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排列与组合》教学设计与评析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1-12 08:33:0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二年级数学广角排列与组合教学设计

排 列 与 组 合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规律。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3.引导学生使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重点: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排列、巧妙组合的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

教学难点:怎样排列可以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准备:三只小动物的头像、两顶小雨伞图片、上锁的大门图片、纸条、实物投影仪等。教学过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入新课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3只可爱的小动物,你们看它们是谁呀?(边说边贴出动物头像:小兔子、小猴子、小熊猫)小兔子、小猴子、小熊猫三个好朋友今天准备到小老鼠家去做客呢,可是刚走了一半路,突然下起雨来,它们三个只有小兔子和小猴子了伞,小熊猫没带伞,怎么办呢? ▲当学生在回答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相应的动物头像帖在伞的下面。(2)师:三只小动物只有通过互相帮助才能不被雨淋到,在生活中如果别人遇到了困难,你会怎么做呢?那么到底有几种共伞的方法,学完这节课后你就知道了。(教学设计意图:不拘泥于教材,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引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时又渗透了简单组合及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方法的数学思想,起到了一举两得的作用。)

二、用开密码锁的方法进行数的排列活动

(1)师:三只小动物到了小老师家,却发现大门紧闭,门上还挂着一把锁:欢迎你们的到来,为了考考你们的智慧,请你们先想办法把这把密码锁打开,锁的密码是用数字1、2摆出的两位数)师:找到密码才能打开门,想不想试试看?(学生独立摆)

师:找到了吗?谁来说说?(12、21)同意他的意见吗?看啊,门真的开了!(课件演示)三个好朋友可高兴了,互相握起说来,小熊猫边握手边想:“如果我们每两个人握一次手一共握了几次手呢?”(请学生猜想)我们可以四人为一组,其中三个人模仿小动物握手,另一个人负责记次数,找出答案。表演之前先想一想怎样握才既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呢?

(教学设计意图:模拟小动物握手,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自己找出答案,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应用意识,同时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最后通过比较,找出区别,在区别中强化知识,此种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学生分组合作并汇报)

师:如果这三个小动物画在图上,你该怎么表示呢?(连线、符号均可,学生边说教师边操作课件,对学生的发言加以称赞及鼓励)

(2)师:三个好朋友终于进去了,发现小老鼠正皱着眉头,原来它被一道数学题难住了,来看看是什么?(课件展示):你能用1、2、3摆出几个两位数? 你愿意帮助小老鼠吗?那么我们就同桌两人合作,一人摆,一人负责记录。比比哪个同桌摆得最有规律,摆得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教师巡视,参与学生活动。)

(教学设计意图:以帮小动物开密码锁的方法来进行数的排列教学,使学生在充满兴趣的情感中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摆数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在活动操作中成功,在交流中找到方法,在学习中应用。这里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再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气氛中,参与学习过程。)

师:谁愿意起来说说你们摆出了几个两位数?摆了哪几个两位数?

同桌两人汇报记录的结果,教师板书结果。

生1:我们摆了13、32、21

生2:我们摆了13、12、23、31、32

生3:我们摆了13、31、23、32、12、21

(3)合作探究排列的方法

师:为什么有的摆的数多,而有的却摆的少呢?究竟谁是正确的呢?

谁能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吗?有什么好办法能保证既不漏数、也不重复呢?

生回答,教师帮助小结: A、每次拿其中的两个数字,先摆出一个数,然后用调换的方法得出另一个新数。

得到6个数。

B、固定一个数字在十位(或个位),个位(或十位)有 2 种方法,也能得出 6 个新数。

师:同学们都摆得很好,都动了脑筋,要想摆得快又不漏掉,我们应该选择一定的顺序去摆。

(教学设计意图:既然是数学活动课就该让学生充分地摆,充分地说,以“摆”来帮助思,以“说”来表达思,在“摆”中发现问题,在“说”中交流问题,解决问题。)

师:老师有一个问题不明白,排列数字时用了3个数字,握手时是3个学生,都是“3”,为什么出现的结果却不一样呢?和你的同桌讨论一下。(学生交流后得出:摆数与顺序有关,2张卡片换一下位置就表示不同的两位数,握手与顺序无关,位置换一下握手的还是这两个人。)

(三)模拟小动物之间的握手来解决组合问题。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通过大家的帮忙,小老鼠的难题解决了,小动物们终于可以去公园玩了,它们激动地互相握起手来,你知道四个人每两个互相握一次手,一共握了几次手呢?

(课件展示问题和四只小动物)(学生积极展开讨论,得出答案6次)

(四)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使知识得到巩固。

师:同学们都开动了脑筋,老师觉得高兴极了。小动物们也都开开心心地去公园玩了,他们想玩碰碰车,租一辆车要8元钱,现在它们手上有这些钱(课件展示),有几种付钱方法呢?用算式怎么表示?(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算式)

师:这时,天又突然下起雨来,还是只有小兔子和小熊猫带了伞,其他两只小动物没有伞,该怎么办呢?你们可以选择你喜欢的方法来帮帮他们想办法。(学生思考讨论后交流)

(五)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得高兴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如何排列数字和握手组合的问题,其实我们在生活中也有许多需要用排列与组合解决的知识,比如:电话号码,汽车牌照的的编排,体育中的足球等等。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能发现我们学的数学知识在我们生活中用处真大。

第2篇:排列与组合教学设计

搭配

(一):排列与组合教学设计

执教者:秦彩云

教材分析: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97页的“数学广角”的主要内容是简单的排列与组合。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后面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是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简单案例,让学生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向学生渗透有关排列与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当然在“摆数”“握手”等活动中,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互相沟通,也促进知识的互补与互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情分析:

简单的排列与组合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都早有不同程度的接触,如用1、2两个数字卡片来排两位数,学生在一年级就已经掌握了,而对1、2、3三个数字排列成几个两位数,不少学生没有接触过,但是对于学生来说也不困难,这些实际情况,在设计本课时,教学的重点应该偏重于让学生说一说有序排列、巧妙组合的理由,体会到有顺序、全面思考问题的好处。并在设计摆数、握手等活动时难度再稍微提升些,尽量做到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同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设计教案时也要做到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环节,灵活处理教材。教学重点: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排列、巧妙组合的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教学难点:怎样排列可以不重复、不遗漏。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到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以及有顺序的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的能力。教学准备:课件

两份表格 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猪猪侠》吗?(喜欢)你们最喜欢里面的哪一个角色呢?(生说)

老师也喜欢看猪猪侠,最喜欢的是迷糊老师,他虽然偶尔不靠谱,但是他极具大智慧。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3个新朋友,你们看他们是谁呀?(课件出示三个小朋友的图片,他们分别是小明、小光和小红)他们三个今天也准备去拜访一下聪明的迷糊老师。(课件出示迷糊老师的房子全景)二. 知识新授

小明、小光和小红有说有笑地走到了迷糊老师家,却发现大门紧闭,门上还挂着一把锁。咦,锁上还有一张纸条呢,让我们看看纸条上写着什么呢? 课件出示纸条:欢迎你们的到来,为了考考你们的智慧,请自己想办法把密码锁打开。

密码提示:请用数字1、2、3摆出所有的两位数 密码是摆出的两位数的总个数。师模仿迷糊老师的声音读纸条的内容。

看到这一幕,三个小朋友都傻眼了!怎么办呢?同学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搭配。(板书课题:搭配)

师:请同学们拿出数字卡片和表格,两人一组,一个人摆数字卡片,另一个人负责把摆出的两位数记录在表格一里,并试着找出密码。

小组合作(3分钟)

放紧张氛围的音乐,音乐结束活动结束。

师:同学们都完成了吗?如果完成了就用端正坐姿告诉我,你们已经准备好了。

密码是1 的举手,是2的举手……密码是6的举手

师:我想请几个同学说说你们摆出的两位数是哪些?请一个摆全了的同学和一个没有摆全的同学回答。师板书,并要求摆全了的同学说说摆的方法,并让他们一起给这些方法起名字。

板书规律(交换法和固定法)课件呈现有序固定法的摆放过程。

让没摆全的同学再次用规律再摆一次。(以摆促思)

师:同学们,根据刚才摆两位数的经历,你们觉得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生说,师板书(不重复 不遗漏 结合实际)

三,知识拓展

通过大家的帮忙,迷糊老师家的密码锁终于打开了,小朋友们可高兴了。小红说:“迷糊博士不在家,我有点口渴了,我们倒点水喝吧!”他们三人一齐走到饮水机前准备接点水喝,可是,迷糊博士家的饮水机很奇怪,居然有很多按钮,不知道要怎么按?(课件出示饮水机的图片)按钮的上方有一个红色提示:请同学们用开密码锁的方式按顺序按按钮,水自然会出来。

同学们愿意帮帮他们吗?

生汇报说,再次巩固:有序的固定或交换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四.练习巩固

这时迷糊老师提着一个百宝箱回来了,三个小朋友特别好奇百宝箱里面装的是什么宝贝?可是,迷糊老师说:“我今天去街上买了两件衣服,两条裤子,也不知道有几种不同的穿法?要是你们能帮我解决这个问题,我就允许你们打开百宝箱看看?” 师:同学们,你们想看看百宝箱吗?(想)

那就请同学们拿出表格二,用彩笔涂色呈现你的搭配方式吧?(3分钟)师巡视

生汇报

师生一起共同总结有四种搭配,课件呈现结果。五.课堂小结

三个小朋友的表现真棒!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百宝箱一打开里面装着一个精美的盒子,打开盒子,里面装着一封信,信封上面写着“独家秘诀”四个大字,一打开信封,里面写着:

快板歌

小竹板,响连天,各位同学听我言。今天不把别的表,合理搭配聊一聊。合理搭配要实际,顺序固定记心里。交换位置也可以,重复遗漏不允许。

六.作业

三个小朋友觉得今天收获多多,决定以后要经常找博士求教!为了留个纪念,小明、小红和小光三个小朋友决定请迷糊老师给他们合影,他们三个人站成一排,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站法呢?请同学们帮他们策划一下。

板书设计

搭配

有顺序 交换法 固定法 不重复

不遗漏13 13 21 31 23 23 31 32 3212

第3篇:排列与组合教学设计

排列与组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排列与组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让学生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3.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4.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5.让学生初步感悟简单的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让学生初步感悟简单的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具准备:课件,数字卡片。

学具准备:每生1-3 数字卡片各一张。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老师今天为大家带来了你们熟悉的朋友,你们看这是谁?(喜羊羊)你们喜欢它吗?(喜欢)。喜羊羊要带你们去一个叫做“智慧岛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排列与组合教学设计

《简单的排列组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p99-100第八单元的排列与组合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2、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学具准备:每组准备3张数字卡片,一张记录单,学具人民币,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展开教学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去公园吗?为什么? 生1:我喜欢去公园,因为公园里空气新鲜。生2:我喜欢去公园,因为公园里有许多动物。生3:我喜欢去公园,因为有许多好玩的东西。

师:今天老师也要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排列与组合教学设计

“排列与组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排列与组合。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能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3、培养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思维的学习品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 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培养学生有顺序、全面地思考。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最近中国移动通讯公司搞了一次优惠活动,预存话费赠手机。老师选了一个号码是:13846334□□□,后面的三位数是由5、6、7这三个数字排成的,你猜我的电话号码是多少?(生猜)

师:我的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排列与组合教学设计

排列与组合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排列与组合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3、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

教具准备: 乒乓球、衣服图片、纸箱、每组三张数字卡片、吹塑纸数字卡片。

一、情境导入,展开教学

今天,王老师要带大家去“数学广角”里做游戏,可是,我把游戏要用的材料都放在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排列与组合教学设计

课题:排列与组合教案设计、执教:谭记辉

教学内容:排列与组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97页例1,“做一做”,练习二十四第1、2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简单的排列与组合的知识,能找出最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有序的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践活动,经历找排列数与组合数的过程,体验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学习品质。教学重点:

经历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全过程。教学难点:

有序排列和组合的思想和方法。教学准备:

写有复习题的小黑板、数字卡、(每小组1份)、熊出没卡通图片、汉字卡片。教学过程:

同学们森林召开运动会,你们想去看看吗?

师:同学们都知道熊熊两兄弟为了保护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排列与组合教学设计

课题:排列与组合教案设计、执教:谭记辉

教学内容:排列与组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97页例1,“做一做”,练习二十四第1、2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简单的排列与组合的知识,能找出最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有序的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践活动,经历找排列数与组合数的过程,体验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学习品质。教学重点:

经历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全过程。教学难点:

有序排列和组合的思想和方法。教学准备:

ppt、数字卡(每小组1份)。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细心填空。(1)、在数位顺序表中,右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2)、68是一个()位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二年级数学上册《排列与组合》教学设计与评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二年级数学上册《排列与组合》教学设计与评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