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2017年十种中考作文开头技巧
2017年十种中考作文开头技巧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十种中考作文开头技巧,欢迎阅读。
1、以题记式开头
就是在开头部分先写一小段文字作为题记。这些文字可以是对文章的总结,可以是引子,可以是感触等形式。这样能增强文章的色彩,起到开头点题,吸引读者的作用。
如《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的开头:“轻轻地,你--语文,从我身边走过,留下一串串美妙的音符,时常绕在我身边,鼓励我,激励我,陶冶我。--题记
再如《非同寻常--我是一道风景》的开头:“我不愿生活得像个问号,东张西望找不到自己的跑道,现在我正为梦想起速奔跑------总感觉,我非同寻常。--题记
这两篇文章的开头都是用带有统领全文的题记作为开头,上来就把读者引入自己所创设的感情基调之中,起到先声夺人的效用。
2、以引用开头
就是引用古今中外的诗歌、名人名言、俗语谚语、名言警句等作为文章的开头。这样可以增加文章的权威性、知识性、文采性、深刻性,同时起到一种装点纹饰的作用。这种引用有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二种形式。
如《江南的味道》的开头:“多情的江南,让多少文人墨客梦魂萦绕。难怪郑愁予会说:‘我打江南走过,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满腔的爱恋竟赋予那出水芙蓉。”这是引用名家的散文作为开头,起到很好的作用。
再如《我们就是希望》的开头:“我试着耀眼的瞬间/是划过天边的刹那火焰/我为你来看我不顾一切/我在这里啊/就是这里啊/惊鸿一般短暂/像夏花一样绚烂”这是引用新诗作为文章的开头。
还有引用歌词作为开头的,如《心灵的回声》:“走四方,路迢迢,水长长,迷迷茫茫,一村又一庄------”这种开头可以随着时代的不同而千变万化,要根据内容的需要,根据中心的需要,合理引用当下最耳熟能详的歌词,这不失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3、以环境描写开头
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而这些描写都有特定的作用,或者衬托人物的心情,或者交待故事的背景,或者渲染某种气氛等等。总之,都是为突出主旨而服务的。
如《想起了父亲苍白的脸》的开头:“夜,好静谧,柔和的月光散了一地银白;夜,好深沉,父亲那时起时落的鼾声犹如一首动人的月光曲,回荡在夜色上空。望着熟睡的父亲的脸,我的思绪也飘向那圣洁的夜空------”这种对夜的描写隐含着作者深深的对父亲的感激之情,所以这段环境描写放在开头十分成功,把我们带入了夜的沉静之中,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回忆------
再如《今天,我真快乐》:“夜幕早已降临,深蓝色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色的圆月,月儿旁边是许多眨巴眼睛的星星。街上的人儿三三两两地走着,不时爆发出一阵开心的笑声。”这种环境描写是把自然和人的活动结合起来,给我们一种夜的幽静,人的和谐、快乐、幸福的感受。
4、以排比句式开头
就是用一组能突出中心、句式整齐、气势恢宏、寓意深刻的排比句开头。这能给读者一气呵成之感,有利于突出那种强烈的具有爆发性的情感,起到以势凌人的震撼作用。
如《发现,生命的图腾》的开头:“总有这样一种图腾,盛满生活的闪光之处;
总有这样一种人群,走出独步千秋的汗青文化;
总有这样一种发现,雕镂人心,永不锈鉵。”
再如《语文,我的挚友》的开头:
语文,就像清凉甘甜的泉水,畅饮泉水会让我的心变得玲珑剔透。
语文,就像浩瀚无边的大海,倾听大海,会让我的心变得宽阔博大。
语文,就像纯洁无瑕的白雪,欣赏白雪,会让我的心变得高尚纯洁。
以上文章的开头显得句式整齐,结构严谨,气势凌人,给人一种美感的享受。
5、以抒情的语言开头
这种形式就是在开头部分就抒发强烈的情感,先把读者的感情因素调动起来。这样可以抓住读者的心,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为文章打下一个坚实的感情基调,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
如《我要说声“谢谢你”》的开头:“当我看到这个作文题目时,我热血澎湃,激动得不能自已,我要感谢我的母亲,感谢她对我的养育之恩。”文章开头就抒发对母亲的恩情,切题直接,而且感情真挚。
再如《黑眼睛,黑头发》的开头:“想来惭愧,对于一个在我生活里出现频率最高、最熟悉的人,我却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记忆中,她就像一块岩石,能吃苦耐劳,有过剩的体力。因此,对于她为我所做的一切,自然看作理所应当,只因她是我的母亲,有着对我的责任。”文章开头就说自己“惭愧”,那么到底是为什么呢?然后就用抒情性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愧疚的情感。
可以看出,这种开头很容易和读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勾起读者心中隐埋的某种和文章形似的情感,达到以情动人的目的。
6、以设置悬念开头
这种开头故意设置谜团,而又故意不予理会,或做出某种猜想,以引起读者的好奇心,让读者继续关注事件的发展。这种写法能把读者带入特定的情景之中,与作者同喜同乐同悲。
如《?,是否越多越好?》的开头:班里有不少“好问”的同学,有着问不完的问题。下课、午自习,甚至放学后,总能看见他们的身影忙碌地出入老师的办公室,大至一整道题,小至一个标点,事无巨细,一概相问。同学不解,问之,则答曰:君子之学必好问。君子之学必好问,这原本不错,学习怎能无问?可我又不禁质疑:问,真的越多越好吗?
文章在开头就提出“问题越多越好吗?”的问题,当然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想知道答案和自己的是否一样,可是作者就是不说,以引起读者的好奇心。
再如《活力四射的初三岁月》:白驹过隙的一瞬,我抬起头,感觉到岁月正随风吹散,不仅颜面叹息,内心漾起的是一丝欣喜和怀恋。活力四射的初三岁月,青春律动的我们挥汗如雨,只为灿烂在六月。那段岁月是美妙的------
文章表达出对初三生活的怀念,说它是“活力四射”,可是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这就设置了一个悬念让读者继续跟着作者的思路看下去。
7、以特写镜头开始
这种开头用一个特写的镜头放在文章开头,把事情或者感情特写化,让读者通过这个特写进入文章的正文。
如《一次难忘的实践》的开头:酒红色的幕布拉开了,色彩缤纷的旋转舞台上,灯光闪耀。在窗外迷人的月光和闪闪星星影射下,音乐会终于开始了。本文开始就把镜头对准绚丽的舞台和迷人的月光,用以渲染一种焦急的气氛。
又如《我的爷爷》的开头:一双没有光彩的眼睛深陷在如枯井一样的骨框里,眼珠有气无力的盯着我,泪水将流未流,泪珠想滴未滴,就是爷爷这双眼睛看着我长大------本文的开头把视线全都集中到爷爷的眼睛上,通过眼睛的描写来表达我对爷爷深沉的爱。
这种形式和以描写开头有相似之处,有时候可以二者结合起来用,这样能收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8、以比喻性语句开头
这种形式开头使用比喻。可以使文章生动活泼、简洁明快,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这样既可以增强文采,又能说明道理,容易使读者接受。
如《学习贵在创新》的开头:“创新,是学习的生命力。它就像一盏明灯在黑暗中放射出万丈光芒,引导人们不断前行,并且走向成功。”
再如《读父亲》的开头:“父亲是一本饱含哲理的书,在书页间流露着伟岸、正直,每一字每一句都教给我做人的道理。很小的时候我就在读他。虽然我谈到的只是很肤浅的一小部分而已。但我就是这样在读他的过程里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体验、理解。”
这二篇作文的开头都是以比喻开始,给读者活泼灵动、简洁明了的感觉。
9、以直切主题开头
这种形式又叫“开门见山”式,就是一开头就直截了当地切入主题,解除文章中心。它的优点是入题快捷,不蔓不枝,利于读者把握文章中心、基调和思路。
如《生活中的一个好习惯》的开头:“我生活中有一个习惯,妈妈说这个习惯好。我比较文静,从来不在外面乱闯,要是让我在‘玩’和‘看书’之间挑一样的话,我一定挑选后者,这是我生活中的好习惯。”
又如《精彩的夜晚》的开头:“在乡村,最美的不是黎明,也不是盛夏的树阴,而是那美丽的夜晚。”
这二篇文章都是直入主题,一篇说喜欢看书是我的好习惯,一篇说乡村的夜晚最美。
10、以下定义开头
这种技法开头就对某种现象、思想、事物等下一个有个性的定义,把自己的看法先声夺人的表达出来。使读者不自觉地就跟着文章的观念走,逐步认同作者的看法,从而达到一种共鸣。这里的定义要新鲜,有独到之处。
如《珍惜》的开头:“世界上最长而又最短,最多而又最少,最慷慨而又最吝啬的是时间。”
再如《厚道人》的开头:“厚道人,是待人诚恳,做事诚实,能宽容,不刻薄之人。”这里对“时间”和“厚道人”的看法是作者自己的观点,可能读者的看法有不同之处,这就使读者想继续读下去看个究竟,然后和自己心中的观点作比较,从而起到吸引读者的作用。
第2篇:中考作文开头技巧
2012年中考作文精彩开头例析
清代著名文艺理论家李渔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惊目,不愿弃去。” 作文亦同此理。“凤头”亮相,一叶知秋。开篇落笔,如果能石破天惊,精华涌现,全篇则如高崖泻水,气势如洪。正所谓:“心动神驰一瞬间,先声夺人看开篇!”
作文开头技法种类多多,下面即以2008年中考作文中的精彩开头为例进行讲析,希望同学们能有所借鉴。
单刀直入之开门见山法
开门见山,即开头不绕圈子,直接点题。用托尔斯泰的话说,就是“一开始就走向目的”。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则直接交代人物,或通过对人物肖像、对话、行动等方面的描写直接人题;叙事为主的记叙文,则一开头就点明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有关背景……直截了当地落笔扣题,统领全篇,纲举目张。其表达角度可以是开头直叙某事,也可以是起笔点题;可以是开宗明义揭示主旨,也可以是单刀直入点明题论,如此等等。由于这种写法干脆利落,入题快捷,不枝不蔓,因此在各类文章的写作中都得到广泛运用。
下面这一开头出自2008年太原中考满分作文《我可以选择沈从文吗》:我一定得选择沈从文,选择沈从文的小说。
初识沈从文先生,是我上初一的时候,无意间听班主任读过他的文章。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被深深感动的神情凝驻在眼晴里。那种感觉,让我终身难忘,就像一叶扁舟突然闯进宁静的池塘,有一丝波澜和一份惊喜。先生文中散发出淳朴而又独特的乡村气息,像田园牧歌般荡涤着我的心灵;那精彩的人性描绘,就像刚发生在我们身边,时刻浮现在眼前。
作者直接将文题亮相于开头,开门见山,直接入题,语言清新、流畅、自然、优美,既点出了“我”选择沈从文的原因,又紧扣题目,充分彰显了作者的写作能力。
再看2008年温州中考满分作文《下雨天真好》的开头:
我喜欢,下雨天。
江南的雨,温柔,淡雅,又如浮光掠影般缥缈。湖水倒映着各种妖冶的花草,影影绰绰,烟雨蒙蒙,炊烟袅袅,乍看,真像是一幅泼墨山水。山水之间,酝酿着绵绵的情意,埋下了神秘的伏笔。
作者以开门见山式的开头,紧扣题旨,为下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后,又通过对“江南的雨”的刻画与描摹来揭示作者“爱雨”的原因,自然,清新。激发好奇之设置悬念法
在作文开头提出疑问,设置悬念,既能总起下文,又能吸引读者,激起读者的好奇心。这种置疑式开头,简洁明了,下文顺理成章,从不同角度进行表达,既拓展了思路,又吸引了读者。这种开头技法在考场作文中的使用频率也很高。请看2008年江西中考佳作《有时,我也想痛哭一场》的开头:
“叶子,”夜间,模糊之中,听到妈妈轻声地对我说,“看到你现在懂事的样子,妈妈真是感动。但你越是懂事,妈妈越是心痛……”
我真想搂紧妈妈的脖子,大声地对她说,我很开心也很快乐。可我实在是做不到,我拼命地忍住泪水,止住抽噎,装作睡熟了一样。
作者开头即用独特的视角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看到你现在懂事的样子,妈妈真是感动。但你越是懂事,妈妈越是心痛……”这样一句便设置了悬念,留下了疑团,使读者充满期待。能一下子抓住读者的心,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是这种开头的一大特点。
再看2008年深圳中考佳作《幸福的颜色》的开头:
戈壁滩上,一只大灰狼远远地跑过来,吓得众多聚在一起的植物姐妹连忙停止了说话。等大灰狼扬起的尘土一散去,众植物姐妹又开始高谈阔论起来。谁也没发现,她们的身旁多了一粒从狼身上掉落下来的种子,因为她实在太小了。这位考生很有创新精神,开头即以童话故事的形式设计了这样一个情节,尤以“谁也没发现,她们的身旁多了一粒从狼身上掉落下来的种子,因为她实在太小了”最为耐人寻味,发生在后面的故事将由这句意味深长的话展开,充分激发了读者的阅读欲望。
描写刻画之烘云托月法
这种方法可以运用于场面描写,也可以运用于景物描写,还可以运用于人物描写,好处即在于能够烘托气氛,渲染情绪,开篇就能给读者留下鲜明的第一印象。这种方法一般用于抒情散文或记叙文。
下面是2008年广州中考佳作《又见枝头吐新芽》的开头:
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演绎着宇宙生命的节律。瑟瑟的小雨下了一夜,朔朔的寒风摇曳着战栗的柳枝艾草。高远的苍穹,彤云匆匆飘过。冬日的裙摆,迈起她轻盈而婀娜的脚步,带着她寂静而圣洁的装束悄然离去,没有夏日的绚丽与张扬,没有秋天的丰腴与浓艳,只带着春天的神韵迎向世间宽广博大的胸怀。这篇文章的开头运用景物描写的技法,为读者展开了一幅精彩而美妙的图画——冬天悄然远逝,将季节幻化成一个神仙般的境界——美丽而充满神韵的春天。作者巧妙地从写景状物人手,渲染了浓烈的春的氛围,既烘托了主题,又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开篇便获得了绝对的优势。
再看2008年娄底中考满分作文《梦》的开头:
柔嫩的小草从石缝里弯弯曲曲地钻出来,人们说,那是小草在圆追求阳光的梦;蜗牛背着沉重的壳艰难地往葡萄架上爬,人们说,那是蜗牛在圆追求自然的梦;人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人们说,这是人在圆追求生命光辉的梦……梦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我们每个人都要圆梦,为梦不断追求,为梦锲而不舍。圆梦的路上,往往不能一帆风顺,因为成就不会忽从天降,而需要付出努力和代价去采撷。
一开篇作者便以一段清新自然的景物描写烘托出自己的梦想与前程,在时空交错中完成了灵犀互启的对话,令人心旌摇曳,好似欣赏一幕梦幻般的美景,再自然过渡到自己对梦想的追求,这种效果都要归功于烘托手法的神奇力量。比兴排比之渲染蓄势法
文章开头即运用比兴或排比的表现手法,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理,这样便可迅速将读者带到特定的氛围当中,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请看2008年北京中考佳作《向前!向前!向前!》的开头:
夸父逐日,道渴而死,倒下了——向着太阳的方向;
愚公移山,箕畚肩挑,成功了——为着心中的目标。
子长著书,惨遭腐刑,身残了——不渝的是坚定的信念;
苏武牧羊,茹毛饮血,人老了——难忘的是祖国的重托。
而我呢?
此文开头运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紧扣中心,以著名历史人物及其事迹引入,赋予文章以丰富的文化内涵,描写自如,行文潇洒,将读者带入到一个特定的氛围之中。
再看2008年无锡中考满分作文《我最想依靠的人是你》的开头:
如果生命有重量,那么恩情必是那最厚实的一磅;如果生命有色彩,那么恩情必是那最鲜亮的一炫;如果生命有温度,那么恩情必是那最暖心的一撮;如果人生要依靠,我最想依靠的人就是你——我亲爱的母亲。
“如果生命有……如果生命有……”,如此整齐的句式,如此震人心魄的气势,不禁让人品味咀嚼之后,顿生感悟:生命是充满色彩的,生命是有重量的,生命是温暖的,生命是充满爱的。这样的效果都是缘于作者对排比技法的妙运。文章也因此于开篇便捕获了阅卷老师的心。
引用化用之助澜推波法
在文章开头即引用古诗词、现代诗歌、名言、格言、流行歌曲、童谣、谜语、俗语、谚语等,不但能引出下文,还能帮助把握文章主旨,引起阅读兴趣。考场作文,因题而异,相机引用,定能使文章倍增气势,给人练达、高远之感。当然,引用时应力求准确,避免出现常识性错误。
请看2008年南京中考满分作文《寻》的开头: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寂寞是寻找的生活;“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著是寻找的生活;“虽千万人我往矣”的决绝是寻找的生活;“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舍弃更是寻找的生活。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潜悠闲地轻唱。他不为五斗米而折腰,毅然舍弃了混浊的官场生活,将目光投向了清静的南水,恬然自适地采菊。“胡为乎惶惶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作者巧妙化用诗词名句,进行了散文化的说理,读来使人赏心悦目。同时,又引述了一些典故、包装了一些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从而使语言厚重、大气,不乏时代气息,文章的观点也在其间表达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再看2008年眉山中考佳作《战胜自己,坚强起来》的开头:
诗人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是的,汶川大地震之前,我们国人的凝聚力何曾有现在这般强过?而如今,这是我们民族的自豪和骄傲!
作者开篇即以诗人艾青的诗句,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深情厚谊,有力地增强了文章的表达力度。以名言警句开头,不仅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和阅读兴趣,还能提高文章的品位,使文章的主旨得到深化。
当然,一篇作文要在中考中脱颖而出,仅仅写好开头是远远不够的。但是,我们应该从这些优秀的作文开头中得到启示:具备熟练的语言驾驭能力、良好的语文素养、厚实的文化积淀,才是成就佳作、获得高分的根本。
2007年中考作文精彩开头例析
万事开头难,作文亦如此。考生要想在考场的紧张氛围下写就一篇让阅卷老师“触目惊心”的作文,就必须重视文章的开头。人们常用“凤头、猪肚、豹尾”来形容文章的3个主要组成部分,可见其在一篇文章中的作用。好的文章开头,确实
能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让人眼前一亮,从而脱颖而出。下面,笔者就以2007年全国各地中考满分作文的开头为例进行一些探究。
抒情笔调怡人性情
如果一篇文章语言生涩、呆板,面目可憎,就会让人产生厌倦而欲早早结束的情绪。相反,如果在开头就展示出自己出众的文学素养,用抒情的笔调去述说历史、回忆往事,把已经有些疲倦的阅卷老师带入一个非常美妙、充满浓情的世界,你的作文就成功了第一步。
请看2007年湖南长沙的中考满分作文《留点感激在心中》的开头:
如果说生命是一张七彩的唱片,那么感激就是一首和谐的歌,它能使你的生命更加绚烂;如果说生命是一首和谐的歌,那么感激就是一个音符,它能使你的生命更加完美;如果说生命是一个音符,那么感激就是一架钢琴,它能使你的生命跳动起来。
这确实是一段语言优美的理性文字,其运用了诸多修饰语言的技法:3组比喻句分别以歌曲、音符、钢琴为喻体,形象地写出了感激在生命中的重要与美好,很好地渲染了本文的氛围,为本文获得高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开头以饱蘸深情的笔调把我们带入到温馨而怡情的情绪之中,令人感喟,令人思索。另外,排比修辞的综合运用,使文章文采斐然,抒情浪漫之意油然而生,从而使阅卷老师为之一振,自然而然地被感染了。
再请看2007年山东济宁的中考满分作文《为幸福祈祷》的开头:
多少希冀,在每一年的起始,梦想着春天的你去找寻属于自己的蓝天;多少幸福,在每一天的起始,期待着春天的你去祈祷一片流光溢彩的未来……
时光蹉跎,往事难追。
本文开头运用了一组大的对偶句,和谐而有节奏地引出了对“幸福”话题的诠释。“多少希冀”,“多少幸福”,语言生动流畅,富含哲理,读后给人以无限的启迪。这些富含哲理的语言出自一个初中生之手,且在紧张的中考考场上,实属不易,以此也可看出小作者平时的用心观察、阅读和思考。
故事童话耳目一新
文章如能在开头就超越一般考生的认知水平,高瞻远瞩,言他人所未言,写他人所不敢写,使文章呈现出巧妙灵动的构思,或飘逸出一种清新的气息,则能使作文的品质得到很大的提升。有的考生就运用了“童话”这一体裁,来酿就佳作,很值得一提。如2007年湖南益阳的中考满分作文《那一双无助的眼睛》就有这样的开头:
我是一只猫眼,长在厚实的防盗门上,五颜六色的铁皮是我的外衣。我的主人是大名鼎鼎的副市长。因为来访者对我都带着一种敬畏的心理,所以我是一只尊贵的猫眼。
每天傍晚,是我最忙碌的时刻。这不,又有一位西装笔挺的经理站到了我面前。透过那鼓鼓的包装袋,我隐约看到了“中华”、“茅台”等字样……哇塞,全是广告里叫得最响的名字。“叮咚!”女主人习惯地看了看我,门开了。“您是市长夫人吧,呵呵,真是年轻啊!请问市长在家么?”“西装”满脸笑容地开口了。“在家在家,快请进吧!”女主人表现出难得的殷勤。他们三人在客厅里兴致勃勃地聊
了几个小时,谈了什么我一句也没听懂,不过茶几上多出的那一大叠花花绿绿的纸我倒是看得真切。“西装”走了,笑容里写满了诡秘。副市长笑了,随手把那些纸丢进了保险箱。
这位考生聪明、机智,文章可谓奇思!作者运用了童话这一少有人尝试的体裁,巧妙地选择了“笑纳礼金”、“拒绝父亲”、“市长被抓”3个情节来表现一位领导的蜕变过程,从而揭示了深刻而现实的时代性主题。文章以第一人称入笔,开门见山且自然而然地引入正文,生动、诙谐、幽默的文笔一开篇就吸引了阅卷老师的眼球。
巧设题记提纲挈领
题记就像一个醒目的招牌,能对文章起提纲挈领的作用。它或简洁,或意味深长,或富有哲理,或文采飞扬,读后让人如食甘果,如饮冽泉。古人说得好:“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古人还说:“义虽深,理虽当,词不工者不成文。”如果文章一开头就展示出逼人的才气,不打动读者才怪!
请看2007年安徽中考的满分作文《我们的心近了》的开头,即题记:朗读古人的诗,走近古人的心灵。
——题记
考生巧妙地于开篇处用一个题记引出下文,用一个灵魂托起了自己的思想,自然而然地“与古人的心近了”。这一题记虽很简洁,但却能感染读者,振奋读者,言简意赅,意味深长,引领主文,未画龙先点睛,效果很好。这是一个很好的构思,充分体现了考生的睿智与才气。
2007年福建宁德中考的满分作文《感谢生活》,其开篇也设计了一个题记: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意;小鸟感谢树林,让它飞翔,游鱼感谢深渊,让它遨游。
——题记
本文最大的亮点莫过于开头这个新颖的题记设计,它运用了“比兴”的手法,形象自然地引出了文章主旨,意蕴丰富的文字将全文的中心提示得淋漓尽致,使阅卷老师对文章的主旨一目了然,从而获得很好的第一印象,这种方法值得我们去学习与借鉴。
借用名句意味深长
名句警言的作用不言而喻,这对于陶冶人的情操,升华人的精神境界,激发人的学习和工作热情,都有积极作用。名句警言,脍炙人口,言简意赅,哲理深邃。名句警言常伴身边,犹如时时聆听名师的教诲。中考作文时,如能将名句点缀其中,效果自然不同凡响。
请看2007年湖南长沙的中考满分作文《我想化作诗人》的开头一段:
小的时候,躺在院子里,细细地数着天上的星星,不由想起爷爷教我的诗句:吟诵着“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眼前仿佛出现了牛郎织女男耕女织的形象;吟诵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又好像看到了李白思念家乡的身影。我想化作李白一样自由洒脱的诗人,向往他那种“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豁达与自信,向往他那种“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浪漫与豪情。李白的诗在浪漫中透出一种豪放不羁的洒脱,既有雄浑壮阔的大气,也不乏热情奔放的情丝,给本文增添了几分水样的温柔美和文化的积淀美。从这一段可以看出,考生的文化素养还是比较扎实的,其巧妙借用了3个诗句,不仅揭示了
文章的主题,还从一开篇就为全文赋予了一种大气、厚重的美感,不得不让人佩服作者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所表现出的出众才华!
作文开头,因文而异,方法繁多,可独立运用,也可综合表达。但万变不离其宗,即一定要靓扮“凤头”,使其光彩夺目,才能让人一见倾心!
第3篇:中考作文开头技巧
中考作文开头技巧
好的开头是文章成功的基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是中考作文开头技巧,欢迎阅读!
技巧1:设计悬念,吸引读者
我快要死了--
我躺在病床上,四周黑漆漆的一片,十分寂静,偌大的房间里,只能听得见我微弱的呼吸声。护士只有到吃药是、打针的时候才会进来,而且很少和我说话。我 已经习惯了,我不会有太多的报怨,因为我知道我快死了。我凝视着窗外,告诉自己要坦然面对死亡。(陕西省中考满分作文《感受生活之美》)
技巧点拨:这篇文章的开头设计了一个悬念:“我”快要死了。于是读者不由得被吸引住了,会想,他怎么会快要死了死了呢?他得了什么病?后来会怎样?这一连串的问题自然而然地把你的目光带到了下文,使你迫不及待想知道下文。这种开头方法,抓住了人们阅读时的好奇心理,精心设计吸引读者阅读,效果很好。
技巧2:联想回忆
第4篇:中考作文指导十种常用开头写作方法
中考作文指导十种常用开头写作方法
中考作文常用开头写作方法:以排比句式开头
以排比句式开头就是用一组能突出中心、句式整齐、气势恢宏、寓意深刻的排比句开头。这能给读者一气呵成之感,有利于突出那种强烈的具有爆发性的情感,起到以势凌人的震撼作用。如《发现,生命的图腾》的开头:“总有这样一种图腾,盛满生活的闪光之处;总有这样一种人群,走出独步千秋的汗青文化;总有这样一种发现,雕镂人心,永不锈鉵。”再如《语文,我的挚友》的开头:语文,就像清凉甘甜的泉水,畅饮泉水会让我的心变得玲珑剔透。语文,就像浩瀚无边的大海,倾听大海,会让我的心变得宽阔博大。语文,就像纯洁无瑕的白雪,欣赏白雪,会让我的心变得高尚纯洁。以上文章的开头显得句式整齐,结构严谨,气势凌人,给人一种美感的享受。
中考作文常用开头写作方法:以抒情的语言
第5篇:中考作文开头结尾技巧
中考作文开头结尾技巧
开头结尾实际上就是一个审题立意,选材构思的过程,是作文的艺术匠心和作者智慧、运用语言能力的集中体现,无怪乎阅卷老师把“开头结尾”作为评判作文的“杠杆”。文有法,法在文中,满分作文的开头结尾昭示了开头结尾的魅力——
一、锦绣开头满文生辉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对于作文来说,写好作文开头尤为重要。因为老师阅卷时首先看的便是第一段,所以临考写作时一定要写好开头段,紧紧抓住老师的目光,让老师不由自主地随着你的思路走。
拟写开头必须胸有全局,对文章的结尾、标题、中心有透彻、清晰的认识,再选择一个最佳角度切人:开头应新颖夺目、展示你的丰富积累、写作技巧、语言运用能力。
开头应遵循的原则:
1.向心性。开头必须与全文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紧密相连。为突出中心服务。
2.精简性。语言要精简,小巧动人,
第6篇:中考作文写作技巧,作文开头技巧
中考作文写作技巧,作文开头技巧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开头在文章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小编收集了中考作文写作技巧,作文开头技巧,欢迎阅读。
1.落笔入题,总 领全篇
例1.小时候,对印在连环画、贺卡上那些“挥着翅膀的孩子——天使”爱得痴迷。那纯洁的,绒棉似的白翅膀是一切美好的象征,它装饰着我儿时的梦。(重庆满分文《白翅膀装饰着我的梦……》开头)
这篇文章一开头就交代自己喜欢白翅膀,并用“它装饰着我儿时的梦”既照应文题,又领起下文。这种开头能给人干脆利落,入题快捷,不枝不蔓的感觉。应为考场作文开头的首选方法。
2.序引题记,醒人耳目
例2.叶子,是不会飞翔的翅膀;翅膀,是落在天上的叶子。(重庆满分文《翅膀,落在天上的叶子》题记)
这个题记采用比喻的方法来揭示“翅膀”和“叶子”的关系。“翅膀”和“叶子”怎么可以划
第7篇:届中考作文开头技巧
届中考作文开头技巧(精选24篇)由网友 “请你找到我” 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届中考作文开头技巧,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届中考作文开头技巧
技巧1:设计悬念,吸引读者
我快要死了--
我躺在病床上,四周黑漆漆的一片,十分寂静,偌大的房间里,只能听得见我微弱的呼吸声。护士只有到吃药是、打针的时候才会进来,而且很少和我说话。我已经习惯了,我不会有太多的报怨,因为我知道我快死了。我凝视着窗外,告诉自己要坦然面对死亡。(陕西省中考满分作文《感受生活之美》)
技巧点拨:这篇文章的开头设计了一个悬念:“我”快要死了。于是读者不由得被吸引住了,会想,他怎么会快要死了死了呢?他得了什么病?后来会怎样?这一连串的问题自然而然地把你的目光带到了下文,使你迫不及待想知道下文。这种开头方法,抓住了人们阅读时的好奇心理,精
第8篇:2016届中考作文开头技巧
2016届中考作文开头技巧
导语:考试写作技巧有很多种,下面是小编收集的一些写作技巧,请大家认真阅读!
【中考作文开头技巧】
技巧1:设计悬念,吸引读者
我快要死了--
我躺在病床上,四周黑漆漆的一片,十分寂静,偌大的房间里,只能听得见我微弱的呼吸声。护士只有到吃药是、打针的时候才会进来,而且很少和我说话。我已经习惯了,我不会有太多的报怨,因为我知道我快死了。我凝视着窗外,告诉自己要坦然面对死亡。(陕西省中考满分作文《感受生活之美》)
技巧点拨:这篇文章的开头设计了一个悬念:“我”快要死了。于是读者不由得被吸引住了,会想,他怎么会快要死了死了呢?他得了什么病?后来会怎样?这一连串的问题自然而然地把你的目光带到了下文,使你迫不及待想知道下文。这种开头方法,抓住了人们阅读时的好奇心理,精心设计吸引读者阅读,效
第9篇:中考满分作文开头技巧
中考满分作文开头技巧
开头是一篇作文的精华部分,也是一篇作文是否优秀的重要前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中考满分作文开头技巧,欢迎阅读。
一、开门见山亮观点
这种开头方法,单刀直入,起笔直奔题意,能很快把阅卷老师的注意力引入主题。给人干脆利落,入题快捷,不枝不蔓的感觉。应为考场作文开头的首选方法。其形式有:引用题目,直奔中心;揭示主旨,确定基调;概括内容,总领全文;提出论点,表明立场;等等。
例:挥手自兹去,一半是洒脱,一半是留念。(2015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微博)满分作文《挥手自兹去》开头)
文章直接用命题作文《挥手自兹去》的题目“挥手自兹去”来开头,将十五岁分为两种情境:一半是洒脱,即成熟;一半是青涩,即留念,干脆利落,不拖泥带 水,直接点明中心。然后以“青涩一半”、“激情满怀”两个小标题分层展开正
第10篇:十种开头方式
2010年9月初,中宣部组织了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在内的20多家中央及部分省市媒体集中采访报道郭明义的先进事迹,笔者作为《辽宁日报》采访团中的一员有幸也参与其中。9月中旬起,从相继见诸报端的郭明义连续报道中可以看出,记者们在采写上的确下足了功夫,特别是每篇人物通讯的“头”开得百花齐放、多姿多彩。笔者搜集了有关郭明义的报道,并归纳出比较精彩的十种开头方式。
开门见山式
就是直截了当落笔,达到“先声夺人、直接扣题”的效果。
《辽宁日报》发表的通讯《平凡岗位上伟大的人》开头如下:
“人们仰视伟大,崇敬伟大,可有时很难发现伟大,更难想象伟大会在自己身边。但郭明义,却实实在在是他所在的鞍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的干部和群众,在一个叫做„采场公路管理员‟的平凡岗位上找到的伟大的人。”
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