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中学信息技术教育论文
中学信息技术教育论文
引导语:信息技术,特指与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相关的技术。信息技术教育不是单纯技术教育,也不是以信息技术研究和开发为目标的教育。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中学信息技术教育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特别是随着WTO的加入,教育必须发生根本性的变革,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场变革,涉及到教育机制、教育方向、教育发展目标的变革,最后具体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法、教学评估等方面的改革。由于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载体和工个,在教育中担负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已成为必需,而且由于信息技术教育比其它学科更贴近现实生活,与其它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着其他课程无可比拟的可操作性、实用性。因此,在素质教育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影响
素质教育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1.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以往的教学过程往往是大量知识灌输的过程,而不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忽略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虽然,学生在解题、写作、绘画等尝试中有时也能体会到创造的愉悦,但这些并没有从根本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创造性思维最显著的特点是能够提供新颖独创而又有价值的思维成果。而信息是可以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这门学科摒弃了传统学科中所形成的常规思维模式,对学生来说非常具有新鲜感,学生的创造欲望能得到极大地激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传统学科往往是通过某个问题求得唯一的解,而这门学科则不一样,如用Powerpoint制作个人主页时,每个人都可以发挥想象,根据自己的特点,爱好,风格来进行设计。真正是一种创造思维的培养。
2.对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
信息技术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要解决把抽象的东西转变成形象的东西。必须通过对问题的归纳、分析从而研究出一般性的规律。比如:计算机中对二进制的学习。我们可以通过日常习惯中的十进制、时分秒的关系,找出它们的共性,在此基础上导出二进制。在掌握了二进制的基础就不难掌握八进制、十六进制了。
3.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信息技术这门课既有较深的理论知识,又有很强实践技能。在学习过程中既能培养学生的严密思维能力,双能增强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上机要通过手、眼、心、脑并用而使大脑形成的强烈的专注,使大脑皮层产生高度的兴奋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上机体会各咱功能、分析操作方式,都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更大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因而培养出勇于进取、独立探索的能力。另外,由于计算机运行高度自动化和程序化,因此在操作中,需要有极为严谨的科学态度,稍有疏漏便会出错,真有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感觉。因此这门学科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对学生能力应该有所提高。
1.对学习能力的培养
当今世界发展迅速,新知识、新技术、新观念层出不穷,如果一个人没有学习的能力,不能理解新知识,不能掌握新技术,不能接受新观念,那就会很快落后,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那怎样学习呢?我们在学校有教师的指导,同学的帮助,学习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一旦走上社会情况就不一样了。要想再一步学习就得主要靠自己。通过信息技术这门课就能培养我们的学习能力。
2.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是一件工具,有着非常强大的功能,通过信息技术的学习,我们要能充分认识这一点。如利用它可以为我们的班报编辑排版,打印文稿,制作丰富多采有插图;还可以帮助我们制作有个性特征主页,等等。
3.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人类正是因为有了创造才会不断地向前发展,一个人也是这样。如果没有创造力,那他永远落后于时代。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信息技术这门课在这方面应起到重要的作用。当一个学生设计出自己满意的网页时,编写出丰富的软件时,组装出崭新的电脑时,还有什么比这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积极性呢?
三、信息技术教育对其他学科的影响
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绝不可仅仅停留在计算机学科范围内的教学上,而应着眼于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管理,指导教师利用计算机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用现代化工具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广度上看,计算机教育的内容应包括计算机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管理和计算机辅助学习四项。计算机教育一方面要让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另一方面还应使学生能用所知识操作计算机,以帮助学习其它学科知识。一些优秀的辅助学习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解题策略、开发学生心智,专家学者对此早已达到共识,在实践运用中也有上佳的效果。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科学管理,能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充分认识信息技术这门课对素质教育的影响和作用,挖掘出它的最大功效,将会把素质教育推向一个更新的高度。愿信息技术教育的明天更美好!
第2篇:信息技术教育论文
信息技术教育论文
信息技术教育关乎新一代人才的培养,是国家培养新世纪建设人才的主要手段,各位,我们看看下面的信息技术教育论文,欢迎阅读。
信息技术教育论文
[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国家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也相应要求更高,普遍出现的现象是教师效率不高,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一直都是一个很受关注的问题,教师素质是能否带动学生对信息技术教育本身的动力,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教师作为雕塑孩子心灵的工程师,自身良好的素质是必要的一项,教师的素质与素质教育不是抽象的。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的人对素质和素质教育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要求。自身素质的提高,要依据社会发展需要确定目标,依据现实可能确立实施途径,同时还需要面向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培养自己在未来社会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应用型和复合型是必须有的基本素质,心里素质和道德素质也是源动力。
[关键词] 方法 信息技术教育 素质 主动
如今,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把我们带入了“全信息”时代。但是这里的全信息并非完全,而是暂全。信息融入贯穿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微之处,无时无刻不让我们感受到信息的强大力量。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育,已步入我们的受课范围,从小学至大学,都已设置了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可想而知,国家很重视这方面的教育。的确,信息是一个极其强大的网络,它可以把不同的人和事用无形之绳牵连起来,构成一个“大家庭”。
现在我要谈的是,如何漫步在信息技术教育中,用真材实料的技术去接受信息,完善自身素质带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感受信息的力量,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相融合也是一个方面,对于信息技术教育,应该以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为前提来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这个信息化的社会,对信息技术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要上好信息技术课更需要的是教师自己花心思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愿不愿意听你讲课,关键在于你是否让他相信你,认可方面的素质你的能力。
当然,信息技术教育和其他的课程基本上差不多,都是“教”与“学”的问题,即:怎么教和愿不愿意去学的问题。中学老师对信息技术教育这门课程所教的内容一般是ppt,word等实际操作性很强的教学,所以要求给予学生很深入的技能,教师除了给学生传输适当的理论知识以外,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魅力,力图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真正爱上信息技术课,而且也达到了教师的教学目的,教师也会对自己的教学投入更多的热情。就我自己的一点教学经验来看,我发现现在的学生基本上多多少少都知道一些信息技术的操作知识,所以在上课的时候他们很容易大意,认为这些很简单,自己都懂,可是一到考试大多是一窍不通,这才发现自己要掌握的知识还远远不够。对于这种现象要解决它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努力,我想这应该是毋庸置疑的,作为学生首先要端正自己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态度,要提高自己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要注意老师讲课的每一个细节等等,诸如此类,关于学生的解决之道我先不说,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现在我想要探讨的是对于教师应怎样通过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来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
一、不断提高自身信息技术教育知识和技能,做到“有资本”
不可否认,这是任何一个学科的教师都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更何况,信息技术是个实践性和时代性都很强的学科,教师除了掌握传统的基本的教学知识外,还应该不断进修学习,给自己充电,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获取新信息,掌握新知识,在给学生们讲课的时候适当传授一些时代感强的信息技术知识,扩大他们的信息技术知识面,拓宽视野,从多个角度学习信息知识,提高自身的技能知识。古语都有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教学从一方面讲是教师与学生互相学习的过程,但是在专业方面,教师可以说闻道在先,术业在专,我们教师在课堂上的所传授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可能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我所希望的是信息技术所传授的知识,要专要实,专就是要专业,实就是要实用要实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教育知识的技能,只有有稳固的“资本”才能让学生信赖你,愿意听你讲。
二、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对信息课程的新鲜感,做到“有吸引力”
在课程的教学中,新鲜感是一个驱动力,只有有吸引力的事物,才能让学生对其格外关心,上课是老师和学生一起的环境,需要一起合作才会达到授课和受课的双重目的。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一直是教学主要研究的对象之一,教师要通过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学生上课的主动性,比如,上课前20分钟讲教学内容,要求学生要认真听,然后随机抽查学生,完成任务的就在期末考试分数上按比例加分;再比如,上课主动提问的学生,有平时成绩的印象分;另外,如果有条件就设置一个游戏程序,游戏内容是用教学的内容完成的游戏,上课前对上堂课的内容用这种“游戏”的方式检验。也可以穿插工具软件进行教学,例如看图软件acdsee,photoshop,动画制作软件Flash,mediaplay,超级解霸等方式,让学生既愿意完成,又不会有厌烦的情绪,达到了教学与受教双雕的效果。
三、增加个人人格魅力,做到“有亲和力”
人格魅力,要从品格魅力、气质魅力、学识魅力、仪表魅力几方面来谈,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渊博的学识和教学育人的`能力。教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使学生现在的引路人,指明灯。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是教育必须的一项技能,没有个人的人格魅力,就不能吸引你的学生听你的授课。人格是教师魅力的核心,是教师对学生、事业以及自己的态度在其言行中的具体反映。人格魅力并不是一项单纯的特性,而是一个人多方面的综合呈现,是一种独特的感染力和号召力,也是一种无形的影响力,可以确保学生对你的认可。
首先,作为教师,为人师表要严格要求自己,教师的言行举止很可能成为学生效仿的对象,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严于律己时刻做好表率。其次,要爱所有学生,爱永远是拉近人与人距离的最好的方式,爱是相互的,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的爱,自然会回馈给教师爱。再者,教师要有幽默感,有幽默感的教师往往上课气氛很轻松,而且学生很容易在开心的气氛中接受知识,你一上那三尺讲台,就会让所有的人放下手头的事,只听你一个人的声音。抓住学生的心,就是人格魅力的成功体现。
上面陈述的相应解决方法,是我对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些分析。对于信息技术教育这方面的讨论,有各种不同的视角,每个不同的方面都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在我们漫步信息技术教育的路途中,自身的信息素质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我们应该重视其不可或缺性。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性是提高受课效果的关键,也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自身素质的完美体现。我认为,教师的自身素质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教学最大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他们内在的潜能。
21世纪的今天,信息技术教育的普遍度日益增加,我们对信息的依赖程度也愈来愈大,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教师应不断增加自身的素质,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带动学生的主动性。
第3篇:某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计划
XXX2011年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县教育局信息技术工作为指导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教育和学生成长规律,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县电教中心及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结合本校具体情况开展信息技术工作,加大硬件设施投入,以营造数字化校园为目标,深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作为一项常规活动,加强管理,提高服务意识,强化培训,推进应用,充分利用校本资源,抓实资源库建设,进一步优化学校的信息技术环境加快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步伐,充分利用学校的优势积极打造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品牌。
二、工作重点
本年度信息技术工作是以提高课堂教学主线,以校园网络建设和资源开发建设为基础,组织开展好教师技能培训,全面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重点突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