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行》的阅读答案及赏析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1-12 08:33:0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江南行》的阅读答案及赏析

《江南行》的阅读答案及赏析

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不见还。

妾梦不离江上水,人传郎在凤凰山。

【注】

茨菰,即慈姑,生长在水田中,叶烂于秋末冬初。西湾,指江边的某个地方。

[2]“莲子花开”,即荷花开放,这里当指第二年的夏天。

(1)诗中的“妾”为什么“梦”?她的梦为什么“不离江上水”?(4分)

(2)诗的前两句以景遇情,情景交融,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因离别时间久远,由久别而思念,由思念而生梦境。(2分)因为第一句写在西湾离别,暗示了对方是沿江而去,所以这梦就“不离江上水”。(2分)

(2)全诗表达的是思念的凄苦,孤居的寂寞。(1分)诗歌开头,诗人并未直抒胸臆,而是寓情于景,先描绘一幅水枯叶烂的景象,衬托出别离的凄楚;再点染出满池的荷花,红绿相映、生机勃勃的画面,反衬出孤居的寂寞难耐,把思妇的情怀表现得很细腻。(3分)

【解析】

(1)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要回答为什么“梦”,必须准确理解诗歌第一、二句的内容,由第一、二句的意思推导出离别时间的长久,由长久而思念,由思念而生梦。第二问重点考查理解诗歌的前后照应。前两句中的“茨菰”、“西湾”、“莲子”无不与水有关,所以主人公的梦境也与水有关。

(2)解答此题,需要分析诗歌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景和情是什么关系。要特别注意所写景物和所抒感情之间的`联系。

作者:

张朝(一作张潮),唐代诗人。曲阿(今江苏丹阳县)人,主要活动于唐肃宗李亨、 代宗李豫时代。《唐诗纪事》和《全唐诗》说他是大历(766—779)中处士。

赏析:

《江南行》由中唐诗人张朝所作,是一首抒写商妇的思想感情的七言绝句。从内容和形式来看,他深受南方民歌的影响,且对当时的城市生活比较熟悉。

这首诗的第一联:“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不见还”。茨菰,即慈姑,“茨菰叶烂”的时间当在秋末冬初;西湾,指江边的某个地方。“莲子花开”,即荷花开放,这里当指第二年的夏天。去年茨菰叶烂的时候在西湾送别,眼下又已是荷花盛开了,可盼望的人儿还没有回家。也可能他曾经相许在“莲子花开”之前返家的吧?这是先回忆分别的时间、地点,再由此说到现在不见人归。说来简单,可诗人却描绘得有情有景,相思绵绵。前者暗示出一个水枯叶烂、寒风萧萧的景象,它衬托出别离的凄楚;后者点染出满池荷花、红绿相映、生机勃勃的画面,反衬出孤居的寂寞难耐。笔法细腻含情。

“茨菰叶烂”、“莲子花开”这两个镜头交替的寓意,从时间上看就是要表现出一个“久”字。“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久而不归,思念之苦,自不待言。“白日寻思夜梦频”,诗的第三句就转到写“梦”。由久别而思,由思而梦,感情的脉络自然而清晰。同时,诗的第三句又回应了第一句,“别西湾”,暗示了对方是沿江而去,所以这“梦”也就“不离江上水”。“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这大概也是“妾梦不离江上水”的另一个原因吧。

按照一般写法,接下去可能就要写梦中或梦后的情景,可是诗人撇开了这个内容,凌空飞来一笔──“人传郎在凤凰山”。出人意表,而且还妙在诗也就戛然而止。至于这个消息传来之后,她是喜是忧,是乐是愁,诗人却不置一词。不过那滋味,细心的读者是不难体会的。首先,这个消息的到来,说明了自己是不知人已去,空有梦相随,往日多少个“不离江上水”的“梦”,原来是一场“空”;其次,这个消息还意味着“他”时而在水,时而在山(凤凰山有多处,此处不知何指,也不必确指),行踪不定,又不寄语,往后便是梦中也无处寻觅,无从解忧,无以慰愁。那难言难诉之苦,隐隐怨艾之意,尽在不言之中。可谓结得巧妙,妙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余情不尽。

这首诗上下两联各以意对,而又不斤斤于语言的对仗,第三句是一、二句的自然延伸和照应,第四句又突乎其来,似断不断,把诗推向一个更为凄楚、失望的意境。它明快而蕴含,语浅而情深,深得民歌的神髓。

第2篇:江南行阅读理解答案

江南行阅读理解答案

江 南 行

张潮

茨菰【注】叶烂别西湾, 莲子花开不见还。

妾梦不离江上水, 人传郎在凤凰山。

【注】茨菰,即慈姑,生长在水田中,叶烂于秋末冬初。

(1)诗中的“妾”为什么“梦”?她的梦为什么“不离江上水”?(4分)

答:

(2)诗的前两句以景遇情,情景交融,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4分)

答:

答案

(1)因离别时间久远,由久别而思念,由思念而生梦境。(2分)因为第一句写在西湾离别,暗示了对方是沿江而去,所以这梦就“不离江上水”。(2分)

(2)全诗表达的是思念的凄苦,孤居的寂寞。(1分)诗歌开头,诗人并未直抒胸臆,而是寓情于景,先描绘一幅水枯叶烂的景象,衬托出别离的凄楚;再点染出满池的荷花,红绿相映、生机勃勃的画面,反衬出孤居的寂寞难耐,把思妇的`情怀表现得很细腻。(3分)

【思路点拨】(1)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要回答为什么“梦”,必须准确理解诗歌第一、二句的内容,由第一、二句的意思推导出离别时间的长久,由长久而思念,由思念而生梦。第二问重点考查理解诗歌的前后照应。前两句中的“茨菰”、“西湾”、“莲子”无不与水有关,所以主人公的梦境也与水有关。(2)解答此题,需要分析诗歌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景和情是什么关系。要特别注意所写景物和所抒感情之间的联系。

第3篇:游学日记:江南行

游学日记:江南行

一天就要结束了,今天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吧,这也意味着,又要开始写日记了。你所见过的日记应该是什么样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游学日记:江南行,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DAY1

古城水韵----杭州-

微风轻轻拂过水面,泛起星星点点的波光。

秋叶悄悄潜入水中,升起稀稀薄薄的迷雾。

谢花悠悠飘落水面,惹起圈圈淡淡的涟漪。

那只鸟儿,是否不知归途?

西湖,梦中园。

DAY2

西溪湿地公园&博物馆

这个博物馆是中国唯一的湿地博物馆,它静静伫立在茂盛的树林中,有着现代化的外观,在这里我们了解到了许多知识,如食物链、食物圈的形成和相互制约影响的关系,湿地生态的特质与西溪湿地的历史。

西溪湿地公园被誉为地球之肾,杭州之肺。这里就是天然的大氧吧,风景十分怡人,正好赶上小雨,清凉的雨丝轻轻吻在脸上,淡淡的青草味沁人心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江南行杂文随笔

今年七月女儿大学毕业了,签约去了那么遥远的南方工作,于我而言,简直就是海角天涯。从此,我的心就与远方息息相关了,牵挂遍及每个日子,恨不得生双翅,飞到女儿身旁,看看她的城她的房她的那张床,还有她的这个人在异乡究竟怎么样。

一个下午,我接听女儿电话:“妈妈你可以来江南!”

我,太高兴了,笑着流眼泪——漂洋过海去看你!

可能是因为要看女儿的兴奋,居然夜不成眠,大早上,和老公一起,拉着皮箱出发,大约一小时来到了我们县城的火车站。“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应该谢谢这个一点简单一点安静的小站。多少回,我们从这里出发,然后又如期地回到这里。尤其是此一刻,对她竟然好几份敬意呢!

人在车里,车在雨里,火车像一条长长的巨龙,呼啸着奔向前方;日出,又日落;车停,车又走;对坐的人由陌生到熟悉,由相遇到分离。下车时,彼此挥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烟雨江南行散文

烟雨江南行散文

去年十一月,世界互联网大会再次在乌镇召开。

级别这么高、规模这么大、技术含量这么密集的会议把永久会址确定在乌镇,恐怕是世界诸多名城羡慕不已的吧!羡慕之后,人们定要猜测,小小的一个乌镇为什么能获此殊荣?

我个人认为,这与乌镇千年积淀的文化底蕴有关糸。

走进乌镇西栅,满目皆是婉约的水乡风情,粉墙黛瓦,木栅板门,户户门前俱覆石阶,家家院后直临河面,前街既可开铺经商,后院又能靠舟停船。就拿作家茅盾的故居来说,两开四进的木楼宅子虽然处于镇中的观前街,倒不失于是个闹中取静,环境十分幽雅的读书地方。凡到乌镇的游人,此处成了必去的地方,因此显得比任何一处景点的人都多。但是,仍凭人来人往,絲毫也镇不住那道木门后面蕴藏的文化气场。

有人说,一座城因一个人而出名,一个人的名往往又依赖于一座城。

世界互联网大会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江南行之感想

江南行之感想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江南,在那烟水浩淼的地方,当白鸟轻盈地荡开蒹葭,在空中滑出苍凉,我想沿着古老的诗行去追溯那美丽的姑娘。

三生石上那些牵牵连连的因缘,奈何桥上那些深深浅浅的夙愿。在空无一人的夫子庙前,那四目相对的一瞬间,我便知道,我千里追寻的脚步就要在此停驻。那一刻,宛若千年。我们走过白莲寺的钟声,在梁朝那才情绝世的昭明太子读书处驻足。我们一起寻访过扬州的二十四桥,拜谒了金陵李香君梳妆的阁楼。我们踏过了长长的青石板,与清冽的巷风邂逅。我们去了吴越战场,在西施与范泛舟处散步。我们在弘法寺结了一对碧色的同心结。我们在扬州城外吟赏着扬州城里的两江明月,笑谈着八百年汉唐江山。。。美玉兮流光,佳人兮一方。三千弱水,我只饮一瓢。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江南行》的阅读答案及赏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南行》的阅读答案及赏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