了幸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感受妈妈的手带给我们的温暖!板书:《妈妈的手》。
二、整体感悟妈妈的手。
出示课件:背景音乐,带看一连串手的图片。
1、生活中,妈妈忙碌的身影无时不在。她的那双勤劳的手给我们每个人都难以忘怀。你印象中妈妈的手是什么样儿的?谈谈好吗?
2、用一两句
第4篇:妈妈的手 诗歌教学设计
师:一棵大树十个杈,不长枝叶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生:是手!
师:哇,同学们真聪明呀,一下子就猜中了!(板书:手)师:同学们,请伸出你们的小手来!
师:同学们的小手都长得好可爱呀,细细的嫩嫩的,就像新生的小竹笋一样。
你们都用你们的小手来做些什么事情呢? 生:……
师:那你们注意过妈妈的手吗?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去观察妈妈的手,谁来说说妈妈的手跟你们的小手有什么不一样? 生:我妈妈的手很粗 师:这是一双勤劳能干的手 生:我妈妈的手脱皮了 师:哦,这是一双饱经风霜的手 生:我妈妈的手有很多皱纹 师:这是一双灵巧朴实的手
师:妈妈的手是天生就这样的吗?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 生:……
师:是呀,为了生活,妈妈的手变老了,变粗了。可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妈妈的手也是一双非常神奇的手呢!你们知道
第5篇:语文课教学设计
语文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情感: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教学重点:
1.认识课文中的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读表达对雷锋叔叔的崇敬之情。并读出诗歌的节奏感。
教学难点:
1.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并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运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表达对雷锋叔叔的敬爱之情。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收集雷锋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出示雷锋照片及毛泽东主席书写的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介绍雷锋事迹。
2.交流资料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雷锋叔叔的故事?小组之间或同学之间交流。
3.谈谈你对雷锋叔叔有什么印象?
4.今天这堂课,咱们共同学习第6课《雷锋叔叔,你在哪
第6篇:《林海》语文课教学设计
《林海》语文课教学设计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习:“凌、乏、酿、厦、伐、综”这6个生字及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理解重点句段。
(1)兴安岭多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2)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美得并不空洞。
(3)第七自然段。
(二)能力训练
1.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在描写景物中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2.培养自学能力。
3.增强阅读能力,并学会边读边思考。
4.能有感情地阅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体会作者对大兴安岭的热爱,受到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去领略大兴安岭独特的魅力,感受大自然的美和神奇,去领悟树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二、学法引导
1.预习:熟读课文,扫除生字词障碍,质疑。
2.课堂上多次朗读体会,自学、自悟、小组讨
第7篇:语文课《船长》教学设计
语文课《船长》教学设计
语文课《船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学课文生字词,在阅读过程中检查、复习。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哈尔威船长在四次命令中所表现出来的临危不惧、沉着果敢、镇定指挥、以身殉职的高尚品质和忠于职守、先人后己、爱护弱小的做人之道。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哈尔威船长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一、导入:
同学们,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生与死的严峻考验面前最能显示出一个人的灵魂。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一篇短篇小说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伟大的灵魂。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引读《船长》。
通过课前预习,大家一定初步认识了这位船长、了解了课文中他的故事,用简洁的语言说说看。
二、初读感悟。
1、课文中有一句高度概括船长人格魅力的句子,打开课本,快速浏览
第8篇:《翠鸟》语文课教学设计
《翠鸟》语文课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触发个性
师:同学们,听(多媒体课件播放“百鸟争鸣”声)你们听到了什么?
生齐答:鸟的叫声。
师:你们都喜欢鸟吗?都喜欢哪些鸟?为什么?
生1:我喜欢鹦鹉,因为它可以模仿人类说话。我家就养了一只,早晨,我总是对妈妈说:“我上学去了”。它就学着我的样子,说:“我上学去了。”真好玩,妈妈说,这叫“鹦鹉学舌”。
生2:我喜欢鸿雁,因为它每到春天就会来到我们身边。它是春的使者。
生3:我喜欢黄鹂,因为它的歌声清脆悦耳。我希望我的歌声能像它一样好听。
生4:我喜欢啄木鸟。因为它可以捉虫子,是森林的医生。
师:是呀,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都喜欢它。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新的朋友--翠鸟,一起叫一叫它的名字,再亲切一点。瞧,这就是翠鸟(多媒体课件出示“翠鸟”图)。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的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