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现代教育技术的小学数学学习方式影响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的小学数学学习方式影响论文
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师应当将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强有力工具,以及解决数学学习难题的有效途径。从根本上讲,信息技术与学生的学习、成长息息相关,是创新学生学习方式、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而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对丰富教学形式、拓展教学内容、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现代教育手段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对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同样具有积极的意义。笔者结合自身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经验,分析现代教育技术对小学数学学习方式的影响。
一、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价值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只能局限于课本教材,难以进行有效拓展和补充。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仅可以改变传统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还可以使课堂教学显得更加多元化、立体化和生动化。
(一)促进课堂教学资料信息多元化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资料只能局限于书本、图片等,在资源的利用上受到极大的限制,同时不利于信息传播的便捷、交互。而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网络资源庞大的信息共享优势,将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料融入课堂教学中,不仅有各样的文本、图片,还可以将视频、音频等资料融入进来,促进课堂教学内容的多元化,提升教学效率。
(二)激发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纯真、好奇心强的特征,抽象思维不足是学生的主要表现。因此,在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创新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形成抽象思维,为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奠定基础。教师可以有效地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
(三)优化教学形式和内容
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影响之下,教师已经不再习惯于传统落后的讲授教学模式,而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断创新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以此提升教学效率。对于小学生而言,图文并茂的教学形式、丰富的教学课件都有利于刺激学生的感官和视野。例如,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动画的方式,突破教学中的一些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实现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有机联系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生活实践能力的提升。
二、现代教育技术对小学数学学习方式的影响
一般而言,学生的数学学习都遵循几个模式:预习,听课,作业,复习。诚然,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而言,能够提前预习、认真听课、完成作业、复习功课,无疑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方式。只是在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此基础上将会更加多元和丰富。
(一)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领域的革新,更多的是教学理念的改革和创新。我们知道,在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资源的共享,能够让教师快速地学习和掌握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状态,帮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进行有趣的课堂导入,一步一步地吸引学生,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
(二)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课外学习形式
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引之下,学生的课外学习已经不再局限于教师布置的`课外作业。相对传统的学习模式而言,学生具有更加丰富的课外学习形式。首先,教师可以构建现代化的交流学习的平台,通过这样的学习的平台,构建“家校”联合的学习机制,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课外学习内容,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其次,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在线学习的平台,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模式,进行课外知识的补充学习,夯实知识基础,更加牢固掌握所学习的内容,形成更加灵活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学习效率提升;最后,教师可以对学生提供在线指导。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可对学生进行远程在线指导,有效地突破时空限制,让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不再受到影响,为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奠定基础。
(三)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
对于小学数学而言,学生形成数学思维是格外关键的。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可以充分结合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让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形成系统化、完整化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构建现代化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奠定基础。综上所述,在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彻底转变传统落后的教学思维,紧密结合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创新教学的形式和内容,转变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方式和地位,丰富学生课外学习形式,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沙景荣,孙沛华.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叙事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19(9).
[2]王东海.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中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8):1483.
第2篇:现代教育技术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作用和影响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作用和影响论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可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势
1.现代教育技术能创设新颖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想了不少的办法:或是绘声绘色,或是亦歌亦舞等等。但这些方法难免容量小,手段单一。网络技术辅助教学,可以集文字、声音、图象和动画于一体,且具有综合处理能力,特别是信息技术提供的网络传递方式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实时开放,问题情境生动逼真,能够使得小学生进入角色快,积极性高。
如在学习《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实验课本第二册——《找规律》一课时,我就采用“Flash”设计出一有趣的动画情节“魔术表演”来引入新课,将它播放到学生机上:一个小丑开始变魔术,首先变出一朵花,然后依次是小鸟、桃子,按这样的顺序重复变三次。此情此景,声情并茂,学生像在马戏团王国中观看表演一样,强烈地刺激了他们的感官。这时,规律的含义初见端倪,教师再适时提出问题:“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东西是有规律的?你能说说吗?”学生不仅将已有的生活经验带入课堂,而且开动脑筋提出自己的新问题。
2.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在互联网环境下学习,可以更好地促进发散思维的培养。如:在教学《找规律》一课时,有一个环节我是让学生进入有关本课知识的网站,设计一条珠子有规律排列的项链送给妈妈。这时,学生的思维好像一下子被激活了一样,有的每两种颜色有规律地排列,有的每三种颜色有规律地排列……同学们都用尽一切办法让自己设计的项链款式跟别的不一样,而且又按要求有规律地排列着。在互联网上,学生接触到各式各样、方方面面的信息,使学生的视野不再局限于书本的内容,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在掌握了充分的知识之后,敢于大胆提出自己观点的创新精神。
3.现代教育技术提高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将数学与实际应用相联系的理想的媒介和工具。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个与学习、生活有关的任务,让学生利用网络提供的丰富资源以及计算机技术,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应用数学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学习了《找规律》一课以后,要求学生在课外寻找一下,有规律的排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例如:给衣服设计上一些有规律的花纹,画斑马线等。学生接受任务后,到实地考察或从网上搜集材料,选择自己感兴趣或熟悉的内容进行总结。然后通过讨论或电子邮件进行沟通和讨论,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筛选、整理,利用文字处理、word文档等工具,找到许多有规律的事物和制作出很多有规律的图片。
4.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如:在学习《找规律》这一课时,学生产生了主动探索的欲望后,带领学生进入有关“找规律”知识的模拟网站,网站的主页由欣赏篇、新知篇、动手篇、创作篇和留言篇等5部分组成,学生根据需要和个人情况,可选择不同的学习篇章进入分页,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内容进行链接,按不同的顺序进行操作。在这里,教师不是把知识或结论像配置好的“快餐”那样为学生供应“现货”,而是创设某种情境,提出一些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探求欲望,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快乐体验,增强求知欲和自信心,进而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现代教育技术下的课堂教学容易出现的偏差
1.过分依赖网络技术,师生间缺乏交流
很多教师认为,传统教学媒体都已过时了,采用的手段当然是越先进越好,于是就盲目地追求。事实上,现阶段通过网络进行师生交流还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表现为有些学生打字和文字组织速度都比较慢,用这种方式表达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其次是这种交流方式与面对面直接口头交流相比,不利于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
2.津津乐道于网络的海量信息,缺乏针对性,忽视对学生辨别信息能力的培养
专题站强调要有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但丰富多样必须有“度”,我们在浏览一些专题站时,发现有的教师在整合网站专题知识库时,片面地追求海量,不少内容背离了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导致他们可能无法赏析。
三、现代教育技术下的课堂教学的实施对策
1.善用网络交流
教师要一分为二看待网络交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可轻易放弃师生间面对面直接交流的机会,要根据设计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慎用和善用网络交流。
2.搭建平台,巧用媒体
信息技术走进学科教学,是为了教学而使用工具,而不是为了使用工具而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把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之中,不可为了整合而整合。教师必须科学认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两者的优势与弱势,要摒弃那些华而不实的、重形式轻效率表演课的做法。
总而言之,无论是传统教学手段,还是现代教学手段都各有其优势与不足,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后者去取代或否定前者,而应该适时、适度。我们教师只有不断地更新知识和扩大知识面,充分掌握和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特长,才能真正把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
第3篇: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共10篇)由网友 “别打直球可以吗” 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现代教育技术论文,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篇1:现代教育技术英语教学论文
【摘要】
泛读本是英语专业教学的重点,在目前泛读教学基本沦为了精读课附庸的情况下,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提高高职英语泛读教学的实效性,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高职英语 泛读教学 实效性
一、目前泛读教学的困境
1.教材难选的尴尬。
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跨岗位、跨职业能力的、适合岗位职业能力客观要求的、新型的复合型高级技能型人才。
因此高职教育课程应该以能力教学为核心、以操作性强的目标体系为框架、以满足共性与个性发展为主体。
以我们现在采用的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Active积极英语阅读教程》(一、二、三、四级)为例